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19必修2)高一生物课后培优分级练(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随堂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随堂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DNA与RNA的比较,RNA有三种,转录和翻译的比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DNA与RNA的比较
2、RNA有三种:mRNA ,tRNA ,rRNA 。RNA 一般是单链,而且比DNA短,因此能够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核仁受损会影响rRNA 的合成,进而影响核糖体(细胞器)的形成。
3、指基因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这一过程称为基因的表达。包括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4、转录和翻译的比较
mRNA 上 3 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又称做1个 密码子。(
tRNA 的种类很多,但是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1种氨基酸。tRNA 分子比 mRNA 小得多,其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3个碱基。每个tRNA 的这3个碱基可以与 mRNA 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因而叫反密码子。
核糖体是可以沿着mRNA移动的。核糖体与 mRNA 的结合部位会形成2个 tRNA 的结合位点。
通常,一个 mRNA 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这多条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相同),因此,少量的mRNA 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科学家克里克于1957 年提出了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 ;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对中心法则作出了补充:少数生物(如一些 RNA 病毒)的遗传信息可以从 RNA 流向 RNA 以及从 RNA 流向 DNA。
培优分级练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下列不属于密码子的是( )
A.GAAB.CATC.GACD.CUA
2.下图是人体细胞内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中的某一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表示DNA的复制B.图示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C.该过程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D.图中①和②在分子组成上是相同的
3.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RNA具有传递信息、催化反应、转运物质等功能
B.A,T,C,G,U5种碱基最多可以组成8种脱氧核苷酸
C.核酸分子的多样性取决于核酸中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
D.念珠蓝细菌细胞内的DNA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2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4.如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在根尖的分生区和根毛区细胞中发生的过程是( )
A.两者都只有①B.前者有①、②、③,后者只有②和③
C.两者都只有①和②D.前者只有①和②,后者只有②
5.真核生物的DNA分子中有多个复制起始位点,可以大大提高DNA复制速率。某科研团队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精细的DNA复制起始位点的识别调控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复制起始位点是解旋酶与DNA的初始结合位点
B.DNA的两条链在复制起始位点解旋后都可以作为转录的模板
C.DNA复制时只能是从复制起始位点开始同时向同一个方向进行
D.将外源的尿嘧啶类似物掺入到新合成的DNA链中可鉴定复制起始位点
6.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过程均需要相同的解旋酶催化
B.图中①⑤需要原料和②④需要原料不同
C.图中②⑤过程都不能发生在正常的细胞中
D.图中⑤过程的发生需要转录酶的催化
7.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三个过程都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
B.甲、乙、丙三个过程所用原料都有核苷酸,参与甲过程的RNA有三类
C.甲、丙过程中对模板信息的读写都是从右向左
D.甲、乙、丙三个过程均有氢键的破坏和形成
8.绿藻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糖类、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可用于提取蛋白质、叶绿素和核黄素等多种产品;螺旋藻(属于蓝细菌)含有特殊的藻蓝蛋白,具有抗癌、促进血细胞再生等功效。下列关于绿藻和螺旋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
B.绿藻和蓝细菌都能利用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光合作用
C.螺旋藻合成藻蓝蛋白需要先转录再翻译
D.绿藻和螺旋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相同的
9.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DNA分子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转录形成的RNA可能不同
B.基因中部分碱基对的替换,都不会改变其控制合成的肽链的长度
C.RNA分子上都含有密码子,不同的密码子可能决定相同的氨基酸
D.胰岛素基因和RNA聚合酶基因不能在同一细胞中表达
10.下列关于遗传信息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RNA合成后从DNA链上释放下来,之后DNA恢复成双链
B.合成RNA时游离核糖核苷酸定向地与模板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
C.翻译是将mRNA的碱基序列翻译为蛋白质的特殊空间序列的过程
D.在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肽链的过程中会发生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
11.在蛋白质的加工成熟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切除部分肽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等位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结构没有差异
B.解旋酶的加工成熟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
C.翻译时一个密码子必然对应一个反密码子
D.成熟蛋白质中第一个氨基酸不一定是起始密码决定的氨基酸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1.下列有关中心法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DNA复制后新合成的两条子链形成新的DNA双链
B.翻译过程中发生的碱基配对原则与逆转录过程相同
C.基因表达过程中所用的原料都是核苷酸
D.中心法则总结了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规律
2.菟丝子是一种寄生植物,通过吸器与寄主的维管组织连接形成物质交流的通道。桃蚜是一种可取食菟丝子的刺吸式昆虫,可通过口器取食其韧皮部汁液,也可向植物体内转运多种蛋白、mRNA及病毒等。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吴建强研究员的研究表明,在桃蚜取食时,菟丝子和黄瓜之间mRNA的双向转运、菟丝子和桃蚜之间mRNA的双向转运均有加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mRNA从黄瓜转运至菟丝子后可能在其体内表达
B.这些mRNA序列中所有碱基均编码氨基酸的序列
C.桃蚜的mRNA在菟丝子细胞中表达时仍共用一套密码子表
D.桃蚜取食可能导致菟丝子和黄瓜体内的基因选择性表达
3.通常分泌蛋白的氨基端(N端)上有长度约为30个氨基酸的一段疏水性序列,能被内质网上的受体识别,之后通过内质网膜进入囊腔,在囊腔中经过一系列加工形成蛋白质产物。如图表示某种分泌蛋白合成中的某些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翻译结束后,核糖体解体成大、小亚基
B.游离的核糖体与附着型核糖体可以相互转化
C.编码疏水性序列的遗传密码位于图中mRNA的前导序列区段
D.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5'到3',最终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4.α—鹅膏蕈碱(环状八肽)是毒蘑菇中常见的一种毒素,能够与人体细胞内的RNA聚合酶紧密结合而影响其正常的功能,但线粒体、叶绿体和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对其均不敏感,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α—鹅膏蕈碱与RNA聚合酶结合后可能影响转录过程
B.α—鹅膏蕈碱是通过胞吞进入人体细胞内的
C.一条DNA分子上可能存在多个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D.使用α—鹅膏蕈碱会导致链球菌内RNA聚合酶功能不正常
5.下图为蛋白质的合成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是衣藻,该过程可能发生于细胞核中
B.①是以细胞核中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
C.核糖体在①上移动的方向应该是从左向右
D.②③④⑤的起始信号大多是可编码甲硫氨酸的AUG
6.蛋白质分选是依靠蛋白质自身信号序列,从蛋白质合成部位转运到发挥功能部位的过程,可分为两条途径:一是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肽链合成后转运至叶绿体及细胞核,或成为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的成分,称为翻译后转运;二是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之后由信号肽引导边合成边转入内质网中,再经一系列加工运至溶酶体、细胞膜或分泌到细胞外,称为共翻译转运。下图为共翻译转运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SRP是能识别新生肽上信号序列的复合体。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胰岛素、血浆蛋白等物质的合成都属于共翻译转运途径
B.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可确定某种蛋白质的分选途径
C.核糖体与内质网膜的结合依赖于生物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D.细胞中转运方向不同的蛋白质,其自身信号序列中的氨基酸序列不同
7.研究表明,下丘脑SCN细胞中PER基因表达与昼夜节律有关,其表达产物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如图为相关过程。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ER基因只存在于下丘脑SCN细胞中,图2过程需要RNA聚合酶
B.由图1可知,合成的PER蛋白会调节PER基因的转录
C.图2中DNA模板链中一个碱基C变成了G,则mRNA中嘌呤与嘧啶比例不变
D.图3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向左,且决定“天”氨基酸的密码子是CUG
8.新型冠状病毒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高致病性RNA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获得子代病毒RNA过程中碱基A只与U配对
B.①过程需要宿主细胞提供脱氧核苷酸
C.②过程是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
D.通过④过程得到的产物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9.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试管中加入物质X和物质Z,可得到相应产物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X是DNA,Y是RNA,则Z是逆转录酶
B.若X是DNA,Y是mRNA,则Z是脱氧核苷酸
C.若X是RNA,Y是DNA,则Z是DNA酶
D.若X是mRNA,Y是蛋白质,则Z是氨基酸
培优第三阶——高考沙场点兵
1.(2023·河北·统考高考真题)关于中心法则相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催化反应时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形成氢键
B.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均由核酸编码并在核糖体上合成
C.在解旋酶协助下,RNA聚合酶以单链DNA为模板转录合成多种RNA
D.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均可在体外发挥催化作用
DNA
RNA
结构
双链
单链
基本单位
脱氧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碱基
A、T、C、G
A、U、C、G
分布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有的在线粒体、叶绿体)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遗传信息的转录
遗传信息的翻译
概念
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 RNA 的过程的过程
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 氨基酸 ,
以mRNA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核糖体
模板
DNA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20种氨基酸
酶
RNA聚合酶
多种酶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U T-A
G-C C-G
A-U U-A
G-C C-G
产物
RNA
蛋白质(多肽)
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核心知识梳理
1、DNA与RNA的比较
2、RNA有三种:mRNA ,tRNA ,rRNA 。RNA 一般是单链,而且比DNA短,因此能够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核仁受损会影响rRNA 的合成,进而影响核糖体(细胞器)的形成。
3、指基因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这一过程称为基因的表达。包括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4、转录和翻译的比较
mRNA 上 3 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又称做1个 密码子。(
tRNA 的种类很多,但是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1种氨基酸。tRNA 分子比 mRNA 小得多,其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3个碱基。每个tRNA 的这3个碱基可以与 mRNA 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因而叫反密码子。
核糖体是可以沿着mRNA移动的。核糖体与 mRNA 的结合部位会形成2个 tRNA 的结合位点。
通常,一个 mRNA 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这多条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相同),因此,少量的mRNA 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科学家克里克于1957 年提出了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 ;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对中心法则作出了补充:少数生物(如一些 RNA 病毒)的遗传信息可以从 RNA 流向 RNA 以及从 RNA 流向 DNA。
课后培优练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下列不属于密码子的是( )
A.GAAB.CATC.GACD.CUA
【答案】B
【详解】ACD、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RNA中存在碱基A、U、G、C,因此GAA、GAC、CUA可能是密码子,ACD不符合题意;B、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RNA中不存在碱基T,因此CAT不可能是密码子,B符合题意。
2.下图是人体细胞内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中的某一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表示DNA的复制B.图示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C.该过程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D.图中①和②在分子组成上是相同的
【答案】B
【详解】A、图示过程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所以表示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进行,A错误;B、图示过程为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B正确;C、转录过程的产物是RNA,因此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C错误;D、图中①代表的是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②表示的是胞嘧啶核糖核苷酸,二者在分子组成上是不同的,D错误。
3.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RNA具有传递信息、催化反应、转运物质等功能
B.A,T,C,G,U5种碱基最多可以组成8种脱氧核苷酸
C.核酸分子的多样性取决于核酸中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
D.念珠蓝细菌细胞内的DNA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2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答案】B
【详解】A、RNA具有传递信息(如mRNA传递遗传信息)、催化反应(某些酶是RNA)、转运物质(如tRNA转运氨基酸)等功能,A正确;B、由碱基A组成的核苷酸有2种(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由碱基G组成的核苷酸有2种(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和鸟嘌呤核糖核苷酸)、由碱基T组成的核苷酸有1种〈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由碱基U组成的核苷酸有1种尿嘧啶核苷酸)、由碱基C组成的核苷酸有2种(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胞嘧啶核糖核苷酸),所以由碱基A、T、C、G、U组成的脱氧苷酸种类共有4种,B错误;C、核酸分子多样性取决于核酸中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如DNA分子的多样性可表示为4n,n为碱基对数,C正确;D、双链DNA分子的绝大多数脱氧核糖上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只有末端的脱氧核糖上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念珠蓝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的DNA呈现环状,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2个磷酸和一个碱基,D正确。
4.如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在根尖的分生区和根毛区细胞中发生的过程是( )
A.两者都只有①B.前者有①、②、③,后者只有②和③
C.两者都只有①和②D.前者只有①和②,后者只有②
【答案】B
【详解】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因此细胞中既能进行DNA的复制,也能转录和翻译形成蛋白质,即该细胞中会发生图示的①、②、③过程;根毛区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会发生DNA的复制,但仍能转录和翻译形成蛋白质,即该细胞中会发生图示的②、③过程,即B正确,ACD错误。
5.真核生物的DNA分子中有多个复制起始位点,可以大大提高DNA复制速率。某科研团队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精细的DNA复制起始位点的识别调控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复制起始位点是解旋酶与DNA的初始结合位点
B.DNA的两条链在复制起始位点解旋后都可以作为转录的模板
C.DNA复制时只能是从复制起始位点开始同时向同一个方向进行
D.将外源的尿嘧啶类似物掺入到新合成的DNA链中可鉴定复制起始位点
【答案】A
【详解】A、DNA解旋成为单链之后才能开始复制,而解旋酶的作用是使DNA双链中氢键打开,因此,DNA复制起始位点是解旋酶与DNA的初始结合位点,A正确;B、转录是以DNA的模板链为模板进行的,B错误;C、DNA复制时可能是从复制起始位点开始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而且表现为多起点复制,进而提高了DNA分子的合成效率,C错误;D、尿嘧啶不是组成DNA的碱基,故不能将其类似物掺入新合成的DNA链中鉴定复制起始位点,D错误。
6.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过程均需要相同的解旋酶催化
B.图中①⑤需要原料和②④需要原料不同
C.图中②⑤过程都不能发生在正常的细胞中
D.图中⑤过程的发生需要转录酶的催化
【答案】D
【详解】A、②表示转录,需要RNA聚合酶而不是解旋酶,A错误;B、图中①⑤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②④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B错误;C、②表示转录,可以发生于正常的细胞中,C错误;D、图中⑤过程是逆转录,需要转录酶的催化,D正确。
7.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三个过程都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
B.甲、乙、丙三个过程所用原料都有核苷酸,参与甲过程的RNA有三类
C.甲、丙过程中对模板信息的读写都是从右向左
D.甲、乙、丙三个过程均有氢键的破坏和形成
【答案】B
【详解】A、甲表示翻译过程、乙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丙表示转录过程,三个过程都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A正确;B、甲表示翻译过程,原料是氨基酸;乙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原料是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丙表示转录过程,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参与翻译过程的RNA有三类:mRNA为模板,tRNA为运载氨基酸的工具,rRNA是构成核糖体的组分,B错误;C、通过甲图来看,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通过丙图来看,丙过程对于转录模板的解读是从右向左,C正确;D、甲表示翻译过程,该过程有肽键的形成,tRNA和 mRNA碱基互补配对,以及tRNA离开核糖体去转运新的氨基酸,涉及氢键的破坏和形成;乙表示DNA复制过程,该过程存在氢键的破坏和形成;丙过程为转录形成RNA的过程,该过程存在DNA的解旋,即存在氢键的破坏,同时也存在DNA中模板链与形成的RNA的碱基之间互补配对即形成氢键的过程,D正确。
8.绿藻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糖类、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可用于提取蛋白质、叶绿素和核黄素等多种产品;螺旋藻(属于蓝细菌)含有特殊的藻蓝蛋白,具有抗癌、促进血细胞再生等功效。下列关于绿藻和螺旋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
B.绿藻和蓝细菌都能利用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光合作用
C.螺旋藻合成藻蓝蛋白需要先转录再翻译
D.绿藻和螺旋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相同的
【答案】D
【详解】A、绿藻和螺旋藻都含有细胞结构,其遗传物质都是DNA,A错误;B、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不含叶绿体,B错误;C、螺旋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螺旋藻合成藻蓝蛋白可以边转录边翻译,C错误;D、绿藻和螺旋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D正确。
9.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DNA分子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转录形成的RNA可能不同
B.基因中部分碱基对的替换,都不会改变其控制合成的肽链的长度
C.RNA分子上都含有密码子,不同的密码子可能决定相同的氨基酸
D.胰岛素基因和RNA聚合酶基因不能在同一细胞中表达
【答案】A
【详解】A、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DNA分子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表达的基因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转录得到的mRNA可能不同,A正确;B、基因中部分碱基对的替换,可能改变mRNA上终止密码子的位置,导致其控制合成的肽链的长度发生改变,B错误;
C、只有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才能构成一个密码子(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C错误;D、胰岛素基因在胰岛B细胞中表达,RNA聚合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均可表达,因此它们可在同一细胞中表达,D错误。
10.下列关于遗传信息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RNA合成后从DNA链上释放下来,之后DNA恢复成双链
B.合成RNA时游离核糖核苷酸定向地与模板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
C.翻译是将mRNA的碱基序列翻译为蛋白质的特殊空间序列的过程
D.在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肽链的过程中会发生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
【答案】A
【详解】A、RNA合成后从DNA链上释放,之后DNA双链恢复,A正确;B、RNA的合成过程中游离的核糖核苷酸随机地与模板链上的碱基碰撞进行互补配对,B错误;C、翻译是将mRNA中的碱基序列翻译为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过程,C错误;D、多个核糖体结合在同一条mRNA上移动合成多条肽链,翻译的过程中mRNA上的密码子和tRNA上的反密码子之间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D错误。
11.在蛋白质的加工成熟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切除部分肽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等位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结构没有差异
B.解旋酶的加工成熟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
C.翻译时一个密码子必然对应一个反密码子
D.成熟蛋白质中第一个氨基酸不一定是起始密码决定的氨基酸
【答案】D
【详解】A、等位基因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例如A、a,由于等位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同,因此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结构存在差异,A错误;B、解旋酶属于胞内酶,不一定需要高尔基体的加工,B错误;C、翻译时一般一个密码子对应一个反密码子,但终止密码子没有反密码子相对应,C错误;D、成熟蛋白质是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等部位加工而形成的,故第一个氨基酸不一定是起始密码决定的氨基酸,D正确。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1.下列有关中心法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DNA复制后新合成的两条子链形成新的DNA双链
B.翻译过程中发生的碱基配对原则与逆转录过程相同
C.基因表达过程中所用的原料都是核苷酸
D.中心法则总结了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规律
【答案】D
【详解】A、DNA每复制一次,形成两个与亲代相同的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中包含着一条亲代的母链和一条新合成的子链,A错误;B、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为C—G、G—C、A—U、U—A,而在RNA逆转录过程中,是形成DNA的过程,所以逆转录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为C—G、G—C、A—T和U—A,其中两个过程对于A互补配对原则有所不同,B错误;C、基因表达过程中,翻译所用的原料是氨基酸,并不是核苷酸,C错误;
D、中心法则体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通过DNA的复制,遗传信息可以在亲子代细胞间或亲子代个体间进行传递,所以中心法则也总结了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规律,D正确。
2.菟丝子是一种寄生植物,通过吸器与寄主的维管组织连接形成物质交流的通道。桃蚜是一种可取食菟丝子的刺吸式昆虫,可通过口器取食其韧皮部汁液,也可向植物体内转运多种蛋白、mRNA及病毒等。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吴建强研究员的研究表明,在桃蚜取食时,菟丝子和黄瓜之间mRNA的双向转运、菟丝子和桃蚜之间mRNA的双向转运均有加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mRNA从黄瓜转运至菟丝子后可能在其体内表达
B.这些mRNA序列中所有碱基均编码氨基酸的序列
C.桃蚜的mRNA在菟丝子细胞中表达时仍共用一套密码子表
D.桃蚜取食可能导致菟丝子和黄瓜体内的基因选择性表达
【答案】B
【详解】A、mRNA可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黄瓜转运至菟丝子后可能在其体内表达,也可能会在菟丝子体内被酶分解,A正确;B、翻译从起始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起始密码子之前和终止密码子之后的序列不对应氨基酸,一般终止密码子也不编码氨基酸,B错误;C、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表,桃蚜的mRNA在菟丝子细胞中表达时仍共用一套密码子表,C正确;D、桃蚜取食导致mRNA在寄主与寄生物之间转运,合成某些分子可能会调节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因此可能导致菟丝子和黄瓜体内的基因选择性表达,D正确。
3.通常分泌蛋白的氨基端(N端)上有长度约为30个氨基酸的一段疏水性序列,能被内质网上的受体识别,之后通过内质网膜进入囊腔,在囊腔中经过一系列加工形成蛋白质产物。如图表示某种分泌蛋白合成中的某些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翻译结束后,核糖体解体成大、小亚基
B.游离的核糖体与附着型核糖体可以相互转化
C.编码疏水性序列的遗传密码位于图中mRNA的前导序列区段
D.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5'到3',最终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答案】C
【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翻译结束后,核糖体解体成大、小亚基,A正确;
B、游离的核糖体与附着型核糖体可以相互转化,B正确;C、由题图可知,核糖体是从左向右移动的,而左侧第一个核糖体上还没有疏水性序列,故编码疏水性序列的遗传密码可能位于图中“1”处,C错误;D、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5'到3',最终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相同,因为模板链mRNA相同,D正确。
4.α—鹅膏蕈碱(环状八肽)是毒蘑菇中常见的一种毒素,能够与人体细胞内的RNA聚合酶紧密结合而影响其正常的功能,但线粒体、叶绿体和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对其均不敏感,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α—鹅膏蕈碱与RNA聚合酶结合后可能影响转录过程
B.α—鹅膏蕈碱是通过胞吞进入人体细胞内的
C.一条DNA分子上可能存在多个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D.使用α—鹅膏蕈碱会导致链球菌内RNA聚合酶功能不正常
【答案】D
【详解】A、RNA聚合酶参与转录过程,α—鹅膏蕈碱与RNA聚合酶结合后,影响该过程,A正确;B、α—鹅膏蕈碱为环状八肽,是大分子物质,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B正确;
C、一条DNA分子上通常存在多个基因,故可存在多个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C正确;
D、题干信息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对α—鹅膏蕈碱不敏感,链球菌是原核生物,所以α—鹅膏蕈碱对链球菌无影响,D错误。
5.下图为蛋白质的合成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是衣藻,该过程可能发生于细胞核中
B.①是以细胞核中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
C.核糖体在①上移动的方向应该是从左向右
D.②③④⑤的起始信号大多是可编码甲硫氨酸的AUG
【答案】D
【详解】A、图示生理过程为翻译,衣藻是真核生物,翻译只能在细胞质中进行,A错误;
B、在真核细胞中①可来自细胞核DNA或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叶绿体DNA,在原核生物中其可来自拟核DNA或质粒DNA,B错误;C、可根据每个核糖体合成肽链的长短来确定核糖体的移动方向(即翻译方向),即核糖体由多肽链短的一端向多肽链长的一端移动,该图中核糖体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C错误;D、绝大多数生物翻译的起始密码是AUG,AUG对应的氨基酸是甲硫氨酸,D正确。
6.蛋白质分选是依靠蛋白质自身信号序列,从蛋白质合成部位转运到发挥功能部位的过程,可分为两条途径:一是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肽链合成后转运至叶绿体及细胞核,或成为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的成分,称为翻译后转运;二是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之后由信号肽引导边合成边转入内质网中,再经一系列加工运至溶酶体、细胞膜或分泌到细胞外,称为共翻译转运。下图为共翻译转运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SRP是能识别新生肽上信号序列的复合体。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胰岛素、血浆蛋白等物质的合成都属于共翻译转运途径
B.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可确定某种蛋白质的分选途径
C.核糖体与内质网膜的结合依赖于生物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D.细胞中转运方向不同的蛋白质,其自身信号序列中的氨基酸序列不同
【答案】B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共翻译转运合成的蛋白质为分泌蛋白、膜上蛋白及溶酶体蛋白。胰岛素、血浆蛋白均为分泌蛋白,A正确;B、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在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过程中,会脱掉羧基上的H生成水,故无法追踪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不可确定某种蛋白质的分选是何种途径,B错误;C、据图可知首先核糖体上合成SRP信号序列,然后SRP与DP结合,引导核糖体与内质网结合,体现了内质网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C正确;D、根据题意可知蛋白质的分选依据为新生肽上的信号序列,其自身信号序列中的氨基酸序列不同,其转运方向可能不同,D正确。
7.研究表明,下丘脑SCN细胞中PER基因表达与昼夜节律有关,其表达产物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如图为相关过程。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ER基因只存在于下丘脑SCN细胞中,图2过程需要RNA聚合酶
B.由图1可知,合成的PER蛋白会调节PER基因的转录
C.图2中DNA模板链中一个碱基C变成了G,则mRNA中嘌呤与嘧啶比例不变
D.图3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向左,且决定“天”氨基酸的密码子是CUG
【答案】B
【详解】A、人生长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故几乎所有的体细胞都具有全套的遗传信息,故PER基因存在于下丘脑SCN细胞中,也存在于其它细胞中。图2过程是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A错误;B、由图1可知,PER蛋白会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调节PER基因的转录,B正确;C、图2中DNA模板链中一个碱基C(胞嘧啶)变成了G(鸟嘌呤),因此mRNA中嘌呤与嘧啶比例会发生变化,C错误;D、图3是翻译过程,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左向右,且决定“天”氨酸的密码子是GAC,D错误。
8.新型冠状病毒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高致病性RNA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获得子代病毒RNA过程中碱基A只与U配对
B.①过程需要宿主细胞提供脱氧核苷酸
C.②过程是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
D.通过④过程得到的产物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答案】A
【详解】A、据图,获得子代病毒RNA过程是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互补RNA链,再以得到的互补RNA链为模板合成病毒RNA,合成过程中碱基A只与U配对,A正确;
B、①过程是翻译过程,需要宿主细胞提供氨基酸,B错误;C、②过程是以病毒RNA合成互补RNA的过程,不是逆转录过程,是复制过程,需要RNA复制酶,C错误;D、④过程是以和病毒RNA互补的RNA为模板链,合成病毒RNA的过程,得到的产物不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D错误。
9.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试管中加入物质X和物质Z,可得到相应产物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X是DNA,Y是RNA,则Z是逆转录酶
B.若X是DNA,Y是mRNA,则Z是脱氧核苷酸
C.若X是RNA,Y是DNA,则Z是DNA酶
D.若X是mRNA,Y是蛋白质,则Z是氨基酸
【答案】D
【详解】A、若X是DNA,Y是RNA,则试管中进行的是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因此Z是RNA聚合酶,A错误;B、若X是DNA,Y是mRNA,则试管中进行的是转录过程,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B错误;C、若X是RNA,Y是DNA,则试管中进行的是逆转录过程,Z是逆转录酶,C错误;D、若X是mRNA,Y是核糖体上合成的大分子(蛋白质),则试管中进行的是翻译过程,Z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D正确。
培优第三阶——高考沙场点兵
1.(2023·河北·统考高考真题)关于中心法则相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催化反应时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形成氢键
B.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均由核酸编码并在核糖体上合成
C.在解旋酶协助下,RNA聚合酶以单链DNA为模板转录合成多种RNA
D.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均可在体外发挥催化作用
【答案】C
【详解】A、RNA聚合酶催化DNA→RNA的转录过程,逆转录酶催化RNA→DNA的逆转录过程,两个过程中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存在DNA-RNA之间的氢键形成,A正确;B、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的本质都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核酸控制合成的,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正确;C、以单链DNA为模板转录合成多种RNA是转录过程,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C错误;D、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起催化作用,在适宜条件下,酶在体内外均可发挥作用,如体外扩增DNA分子的PCR技术中可用到耐高温的DNA聚合酶,D正确。
DNA
RNA
结构
双链
单链
基本单位
脱氧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碱基
A、T、C、G
A、U、C、G
分布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有的在线粒体、叶绿体)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遗传信息的转录
遗传信息的翻译
概念
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 RNA 的过程的过程
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 氨基酸 ,
以mRNA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核糖体
模板
DNA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20种氨基酸
酶
RNA聚合酶
多种酶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U T-A
G-C C-G
A-U U-A
G-C C-G
产物
RNA
蛋白质(多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章 基因的表达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同步测试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表观遗传,基因与性状间的对应关系,基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DNA的复制综合训练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DNA的复制,DNA的复制过程,DNA的复制特点,DNA的复制方式,条件,DNA能够准确复制的原因,功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DNA的结构测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结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