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检测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检测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军人的心中,家不仅仅是远方倚门(qiá)首而盼的老父母,更是夜(mù)降临悄然亮起的万家灯火。炽热的家国情怀是军人身上最宝贵的品质。
打开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在从容流淌的文字中,我们聆听了藤野先生对鲁迅的谆谆教诲,我们从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白杨树身上体会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意志。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①(qiá)首________ ②夜(mù)________,
(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汉字注音。(4分)
①教诲____________ ②倔强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B. 古代以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阴,如“汉阴”即指汉水北岸。
C. “始龀”指小孩乳齿脱落长出恒齿的换牙时期,《愚公移山》中“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
D. 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3、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4分)
本报北京12月20日电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自10月26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54天,为期6个月的飞天之旅已完成近1/3,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一次出舱活动。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入驻空间站以来,先后完成了与神舟十六号乘组轮换、空间站平台维护照料、生活和健康保障、舱外航天服巡检测试、天舟六号设备巡检、出舱活动准备等工作,进行了机械臂操作在轨训练、应急救生演练、医疗救护演练、全系统压力应急演练等在轨训练项目,承担的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任务扎实稳步推进。
目前,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具备开展出舱活动条件。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横线上填写相应 古诗词名句。(9分)
(1)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2) ,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3)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4)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渔家傲》)
(5) ,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6)古诗中,诗人往往喜欢借鸟"来寄寓情感:王维《使至塞上》 ,
。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 , 。表现出作者对早春勃勃生机的喜爱。
综合性学习(11分)
某校开展“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请你参加。
(1)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请你为班级设计一个宣传标语。(20字以内)(3分)
(2)活动中,刘尚文同学搜集到了有关黄梅戏的一些资料,并整理成了一段说明性的文字,但这段文字中两处有语病,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4分)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A】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其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与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B】黄梅戏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且有丰厚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腻,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①【A】处画线句有表述不当的语病,应删去“ ”一词。(2分)
②【B】处画线句用词不当,应将“ ”改为“ ”。(2分)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
从以上统计表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4分)
阅读理解(6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代古诗,完成6-8题。(9分)
【甲】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雁门太守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微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6."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从 和 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场面。(2分)
7.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紧扣“早春”着笔,准确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乙诗构思大胆,诗中把一场战争高度集中在一昼夜的时间加以表现。
B、甲诗是七言律诗,“行”交代了游踪:乙诗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的战事。
C、“半卷红旗临易水”中的“易水”既点明了交战的地点,又让人联想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豪情。
D、颈联“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此句中"鼓寒"指的是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的是战士们在这沉重的鼓声中无力击鼓,斗志难振。
8.请从修辞或炼字的角度,对"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进行赏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14分)
【甲】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①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乙】 顾亭林③居家恒服布衣,附身者无寸缕之丝,当著《音学五书》时,《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鼠啮,再为誊录,略无愠色。有劝其翻瓦倒壁一④尽其类者,顾曰:“鼠啮我稿,实勉我也。不然,好好搁置,焉能五易其稿耶?”
注:①游息:玩耍休息。②俟:等待。③顾亭林: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④一:全。
9、解释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4分)
(1)或马上: ________________ (2)恒服布衣: ________________
(3)略无愠色:________________ (4)焉能五易其稿:________________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3分)
鼠啮我稿,实勉我也。(3分)
11、 阅读[甲][乙]文,说说司马光和顾亭林的经历对你的学习有哪些启示?(4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题。(14分)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①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②由土与火淬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而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到"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
③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同样清白素净的基调,因为材质、料性、技法、成型的不同,书写者与欣赏者都得到不同的体验。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坯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④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笔触如刀刻。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行不畅,或浮或木,更遑论"韵味、趣味。
⑤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为藏家竞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八人的题款,也都是书法精品,色釉交映,凝练浑厚,浸透金石,尽现风流。晚清"浅绛彩瓷四大家"之一的王凤池,有传世瓷板画作品《昌江日对黄山图》,画得精致而文气十足,颇得文人山水画之神韵。瓷板上的题诗写得灵动而呈才情,书法自然飘逸,布局和结字,以及每一笔的书写,都做到了裹藏恰好、肥瘦适宜、疏密得当、简繁有度的程度,给人以一种沉着超逸的视觉美感。
⑥古诗有七绝咏青花瓷之美:"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china 。瓷,连接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延续这种优美的传统技艺,更需在其中糅入书心、文心。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有删改)
【注】①淬:铸造刀剑时,把刀剑烧红浸入水中,使之坚韧。②遑论:不必谈及。
12、读第①段,梳理瓷板上的中国书画的演变过程。(4分)
“三国时期古陶瓷上的文字”----“ ”----“ ”---“清中期瓷板画的兴盛”
文中最能概括瓷板书画特点的语句是
(3分)
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具体分析其作用。(4分)
你认为瓷板书画对创作者有哪些要求?请概括。(3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20题。(19分)
一碗“雪花”面
①那天,下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雪,雪下得不大,天气却极寒,北风吹在脸上刀割一样疼。母亲去外婆家了,由我负责午饭。我在火上炖了一锅白菜豆腐汤,掐着父亲快下班的点儿,煮上了面条。我平时不咋做饭,煮面条时放多了挂面,煮了满满一大锅。面条剩下就不好吃了,若母亲看到,肯定会劈头盖脸数落我一顿。
②正在发愁时,我看到门外街上修鞋的瘦大叔又来出摊了,不如将多出的面条送他一碗。我从厨房找了一个大碗,盛了满满一碗面条,端到瘦大叔面前,说:“今天太冷了,请您吃碗热面条暖和暖和。”
③瘦大叔放下手中的活计,客气地说:“不用不用。”但我哪里容得他拒绝,直接将热面条放在他的三轮车上,边往回走边说:“吃吧,吃完了我再给您盛,家里还有呢!”
④我正说着呢,父亲骑车回来了。我低声对父亲说:“面条煮多了,与其到下午坨得不能吃了,不如送给那修鞋的吃……”父亲听了,忙折回去,请瘦大叔来家里吃,说外面天冷。瘦大叔笑着说:“没事的,我在外面吃饭习惯了。中午来取鞋子的人多,我不能离开鞋摊。”
⑤父亲听他这么说,转身回家,让我把小桌子搬到外面,自己则盛了一碗面条,要到外面和瘦大叔一起吃饭。
⑥这么冷的天,父亲这是中了哪门子邪?父亲把酒瓶装进左口袋里,酒盅装进右口袋里,双手端面,出了屋门,我只好搬着小桌子紧随其后。
⑦瘦大叔见父亲非要和他喝两盅,也不好再拒绝。那天,父亲和瘦大叔一边吃面条一边碰杯喝酒,雪花飘落在他俩身上、脸上、饭碗里、酒盅里,两人依然吃得开心,喝得尽兴。酒足饭饱,父亲又陪着瘦大叔聊了一会儿,才返回家中。
⑧晚上我问起父亲中午在外面与瘦大叔喝酒吃饭的事儿,父亲打开话匣子,说了一段往事——
⑨父亲年轻时推着小车去外县买石灰,等买上石灰,往回赶到半路时,却发现随身带的干粮袋和水壶都忘在了石灰厂。父亲又饿又渴,便敲开一户人家的门讨水喝,男主人出来,听说父亲将干粮和水都弄丢了,忙邀父亲到家里吃饭。
⑩父亲落座,女主人给父亲盛了一碗粥,又递给父亲一个菜窝窝。女主人说,他们这里连续两年遭了水灾,只能请父亲吃这些,很是过意不去。父亲说,那顿饭虽然吃得不好,但受到了客人的待遇,因为那家人也是喝稀粥,吃菜窝窝。若人家递给他一个菜窝窝让他站在外面吃,父亲便有种乞讨的感觉。
⑪父亲的意思我明白了。我送修鞋的瘦大叔面条,初衷是让他帮忙消灭剩饭,送给人家时却一副大善人的模样。其实瘦大叔肯定带了午饭,也不缺我这碗面。父亲就不同了,他是把瘦大叔当朋友,陪他在风雪中吃一碗面,那是情义。
⑫后来,父亲和瘦大叔真成了朋友。瘦大叔说,他来我们这里出摊,是他下岗后的第一份职业,说实话刚开始干,有点磨不开面子,心情也非常低落。但那天,天那么冷,父亲还陪他在外面喝酒、吃饭、受冻,让他非常感动,心情也敞亮起来。
⑬事情过去多年了,瘦大叔每次来我家,都会提及那年冬天他和父亲在雪地里喝酒吃面的场景,那碗面让他吃得热气腾腾,寒意全无。
⑭父亲说得对,一碗“雪花”面,有了情义便有了温度。
16、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7、联系语境,说说第①②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我从厨房找了一个大碗,盛了满满一碗面条,端到瘦大叔面前……
18、文中第⑨⑩两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起到了什么作用?(5分)
19、第⑥段中写道:“这么冷的天,父亲这是中了哪门子邪?”你认为父亲是中邪了吗?为什么?(3分)
20、本文以《一碗“雪花”面》为题有什么妙处?(5分)
(五)名著阅读。(9分)
21、辨识下面名著中的对象。 (4分)
①“它常常寄居在蚯蚓的地道里,如果你走到泥滩边,蹲下身子细细搜索,不难发现这样的地道。它并不利用地道的全部作自己的居所,因为地道的深处往往又阴暗又潮湿,而且不适合排泄废物,有时还会遭受昆虫的暗袭。所以它用靠近地面七八寸长的那段作自己的居所。”——《昆虫记》这段文字中的“它”是指( )(2分)
A.蟾螂 B.被管虫 C.樵叶蜂 D.蝶蜂
②“他比老李年轻二十岁,但一样使人感到有趣。我听到一个小鬼在叫‘礼拜堂!礼拜
堂’,觉得很奇怪,就四处张望他叫‘礼拜堂’的那个人是谁……”——《红星照耀中国》这段文字中的“他”是( )(2分)
A.刘志丹 B.徐特立 C.徐海东 D. 贾河忠
22、“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A是谁?在作者笔下,A是一个什么样的人?(5分)
面临问题
传承人老龄化
缺乏有效传承机制
人们的认识不够
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
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
缺乏黄金
不同观点持有者所占比例
52.4%
47.6%
65.3%
38.1%
61.7%
59.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张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不明白,的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