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2)高一生物课后培优分级练6.1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原卷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443177/0-170960197757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必修2)高一生物课后培优分级练6.1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原卷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443177/0-170960197764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必修2)高一生物课后培优分级练6.1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原卷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443177/0-170960197768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19必修2)高一生物课后培优分级练(原卷版+解析)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当堂达标检测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
主要由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两大学说组成。
(1)共同由来学说
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2)自然选择学说
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机制,解释了适应的形成和物种形成的原因。
二、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
1.概念: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
2.作用: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结构、行为 等特征。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3.结论:大量化石证据,证实了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而且还揭示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的进化顺序。
三、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其他方面的证据
1.比较解剖学证据:研究比较脊椎动物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结构,可以为这些生物是否有共同祖先寻找证据。
2.胚胎学证据
(1)胚胎学的概念:研究动植物胚胎的形成和发育过程的学科。
(2)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这个证据支持了人和其他脊椎动物有共同祖先的观点。
3.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
(1)现存生物不但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而且新陈代谢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如都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等,这是对生物有共同祖先这一论点的有力支持。
(2)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共同点,现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存在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其差异的大小则揭示了当今生物种类亲缘关系的远近,以及它们在进化史上出现的顺序。
a.不同生物之间的特定DNA序列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DNA序列的相似性越高。
b.不同生物之间特定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与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密切相关。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提出“共同由来学说”,指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为此达尔文列举了大量的证据来论证其观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就是保存在地壳中的古地质年代的动植物的遗体
B.成年人没有鳃裂和尾,而成年的鱼有鳃裂和尾,从这一点来说不支持生物有共同祖先
C.比较解剖学发现,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的前肢在形态上差别不大,这说明这些哺乳动物是由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D.现存的不同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近,其DNA序列和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越高
2.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在《自然》发表了四篇学术论文,为有颌类的崛起与最早期辐射分化提供了确切证据,改写了“从鱼到人”的演化史。下列对生物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 )
A.分子生物学证据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B.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这可以用人与鱼有共同的祖先来解释
C.拉马克认为适应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3.生物进化的证据是多方面的,下列4张图所代表的证据类型不可作为生物进化直接证据的是( )
A.B.C.D.
4.智齿是用来咀嚼粗食纤维树根树皮这类食物的,随着人类的食物越来越精细,逐渐不需要它。人类下颚体积逐渐变小,颌骨上几乎没有智齿的生长空间,上颚也没有了对咬牙。人体内残留了智齿,这可以作为生物进化哪方面的证据( )
A.化石证据B.比较解剖学证据C.胚胎学证据D.生物遗传方面的证据
5.科学家比对了人类与黑猩猩、大猩猩、猩猩的相应DNA序列,得出如下四种生物之间的进化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比较上述生物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能判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B.黑猩猩与大猩猩的亲缘关系,比黑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近
C.该研究属于分子水平上的检测,为进化的研究提供了证据
D.与化石相比,该结果对进化的研究更全面、更可靠
6.地球上的物种丰富多样,它们都有共同的祖先。下列各项内容中不属于生物进化证据的是( )
A.古生物学—化石B.比较解剖学—脊椎动物的器官
C.胚胎学—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D.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的含量
【答案】D
7.关于生物进化,只能靠运用证据和逻辑来推测。下列与进化有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B.研究比较脊椎动物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可以为这些生物是否有共同祖先寻找依据
C.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等方面的研究为解释适应和物种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D.“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能作为生物都有共同祖先的论据
8.小麦籽粒硬度主要由Pina、Pinb基因控制,在野生型个体中,Pina、Pinb基因表达产生正常的PINA、PINB蛋白致使籽粒为软粒。研究人员发现,Pina、Pinb基因也广泛存在于黑麦和大麦等植物中,其中小麦与黑麦野生型、小麦与大麦的野生型的Pina基因分别有95%和90%的序列相同。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黑麦中Pina基因的突变频率低于大麦
B.小麦、黑麦、大麦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祖先
C.从亲缘关系看,大麦更易用来对小麦籽粒硬度的改良
D.敲除硬粒小麦中的Pina基因可以使籽粒变软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1.科学家成功对某块4万年前人骨的一个线粒体DNA区域进行测序,并与当今人类的进行比较,揭示已灭绝古人类与当今人类之间的基因差异,还分析了其他若干来自灭绝古人类的基因组序列,并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科学——古基因组学,为探究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奥秘奠定了基础。图甲是用DNA测序仪测出的现代人类一个DNA分子片段上被标记脱氧核苷酸链的部分碱基排列顺序(CCAGTGC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使DNA分子保持稳定,为研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保留了证据
B.根据图甲的排列顺序,推测图乙顺序对应的DNA片段含有4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C.若图甲中碱基序列属于线粒体的,则该线粒体DNA分子具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线粒体只包含细胞遗传信息的一小部分但数量多,测序成功机会大
2.“露西”是一具发现于东非大裂谷地带的化石标本,其骨骼化石上肢骨与黑猩猩的相似,下肢骨与现代人类接近。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非大裂谷地带“露西”化石的发现为人和猿具有共同祖先提供了证据
B.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细胞呼吸,属于生物进化细胞水平的证据:
C.鲸的鳍和蝙蝠的翼外形和功能差异显著,不能为二者有共同祖先提供证据
D.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3.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变化是自然界的永恒现象,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提出“共同由来学说”,其指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为此达尔文列举大量的证据来论证其观点。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主要的证据
B.成年人没有鳃裂和尾,而成年鱼有鳃裂和尾,从这一点来说不支持生物有共同祖先
C.当今许多生物都有能进行生长、代谢和增殖的细胞,也为生物都有共同祖先提供支持
D.不同的生物都含有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这也从分子水平上支持生物有共同祖先
4.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具有很大差异。然而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却能揭示它们有共同的祖先,下列说法不能为“生物有着共同起源”提供证据支持的是( )
A.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自养的
B.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
C.几乎所有生物几乎都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D.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都是以ATP作为能量“货币”的
5.2022年7月21日,在长江游弋了一亿五千万年的“中国淡水鱼之王“白鲟”,最终被正式宣布灭绝。就进化史而言,鲟鱼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来自维尔茨堡大学和莱布尼茨淡水生态和内陆渔业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对鲟鱼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他们能够证明,自恐龙全盛时期以来,鲟鱼的遗传物质的变化非常小,鲟鱼基因组能帮助解开脊椎动物祖先的一个重要谜团。比白鲟物种的灭绝幸运的是,长江鲟和中华鲟两个物种已实现了人工保种,但要实现自然种群的恢复任重道远。上述事实为鳄鱼和其他脊椎动物具有共同的祖先的观点提供的证据是( )
A.分子水平B.器官水平C.胚胎学D.比较解剖学
6.研究者从古代尼安德特人标本中提取DNA进行测序,发现之前未知的线粒体DNA(mtDNA)序列。比较多个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地区的现代人之间,以及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黑猩猩之间mtDNA特定序列的碱基对差异,结果如图1.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mtDNA的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现代人之间mtDNA的差异可能与迁徙有关
C.图1表明现代人与黑猩猩的mtDNA差异更大
D.图1结果支持绘制出图2所示的进化树
7.有很多事实能够作为支持生物进化学说的证据。如图所示,这些生物体在解剖结构上具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对这些相似之处和生物进化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这些生物体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B.这些相似的结构被称为同源器官
C.这些证据被称为比较解剖学证据D.这些相似之处表明变异是定向的
培优第三阶——高考沙场点兵
1.关于语言基因 FOXP2 的基因在所有灵长类动物中都存在,但人类的该基因序列中存在部分碱基替换。这一发现为人类获得语言能力提供了( )
A.比较解剖学证据B.胚胎学证据C.古生物化石证据D.生物化学证据
6.1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
主要由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两大学说组成。
(1)共同由来学说
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2)自然选择学说
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机制,解释了适应的形成和物种形成的原因。
二、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
1.概念: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
2.作用: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结构、行为 等特征。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3.结论:大量化石证据,证实了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而且还揭示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的进化顺序。
三、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其他方面的证据
1.比较解剖学证据:研究比较脊椎动物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结构,可以为这些生物是否有共同祖先寻找证据。
2.胚胎学证据
(1)胚胎学的概念:研究动植物胚胎的形成和发育过程的学科。
(2)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这个证据支持了人和其他脊椎动物有共同祖先的观点。
3.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
(1)现存生物不但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而且新陈代谢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如都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等,这是对生物有共同祖先这一论点的有力支持。
(2)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共同点,现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存在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其差异的大小则揭示了当今生物种类亲缘关系的远近,以及它们在进化史上出现的顺序。
a.不同生物之间的特定DNA序列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DNA序列的相似性越高。
b.不同生物之间特定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与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密切相关。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提出“共同由来学说”,指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为此达尔文列举了大量的证据来论证其观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就是保存在地壳中的古地质年代的动植物的遗体
B.成年人没有鳃裂和尾,而成年的鱼有鳃裂和尾,从这一点来说不支持生物有共同祖先
C.比较解剖学发现,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的前肢在形态上差别不大,这说明这些哺乳动物是由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D.现存的不同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近,其DNA序列和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越高
【答案】D
【详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生活遗迹,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A错误;
B、人和鱼都有共同的祖先,之所以人没有鳃裂和尾,是因为人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鳃裂和尾消失,B错误;
C、比较解剖学发现,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的前肢在形态上差别很大,但有的结构和功能相似,这说明这些哺乳动物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来的,C错误;
D、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现存的不同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近,其DNA序列和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越高,D正确。
故选D。
2.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在《自然》发表了四篇学术论文,为有颌类的崛起与最早期辐射分化提供了确切证据,改写了“从鱼到人”的演化史。下列对生物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 )
A.分子生物学证据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B.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这可以用人与鱼有共同的祖先来解释
C.拉马克认为适应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答案】A
【详解】A、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A错误;
B、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可以用人与鱼有共同的祖先来解释,B正确;
C、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不是神创造的;是由更古老的生物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来的;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C正确;
D、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D正确。
故选A。
3.生物进化的证据是多方面的,下列4张图所代表的证据类型不可作为生物进化直接证据的是( )
A.B.C.D.
【答案】A
【详解】A、图示为化石,化石证据能作为生物进化中的直接证据,A正确;
B、图示为胚胎,胚胎学证据不是生物进化中的直接证据,B错误;
C、图示为解剖学证据,不是生物进化中的直接证据,C错误;
D、图示为细胞结构,不是生物进化中的直接证据,D错误。
故选A。
4.智齿是用来咀嚼粗食纤维树根树皮这类食物的,随着人类的食物越来越精细,逐渐不需要它。人类下颚体积逐渐变小,颌骨上几乎没有智齿的生长空间,上颚也没有了对咬牙。人体内残留了智齿,这可以作为生物进化哪方面的证据( )
A.化石证据B.比较解剖学证据C.胚胎学证据D.生物遗传方面的证据
【答案】B
【详解】A、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人体内的智齿保留情况显然不属于化石证据,A错误;
B、研究比较脊椎动物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结构,可以为这些生物是否有共同祖先寻找证据,人体内残留了智齿,可以作为比较解剖学证据,B正确;
C、胚胎学证据是指通过比较不同人的胚胎发育过程,发现进化的蛛丝马迹,C错误;
D、生物遗传方面的证据是指: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共同点,提示人们当今生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D错误。
故选B。
5.科学家比对了人类与黑猩猩、大猩猩、猩猩的相应DNA序列,得出如下四种生物之间的进化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比较上述生物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能判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B.黑猩猩与大猩猩的亲缘关系,比黑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近
C.该研究属于分子水平上的检测,为进化的研究提供了证据
D.与化石相比,该结果对进化的研究更全面、更可靠
【答案】B
【详解】A、由于氨基酸种类和数量没有物种的特异性,所以比较上述生物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能判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A正确;
B、据图分析,黑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近,黑猩猩与大猩猩的亲缘关系远,B错误;
C、该研究比对了几种生物的DNA序列,属于分子水平上的检测,为进化的研究提供了证据,C正确;
D、该结果是从分子水平进行分析得出的,与化石相比,该结果对进化的研究更全面、更可靠,D正确。
故选B。
6.地球上的物种丰富多样,它们都有共同的祖先。下列各项内容中不属于生物进化证据的是( )
A.古生物学—化石B.比较解剖学—脊椎动物的器官
C.胚胎学—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D.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的含量
【答案】D
【详解】A、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属于生物进化的证据,A正确;
B、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能为生物进化提供有力的证据,B正确;
C、研究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能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C正确;
D、分子生物学方面通过研究同种蛋白质的结构也可提供生物进化的证据,但不是研究蛋白质的含量,D错误。
故选D。
7.关于生物进化,只能靠运用证据和逻辑来推测。下列与进化有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B.研究比较脊椎动物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可以为这些生物是否有共同祖先寻找依据
C.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等方面的研究为解释适应和物种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D.“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能作为生物都有共同祖先的论据
【答案】D
【详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A正确;
B、比较解剖学任务研究比较脊椎动物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可以为这些生物是否有共同祖先寻找依据,B正确;
C、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等方面的研究为解释适应和物种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C正确;
D、并不是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靠能量驱动,如水分子的跨膜运输,D错误。
故选D。
8.小麦籽粒硬度主要由Pina、Pinb基因控制,在野生型个体中,Pina、Pinb基因表达产生正常的PINA、PINB蛋白致使籽粒为软粒。研究人员发现,Pina、Pinb基因也广泛存在于黑麦和大麦等植物中,其中小麦与黑麦野生型、小麦与大麦的野生型的Pina基因分别有95%和90%的序列相同。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黑麦中Pina基因的突变频率低于大麦
B.小麦、黑麦、大麦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祖先
C.从亲缘关系看,大麦更易用来对小麦籽粒硬度的改良
D.敲除硬粒小麦中的Pina基因可以使籽粒变软
【答案】B
【详解】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随机性、低频性,无法通过比较基因序列的相似度得出突变频率的大小,所以无法判断黑麦中Pina基因的突变频率是否低于大麦,A错误;
B、由题意小麦与黑麦野生型、小麦与大麦的野生型的Pina基因分别有95%和90%的序列相同可知,小麦、黑麦、大麦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祖先,B正确;
C、由于小麦与黑麦野生型Pina基因有95%的序列相同,从亲缘关系看,黑麦更易用于小麦籽粒硬度的改良,C错误;
D、由题意“在野生型个体中,Pina、Pinb基因表达产生正常的PINA、PINB蛋白致使籽粒为软粒”可知,敲除硬粒小麦中的Pina基因,使其不能表达产生正常的PINA蛋白,即不可以使籽粒变软,D错误。
故选B。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1.科学家成功对某块4万年前人骨的一个线粒体DNA区域进行测序,并与当今人类的进行比较,揭示已灭绝古人类与当今人类之间的基因差异,还分析了其他若干来自灭绝古人类的基因组序列,并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科学——古基因组学,为探究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奥秘奠定了基础。图甲是用DNA测序仪测出的现代人类一个DNA分子片段上被标记脱氧核苷酸链的部分碱基排列顺序(CCAGTGC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使DNA分子保持稳定,为研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保留了证据
B.根据图甲的排列顺序,推测图乙顺序对应的DNA片段含有4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C.若图甲中碱基序列属于线粒体的,则该线粒体DNA分子具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线粒体只包含细胞遗传信息的一小部分但数量多,测序成功机会大
【答案】C
【详解】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使DNA的碱基排布在内部,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保持了稳定性,不同DNA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为研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保留了证据,A正确;
B、图甲的碱基排列顺序已经解读,其顺序是:CCAGTGCG,所以图中碱基序列应从上向下读,且由左至右的顺序依次是ACGT,所以图乙碱基序列为:CAACTGCT,而DNA的两条链碱基互补配对,故其互补链为:GTTGACGA,所以双链DNA中有4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正确;
C、线粒体DNA分子是环状的,具有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C错误;
D、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还可以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线粒体含有少量的遗传物质,但数量多,测序成功机会大,D正确。
故选C。
2.“露西”是一具发现于东非大裂谷地带的化石标本,其骨骼化石上肢骨与黑猩猩的相似,下肢骨与现代人类接近。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非大裂谷地带“露西”化石的发现为人和猿具有共同祖先提供了证据
B.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细胞呼吸,属于生物进化细胞水平的证据:
C.鲸的鳍和蝙蝠的翼外形和功能差异显著,不能为二者有共同祖先提供证据
D.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答案】C
【详解】A、东非大裂谷地带“露西”的骨骼化石上肢骨与黑猩猩的相似,下肢骨与现代人类接近,是人猿共祖的有力证据,A正确;
B、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呼吸,是细胞水平的证据,B正确;
C、鲸的鳍和蝙蝠的翼由于适应不同环境,出现了形态和功能上的差异,但内部结构模式一致,为二者有共同祖先提供证据,C错误;
D、化石主要是由生物遗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生物的遗物或生活痕迹也可能形成化石,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D正确。
故选C。
3.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变化是自然界的永恒现象,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提出“共同由来学说”,其指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为此达尔文列举大量的证据来论证其观点。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主要的证据
B.成年人没有鳃裂和尾,而成年鱼有鳃裂和尾,从这一点来说不支持生物有共同祖先
C.当今许多生物都有能进行生长、代谢和增殖的细胞,也为生物都有共同祖先提供支持
D.不同的生物都含有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这也从分子水平上支持生物有共同祖先
【答案】B
【详解】A、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A正确;
B、人和鱼有共同祖先,在胚胎发育早期人也会出现裂和尾,只是后面消失了,B错误;
C、当今许多生物都有能进行生长、代谢和增殖的细胞,这从细胞水平上为生物都有共同祖先提供支持,C正确;
D、不同的生物都含有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这也从分子水平上支持生物有共同祖先,D正确。
故选B。
4.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具有很大差异。然而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却能揭示它们有共同的祖先,下列说法不能为“生物有着共同起源”提供证据支持的是( )
A.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自养的
B.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
C.几乎所有生物几乎都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D.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都是以ATP作为能量“货币”的
【答案】A
【详解】A、生物的代谢类型与生物有着共同起源没有必然的联系,且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异养的,A符合题意;
B、细胞都以分裂的方式产生新细胞,属于生物共同起源的细胞水平的证据,B不符合题意;
C、翻译过程中几乎所有生物基本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属于生物共同起源的分子水平的证据,C不符合题意
D、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都是以ATP作为能量“货币”,属于生物共同起源的分子水平的证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2022年7月21日,在长江游弋了一亿五千万年的“中国淡水鱼之王“白鲟”,最终被正式宣布灭绝。就进化史而言,鲟鱼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来自维尔茨堡大学和莱布尼茨淡水生态和内陆渔业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对鲟鱼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他们能够证明,自恐龙全盛时期以来,鲟鱼的遗传物质的变化非常小,鲟鱼基因组能帮助解开脊椎动物祖先的一个重要谜团。比白鲟物种的灭绝幸运的是,长江鲟和中华鲟两个物种已实现了人工保种,但要实现自然种群的恢复任重道远。上述事实为鳄鱼和其他脊椎动物具有共同的祖先的观点提供的证据是( )
A.分子水平B.器官水平C.胚胎学D.比较解剖学
【答案】A
【详解】题目中的信息“自恐龙全盛时期以来,鲟鱼的遗传物质的变化非常小,鲟鱼基因组能帮助解开脊椎动物祖先的一个重要谜团”所提到的遗传物质是DNA,属于分子水平,所以上述事实为鳄鱼和其他脊椎动物具有共同的祖先的观点提供的证据是分子水平,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6.研究者从古代尼安德特人标本中提取DNA进行测序,发现之前未知的线粒体DNA(mtDNA)序列。比较多个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地区的现代人之间,以及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黑猩猩之间mtDNA特定序列的碱基对差异,结果如图1.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mtDNA的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现代人之间mtDNA的差异可能与迁徙有关
C.图1表明现代人与黑猩猩的mtDNA差异更大
D.图1结果支持绘制出图2所示的进化树
【答案】D
【详解】A、基因突变可产生新基因,进而产生新性状,故mtDNA的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
B、据图1分析可知,现代人与现代人之间的mtDNA特定序列差异较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更大(差异碱基对个数与百分率),推测可能与迁徙有关,B正确;
C、据图1分析可知,现代人与黑猩猩的mtDNA差异碱基对个个数多,且每个区段的百分率均较高,故表明现代人与黑猩猩的mtDNA差异更大,C正确;
D、图2的进化树中,现代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更近,其mtDNA特定序列的差异应更小,与图1结果不符,D错误。
故选D。
7.有很多事实能够作为支持生物进化学说的证据。如图所示,这些生物体在解剖结构上具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对这些相似之处和生物进化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这些生物体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B.这些相似的结构被称为同源器官
C.这些证据被称为比较解剖学证据D.这些相似之处表明变异是定向的
【答案】D
【详解】A、同源器官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凡是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A正确;
BC、鸟的翼和蝴蝶的翅,它们的形态和功能都不相同,但内部结构却基本上一致,说明它们属于同源器官,同源器官被称为比较解剖学证据,BC正确;
D、变异是不定向的,D错误。
故选D。
培优第三阶——高考沙场点兵
1.关于语言基因 FOXP2 的基因在所有灵长类动物中都存在,但人类的该基因序列中存在部分碱基替换。这一发现为人类获得语言能力提供了( )
A.比较解剖学证据B.胚胎学证据C.古生物化石证据D.生物化学证据
【答案】D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和题意可知,语言基因 FOXP2 的基因在所有灵长类动物中都存在,但人类的该基因序列中存在部分碱基替换,由于基因是化学物质,所以这种差异为生物进化提供的是生物化学证据。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精品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6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学生版-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讲义必修2docx、6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教师版-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讲义必修2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第1节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精品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6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6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1节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优秀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生物同步精品讲义6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原卷版doc、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生物同步精品讲义6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