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专题13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讲义)-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3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讲义)-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专题13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讲义原卷版docx、专题13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
考点一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3
考查角度 水污染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3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5
考查角度 大气污染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6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7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10
考点二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13
考查角度 自然保护区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13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16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17
考点三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20
考查角度 碳排放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20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22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27
考点一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考查角度 水污染
1.(2021·北京卷)图为洱海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洱海流域面积约2565平方千米,2017年居住人口86万。该地农业生产涵盖种植、养殖和水产捕捞等,工业生产包括食品加工等,旅游业发展迅速。
(1)说明洱海流域特征对水体污染的影响。
居民老何从小在洱海边长大,他的就业与生活经历见证了洱海环境的变化。起初,他以打渔为生。1996年,洱海蓝藻暴发,当地渔政部门取缔了机动渔船,老何改行从事水产养殖。2003年,蓝藻再次暴发,按照退田、退塘等要求,老何再次改行,开起了客栈。近几年,他响应保护洱海生态环境的号召,拆掉了被划入“红线”范围内的客房。
(2)概述老何经历的三次改变所对应的洱海污染治理成效。
2018年,在洱海湖滨地带实施生态修复与湿地工程,建设“洱海生态廊道”,其中12千米供游客参观体验,当地村民受聘负责生态廊道的管理和维护。
(3)阐述洱海生态廊道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考查角度 大气污染
(2022·广东卷)汞是一种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南岭周边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分布区。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某山顶附近监测得知,该地大气汞含量日变化明显,最高值在午后出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高且变幅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导致该地大气汞含量在午后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午后( )
①对流雨多发②谷风环流较强③植被蒸腾较弱④地面蒸发旺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该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变幅大,原因可能是秋冬季( )
A.土壤汞排放量更多B.南下冷空气更频繁
C.准静止锋更加强盛D.植被的覆盖度更低
考向 跨国污染问题及防治措施
大气污染可以跨国界传输,使周围国家受害,引起国际纠纷,影响国家安全。酸雨是一种跨越国境的污染,污染物可以随大气转移到1000千米以外甚至更远的地区。读欧洲造成酸雨的主要工业废气排放扩散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欧曾经深受酸雨的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
A.北欧的污染物排放量大B.受中纬西风影响,污染物输入
C.盆地地形,污染物不易扩散D.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
2.为了有效防治酸雨,欧洲可采取的科学合理措施是( )
①使用风能、水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 ②使用废气净化设备,减少酸性物排放
③加强国际交流,提供资金、技术支持 ④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禁止使用私家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POPs被大量用于防治农林害虫,同时也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经过不断的排放—传输—沉降过程,可以输入到偏远山区。我国科考队发现青藏高原大气中POPs主要来自于跨境传输,高原南部和北部大气中POPs的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青藏高原地区POPs富集的条件主要包括( )
①邻近的印度次大陆等地,工农业活动密集②高原面积广,可沉降面积大
③受西风与季风共同影响,多方向输入④气温低且降雪多,利于沉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青藏高原南部和北部大气中POPs的含量峰值分别出现在( )
A.夏季夏季B.夏季冬季C.冬季夏季D.冬季冬季
5.应对青藏高原地区POPs跨境转移的措施最可行的是( )
A.印度等污染物输出国禁止POPs等污染物的排放
B.中亚国家给予一定的经济赔偿或生态修复技术
C.我国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工程措施切断污染物输入
D.多国开展合作,研发POPs的替代物
考点二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考查角度 自然保护区
(2021·海南卷)2021年5月7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办,展会上亮相的吉祥物的原型来自海南特有物种海南长臂猿。该物种在海南曾广泛分布,后濒于灭绝,1980年建立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后,其数量已有较大增长。海南长臂猿旱季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雨季常到低海拔地区的树冠层活动。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野外追踪海南长臂痕的活动轨迹,以下方案最合理的是( )
A.1月,海拔1000米以下B.4月,海拔1000米以上
C.7月,海拔1000米以下D.10月,海拔1000米以上
2.当前,影响海南长臂猿生存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
A.天敌多,食物少B.栖息地破碎,彼此分割
C.全球变暖,病虫害增多D.热带季雨林面积不断减少
3.基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有效保护海南长臂猿的措施是( )
A.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扩大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空间
B.加强巡山和人工驯化,保护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环境
C.加快道路建设,完善保护区的基础设施
D.发展基因技术,优化海南长臂猿种群结构
4.(2022·湖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条子泥湿地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盐城滨海湿地核心区,拥有面积广阔的潮间带滩涂,是众多候鸟迁徙途中的理想栖息地。每年春秋迁徙季,大量候鸟在此停歇。但由于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候鸟栖息地严重减少。为给候鸟就近找一块合适的歇脚地,当地将靠近海边原用于围垦养殖的720亩(1亩≈666.67平方米)鱼塘,经过生态修复和改造,变成了能够满足各种候鸟需求的高潮位栖息地。“720高地”建成后来条子泥停留的鸟儿越来越多,候鸟种群数量不断上升(下图)。右图示意条子泥湿地位置。
(1)分析导致当地候鸟栖息地减少的原因。
(2)说明“720高地”建设与维护的具体做法。
(3)该地恢复鸟类栖息地的成功实践,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和湿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请你拟定一个经验总结提纲。
【拓展】物种灭绝的原因
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及生活活动加速了物种的灭绝速度。
1.自然原因:物种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00万年,地球历史上最近2亿年以来,平均约1.1年灭绝一个物种。
2.人为原因:(1)人类社会早期——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加剧物种灭绝,300万年的狩猎历史,是许多地区的野兽濒于绝迹的原因之一。
(2)工、农业生产活动——①大面积砍伐、火烧和开垦森林、草地,过度放牧和过度垦殖,以及工业、城市和交通发展占用了大量土地,导致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和大量丧失,保留下来的也都支离破碎,对野生物种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②对物种的高强度捕猎和采集等,使野生物种难以正常繁衍;③外来物种的大量引入或侵入,使原物种受到严重威胁;④土壤、水和大气的污染,危害了森林,特别是给相对封闭的水生生态系统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
考向1 生态修复
2020年11月,位于黄河三角洲湿地的300口油水井(开采出的为油水混合物,需进行油水分离提纯原油)生产设施完成关停拆除,恢复周边生态环境,为生态环境让路。下图示意2000~2020年黄河三角洲部分县、区湿地生态安全状况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2000~2020年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变化的原因是( )
①水陆交错地带,生态脆弱 ②新生陆地,环境抗干扰力弱
③水资源缺乏,湿地生物量小 ④资源开发量大,环境压力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该区域关停部分油水井,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是( )
①保护湿地及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②开荒耕种,利于粮食安全
③石油资源开采量减少,影响国家能源安全 ④减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安全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考向2 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创新,其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下图示意江苏省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及相关地理事物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3.江苏省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主要分布在( )
A.东部近海的陆地区域B.北部山地丘陵区域
C.京杭大运河沿线湖泊D.近海的大陆架区域
4.我国设立生态保护红线的主要目的是
①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
②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③推动海洋科学考察的发展
④稳定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江苏省保障生态保护红线的有效做法是( )
A.放缓经济发展速度,减轻环境压力B.控制人口增长,减少对资源的开发
C.统筹生态环境监管硬件和软件建设D.实施生态修复,多建立自然保护区
考点三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考查角度 碳排放
(2023·湖南卷)碳排放强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创新投入密切相关,碳中和需要付出经济代价。下图示意某年甲国和乙国重点制造业部门产品的贸易额、每吨二氧化碳排放的研发投入与经济产出情况。据比完成下面小题。
1.乙国出口的产品中,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的是( )
A.金属及金属制品B.化工制品C.机械制造产品D.电子产品
2.与乙国相比,甲国生产同类制造业产品的( )
A.环境成本高B.人力成本高C.营销成本高D.研发成本高
3.根据图中两国重点制造业部门产品的投入产出效果,甲国应优先考虑( )
①扩大国际市场 ②提高创新能力 ③强化产业升级 ④承接产业转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2022·山东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泥炭地约占全球陆地表面的3%,却储存了全球约1/3的土壤碳。泥炭地开发利用方式的不同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差异。下图示意泥炭地开发利用的两种生产模式(a和b)。
(假定:a模式产出的“畜产品”恰好可满足该模式需求;b模式中的“畜产品”与a模式中的等量,但从非泥炭地牧场中获取。)
(1)计算两种生产模式碳排放量的差值(仅写出计算结果)。
(2)我国三江平原某湿地保护区周边的大面积耕地曾经是泥炭沼泽,目前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结合图文资料,论述该地区在退耕还湿的过程中,借鉴香蒲生产模式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要求: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考向1 碳库
碳储量通常指植被、海洋、土壤等碳库中碳素的存留量,碳储量会因碳增加与碳损失之间的差别而发生变化。土壤是陆地最大的碳库,图为2000--2020年中国陆地不同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变化图(注:1PgC相当于1015克碳),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20年我国土壤碳库碳储量减少量最多的是( )
A.耕地B.林地C.草地D.湿地
2.该时段土壤碳储量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生态环境恶化B.用地结构调整
C.耕地面积增加D.草地利用率减小
3.为增加我国目前土壤碳储量,合理的做法是( )
A.减少耕地B.秸秆还田C.退湿还草D.弃草增林
考向2 蓝碳
由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三类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固存的碳被称为蓝碳,它们有很强的固碳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要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挖掘我国沿海各省区蓝碳资源。下图为我国沿海各省区(不包括港澳台)三类蓝碳生态系统年固碳量(单位:万吨)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我国沿海各省区的蓝碳生态系统年固碳量( )
A.多数以盐沼固碳为主B.红树林比海草床少
C.北方省区均低于南方D.取决于省区岸线长度
5.挖掘我国沿海各省区蓝碳资源的意义重在( )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B.保护海岸带生态环境
C.保障国家能源安全D.助力国家碳中和战略
考向3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气候变暖和秸秆还田是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和土壤养分周转的重要因子。通过模拟试验,探讨土壤正常温度-秸秆不还田(CK)、土壤正常温度-秸秆还田(S)、土壤增温-秸秆不还田(T)和土壤增温-秸秆还田(TS)四种情形对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相比正常温度,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秸秆还田会( )
A.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B.促进土壤养分的分解
C.稳定土壤中的有机质D.增加土壤中的矿物质
7.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保持农田土壤性质稳定的有效措施是( )
①覆盖地膜②平整土地③增施有机肥④间作套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2023新课标卷37题,28分
2023北京卷16(2)(3)题,9分
2022浙江卷6月卷9-10题,4分
2022河北卷18题,17分
2022湖南卷21题,10分
2022广东卷5-6题,6分
2021北京卷20题,13分
2020浙江7月卷26题,10分
【命题规律】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涉及的内容繁多,属于新教材新内容,其中环境污染与碳排放是高频考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我国面临的复杂的国际形势,接下来的高考中考查频率将会有所提升。
【命题预测】
本专题知识的命题情境将多源于真实生活情境材料,多以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或其演变过程为背景,提供图文资料或数据考查生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2023北京卷19题,12分
2023湖北卷18题,21分
2022湖北卷18题,22分
2021海南卷1-3题,23题,19分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2024浙江1月卷7-8题,4分
2023全国乙卷37题,24分
2023北京卷18题,11分
2023湖南卷5-7题,9分
2023海南卷7-8题,6分
2022山东卷19题,12分
2022全国乙卷37题,24分
2022湖南卷18题,14分
2021湖北卷7-9题,9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3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3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讲义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3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3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3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练习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3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3 考点3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13考点3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教师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13考点3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学生版docx、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13考点练3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