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延庆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
A.鼻腔和肺泡腔内的气体B.血浆和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
C.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D.口腔中的唾液和膀胱内的尿液
2.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和丙酮)是肝脏细胞中脂肪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并最终被转移至脑、心脏等器官氧化供能。健康人体血液中,酮体含量少,糖代谢紊乱时,血液中酮体增加导致酸中毒,出现神志不清等症状。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酮体可从组织液转移至血浆中
B.酮体可缓解脑组织利用葡萄糖障碍导致的脑细胞供能不足
C.血液中酮体过量可导致内环境pH偏低
D.脂肪氧化分解生成酮体发生在内环境中
3.下列有关内环境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的成分相近,但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
B.淋巴液中含有抗体等免疫物质,利于增强免疫功能
C.血浆中含有蛋白酶,可催化血红蛋白水解
D.组织液中钠离子浓度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
4.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温、尿液浓度的相对稳定均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B.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一般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C.稳态是指内环境中化学物质含量没有增加或减少
D.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一定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5.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为A→B→C→D→E
B.图中甲是低级神经中枢,乙是高级神经中枢
C.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的电位是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能引起乙的兴奋
6.在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下列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自主神经系统不参与这个过程B.这些过程涉及一系列的反射活动
C.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D.球员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
7.经过灯光刺激与食物多次结合,建立狗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后,下列操作不能使该反射消退的是( )
A.灯光刺激+食物B.仅食物C.声音刺激+食物D.仅灯光刺激
8.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 )
A.突触B.神经元C.神经组织D.神经纤维
9.切断脊髓后,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反射消失或减弱,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脊休克发生一段时间后,由大脑控制的随意运动不能恢复,但某些简单反射可恢复,如排尿反射恢复正常,屈肌反射比正常时加强,而伸肌反射比正常时减弱。之后若再切断脊髓,脊休克不会重现。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脊髓支配的某些反射活动受大脑调控
C.脑中高级神经中枢的参与减弱了伸肌反射
D.脊休克是由脊髓突然失去了与脑中高级神经中枢的联系所致
10.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依赖突触结构,图示递质在突触处传递信息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中,为及时迅速释放做好准备
B.兴奋传至突触前末端引发贮存的递质主动运输出膜
C.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均会导致突触后细胞的兴奋
D.递质激活受体后可进入突触后细胞内发挥作用
11.神经细胞A释放多巴胺会导致神经细胞B产生兴奋,A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A。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干扰A、B细胞间兴奋传递(如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中多巴胺的释放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①释放的多巴胺与②结合会导致细胞B膜电位改变
C.多巴胺只能由细胞A释放作用于细胞B使兴奋单向传递
D.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的作用时间缩短
12.如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灵敏电流计连接在坐骨神经表面,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电刺激①处,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反向的两次偏转
B.电刺激①处或②处均可引起腓肠肌的收缩
C.电刺激②处,电流计能记录到两次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13.阿尔兹海默症的病理学特征之一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细胞死亡。当患者出现记忆丧失,语言障碍的症状时,推测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部位是( )
A.大脑皮层B.小脑C.脑干D.脊髓
14.食欲肽是下丘脑中某些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它作用于觉醒中枢的神经元,使人保持清醒状态。临床使用的药物M与食欲肽竞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但不发挥食欲肽的作用。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食欲肽以胞吐的形式由突触前膜释放
B.食欲肽分泌不足机体可能出现嗜睡症状
C.食欲肽通过进入突触后神经元发挥作用
D.药物M可能有助于促进睡眠
15.在膝跳反射过程中,不会发生( )
A.兴奋在反射弧上进行双向传导
B.神经递质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
C.既有电信号传导,也有化学信号传递
D.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形成动作电位
16.关于温度感知和触觉分子机制的研究获得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细胞膜上的TRPV1通道蛋白能被辣椒素或42℃以上高温激活,提高膜对Ca2+的通透性,使人产生热辣的感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RPV1通道蛋白是一种跨膜蛋白
B.TRPV1激活后引起Ca2+的自由扩散
C.通过TRPV1可将辣椒素或高温刺激转化为电信号
D.该发现可解释喝冷饮能缓解吃辣椒产生的热辣感
17.5-羟色胺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神经递质,研究人员利用基因敲除方法得到中枢神经系统中5-羟色胺缺乏的试验小鼠。在焦虑和恐惧行为学测试中,试验小鼠的焦虑水平低于对照小鼠。在恐惧记忆测试中,试验小鼠的恐惧记忆不仅更强而且长时间保持。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突触前膜兴奋能够促进5-羟色胺的释放
B.对照组小鼠能够正常产生5-羟色胺
C.恐惧记忆的产生是由5-羟色胺过多引起
D.5-羟色胺含量上升可导致焦虑加强
18.人类的排尿现象是膀胱储存足够的尿液后由逼尿肌主动收缩造成的。正常成年人大脑皮层的排尿中枢能控制憋尿和排尿,婴儿或某些大脑受伤的成年人可能出现尿床的现象。据此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婴儿的排尿行为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无关
B.人类的憋尿行为与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
C.婴儿尿床和大脑受伤后成人尿床的原因类似
D.位于大脑皮层的排尿中枢属于高级神经中枢
19.为探究神经元动作电位与海水中钠离子浓度的关系,研究人员测定了正常海水和低钠海水中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降低细胞外钠离子浓度会延缓动作电位峰电位的产生
B.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幅度与细胞外钠离子的浓度有关
C.用高钠海水重复该实验,动作电位的幅度不会上升
D.低钠海水除了钠离子浓度外,其他与正常海水一致
20.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
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
二、填空题
21.20世纪之前,生物学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法国学者沃泰默对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做了系列经典实验:
①稀盐酸→上段小肠(十二指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注射狗的静脉中→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上段小肠肠腔(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留下血管)→胰腺分泌胰液。
请依据上述系列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调节基本方式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沃泰默的实验设计中,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比较①和②的实验,说明稀盐酸____________才能引起胰腺分泌胰液。比较①和③实验,自变量为____________。三组实验中因变量是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沃泰默固执地认为,胰腺分泌胰液仍属神经调节。
(3)另有两位科学家重复了沃泰默的实验,他们的假说是: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该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到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他们设计了严谨的实验检验假说,实验过程是:小肠黏膜+____________+沙砾研磨→制成提取液→____________→胰腺分泌胰液。他们将这种化学物质命名为促胰液素。这种调节属于____________,而不是神经调节。
三、实验探究题
22.研究人员对小鼠的酒精成瘾机制进行研究。
(1)将小鼠置于训练装置中(图1),每次在铃声后提供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小鼠听到铃声就吸吮饮水装置,小鼠的这种反应属于__________。
(2)训练成功后,研究人员进行了连续26天的酒精成瘾测试(如表),苦味物质相当于负面刺激。
成瘾前期小鼠酒精摄入量无显著差异,且第4~5天的饮酒量均低于第1~3天。根据成瘾后期酒精摄入量(如图2)的差异,将小鼠分为甲、乙、丙三组。据图可知,丙组小鼠的行为特点是____________,说明已经成瘾。
(3)小鼠脑内mPFC区与行为控制有关,PAG区与对负面刺激的反应有关。
①mPFC区一些神经元的轴突延伸进入PAG区,与该区神经元形成兴奋性_____联系,PAG区的兴奋使动物回避负面刺激。检测mPFC区神经元的活动,发现与丙组小鼠相比,在第4~5天和23~26天,甲、乙组小鼠更多神经元处于兴奋状态。
②推测丙组小鼠mPFC区神经元的相对抑制状态导致其酒精成瘾。利用光遗传技术进行检验,实验组相关处理是第一组_____、第二组_____(多选,填选项前字母)。
A.以甲、乙组小鼠为实验材料
B.另取接受过铃声训练的小鼠为实验材料
C.向小鼠mPFC相关神经元中导入光激发后能引起氯离子内流的蛋白质的基因
D.向小鼠mPFC相关神经元中导入光激发后能引起钠离子内流的蛋白质的基因
E.进行连续26天的酒精成瘾测试
F.在第4~5天和23~26天进行光激发
支持上述推测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
(4)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上述研究的应用前景____________。
23.科研人员利用秀丽隐杆线虫研究癫痫抽搐发生的机理。
(1)当兴奋传到秀丽隐杆线虫_______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与________融合,释放乙酰胆碱,引起肌细胞收缩。若肌细胞持续重复收缩,则出现类似于人类癫痫抽搐的表现型。
(2)秀丽隐杆线虫的A基因控制合成乙酰胆碱受体。科研人员利用A基因和Z基因突变体进行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结果。据图分析,A基因突变导致肌细胞___________,说明A基因突变导致信息传递功能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由___________组实验结果分析,Z基因的功能是抑制抽搐发生。
(3)为进一步探究Z基因功能,科研人员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
注:“+” 表示处理,“-”表示未处理。
①实验结果说明Z基因____________。
②据此分析,图1中第4组抽搐次数明显高于2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四、读图填空题
24.下图为与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
(1)图1中有突触的部位是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当针刺手指后会产生缩手反射,但化验取指血时,针刺手指时手并未缩回,该过程能够体现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____________调节作用。
(2)图2所示为某段神经纤维模式图。受到适宜的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膜内外电位变为____________,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刺激使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导致Na+大量涌入细胞,在受刺激部位与未受刺激部位之间形成____________,使兴奋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3)肉毒杆菌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的神经毒素,微量注射此毒素可以使肌肉松弛性麻痹而达到除皱的功效,据此推测该毒素能____________乙酰胆碱的释放。这种毒素作用的位置是图1中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处。
25.γ-氨基丁酸(GABA)是成年动物体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
(1)通常情况下,当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结合后,Cl- 通道开放,Cl- 顺浓度梯度内流,从而产生抑制性效应。
(2)研究大鼠等哺乳动物(包括人类)胚胎发育早期未成熟神经元时发现,GABA的生理效应与成熟神经元相反。其原因是胞内Cl- 浓度显著________于胞外,GABA作为信号引起Cl- ________(填“内流”或“外流”),从而产生兴奋性效应。
(3)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神经系统内GABA的通道型受体的特性(既是GABA受体,也是双向Cl- 通道)并未改变,GABA的两种作用效应与细胞膜上两种Cl- 跨膜共转运体NKCC1和KCC2有关,其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图中共转运体的大小表示细胞膜上该转运体的相对数量)
据图可知,大鼠成熟神经元中含量相对较低的Cl-共转运体是________。
(4)为探究GABA兴奋性效应对神经元发育的影响。将不同基因分别转入三组大鼠胚胎神经组织。待幼鼠出生后第14天,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突起的数量及长度(图2)。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幼鼠单个神经元________,由此证明GABA的兴奋性效应保证了神经元正常发育。通过检测实验组EGFP的分布及荧光强度以确定KCC2蛋白的________。
(5)在患神经性病理痛的成年大鼠神经元中也检测到GABA的兴奋性效应,推测该效应与KCC2和NKCC1表达量有关。研究者以“神经性病理痛”模型大鼠为实验组,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KCC2和NKCC1的含量。若结果为________,则证实上述推测。
(6)该系列研究其潜在的应用前景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鼻腔和肺泡腔与外界直接相通,因此其内的气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A错误;
B、脑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组织液和血浆都属于人体内环境,B正确;
C、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口腔和膀胱与外界直接相通,因此其内的唾液和尿液不属于人体内环境,D错误。
故选B。
2.答案:D
解析:A、分析题意可知,酮体是肝脏细胞中脂肪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可以双向交换,故酮体可从组织液转移至血浆中,A正确;
B、分析题意可知,酮体最终可以被转移至脑、心脏等器官氧化供能,故酮体可缓解脑组织利用葡萄糖障碍导致的脑细胞供能不足,B正确;
C、结合题干信息“血液中酮体增加导致酸中毒”可知,血液中酮体过量可导致酸积累,导致内环境pH偏低,C正确;
D、脂肪氧化分解生成酮体发生在肝脏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发生的过程,D错误。
故选:D。
3.答案:C
解析: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相近,但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A正确;
B、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而淋巴细胞位于淋巴、血液和淋巴结中,因此淋巴中含有淋巴因子,利于增强免疫功能,B正确;
C、血浆中不含有蛋白酶,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C错误;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钠离子和氯离子,因此组织液中钠离子浓度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D正确。
故选:C。
4.答案:B
解析:A、尿液不属于内环境,因此尿液浓度的相对稳定不属于内环境稳态,体温属于内环境稳态的内容,A错误;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所以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一般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正确;
C、内环境的稳态是指人体内环境中的每种成分以及理化特性都处于动态平衡中,不代表内环境中化学物质含量没有增加或减少,C错误;D、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所以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不会使血浆的pH值生明显的变化,不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D错误。
故选:B。
5.答案:A
解析:A、由分析可知,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为A→B→C→D→E,A正确;
B、图中甲是高级神经中枢,乙是低级神经中枢,B错误;
C、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的电位是膜内为负、膜外为正,C错误;
D、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引起乙的兴奋或抑制,D错误。
故选:A。
6.答案:A
解析:A、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因此下丘脑和脑干都参与这个过程的神经调节,A错误;
B、这些过程有“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等动作,故涉及一系列的反射活动,B正确;
C、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完成各项动作,C正确:
D、该过程中涉及奔跑、抢断等动作球员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D正确。
故选:A。
7.答案:A
解析: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需要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才能形成。条件反射建立后,必须用非条件刺激物强化条件刺激物,才能巩固已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否则,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退。因此,只有用灯光刺激+食物才不会使狗唾液分泌条件反射消退。
故选:A。
8.答案:B
解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9.答案:C
解析:A、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A正确;
B、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因此脊髓支配的某些反射活动受大脑调控,B正确;
C、由题干信息“脊休克发生一段时间后,由大脑控制的随意运动不能恢复”,说明脑中高级神经中枢没有参与减弱伸肌反射,C错误;
D、由题意可知,脊休克是由脊髓突然失去了与脑中高级神经中枢的联系所致,D正确。
故选:C。
10.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神经递质集中贮存于突触小泡中,为及时迅速释放做好准备,A正确;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而不是主动运输,B错误;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性神经递质会抑制突触后膜细胞的兴奋性,使细胞不易产生兴奋,C错误;神经递质只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作用结束后即失活,被降解或被突触前膜回收利用,不会进入突触后细胞,D错误。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C
解析:A.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那么兴奋传递方向在此处只能是神经→肌肉,且是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互变,电刺激①处,电流两次经过灵敏电流计,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反向的两次偏转,A正确;
B.电刺激①处产生的冲动可以由神经传递到肌肉,引起肌肉的收缩;直接电刺激肌肉②处也可以引起肌肉的收缩,B正确;
C.电刺激②处,肌肉收缩,但由于神经递质不能由突触后膜传至突触前膜,所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不会记录到电位变化,C错误;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且膜内电流方向代表了兴奋的传导方向,D正确。
故选:C。
13.答案:A
解析:阿尔兹海默症其病理学特征之一是中枢神经系統内神经细胞死亡,如果患者出现记忆丧失,语言障碍等症状时,由于与语言、记忆有关的结构是大脑,因此可以推测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故选A。
14.答案:C
解析:A、食欲肽是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A错误;
B、食欲肽是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不进入突触后神经元,B错误;
C、食欲肽能使人保持清醒状态,所以食欲肽分泌不足机体可能出现嗜睡症状,C正确;
D、由题干信息可知,药物M与食欲肽竞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食欲肽不能发挥作用,因此药物M可能有助于睡眠,D错误。
故选:C。
15.答案:A
解析:A、由于有突触结构的存在,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传递,A错误;
B、在突触结构上,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B正确;
C、兴奋在突触结构上神经递质的释放存在电信号-化学信号的信号转变,C正确;
D、膝跳反射中,刺激后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导致钠离子内流增多形成动作电位,D正确。
故选:A。
16.答案:B
解析:A、TRPV1通道蛋白是一种跨膜蛋白,A正确;
B、TRPV1激活后引起Ca2+的协助扩散,B错误;
C、细胞膜上的TRPV1通道蛋白能被辣椒素或42°C以上高温激活,提高膜对Ca2+的通透性,转化为电信号,C正确;
D、辣味是灼烧感,喝冷饮料能够通过降温,使部分TRPV1通道关闭,Ca2+内流减弱,降低灼烧感,缓解辣味,D正确。
故选:B。
17.答案:C
解析:A、突触前膜兴奋时,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时,可而引起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能促进5-羟色胺释放,A正确;
B、实验组小鼠为5-羟色胺缺乏的小鼠,对照组为正常小鼠,能够正常产生5-羟色胺,B正确;
C、结合题意可知,实验组小鼠缺乏5-羟色胺,故恐惧记忆不仅更强而且长时间保持,即正常组小鼠也有恐惧记忆,故不能得出恐惧记忆的产生是由5-羟色胺缺乏引起的结论,C错误;
D、实验组小鼠缺乏5-羟色胺,对照组小鼠5-羟色胺正常,由题意“在焦虑和恐惧行为学测试中,试验小鼠的焦虑水平低于对照小鼠”可知,5-羟色胺含量上升可导致焦虑加强,D正确。
故选:C。
18.答案:A
解析:A、婴儿的排尿行为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有关,A错误;
B、成人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髓,同时还受到大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控制,B正确;
C、婴儿尿床和大脑受伤后成人尿床的原因类似,C正确;
D、位于大脑皮层的排尿中枢属于高级神经中枢,D正确。
故选:A。
19.答案:C
解析:A、由图示可知,降低细胞外钠离子浓度会延缓动作电位峰电位的产生,A正确;
B、图示表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幅度与细胞外钠离子的浓度有关,B正确;
C、用高钠海水重复该实验,动作电位的幅度会上升,C错误;
D、实验设计原则要求,低钠海水除了钠离子浓度外,其他与正常海水一致,D正确。故选:C。
2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点。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为外正内负,此时细胞膜内K+浓度比膜外高很多倍,而Na+浓度的分布与K+相反,因此A、B、C错误,D正确。
21.答案:(1)反射弧
(2)对照;必须刺激小肠粘膜;小肠神经的有无;胰腺是否分泌胰液
(3)稀盐酸;注射狗静脉中;体液调节(激素调节)
解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2)在沃泰默的实验中,①的作用是对照,通过①②比较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必须用稀盐酸刺激小肠黏膜。比较①③可知,③中切除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而①中存在小肠神经,说明自变量是小肠神经的有无。三组实验中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
(3)根据假说,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所以实验过程需要加入稀盐酸。根据“该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到胰腺”,推测提取液注射到狗的静脉中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这种调节方式属于激素调节。
22.答案:(1)条件反射
(2)酒精摄入量高,而且在掺入苦味物质后仍然大量摄入酒精
(3)①突触;②BCEF;BDEF(两组可以颠倒)
第一组小鼠都酒精成瘾,第二组小鼠都不酒精成瘾,对照组有的酒精成瘾有的不成瘾(具体描述无论在有无苦味物质时的酒精摄入情况亦可,结果要与前面分组对应)
(4)研究人脑是否有类似机制,预测哪些人容易酒精成瘾;开发能提高mPFC区相关神经元兴奋性的药物,治疗酒精成瘾。
解析:
23.答案:(1)传出;突触前膜
(2)持续重复收缩;增强 ;2、4、5
(3)①能够抑制(神经-肌肉)突触的形成
②Z基因突变后,突触数目增加,使突变的A基因导致的信息传递功能增强,抽搐次数增加
解析:
24.答案:(1)B、C、D;分级
(2)外负内正;局部电流(电位差)
(3)抑制;D
解析:(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B、C、D处有突触结构.缩手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属于低极神经中枢,而高级神经中枢对低极神经中枢有控制作用。
(2)静息状态下,钾离子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所以神经纤维受到适宜的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膜内外电位发生的变化是从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这样在受刺激部位与未受刺激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使兴奋沿着神经纤维传导,且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的方向一致。
(3)肉毒杆菌毒素能抑制运动(传出)神经末梢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因此微量注射此毒素可以阻断兴奋的传递,使肌肉松弛性麻痹而达到除皱的功效,这种毒素作用的位置是图1中D处。
25.答案:(1)(特异性)受体
(2)高;外流
(3)NKCC1
(4)数量和总长度显著降低;位置(分布)和含量
(5)实验组NKCC1含量高于对照组或(和)KCC2含量低于对照组
(6)开发新的镇痛药物;研究个体发育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机制;研究损伤后神经元GABA兴奋性效应的意义
解析:(1)神经元未受刺激时,细胞膜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通常情况下,当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CI-通道开放,CI-顺浓度梯度内流,从而产生抑制性效应。
(2)研究大鼠等哺乳动物(包括人类)胚胎发育早期未成熟神经元时发现,GABA的生理效应与成熟神经元相反。其原因是胞内CI-浓度显著高于胞外,GABA作为信号引起CI-外流,从而产生兴奋性效应。
(3)由图1可知,大鼠成熟神经元应是图1中的神经元2,其含量相对较低的CI-共转运体是NKCC1。
(4)由图2甲乙丙效果判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幼鼠单个神经元数量和总长度显著降低,由此证明GABA的兴奋性效应保证了神经元正常发育。通过检测实验组EGFP的分布及荧光强度以确定KCC2蛋白的位置(分布)和含量。
(5)研究者以“神经性病理痛”模型大鼠为实验组,可用技术抗原-抗体杂交(蛋白质电泳)检测KCC2和NKCC1的含量。若结果为实验组NKCC1含量高于对照组或(和)KCC2含量低于对照组,则证实上述推测。
(6)该系列研究其潜在的应用前景有:开发新的镇痛药物;研究个体发育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机制;研究损伤后神经元GABA兴奋性效应的意义等。
时期
处理
成瘾前期
第1~3天
在铃声后提供15%酒精
第4~5天
在铃声后提供掺入苦味物质的15%酒精
成瘾期
第6~19天
无限量供应水和15%酒精
成瘾后期
第20~22天
在铃声后提供15%酒精
第23~26天
在铃声后提供掺入苦味物质的15%酒精
组别
对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的处理
突触数目相对值
敲除Z基因
转入Z基因
Ⅰ组
-
-
25.1
Ⅱ组
+
-
34.3
Ⅲ组
+
+
24.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延庆区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及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北京延庆区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延庆区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腺苷脱氨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