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我酌油知之,因曰,曾经;轻视;到,等到;用棒子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行对译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善射:()自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尝:()圃:()释担:()睨:( )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但:()微:()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射:(动词, ) 吾射:(名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他,但手熟尔。
无他:()但:()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忿:( )然:()安:()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以我酌油知之。
以:()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乃:() 覆:()徐:()以:()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惟:()遣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词多义练习
三、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古人有学书于人者,自以为艺成,辞而去。师曰:“吾有一箧①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其人受之,因其封题②不甚密,乃启而视之,皆磨穴之砚也,数十枚,方知师夙用者。顿觉羞愧,乃反而学,至精其艺。
【注释】①箧:竹箱。②封题:封条与封条上的字。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 (2)但微颔之( )
(3)辞而去( ) (4)乃反而学( )
2.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吾 有 一 箧 物 不 欲 付 他 人 愿 托 置 于 某 山 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尝射于家圃/古人有学书于人者B.卖油翁释担而立/而钱不湿
C.何陋之有/康肃笑而遣之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蒙乃始就学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启而视之,皆磨穴之砚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这两件事,康肃公和“学书者”分别悟到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汝今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①由基:养由基,春秋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尝射于家圃 尝:________ (2)尔安敢轻吾射 轻:________
(3)及守荆南回 及:________ (4)杖之 杖:________
7.将选文中划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岂汝先人志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今 汝 不 务 行 仁 化 而 专 一 夫 之 伎
9.结合【甲】【乙】两文,概括说出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欧阳修《卖油翁》)
【乙】子昂初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子昂突出①,顾左右曰:“辇②千缗③市之!”众惊问,答曰:“余善此乐。”皆曰:“可得闻乎④?”曰:“明日可集宣阳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⑤,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役⑥,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轴遍赠会者。一日之内,声华⑦溢都。
(选自《子昂碎琴》)
【注】①突出:挺身而出。②辇:载运。③缗:成串的铜钱。④可得闻乎:意思是能不能弹给大伙欣赏一下。⑤京毂:通往京城的大道。⑥役:弹奏,有谋生之意。是低贱的乐工所弹奏的。⑦声华:声名。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此乐贱工之役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康肃忿然曰( )(2)尔安敢轻吾射( )
(3)辇千缗市之( )(4)余善此乐( )
1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其文轴遍赠会者
A.公亦以此自矜(《卖油翁》)B.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C.投以骨(《狼》)D.盖以诱敌(《狼》)
13.翻译下边句子。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通过甲文卖油翁的言行,作者旨在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乙文中陈子昂一日之内“声华溢都”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选自《苏东坡集》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5.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尝射于家圃_______(2)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
(3)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 (4)日与水居_______(5)见舟而畏之
16.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甲】文中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
18.【甲【乙】两文所蕴含的道理有哪些相同之处?请概括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卖油翁》欧阳修
(解析版)
三行对译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善射:(擅长射箭)自矜:(自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尝:(曾)圃:(园子)释担:(放下担子)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去:(离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尧咨曾经在自家园子射箭,有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但:(只)微:(微微)颔:(点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射:(动词,射箭 ) 吾射:(名词,我的射箭技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
无他,但手熟尔。
无他:(没有别的奥妙)但:(只是)尔:(同“耳”,罢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忿:(气愤)然:(……的样子)安:(怎么)射:(射箭的本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7.以我酌油知之。
以:(凭、靠)酌:(倒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射箭是凭手熟)这个道理。
8.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乃:(于是) 覆:(盖)徐:(慢慢)以:(用)杓:(同“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老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将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然后)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
9.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惟:(只是)遣之:(让他走了,遣,打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让他走了。
一词多义练习
三、对比阅读
(一)
放下;点头; 离开;同“返”,返回
吾有一箧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
D
【解析】A.介词,在/介词,对、向;B.表承接,可不译/表转折,但是、却;C.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代词,指卖油翁;D.均为连词,都译为“于是、就”;
4.(1)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不也是很高超的吗?
(2)于是他就打开来看,里面都是磨出洞的砚台。(意思对即可)
5.康肃公学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有了本领也不应骄傲自满。而“学书者”学到了学无止境,不能半途而废、浅尝辄止。
【参考译文】
【乙】古时候有个向别人学习书法的人,自以为学成了,告别师父离去。师父说:“我有一箱东西,不想送给其他人,想让你安放在某座山下面。”那个人接受了,因为箱子上的封条封得不是很牢,于是他就打开来看,里面都是磨出洞的砚台,有几十枚,才知道是师父过去用过的。顿时觉得十分惭愧,于是返回继续学习,直到他精通了技艺。
(二)
6.曾经;轻视;到,等到;用棒子打
7.(1)(老翁)看见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2)这难道是你去世的父亲的志向吗?
8.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
【解析】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本句句意为:而今你不致于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射箭技艺。
“今”表时间状语,其后应断开,“而”表转折连词,其前面应断开,故断句为: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
9.射技纯熟,傲慢无礼,贪图享乐。
结合【甲】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乙】文“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可知,陈尧咨擅长射箭,百发百中,射箭技术纯熟;
结合【甲】文“公亦以此自矜”“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可知,陈尧咨对自己的射箭技术十分自得,面对卖油翁对他箭术的评价,显得十分傲慢无礼;
结合【乙】文“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可知,在陈尧咨做荆南郡守时,每天有宴会,他经常在宴会上表演我的射箭技术让客人们欣赏,可见他贪图享乐。
【参考译文】
陈尧咨擅长于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陈尧咨) 常常自称为“小由基”。等到驻守荆南回到家中,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他:“你掌管郡务有什么新政?”陈尧咨说:“荆南位处要冲,白天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座的人没有不叹服的。”他的母亲说:“你的父亲教你要以忠孝来报效国家,而今你不致于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射箭技艺,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用棒子打他,摔碎了他的金鱼配饰。
(三)
此 乐 / 贱 工 之 役
【解析】10.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及结构来分析划分停顿。
句意:这乐器是低等人谋生用的。“此乐”是主语,“贱工之役”是谓语,中间要断开。
11. 气愤的样子;轻视;买;善于,擅长
12.C
【解析】“以其文轴遍赠会者”的“以”是介词,“把”的意思;
A.以:介词,凭借;B.以:动词,认为;C.以:介词,把;D.以:介词,用来;
13.(1)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
(2)(陈子昂)把酒水菜肴都准备好了,将胡琴放在桌上。
【解析】(2)毕具:准备齐全;置:放置;于:在。
14.甲文告诉我们熟能生巧(或做事情要精益求精)的道理;
乙文中陈子昂“声华溢都”是因为他用买琴,摔琴的方法,借此引起人们的注意,达到了自我宣传的目的。
【解析】第二问。结合文意可知,陈子昂“声华溢都下”,是因为他花高价买琴,在第二天,把大家召集起来,吃喝完毕,当众“举而碎之”,借此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以其文轴遍赠会者”,于是“一日之内,声华溢都”,达到了宣传自己的目的。
【参考译文】
陈子昂刚到京城时,不为人所知。这天,有一个人卖胡琴,索价百万。有钱人相互传看,但没识货的。陈子昂就挺身而出,看看手下人说:“运一千缗我买下来。”大家惊讶不已,就问他。他答道:“我擅长玩这种乐器。”大家都问:“能不能弹给大伙欣赏一下?”陈子昂说:“明天你们到宣阳里集合。”到了第二天,大家结伴而往,只见陈子昂已经准备好了酒肴,在酒席最前面摆好了胡琴。吃饱喝足之后,陈子昂捧着琴对大家说:“我陈子昂是四川人,写有文章百卷,今天到京城奔走,碌碌无为,不为人知,如同尘土!这乐器是低等人谋生用的,哪里值得大家来关注。”说完,他就举起胡琴往地上摔碎了,接着又拿出文章赠给参会的人。一天之内,他的名声传遍了京都。
(四)
15.(1)曾经 (2)轻视 (3)打发 (4)每天 (5)畏惧,害怕
16.(1)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难道不精湛吗?
(2)所以说凡是不通过刻苦学习而强求道的人,都和那些学习潜水的北方人一样。
【解析】句重点词语:故,所以;凡,凡是;务求其道,追求大道;学没者,学习潜水的人。
17. 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生不识水(不学而务求其道)
【解析】17.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然后一定要注意审题,根据题干中的问题,抓住关键性信息,最后在文章中找出原句即可。
通过乙文中“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的内容可知,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生不识水”或“不学而务求其道”。
18.示例:①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人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必要骄傲自满
②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肯下苦功夫,多思考勤练习,就会取得成绩//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踏踏实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地操练。
【参考译文】
【乙】南方有很多会潜水的人,是因为他们每天与水为伴,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于水面,十五岁就能潜水了。他们潜水的技术,怎么是随随便便就能掌握的呢?他们必定是掌握了游水的规律方法。每天在水边居住,于是到了十五岁就能了解潜水的方法。有些人生来就不识水性,即使长得强壮,看见来船依然害怕。所以北方的勇士,向会潜水的人请教,追求他们之所以能够潜水的本领,根据会潜水的人的话,到河里去试,没有不被淹死的。所以说凡是不通过学习而追求大道的人,都和那些学习潜水的北方人一样。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1课邓稼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寒假预习作业(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1课老王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寒假预习作业(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2课台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寒假预习作业(原卷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