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发现一种细长的圆柱形动物,要判断其在分类上属于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主要依据是( )
A.是否有口和肛门B.是否有环带
C.体表是否有黏液D.身体是否分节
2.水族馆里水生动物多种多样,可谓“鱼龙混杂”,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指出下列哪一组是真正的鱼类( )
①娃娃鱼 ②鲍鱼 ③甲鱼 ④章鱼 ⑤黄鳝 ⑥中华鲟 ⑦鲢鱼 ⑧带鱼
A.①②③④B.①③⑦⑧C.⑤⑥⑦⑧D.②④⑥⑧
3.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②完全用肺呼吸③幼体用鳃呼吸④皮肤裸露⑤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
A.①③④B.①②⑤C.③④⑤D.②③④
4.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表被毛,有利于吸引异性和求偶B.用肺呼吸,所以只能在陆地生活
C.胎生、哺乳有利于提高后代成活率D.牙齿都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5.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将尾巴撅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其他鹿见了会相继尾随而逃,这是依靠下列哪项传递信息的?( )
A.声音B.气味C.分泌物D.动作
6.群体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没有信息交流,动物的个体之间就无法取得联系。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是( )
A.警犬通过嗅觉找到罪犯
B.蚂蚁根据同伴的分泌物找到食物
C.小鸡听到母鸡的叫声赶来吃食
D.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方向
7.高等动物的运动不仅依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其完成一个动作的正常生理活动顺序是
①骨骼肌收缩②肌肉附着的骨收到牵拉产生动作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A.③①②B.②③①C.①②③D.②①③
8.昆虫的雌虫能分泌一种物质,吸引雄虫前来交尾。农业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在农田中设点诱杀雄虫。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雌虫分泌的是性外激素
B.雌雄虫交尾是学习行为
C.雌雄虫靠声音传递信息
D.这种灭虫方法会污染环境
9.大量捕食青蛙,可造成农作物减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害虫失去青蛙的控制,大量繁殖,破坏了生态平衡
B.青蛙的粪便、尿液等排出物减少,造成土壤肥力降低
C.青蛙的天敌物种缺少食物,出现了生态失衡
D.植物的花粉、种子不能有效传播
10.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B.动物是食物链的组成成分
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11.用葡萄糖和乳糖做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a-e表示生长时期)以及培养液中葡萄糖和乳糖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培养过程中大肠杆菌通过分裂方式完成增殖
B.a、c时期大肠杆菌数量变化不明显,不消耗有机物
C.b、d时期大肠杆菌新陈代谢活跃,繁殖速度快
D.大肠杆菌生长繁殖所需能量优先从葡萄糖中获取
12.水果常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这种保存方法的好处是( )
①低温抑制水果表面微生物快速繁殖 ②保鲜膜可以减少水果中水分的散失
③低温条件下水果中有机物消耗减少 ④保鲜膜可以彻底隔离微生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3.下图是五种动物的分类图解,该图可以说明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动物是( )
A.蜈蚣和虾B.蜻蜓和蜈蚣C.蝗虫和蜻蜓D.蝗虫和蜈蚣
14.把下列动物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起来应是( )
①鸟类 ②爬行类 ③两栖类 ④鱼类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②④③D.④③①②
15.俗话说“风马牛不相及”,但从生物分类上看,牛和马是有共同特征的,它们两者共同的、最低等的分类等级和共同特征各是
A.亚门、草食性
B.纲、胎生和哺乳
C.目、恒温动物
D.科、体表被毛
16.关于生物的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类级别越低,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近
B.分类级别越低,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远
C.分类级别越高,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D.分类级别越高,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
1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
A.森林覆盖率少B.外来物种引入
C.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D.土地沙漠化
18.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下列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是( )
A.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
B.大量收集珍稀物种做标本
C.随意引进外来物种
D.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
19.我国修建的青藏铁路,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 )
①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 ②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③有利于保护当地的动物 ④有利于保护环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近年来,我国遭受多种外来物种的入侵,下面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①影响本地部分物种的生存,破坏本地生态平衡;②造成本地部分物种的灭绝,危及本地生物的多样性;③外来物种的入侵,有利本地生物优胜劣汰;④外来物种的入侵,丰富了本地生物的多样性。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
二、综合题
21.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Ⅰ)及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图Ⅱ),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Ⅰ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应有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 。
(2)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按行为获得途径来看该行为属于 (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这种行为由 决定。
(3)图Ⅱ中④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由此可以看出生物乙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三、资料分析题
22.根据材料和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人口增加,生活污水日益增多。污水处理时,常利用微生物降解其中的有机污染物。枯草芽孢杆菌、隐球酵母菌均是污水处理的常见菌种。如图为污水处理流程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物分类角度看,枯草芽孢杆菌属于 ,隐球酵母属于 (填“细菌”或“真菌”)。
(2)将枯草芽孢杆菌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它能通过 生殖迅速增多,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3)枯草芽孢杆菌的 (填结构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污水中的淀粉属于大分子有机物,无法透过该结构被枯草芽孢杆菌吸收。枯草芽孢杆菌能向细胞外分泌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进而被吸收到细胞内,并通过 作用被彻底分解为无机物。
(4)日益增多的生活垃圾对自然水源造成污染,我们不仅需要不断改进污水处理技术,还应从根本上控制污水的产生和排放。请写出一条合理建议: 。
四、综合题
23.根据下图所示的几种植物(A.向日葵,B.玉米,C.肾蕨,D.海带,E.银杏,F.葫芦藓),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 ] 植物,这类植物中的 是单细胞植物。
(2)[ ]植物已经出现了根、茎、叶等器官,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但它的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靠 繁殖。
(3)[ ]类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4)A和B两种植物的种子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5)E类与A、B类植物相区分的标准是 。
24.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学校展示的部分动物图片(①涡虫,②蚯蚓,③金鱼,④青蛙,⑤鸽子,⑥家兔,⑦水螅,⑧鳄鱼),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③的呼吸器官是 。
(2)上述动物有口无肛门的是[ ] 和[ ] 。
(3)上述动物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是[ ] 。
(4)⑥是哺乳动物,该类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保证其后代具有较高的成活率。
(5)将上述动物①②③④⑦⑧分为一类,⑤⑥分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体温会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 动物。
25.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请分析下表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
(2)为了保护某些哺乳动物,有人建议将它们移入动物园圈养起来,这种方法属于 保护。
(3)目前,我国在一些特有珍稀动物经常出没和生活的地区划出了保护区,这属于 保护。
(4)建立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5)请列举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方面的措施。(合理就行,最少答一点)。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
其他原因
哺乳动物
31%
32%
17%
20%
鸟类
20%
60%
12%
8%
参考答案:
1.D
【分析】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细长,呈圆柱形;②体表有角质层;③有口有肛门。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呈圆筒形;②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③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详解】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长圆柱形,不分节;环节动物身体细长,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因此身体是否分节是区分线形动物还是环节动物的主要依据,D正确。
故选D。
2.C
【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详解】①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因此属于两栖动物。②鲍鱼、④章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因此都属于软体动物。③甲鱼体表覆盖有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属于爬行动物;⑤黄鳝、⑥中华鲟、⑦鲢鱼,⑧带鱼,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因此都属于鱼类。所以,是真正的鱼类“⑤黄鳝、⑥中华鲟、⑦鲢鱼,⑧带鱼”。
故选C。
3.B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爬行类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详解】①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①符合题意;
②完全用肺呼吸,能满足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②符合题意;
③幼体用鳃呼吸,与适应陆地生活无关,③不符合题意;
④皮肤裸露,与适应陆地生活无关,④不符合题意;
⑤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这是爬行动物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⑤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草食动物没有犬齿的分化,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腔内有膈,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胎生和哺乳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故选C。
5.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详解】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语言有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鹿遇到危险时,会把尾巴崛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属于动作,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A
【分析】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是群体分工合作的必要条件。群体中的信息交流依靠的方式有:动作、声音、气味等。
【详解】A.动物语言是同种动物之间信息交流而产生的。同种类的动物的语言是相通的,不同种类的动物语言是不相通的。因此,警犬通过嗅觉找到罪犯不是通过动物的“语言” 发挥作用的,A符合题意。
B.蚂蚁根据同伴的分泌物找到食物,是通过分泌物,告诉其它蚂蚁寻找食物的路线,属于用气味交流信息,B不符合题意。
C.小鸡听到母鸡的叫声赶来吃食,这是通过声音进行交流,属于群体间的信息交流,C不符合题意。
D.蜜蜂通过飞行动作告知同伴蜜源方向,这是通过动作进行交流,属于群体间的信息交流 ,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A
【详解】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骨骼能够支撑身体并支持运动。人体的运动是由骨骼肌受到刺激后产生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形成各种动作。
8.A
【分析】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昆虫的雌虫能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前来交尾。
【详解】A.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性外激素多是由雌虫分泌并释放,引诱雄虫前来交配。交配后,雌虫即停止分泌,A正确。
B.雌雄虫交尾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B错误。
C.雌雄虫靠性外激素传递信息,C错误。
D.题干中的灭虫方法属于生物防治,这种灭虫方法能够避免污染环境,D错误。
故选A。
9.A
【分析】 在题干中的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属于生产者,而害虫和青蛙为动物属于消费者,它们之间存有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一条食物链,即:农作物→害虫→青蛙,青蛙是害虫的天敌,大量捕食青蛙,害虫失去青蛙的控制,大量繁殖,破坏了生态平衡。
【详解】A、从分析中的食物链可知,青蛙是害虫的天敌,害虫失去青蛙的控制,大量繁殖,破坏了生态平衡,A正确。B、青蛙的粪便、尿液等排出物减少,造成土壤肥力降低,这不是主要原因,肥料的来源很多,B错误。C、青蛙的天敌物种不一定青蛙这一种食物,影响不大,也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D、植物一般靠昆虫传粉,青蛙一般不能传粉,D错误。故选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0.D
【详解】A、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动物是消费者,是食物链中主要环节之一,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B、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动物作为消费者,是食物链中主要组成成分,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C、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D、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并不是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分解者指的是腐生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该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
11.B
【分析】1.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较小,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
2.图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葡萄糖最先被消耗完。
【详解】A.大肠杆菌作为细菌,在培养过程中就是通过分裂方式完成增殖,正确。
B.虽然a、c时期大肠杆菌数量变化不明显,但a时期的葡萄糖以及c时期的乳糖都是有下降趋势的,可见消耗了有机物,不正确。
C.b、d时期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增加快,对应时期的有机物下降速率也快,可见其新陈代谢活跃,繁殖速度快,正确。
D.大肠杆菌生长繁殖所需能量优先从葡萄糖中获取,因为从曲线中对比可知,在葡萄糖被消耗完后,乳糖相对含量才下降明显,正确。
故选B。
12.A
【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①水;②适宜的温度;③营养物质;④氧(有的不需要);⑤生存空间等。
【详解】微生物的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而低温能抑制水果表面微生物快速繁殖,①正确。
保鲜膜不透水,包裹好水果后,可以减少水果中水分散失,②正确。
温度影响细胞呼吸作用强度。低温条件下水果中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减少,③正确。
保鲜膜物理特性柔软、致密,具有在一定程度上隔离微生物的作用,但不能彻底隔离,④错误。
故选A。
13.C
【分析】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详解】由分析可知,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据分类索引可知:蝗虫和蜻蜓同纲,它们亲缘关系最近。
故选C。
【点睛】掌握生物的分类单位反映的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是本题解题关键。
14.B
【详解】脊椎动物中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因此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起来应是④鱼类③两栖类②爬行类①鸟类。
故选B。
15.B
【详解】从生物分类的角度来看,牛和马有共同的特征,是都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在生殖发育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胎生、哺乳。牛是偶蹄目,而马是奇蹄目。
16.D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详解】分类级别越高,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级别越低,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7.B
【分析】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渐渐恶化,如植被减少,气候变干,土壤遭到侵蚀。然而,要把环境恢复到原来状态,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很难做到。
【详解】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人均森林面积少,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导致土地沙漠化.外来物种入侵主要是指外来的或者非本地的物种对农林牧渔业的生产、自然环境、人畜健康造成的危害。
故选B。
18.A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依法保护,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A.为保护、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鱼类资源,我们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控制捕鱼网眼的大小、在产卵期禁止捕鱼等,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可以很好的保护鱼类资源,A 符合题意。
B.一种生物就是一个基因库,一个物种一旦消失,它所携带的基因库将随之消失,永不再生,因此我们要保护每一个物种,尤其是珍惜物种。据此可知,大量收集珍稀物种做标本,会破坏珍惜物种,影响生物的多样性,B不符合题意。
C.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C不符合题意。
D.破坏栖息地会影响栖息地内生物的生存,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会使人类的活动加剧,影响生物的栖息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进而影响生物的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D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详解】①修建青藏铁路时,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是增加了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①错误。
②当经济利益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发生冲突时,我们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为主,并不是说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②错误。
③④青藏铁路穿过可可西里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时采取绕避、设置安全通道等措施,这样做有利于保护该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的栖息环境,进而保护了当地的野生动物,有助于保护生当地的动物,也有利于保护该地的环境,③④正确。
故选D。
20.A
【分析】外来物种入侵主要是指外来的或者非本地的物种对农林牧渔业的生产、自然环境、人畜健康造成的危害.危害有以下几点:①对经济的影响,一些外来物种入侵农田、森林、牧场,导致农作物、林木、牧草减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水葫芦能破坏生态系统;③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一些外来入侵物种能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类健康,如红火蚁叮咬人体、豚草产生的花粉引发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等疾病、褐家鼠传播流行性出血热病。
【详解】据分析可见:①影响本地部分物种的生存,破坏本地生态平衡,正确;②造成本地部分物种的灭绝,危及本地生物的多样性,正确;③外来物种的入侵,有利本地生物优胜劣汰,错误;④外来物种的入侵,丰富了本地生物的多样性,错误。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1.(1) 分解者 太阳能/光能
(2) 先天性 遗传物质
(3) 呼吸作用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图Ⅰ食物网、图Ⅱ物质循环示意图,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①③④指生物生活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呼吸作用)②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生产者利用(光合作用)。
【详解】(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图示为食物网,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所以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应有分解者;生产者是通过光合作用过程,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因此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2)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亲鸟育雏等。兔子取食青草,按行为获得途径来看该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菜青虫总是取食某种食物,这种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先天性行为。
(3)图二中乙代表的生物是消费者,④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乙代表的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消费者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生物乙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2.(1) 细菌 真菌
(2)真菌
(3) 细胞膜 呼吸
(4)控制污水的产生和排放,更新污水处理设备(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重叠发生,形成所谓的“复合效应”,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因此,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要科学合理、权衡利弊,既要考虑短期效益,更要考虑长远影响。
【详解】(1)从生物分类角度看,枯草芽孢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细菌,隐球酵母属于单细胞真菌。
(2)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将枯草芽孢杆菌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它能通过分裂生殖迅速增多,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3)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枯草芽孢杆菌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污水中的淀粉属于大分子有机物,无法透过该结构被枯草芽孢杆菌吸收。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枯草芽孢杆菌能向细胞外分泌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进而被吸收到细胞内,并通过呼吸作用被彻底分解为无机物。
(4)日益增多的生活垃圾对自然水源造成污染,合理建议:控制污水的产生和排放,更新污水处理设备等,以减少环境污染。
23.(1) D藻类 衣藻(或硅藻,合理即可)
(2) C 孢子
(3)F
(4)A有两片子叶,B有一片子叶;A无胚乳,B有胚乳
(5)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
【分析】(1)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3)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4)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中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
(5)A向日葵属于双子叶植物,B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C肾蕨属于蕨类植物,D海带属于藻类植物,E银杏属于裸子植物,F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
【详解】(1)D海带属于藻类植物,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常见的单细胞藻类植物有衣藻、硅藻等。
(2)C肾蕨属于孢子植物中的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后代,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3)F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利用苔藓植物这个特点,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4)A向日葵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的子叶两片,没有胚乳;B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其种子的子叶一片,有胚乳。
(5)E银杏的种子裸露着,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则属于裸子植物;A向日葵和B玉米的种子外层有果皮包被,则都属于被子植物,可见E类与A、B类植物相区分的标准是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
24.(1)鳃
(2) ①涡虫 ⑦水螅
(3)④青蛙
(4)胎生、哺乳
(5)恒温
【分析】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①涡虫属于扁形动物、②蚯蚓属于环节动物、③鲫鱼属于鱼类、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⑤家鸽属于鸟类、⑥家兔属于哺乳动物、⑦水螅属于腔肠动物、鳄鱼属于爬行动物,解答即可。
【详解】(1)③鲫鱼属于鱼类,呼吸器官是鳃,且其身体呈梭形,有利于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2)①涡虫属于扁形动物、⑦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
(3)青蛙的幼体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为青蛙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由于肺不发达,皮肤辅助呼吸。因此图示中成体用皮肤辅助呼吸的是青蛙。
(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5)将上述动物①②③④⑦⑧分为一类,⑤⑥分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体温会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恒温动物。
25. 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易地保护 就地保护 自然保护区 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宣传等
【分析】(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向自然环境索取的资源越来越多,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根本原因。
(2)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②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③环境污染;④外来生物入侵。
【详解】(1)鸟类减少的原因:偷猎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20%;栖息地的丧失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60%;外来物种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12%;其他原因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8%.表明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约占威胁原因的60%。原因是:鸟类的筑巢、孵卵、育雏对环境的依赖性较大,同时鸟类会飞行,不易被猎杀。
(2)为了保护某些哺乳动物,有人建议将它们移入动物园圈养起来,这种方法属于易地保护。
(3)目前,我国在一些特有珍稀动物经常出没和生活的地区划出了保护区,这属于就地保护。
(4)自然保护区不仅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还保护了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保护生物栖息地不被破坏;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设立科研机构,进行人工繁殖;加大保护宣传力度;制定法律等(只要回答合理亦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理解掌握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生物期末试题(图片版,含答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