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粤科版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教学设计
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 文件的基本操作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 文件的基本操作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节课程里,刚刚在探讨计算机系统结构后,学习了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其中,包括新建、重命名、删除、移动到别的磁盘区域等……在通过教师演示教学后给予了练习时间,并且专门增设了一节练习课,让学生在电脑室各自的电脑上进行文件夹的建立,以备今后个人文件的存放,
这节课以同样的方法讲解新建、删除、重命名以及移动,是必要的操作过程。因有了文件夹的操作经验,因此文件的类似操作,可以简单的示范一次即可一带而过,也可以增设一节课让孩子们进行文件夹和文件的操作。
除此之外,本节课的内容着重在于学习文件的复制、粘贴、移动,以及多个文件一起进行移动的操作,尤其是复制和粘贴是新的知识点,并且批量的移动多个文件,也是看似容易,实际会比较混乱的操作。在课程进度松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先用一节课练习文件的新建、重命名、删除、移动,然后再讲解文件的复制、粘贴,同时练习文件夹的复制与粘贴。然后再学习多个连续或不连续文件的复制、粘贴操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阅读、音视频文件及对比学习,掌握新建、删除、重命名和移动文件的操作。
能力目标:通过实践及自主探究,掌握如何合理创建文件、重命名文件以及删除文件的基本操作,学会分类管理文件。
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使用计算机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恶意删除他人的文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文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新建、删除、重命名、移动等。
文件的复制、粘贴操作。
批量文件的选择操作。
难点:1、文件的复制与粘贴。
连续文件的选择。
不连续文件的选择和操作。
四、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学习材料等
教学过程(参考)
板书设计:
文件的基本操作
1、文件的新建、重命名。
2、文件的复制---粘贴操作。
3、文件的剪切---粘贴操作。
4、连续文件的选取。(shift)
5、不连续文件的选取。(ctrl)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文件夹的基本操作,都包括有哪些?同学们还记得吗?
包括有:新建、删除、重命名、移动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件夹的操作,这节课,我们在上节的基础上,进行文件的基本操作学习。看看文件怎样进行进行操作。
板书:
【文件的基本操作】
(学生首先利用5分钟时间,观看书本35至38;
学生回忆什么是文件夹的操作。
直接使用复习温故的方法,让学生找到原来所学习过的知识
先了解并回忆旧知识,再讲解新知识。
探究新知
在课前大家分成了小组,这节课老师会根据大家的表现给各个小组,奖励小奖章,最后评出优秀小组。下面我们来看任务一。
任务 1:与文件夹类似的操作。
根据上节课所学习的文件夹操作:新建、删除、重命名、移动。
我们猜想一下,文件也可以像文件夹一样进行操作吗?
是的,文件也有类似的操作,也是可以进行新建、删除、重命名已经移动的。
但是,老师要告诉大家,文件与文件夹有所不同,是文件的类别比较多。文件夹只有一种图标,是因为文件夹就像一个抽屉,像一个包包。而文件呢?就像包包里面的各种东西,我们假设笔袋就是文件夹,那么在笔袋里面,可能就有不同类型的笔,有铅笔、圆珠笔、钢笔、描线笔、画笔等等……
不同的文件有不同的图标。
接下来,我们新建一个文本文档,来进行课程内的学习。
在个人的文件夹里,空白处,右键---新建----文本文档,我们就新建了一个文本文档,我们暂且理解为:文本文档就是用来书写文字的。
任务 2:复制文件。
在新建好的文本文档后,我们将它的名字改为:春游日记。
对着文本文档右击----重命名----输入“春游日记”。
这样,我们就在个人的文件夹内新建并且命名好了一个文本文档文件。
接下来,我们对它进行复制操作。
首先我们选择刚才的“春游日记”。
选择“组织”。
选择“复制”。
这个时候,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反应。其实,电脑已经把我们刚才的操作记忆了。电脑已经知道了,我们想复制一份刚才的文本文档,并且它还做好了准备。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可以完成这个操作呢?
接下来,我们最小化文件夹,回到桌面上,对着桌面空白处右击-----粘贴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吗?
我们会发现:在桌面上,多了一个文本文档,这个文本文档的名字也叫“春游日记”。
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把个人文件夹里的“春游日记”,复制了一份到桌面上。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其实:这样做可能有2个原因
我们可能要把这个文件复制到U盘上去,然后带到另外一台电脑上进行文本录入;
可能怕文件会丢失或损坏,那么,我们仍然可以调出没有损坏的“春游日记”出来进行文本录入;
也有可能这个文件不是文本文档,而是一副美丽的图画,别的小朋友想模仿来画画,那么我们把这个图画文件借给他模仿。
经过刚才的操作,同学们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复制文件吗?
任务3:移动文件
经过刚才的操作,同学们发现,我们个人的文件夹里的“春游日记”还在,并且桌面上还多了一个“春游日记”。
接下来,请同学们把桌面上的“春游日记”进行删除。
好的。我们在个人的文件夹里尝试再新建一个文件,这次,我们来新建一个图片文件。
右击----新建-----BMP图片文件
这样,我们就建立了一个图片文件。
接下来,我们对着图片文件右击------剪切
----文件夹最小化-----在桌面上右击---粘贴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吗?
是的。这一次,我们的操作跟刚才几乎一样,只有一步不同,就是把复制变成了剪切。
那么,有什么不同效果吗?
我们再回到个人的文件夹里看一看,看看谁的眼睛最火眼金睛。
提醒:如果我们使用“剪切”,那么,表示原来的文件被剪走了,当我们进行粘贴的时候,被剪走的文件就粘贴在桌面上了。
复制---粘贴:原来的文件还在,并出现“多”了一个文件。
剪切---粘贴:原来的文件没有了,只是移动了一个位置而已。
任务4:多个文件的选择
有时候,有可能我们需要复制或剪切多个文件,如果一个个文件进行操作,会不会觉得很麻烦呢?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集体的操作呢?
请翻看书本P38,默读(2)(3)点内容,时间3分钟。
接下来,请注意观察老师的操作。
操作通过shift选择多个连续文件。
操作通过ctrl选择多个不连续文件。
学生主要以观察教师操作和讲解为主,通过观察,了解并理解文件夹的操作与文件的操作类似。
学生主要以观察教师操作和讲解为主,通过观察,了解并理解文件的新建和重命名。
学生主要以观察教师操作和讲解为主,通过观察,了解并理解文件的复制操作。
学生主要以观察教师操作和讲解为主,通过观察,了解并理解文件的粘贴操作。
学生主要以观察教师操作和讲解为主,通过观察,了解并理解文件的粘贴操作。
学生主要以观察教师操作和讲解为主,通过观察,了解并理解文件的剪切操作。
学生主要以观察教师操作和讲解为主,通过观察,了解并理解文件的粘贴操作。
学生通过默读,理解书本P38,了解什么是连续文件,什么是不连续文件。
书本内容+教师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区分。
通过分组和设立小组长,能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比拼。
通过边观察,边练习,能让学生充分了解文件的操作其实与文件夹的操作类似。
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学生明白文件的新建。
教师演示,学生理解文件的重命名。
教师演示“复制”操作。并讲解清楚,此时文件已经被电脑记忆起来了,但是表面上没有反应,是因为还没有“粘贴”。
文件的复制对应文件的粘贴。
理解为什么要复制文件这个操作。什么时候会出现这个操作。
体会感知“剪切”操作与复制操作的不同之处。
使用不同类型的文件进行操作,让学生感知文件的不同类型。增加学习印象。
区分复制---粘贴,与剪切---粘贴的异同。
回归到书本,让学生进行自学。
通过自学,理解连续与不连续的意思。
直接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区分连续与不连续的含义。
综合创作
完成知识链接:
新建一个文本文档。并且对它重命名。
把文本文档复制到桌面。
把桌面的文本文档删除。
把个人文件夹内的文本文档进行“剪切”操作,到桌面上进行粘贴。
找一个文件夹,使用shift选择多个连续的文件。
找一个文件夹,使用ctrl选择多个不连续的文件。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共同完成综合练习,并且小组内进行讨论、归纳和总结。
通过小组合作增加集体荣誉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进行综合创作。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进行知识点的总结。
作品展示
随机选择综合创作中的1-6的某个操作,请同学上来进行演示。
任务完成后上台展示。
通过展示,让同学们了解,并向优秀的同学学习。
归纳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东西?
文件的新建、重命名。
文件的复制---粘贴操作。
文件的剪切---粘贴操作。
连续文件的选取。(shift)
不连续文件的选取。(ctrl)
学生回顾和总结知识;
思考并分享本节课 得到的思 想收获。
小组成员间总结本节课所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第7课 文件和文件夹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5课 改错字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4课 找朋友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重,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