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精练
展开基础巩固
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由于其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且服务价值较高
B.湿地被称为“天然水库”,是因为湿地就是水库
C.湿地能为人类提供水源,但是不能发展航运
D.湿地能降解污染物,故人类可以向湿地中大量排放废弃物
2.湿地的主要调节服务功能有(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污染
B.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C.吸纳一切污染物
D.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答案1.A 2.A
解析第1题,湿地是指季节性或常年积水地段,湿地并非就是水库;有些湿地(如河流)可以通航;湿地对污染物的降解是有一定限度的。第2题,位于河流源头的湿地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另外,湿地可降解水体中的某些污染物,如重金属等。
某公司推出了一款公益项目:用户通过步行、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来培育电子设备中的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环保组织就在实际地点种下真树。据此完成3~4题。
3.该公益项目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全球变暖
C.土地荒漠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4.该公益项目已在我国西北地区成功种植上亿棵树,这些树的主要功能是( )
A.净化空气B.涵养水源
C.防风固沙D.保持水土
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用户通过步行、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该公益项目的目的是减少碳排放,扩大森林面积,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第4题,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风沙天气,这些树的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
被誉为柬埔寨“三峡工程”的桑河二级水电站是柬埔寨最大的水电工程,电站大坝全长6500米,是亚洲第一长坝。为满足洄游鱼类对通道的需求,减小工程对河流生态的影响,桑河水电公司主动修建了鱼道工程(见下图)。据此完成5~6题。
5.鱼道内设置不同间距的石坎,其目的是( )
①过河通道 ②减缓水速 ③增加水深 ④截水捕鱼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6.修建鱼道体现了人们改造自然时重视的自然环境服务功能是( )
A.供给服务B.调节服务
C.文化服务D.支撑服务
答案5.B 6.D
解析第5题,鱼道是为了满足鱼类洄游需求而修建的,不是人类的过河通道,①错误;石坎可以减缓水速,利于鱼类洄游,②正确;石坎可以起到拦水、蓄水作用,增加水深,③正确;修建鱼道不是为了截水捕鱼,④错误。第6题,修建鱼道可满足鱼类洄游需求,有利于鱼类繁殖,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因此体现的是对自然环境支撑服务功能的重视,D项正确。
基西米河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中南部,1962—1971年被渠化为一条近似直线的人工河道,并沿河修建了6级水坝。1976年,该地区开始了河道的恢复工程,现在几乎恢复了河道的自然面貌。下图为基西米河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基西米河渠化河道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加剧
B.盐碱化更严重
C.泥沙沉积增多
D.生物种类减少
8.基西米河恢复自然面貌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发电能力增强B.下渗水量增多
C.通航能力增加D.水流速度加快
答案7.D 8.B
解析第7题,基西米河渠化河道使河道两侧的湿地面积减少,生物种类减少。第8题,基西米河恢复自然面貌后,发电能力降低,河道变长,下渗水量增多,通航能力降低,水流速度减慢。
9.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2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下表为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
根据上表,概括森林的生态效益。
答案增加碳储量;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
解析从表中森林“吸收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可知森林有固碳功能;“吸收二氧化硫、一氧化氮”“降低风速,吸附飘尘”说明森林能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说明森林能增加大气中水汽的含量,进而使降水增加;“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量的降水”说明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说明森林能保护生物多样性。
能力提升
陕西省留坝县地处秦岭南麓的汉江上游山区,林地覆盖率91.23%。20世纪70—80年代,当地大力发展采矿、木材加工等,没能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却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2011年以来,留坝县坚持“生态立县、药菌兴县、旅游强县”的绿色产业发展战略。2017年9月,被评为国家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之一,当地农民走向美丽乡村富裕之路。据此完成1~3题。
1.20世纪70—80年代,留坝县大力发展采矿、木材加工,主要是利用了自然环境的( )
A.供给服务
B.调节服务
C.支撑服务
D.文化服务
2.20世纪70—80年代,留坝县发展中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原因是( )
A.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超过了自然环境的供给能力
B.没有利用好自然环境的文化服务
C.破坏了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
D.该地区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较弱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导我们在地区发展中应( )
A.侧重利用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
B.侧重利用自然环境的文化服务功能
C.保护生态环境,只利用其文化服务功能
D.进行综合权衡,保证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利用
答案1.A 2.C 3.D
解析第1题,20世纪70—80年代,留坝县大力发展采矿、木材加工等产业,主要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资源,属于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故选A项。第2题,留坝县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因为破坏了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提到该地出现资源短缺,所以,不一定超过了自然环境的供给能力,A项错误;文化服务是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利用与否均不会带来环境问题,B项错误;支撑服务是维持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不存在强弱问题,D项错误。第3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反映的是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不能只侧重获取某单一服务,而影响其他服务功能,应进行综合权衡,保证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利用,故选D项。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简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A山脉和B湖泊所处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分别是( )
A.防治水污染、保护森林
B.保护森林、防治水污染
C.保持水土、保护森林
D.防治水污染、保护湿地
5.下列关于A山区过度开垦对甲河流下游及其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下游旱涝灾害减少
B.三角洲面积缩小
C.水质变好
D.三角洲面积可能加速扩大
答案4.B 5.D
解析第4题,A山脉所处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植被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严重,故环境保护的重点是保护森林植被,保持水土;B湖泊所处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湿地面积缩小和水污染严重,故环境保护的重点是防治水污染和保护湿地。第5题,A山区若过度开垦则导致水土流失加重,造成甲河流含沙量加大,水质变差,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严重,河床抬升,旱涝灾害增多,沿海地区的河口三角洲面积加速扩大。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面积1.3万平方千米,人口极为稀少,全县平均海拔3100米,相对高差4488米。木里有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是我国仅存不多的成片原始林区。2019年3月30日,凉山州木里县持续近一个月未降水的某山地云南松和栎灌林区,因雷击引发森林火灾,火灾发生区域水土流失现象较往年明显加剧。
(1)说出区域内水土流失现象较往年明显加剧的原因。
(2)有人认为,火灾发生后,短期内残存的云南松和栎灌林生存条件有所改善,请说明理由。
答案(1)山火发生区域植被烧毁,地表裸露(土壤缺乏植被保护,容易被侵蚀);岩石经高温灼烧,风化作用加强,碎屑物增多;火灾发生在雨季来临前,植被恢复时间短。
(2)周围杂草和其他植物减少,光照增强;大火烧死害虫,高温烘烤土层,病虫害减少;燃烧的灰烬能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植物生长。
解析第(1)题,水土流失加剧主要是因为植被覆盖率降低,雨季来临前难恢复,且当地地形复杂,岩石风化加剧,碎屑物增多,地表裸露面积大,缺乏植被保护,容易被侵蚀。第(2)题,森林群落多有垂直分层结构,火灾发生后,残存树木光照条件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害虫数量减少,故生存条件有所改善。森林对大气的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降低风速,吸附飘尘
森林对水文的作用
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
森林对土壤的作用
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量的降水
森林对生物的作用
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a href="/dl/tb_c400870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后作业题</a>,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几种观点中,正确的是,解决人类与环境的矛盾,主要依靠,该城市可能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测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