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2讲 八下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讲与练(全国通用)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第12讲 八下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 讲义
      第12讲 八下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第12讲 八下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第1页
    第12讲 八下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第2页
    第12讲 八下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第3页
    第12讲 八下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第1页
    第12讲 八下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第2页
    第12讲 八下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12讲 八下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讲与练(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第12讲 八下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讲与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12讲八下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第12讲八下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目 录
    \l "_Tc22748" 一、考情分析 PAGEREF _Tc22748 \h 2
    TOC \ "1-2" \h \u \l "_Tc19366" 【课标要求】 PAGEREF _Tc19366 \h 2
    \l "_Tc1418" 【考查重点】 PAGEREF _Tc1418 \h 2
    \l "_Tc16898" 【主要题型】 PAGEREF _Tc16898 \h 2
    \l "_Tc17437" 【命题趋势】 PAGEREF _Tc17437 \h 2
    \l "_Tc22748" 二、知识建构2
    \l "_Tc30070" 篇目1:《关雎》 PAGEREF _Tc30070 \h 3
    \l "_Tc25028" 篇目2:《蒹葭》 PAGEREF _Tc25028 \h 4
    \l "_Tc32238" 篇目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PAGEREF _Tc32238 \h 6
    \l "_Tc1446" 篇目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PAGEREF _Tc1446 \h 7
    \l "_Tc26194" 篇目5:《卖炭翁》 PAGEREF _Tc26194 \h 8
    \l "_Tc22748" 三、方法总结10
    \l "_Tc8436" 中考古诗词鉴赏描绘画面做题技巧 PAGEREF _Tc8436 \h 10
    \l "_Tc27732" 四、考场练兵11
    【课标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
    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考查重点】
    诗歌鉴赏,阅读古代诗词名篇,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的思想情感,掌握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
    【主要题型】
    在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对诗歌的考查多为诗歌鉴赏题,均是必考题,分值一般在4-6分。
    【命题趋势】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对诗歌鉴赏的考查均为必考题,一般设置2-3个小题,第1题通常侧重考查诗歌的基本内容及情感,第2题通常考查对诗句的赏析。部分地区习惯结合课外诗词考查,或者只考查课外古诗词。
    篇目1:《关雎》
    【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主旨】
    本诗写一个小伙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的过程,把青年男子的爱慕之情和相思之苦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大胆热烈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词赏析】
    1.开篇写“关关雎鸠”有何作用?(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首句。)
    使用比兴手法,以水鸟成双和鸣比喻男女纯洁爱情,渲染和谐的气氛,引出下文主人公对心上人的爱慕和追求,奠定了情意绵绵的风格和基调。
    2.赏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①“悠哉悠哉”使用心理描写和反复的修辞,表现了主人公对心上人的绵绵情思。
    ②“辗转反侧”使用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思念而不可得的焦灼心理,侧面表现出思念之深。辗转既是双声词又是叠韵词,使诗歌和谐悦耳,增加了韵律美。
    3.“琴瑟友之”和“钟鼓乐之”是现实描写吗?有何作用?
    这两句是虚写,是主人公对未来的想象。
    “情到深处易生幻。”这种设想描绘了主人公与心上人相处时的愉快和结婚时的热闹场面,富有浪漫情调,进一步表现了诗歌的爱情主题。
    4.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如何理解这句话?
    这首爱情诗写对心上人的思念和追求,整个过程美好但不低俗,恰到好处,这是“乐而不淫”;这首爱情诗还写了对心上人的相思之苦,这种苦令人惆怅但不至于沉沦,表现出淳朴、健康的风貌,这是“哀而不伤”。
    【例题剖析】阅读《关雎》,完成小题。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这两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有时会兼用。《关雎》开篇以① 为比、兴的对象,引出② 之情,以此情感总览全诗。
    2.将《关雎》中的画线句改写成意境优美的现代诗歌或散文片段。
    诗歌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就古典诗词而言,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篇目2:《蒹葭》
    【文学常识】
    《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抒情诗。全诗分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每章都是前两句写景,三四句点明主题,五至八句描绘追寻的情状。这不仅使诗歌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感,还起到了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此外,每章的开头均以景起兴。
    【主题思想】
    本诗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塑造了一个不懈追求心上人的男子形象,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情感韵味浓郁。
    【诗歌鉴赏】
    1.诗歌每章开头都写景,有何作用?
    ①以蒹葭点明季节,同时以白露的变化暗示时间推移,描绘出一幅露凝霜结晚秋图,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的惆怅落寞心情。
    ②托物起兴,引起下文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执着追求。
    ③形成重章叠句的结构,一唱三叹,回环往复;节奏鲜明,旋律优美;深化意境,突出主题。
    2.诗歌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她的身影却无处不在,作品是如何表现这种效果的?
    ①用白露“为霜”到“未晞”再到“未已”的变化,暗示主人公追求时间之长;
    ②用在水“一方”到“湄”再到“涘”,侧面表现伊人行踪不定、飘缈难寻;
    ③用道阻“且长”到“且跻”再到“且右”,渲染主人公对心上人的一往情深和坚定执着。
    3.诗歌的中心意象是什么?有什么象征意义?
    诗歌的中心意象是“伊人”,象征着意中人、贤才、爱情、理想等可望而难得的美好事物。
    【例题剖析】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诗中“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中的“长”“跻”“右”分别突出了道路怎样的特点?在诗中反复吟咏有什么作用?
    2.重章叠句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蒹葭》这首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诗歌意象——“青山”
    ①“青山”在古代诗歌中具有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变的特点,是文人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因而备受文人喜欢。
    例“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雅川山水》)。
    ②“青山”是故乡的象征,故乡山脉的轮廓是游子心中最清晰的印痕。
    例“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谢桃《游东田》),“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暗《贼平后送人北归》)。
    ③“青山”是历史与永恒的象征。
    例“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临立仙》)。
    篇目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简介】
    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写作背景:姓杜的少府(县尉的别称)将到四川去做官,两人即将远隔万水千山,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送别诗。
    【主题思想】
    诗人以全新的视角,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劝勉好友乐观面对离别,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诗歌鉴赏】
    1.赏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炼字:“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表现了送别之地的雄伟气势,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字把目光从镇控三秦的煌煌京城,移向风烟迷蒙的巴山蜀水,充满深情厚意。
    2.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修辞:运用对偶的修辞,“海内”与“天涯”相对,对仗工整自然,写出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和苦闷的道理,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与友人真挚深厚的友谊。
    【例题剖析】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是一首 (诗歌题材)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 友人。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怎样的情思?谈谈你的理解。
    诗歌意象——“月”
    ①对月思亲思乡,引发离愁别绪。
    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②望月思故国,表现亡国之痛。
    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③抒发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
    例“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篇目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经同谷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上元二年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主题思想】
    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由茅屋被风雨袭击的遭遇,生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表达了诗人渴望广济苍生的博大宽广胸怀。
    【诗歌鉴赏】
    1.(从炼字角度)赏析本诗的第一段。
    ①“怒号”使用拟人的修辞,突出风势之大;“卷”和“三重”突出受风害之重;“飞”“洒”“挂罥”“飘转”和“沉”等动词,细致描绘了屋破茅飞的画面。
    ②渲染了悲惨的气氛,烘托了作者焦灼、痛苦的心情。
    2.作者“归来倚杖自叹息”,试分析作者在叹息什么。
    ①叹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
    ②叹他人:还有无数穷苦人也有类似处境;
    ③叹国家:战乱何时才能平息。
    3.赏析“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使用环境描写,描绘了云天变色、大雨将至的画面,渲染了黯淡阴冷的气氛,烘托了作者凄凉忧愁的心情,为下文屋漏床湿做铺垫。
    4.如何理解“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长夜”?(长夜有何深层含义?)
    “长夜”句意双关,既指令诗人难以入睡的漫漫寒夜,又指“安史之乱”后黑暗混乱的国家状态。
    5.最后一段(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饱尝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和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以及庇护万民的崇高理想。
    【例题剖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请说说这几句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2.刘禹锡《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结庐在人境”与本诗中“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都写到了“庐”。请简要说明三位作者分别借“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篇目5:《卖炭翁》
    【写作背景】
    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低价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白居易对宫市十分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因此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
    【主题思想】
    这首叙事诗,没有直接议论,而是通过讲述卖炭翁以伐薪烧炭艰难维持生计却横遭掠夺的悲惨故事,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反映了中唐以后统治阶层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揭露和控诉。
    【诗歌鉴赏】
    1.赏析“心忧炭贱愿天寒”。
    ①使用心理描写,用同情的口吻,刻画了卖炭翁明明衣着单薄却希望天气寒冷的矛盾反常心理;
    ②展现了在饥寒交迫中挣扎求生的劳苦百姓的悲惨处境,侧面表现了社会的黑暗。
    2.“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有何作用?
    使用设问的修辞,表明老翁烧炭的目的,突出了炭对老翁的极端重要性,为下文揭露宫使抢炭的罪恶行径做了有力铺垫。
    3.赏析“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①“一尺雪”从正面写出雪之大;“晓”字突出老翁出门之早;“辗”字暗示牛车之重,突出老翁冰上赶路运炭的艰辛;“牛困人饥日已高”表明路途遥远和赶路时间长;“泥中歇”表明老翁的疲累和悲惨处境。
    ②为下文揭露宫使抢炭的罪恶行径做了有力铺垫。
    【例题剖析】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简析“翩翩”在诗中的作用。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考古诗词鉴赏描绘画面做题技巧
    【题型阐释】
    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
    【闯关策略】
    【例】
    望 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齐鲁青未了”所展现的画面。
    “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古诗词里面有许多写景的联句,展现的画面之美令人心醉。读古诗,脑海里能描绘出形象鲜明的画面,光影流动,动静参差,那才能说感受到了美,才能叫欣赏。描绘画面,对考生的想象能力、描述能力、审美能力都有要求。
    解答这类题目,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是前提。譬如上面这句“齐鲁青未了”,先要理解“齐鲁”“青”“未了”各是什么意思。“齐鲁”是齐国和鲁国,春秋战国时两诸侯国名,泰山以南是鲁,以北是齐,这里指齐鲁大地;“青”,是指山色青翠;“未了”,是无穷无尽的意思。
    这句话合起来意思就是:齐鲁大地那青翠的山色无穷无尽。
    但这样回答,不是描绘,而是解释。描绘,还要结合上下句去联想想象,结合上一句“岱宗夫如何”(泰山怎么样啊),我们应意识到这一句其实是写作者远望泰山,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巍峨、辽阔,它“拔地而起,参天耸立”。接着用描写性的语言组织答案: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苍翠的山色中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
    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我们一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当然,在平时的古诗词学习中,更要有意识地调动自己的全部感受去看、听、触、嗅每一首诗歌。如欣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可以闭上眼睛,想象出这样一幅图画:浩瀚的戈壁滩上,烽烟孤直上升;奔腾的黄河之上,一轮夕阳悬挂。你眼前的线条、色彩、动静是不是那么鲜明呢?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请从动作描写的角度赏析“回车叱牛牵向北”。
    2.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找出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采用赋中见兴的手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描绘出了优美的意境。
    B.诗歌以雎鸠、荇菜统领全诗。
    C.诗歌大量运用重章叠句,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D.这首诗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或美满生活、幸福生活)的追求。
    4.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乐而不淫”或者“哀而不伤”的理解。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5.诗中反复吟咏“道阻且长”“道阻且跻”“ 道阻且右”有什么作用?
    6.对本诗的解读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抒情诗。
    B.这首诗每章开头均以景起兴,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
    C.伊人可以指意中人,也可象征“幸福”、“理想”、“事业”等一切真善美的事物。
    D.全诗流溢着诗人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但求而不得的绝望之情。

    相关试卷

    第11讲 八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讲与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11讲 八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讲与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11讲八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第11讲八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0讲 七下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讲与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10讲 七下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讲与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10讲七下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第10讲七下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0讲 七下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讲与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10讲 七下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讲与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10讲七下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第10讲七下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