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4春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春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共14页。
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江南”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复杂概念,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江南的地理内涵与文化意义都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从历史上看,“江南”这个词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即地理江南、政区江南、经济江南与文化江南。首先是地理的江南,唐代以前,古人对江南的看法基本上是地理意义上的。先秦及秦人眼中的“江南”,主要指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楚地(今湖南、湖北)。汉人眼中的“江南”包括的地域更有扩大,指长江以南除四川盆地之外的广大地区,实际就是字面意义的“长江之南”。晋室南渡以后,“江南”地理概念所指的中心,逐渐由西向东,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转移。其次是政区的江南,从唐代开始,江南逐渐演变为一个行政区。安史之乱之后,作为监察专区的“道”逐步实体化,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区。宋代改道为路,设有江南东、西路。元代之后,江南主要是作为经济区的江南。明清之后,环太湖地区的东南区域成为备受国家倚重的经济区,所指就是“八府一州”之地,即当时最为富庶的苏南、浙西地区。三国孙吴立国,特别是永嘉南渡之后,作为一个文化“区域”的江南渐次形成。周振鹤在《释江南》中指出,江南具有地域、经济和文化三层内涵。如果说地理、政区、经济的“江南”,其核心在物理空间、经济产业与政治运作体系,是对“何处是江南”的探求;那么想要理解“文化江南”,似乎更应当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历史地理学家张伟然先生认为,在唐人心目中,江南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区。作为独特的文化区域,“江南”是“佳丽地”,是“好山水”,江南的山、水、特有的物产植被以及经济地位是形成其特有文化品格的重要因素,也是唐代人心目中这个文化区域所独有的特点。美学研究者刘士林先生则认为“诗情”与“审美”是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笔者认为,“文化江南”应当由山、水、诗、书四个维度构成。这里的“诗”是指广义的文学,“书”则是指与书籍撰写、制作、流通、存藏有关的技术、产业与运作制度。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就是江南山、水不断对象化、审美化、人文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诗”与“书”是山、水审美化、人文化的重要推动力;与此同时,作为审美对象与自然禀赋的山水,也为江南文学的发展与书籍产业的勃兴提供了滋养与资源。山水与诗书互相形塑,造就了风格独特的“文化江南”。作为客体的自然山、水与作为主体创造物的文学、书籍互相成就,互相促进,而作为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即是这种互相交融的原动力。“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是作为主体的人发现、创造江南的山、水、诗、书的过程,也是江南山、水、诗、书滋养与形塑“人”的过程。晋室南渡之后,陶渊明在九江发现了田园;谢灵运、孙绰则在浙东发现了山水的价值。“庄老告退,山水方滋”,诗人将山水客体化为认识的对象,发现了山水的价值,而山水融入了主体,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信州所写“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则更是将山水主体化,让人处于客体的位置,人成了山水的对象。对于山水与诗(文学)的关系,刘勰《文心雕龙》提出文学“得江山之助”的命题。中古以降的诗人文士对此多有阐发,认为山、水不仅提供了文学创作的素材,也形成了文人独有的风格特征。浙江省近年也提出“以诗(诗词曲赋)串文”“以路(水系古道)串带”,分别绘就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正是走在历史的延长线上。这一计划为文化浙江,也为文化江南提供了经济一体化之外的文化一体化的尝试。然而,作为重要文化符号的“书”的研究与开发,还有不小的空间。书籍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中国的书籍不断向东亚与世界传播,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江南自中古以降即是书籍生产、流通、存藏的重要区域,造纸、制墨、制笔以及活字印刷、饾版工艺的产生与改进皆与江南地区紧密相连。从这个意义上说,“书”又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文化元素,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江南地区与书籍生产的相关行业及书籍行业至迟在南朝就非常发达。为何江南书籍业如此繁盛?当然也与江南的山、水、诗有关。一方面,书籍生产依赖于造纸,江南繁茂的竹、木、藤为造纸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材料,江南的水资源也是造纸、印刷业所必需;另一方面,文化、文学创作的繁荣也为书籍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资源。同时,书籍业的勃兴也造就了大量的文化人与文化世家,江南地区也成为藏书之地,文献乡邦。乾隆年间,四库七阁,江南独有其三既是朝廷对文化江南的肯定与表彰,同时也刺激了江南文化的发展。除此之外,江南还是书籍东传的重要枢纽。我国的书籍通过江南这个区域向整个东亚传播,远传日本、韩国,形成了王勇先生所说的“东亚书籍之路”。唐代诗人殷文圭《题吴中陆龟蒙山斋》:“万卷图书千户贵,十洲烟景四时和。花心露洗猩猩血,水面风披瑟瑟罗。”说明在唐代人眼中,江南吴中的代表元素便是“万卷图书”与“十洲烟景”。乾隆年间朱象贤《闻见偶录》云:“专以鬻书为业者谓之书坊,江南、江西、浙江省有之,他处则无,偶有店铺,亦此三省人也。”此皆足以说明,无论是实际的情形,还是在人们的认知与期待中,“书”都是“文化江南”的组成元素与重要表征。(摘编自冯国栋《江南的山水与诗书》)1.下列对材料加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南”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包含地理、政区、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含义的复杂概念。B.“书”在文中是构成文化江南的一个维度,是与书籍相关的技术、产业与运作制度。C.“阐发”指中古后的诗人文士在刘勰之后对山水与文学的关系做出的进一步的阐释。D.“尝试”在文中指浙江省“以诗串文”“以路串带”,绘就“四条诗路”的实际做法。【答案】D 【解析】“绘就‘四条诗路’的实际做法”错,根据原文“这一计划为文化浙江,也为文化江南提供了经济一体化之外的文化一体化的尝试”可知,这是一个计划,不是实际做法。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人眼中的“江南”包括长江以南除四川盆地以外的广大地区,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江南,但是地域要比先秦、秦人眼中的大。B.文化江南在孙吴立国、永嘉南渡后渐次形成,其过程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江南山水不断对象化、审美化、人文化的过程。C.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里他把山水当成了客体,而人仍然是主体,但人成了山水的对象。D.从书籍与文明的关系以及江南与“书”的关系看,“书”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文化元素,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有重要意义。【答案】C 【解析】“把山水当成了客体,而人仍然是主体”错误,根据原文“则更是将山水主体化,让人处于客体的位置,人成了山水的对象”可知,山水是主体,人是客体。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理解“文化江南”首先要探求“何处是江南”,然后再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B.在介绍了历史地理学家张伟然和美学研究者刘士林的观点之后,作者对文化江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且观点与两人毫无二致。C.如果陶渊明没有发现田园,谢灵运、孙绰没有发现山水的价值,山水有可能融入不了主体,也就不能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D.唐代诗人殷文圭《题吴中陆龟蒙山斋》一诗可说明,在人们的认知与期待中,“书”是“文化江南”的组成元素与重要表征。【答案】D 【解析】A.根据原文“如果说地理、政区、经济的‘江南’,其核心在物理空间、经济产业与政治运作体系,是对‘何处是江南’的探求;那么想要理解‘文化江南’,似乎更应当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可知,理解“文化江南”并不需要先去探求“何处是江南”,属强加关系。B.“且观点与两人毫无二致”错,根据原文第四段相关内容可知,作者观点与张、刘两人的观点是有不同的。C.“山水有可能融入不了主体,也就不能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于文无据,原文是“陶渊明在九江发现了田园;谢灵运、孙绰则在浙东发现了山水的价值。‘庄老告退,山水方滋’,诗人将山水客体化为认识的对象,发现了山水的价值,而山水融入了主体,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4.江南为什么会成为“书籍东传的重要枢纽”?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答案】①从地理位置看,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南,东传书籍方便快捷。②从书籍资源看,江南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使书籍生产的相关行业及书籍行业非常发达,有丰富的书籍资源。③从传播效果看,江南是藏书之地、文献乡邦,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认同度高,书籍自江南出更易为人接受。5.本文是一篇社科类学术文章,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6分)【答案】①论点明确。先从江南的概念解释引出文化江南的概念,然后明确提出文化江南由山、水、诗、书四个维度构成的观点。②论证思路清晰。全文紧扣题目中的“江南”“山水”“诗”“书”展开论述。③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先总说文化江南由山、水、诗、书构成,接着分别论述江南山水与人、江南山水与诗、江南山水与书的关系。④主要采用引证法。作者在文中对前人论述、文献资料、相关诗句信手拈来,旁征博引,论证充分。⑤语言严谨周密。如解释概念时用“至少”“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从这个意义”,说时间用“至迟”等。(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沪上秋临沈轶伦那个父亲模样的人,低头对小孩子说:“你听,是什么声音?”那个两三岁的小孩子闻言,果然就停下脚步,仔仔细细地听。轰隆隆一阵巨响,每过几分钟地底下就有地铁开过,地铁站里被这轰鸣声充斥。等这声音平静下来,便传来进出站台的人流交杂的脚步声,不一会儿脚步声也平静下来,站厅的什么角落里,有节奏而清亮的声音持续传出来,唧唧唧唧——不是机房的声音,不是广播里站务通知的声音,也不是站台里工作的机器人滚动巡逻的声音。那些声音孩子大约都熟悉。他辨认着陌生的“唧唧”声,茫然不解。父亲模样的人笑着说:“有一只蟋蟀跑到地铁站来了,蟋蟀啊,知道吗?”小孩摇头。我也放慢脚步,侧耳倾听蟋蟀的鸣叫。这是夜晚将近九点的光景,我们在一座城市中最没有自然景致的地方,听到了纯属于自然的奏鸣曲。无数人写过上海,写过这里繁华的商业、移民的奋斗,写过地面上人类建造起的漂亮建筑,写过屋檐下的历史和水泥森林见证过的人事变化。却很少有人写过上海的动物,这座城市除了有人居住,还切切实实有其他物种共存。飞禽走兽、花草树木,也一样生活在这片区域内。它们感知城市里时光流逝的方式和我们不一样,对城市空间分布的认知或许也不一样。在大城市生活的它们和在乡间田头生活的亲戚有何异同?会面临适应都市生活的种种难题吗?会因为在上海扎根下来,而略感骄矜,同时也略带迷茫吗?在美国作家乔治·塞尔登的《时代广场的蟋蟀》里,蟋蟀柴斯特住在康涅狄格州的乡村小溪边的树桩里,几个来野餐的人,在溪边敞开餐盒,柴斯特跳入餐盒想大快朵颐,不料来野餐的人正好收拾餐盒,之后走去坐车又转车,直到进了纽约曼哈顿区时代广场的地铁站,柴斯特才找到机会跃出餐盒,落到了在地铁站里开报摊的小男孩玛利欧手里。一个“乡下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来到了这个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的地方,真是无所适从。好在地铁站里的老居民——猫和老鼠,成为柴斯特的朋友。玛利欧安排柴斯特住进了一只火柴盒,或许仅仅是因为饥饿,它啃了玛利欧一家辛苦积攒的存款——纸的味道多么像家乡的草叶。为了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柴斯特决定用自己唯一的特长——奏乐,来弥补玛利欧一家。它在时代广场开了一个演奏会——它摩擦翅膀,演奏了莫扎特的作品,演奏了意大利歌剧,演奏了它在报摊收音机里听到的大家爱听的美国歌曲。它的音乐会吸引了地铁站里的人们,吸引了媒体的关注,也稍稍弥补了它啃掉的玛利欧一家的金钱损失。“在这个繁忙的城市里,还从来没有发生过像这样的情况。大家都心甘情愿地停在那里,就好像连呼吸都停止了。在音乐持续的这几分钟里,安静的时代广场就像傍晚的草原。只见偏西的太阳照在那些人的身上,微风吹拂着他们,仿佛他们只是长得高高的野草!”可当触手可及的出名的诱惑和金钱——这些城里人最在意的东西,接踵而至时,真心爱蟋蟀的小男孩最先察觉到蟋蟀的不快乐,这位演奏家不仅因为频繁的演出而感到疲倦,也因为秋天的到来感到疲倦。看到纽约的第一片落叶旋然而下,柴斯特告诉猫和老鼠,它想家了,想念乡下的土拨鼠和兔子,想念小溪和柳树。猫和老鼠帮助新朋友坐上了返回康涅狄格州的列车。小说的最后,送走朋友而久久没有入睡的老鼠对猫说:“也许明年夏天我们可以到乡下去,到康涅狄格州的乡下去。”在大学上儿童文学选修课的时候,老师读到这段,解释说,蟋蟀难以过冬,柴斯特从看到报纸上的日期显示九月开始,自知寿数将尽,它想要落叶归根。但作者不忍将死亡展现在儿童文学里,因此让蟋蟀坐车回乡,这是最完美的安排。在上海的这个夜晚,地铁站里的这对父子在听到蟋蟀鸣叫时,各自又会想到什么呢?在城市里出生长大的小男孩应该和玛利欧一样,从未见过这种小昆虫。而那父亲呢,若他是这城市的老居民,或许会记得小时候放学后和伙伴在上海石库门弄堂的花圃里捉蟋蟀的往事,那时候上海还不是这种高楼密布的场所;若他是这城市的新移民,此刻会不会也有一点思乡呢?像柴斯特思念土拨鼠和兔子、小溪和柳树一样,他会不会牵着儿子的手,想念童年故土风物呢?柴斯特这样向猫和老鼠解释:“我只是有点儿九月的忧郁。快到秋季了,这正是康涅狄格州最美的时候。所有的树都在改变颜色,每天都是晴空万里,一望无际。只有天边偶尔会出现烧树叶时升起的缕缕轻烟。这时,南瓜也快要收获了。”几天后,我还是在夜晚的同一时间经过这个地铁站台,那只蟋蟀依旧在鸣叫。空荡荡的站台,空无一人,唯有鸣叫声持续发出,一切像一个梦一样。这是属于蟋蟀一个“人”的演奏会。而循着长长的扶手电梯来到地面,夜晚的风已经带着凉意,上海的秋天已经降临。(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城市的老居民来说,蟋蟀代表着大自然,代表着一些人的童年,而对于漂泊在城市里的人来说,蟋蟀代表着故土、亲人以及他们生活的过往。B.柴斯特描述的康涅狄格州秋天辽阔、浪漫、宁静、平和,而大都市的生活局促、单调、喧嚣,字里行间暗示出作者对城乡生活不同的情感倾向。C.文章结尾写几天后经过地铁站台,那只蟋蟀依旧在鸣叫,但站台空无一人,含蓄地说明大自然的美妙是永恒的,告诉人们要学会欣赏和珍惜。D.文章具有一定的象征意味,文中的蟋蟀象征那些由家乡来到大城市中拼搏奋斗、想要在城市中扎根的外来人员,意蕴丰富,具有现实意义。【答案】B 【解析】“暗示出作者对城乡生活不同的情感倾向”错误,文章并没有表现出对城乡生活不同的情感倾向,从文章整体看,作者并没有厚此薄彼,只是想提醒现代人别忘了自然。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在描写蟋蟀的声音之前,先写了地铁轰隆隆的巨响、站台人流的脚步声,这与地铁站平静后有节奏而清亮的蟋蟀声形成了对比。B.文章起笔用“你听,是什么声音?”“不是……不是……也不是……的声音”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所要描写的对象。C.“为了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柴斯特决定在时代广场“开一个演奏会”,拟人化的手法既表现了柴斯特的可爱,又表现了它乐技的高超。D.康涅狄格州的秋季是最美的时候,上海的秋天已经降临,夜风中却带着凉意,作者通过类比,突出表现大自然的美好,凸显了主旨。【答案】D 【解析】“类比”说法错误,这里运用的是衬托手法。8.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答案】①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们沉醉于蟋蟀柴斯特演奏的音乐之中的情形,突出了柴斯特奏乐技能之高,也暗示了自然对城市里的人们的吸引力。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傍晚的草原”比喻安静的时代广场,以“高高的野草”比喻城市里的人们,将时代广场与草原联系起来,达成一种奇妙的效果,表现了在自然音乐下人们的祥和、安宁。(言之成理亦可)9.本文记上海地铁站里的蟋蟀,却花费大量笔墨写《时代广场的蟋蟀》里蟋蟀的故事,对此你如何理解?(6分)【答案】①在内容上,与现实地铁里蟋蟀的故事互相补充,使故事更完整,形象更丰满,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②在主题上,《时代广场的蟋蟀》里蟋蟀的故事寄托了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醒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们反思城市生活,关注自然。③在构思上,形成虚实结合、虚实相映的效果,使行文摇曳多姿,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燕王喜使相国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寿,酒三日,反报曰:“赵民其壮者皆死于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王乃召昌国君乐间而问曰:“何如?”对曰:“赵,四达之国也,其民皆习于兵,不可与战。”王曰:“吾以倍攻之,可乎?”曰:“不可。”曰:“以三,可乎?”曰:“不可。”王大怒。左右皆以为赵可伐,遽起六十万以攻赵。令栗腹以四十万攻鄗,使庆秦以二十万攻代。赵使廉颇以八万遇栗腹于鄗,使乐乘以五万遇庆秦于代。燕人大败。乐间入赵。燕王以书且谢焉,曰:“寡人不佞,不能奉顺君意,故君捐国而去,则寡人之不肖明矣。敢端其愿,而君不肯听,故使使者陈愚意,君试论之。语曰:‘仁不轻绝,智不轻怨。’君之于先王也,世之所明知也。寡人望有非则君掩盖之,有过则君教诲之,不虞君之明罪之也。且寡人之罪国人莫不知君微出明怨以弃寡人寡人必有罪矣虽然恐君之未尽厚也。国之有封疆,犹家之有垣墙,所以合好掩恶也。室不能相和,出语邻家,未为通计也。寡人虽不省乎,未如殷纣之乱也;君虽不得意乎,未如商容、箕子之累也。然则不内盖寡人,而明怨于外,恐其适足以伤于高而薄于行也,非然也。昔者柳下惠吏于鲁,三黜而不去。或谓之曰:‘可以去。’柳下惠曰:‘苟与人之异,恶往而不黜乎?犹且黜乎,宁于故国尔。’柳下惠不以三黜自累,故前业不忘;不以去为心,故远近无议。愿君捐怨,追惟先王,复以教寡人。此寡人之愚意也,敬以书谒之。”乐间怨不用其计,卒留赵,不报。(选自《战国策·燕策三》,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且寡人之罪/国人莫不知君/微出/明怨以弃寡人/寡人必有罪矣/虽然恐君之/未尽厚也B.且寡人之罪/国人莫不知/君微出/明怨以弃寡人/寡人必有罪矣/虽然/恐君之未尽厚也C.且寡人之罪/国人莫不知/君微出/明怨以弃寡人/寡人必有罪矣/虽然恐君之/未尽厚也D.且寡人之罪/国人莫不知君/微出/明怨以弃寡人/寡人必有罪矣/虽然/恐君之未尽厚也【答案】B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赵孝成王寿”的“寿”,即敬酒祝人长寿,与“(项)庄则入为寿”的“寿”同义。B.寡人,意为寡德之人,文中是燕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C.封疆,指分封的疆界,作为界域的标记,是当时被分封的各个诸侯国之间的边境。D.所以,此处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法相同。【答案】D 【解析】两句的“所以”均表目的,可译为“用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受到挫败,燕人便想趁机入侵。昌国君乐间表示反对,他认为纵然兵力强盛,但如此趁火打劫实属不义之举,终难取胜。B.燕王出兵攻打赵国之前,前往赵国的栗腹进行了错误的判断,栗腹认为赵国缺少壮丁,将对燕国十分有利。燕王最终听从了他的建议。C.乐间的反对引发了燕王之怒,然而燕王身边的人仍然认为可以攻打赵国,不料赵国人骁勇善战,仅出兵十三万,仍能以少胜多,大败燕国人。D.燕王对兵败一事主动承担责任,他承认了自己错在当时没有听从乐间劝告,但也借柳下惠三黜而不去一例,对乐间离燕入赵表达了不满。【答案】A 【解析】“但如此趁火打劫实属不义之举”无中生有。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寡人望有非则君掩盖之,有过则君教诲之,不虞君之明罪之也。(2)苟与人之异,恶往而不黜乎?犹且黜乎,宁于故国尔。【答案】(1)我希望如果我有不当之处,那么您能为我掩盖过失,如果有错误则您能教诲我,没想到您公开怪罪了我。(2)如果与一般人不同,到哪儿不会被罢官呢?既然一样被罢官,我宁愿在本国被罢官罢了。14.燕王写信给乐间的目的是什么?乐间为什么最终留在了赵国?(3分)【答案】①燕王希望劝说乐间返回燕国。②乐间怨恨燕王当初没有采纳自己的意见。【参考译文】燕王喜派相国栗腹拿出百斤金子向赵孝成王献礼祝寿,饮酒三日,他返回燕国回复说:“赵国的壮年老百姓都死于长平之战,年幼的一代还未长大,可以乘机攻打。”燕王于是召见昌国君乐间,问他:“攻打赵国怎么样?”(乐间)回答说:“赵国是四通八达的国家,他们的民众都通晓作战,不能与赵国开战。”燕王说:“我用多一倍的兵力攻打赵国,可以吗?”(乐间回答)说:“不可以。”(燕王)说:“我用三倍的兵力,可以吗?”(乐间回答)说:“不可以。”燕王大怒。左右大臣都认为赵国可以攻打,于是立刻出兵六十万去攻打赵国。燕王派栗腹率领四十万士卒进攻鄗地,派庆秦率领二十万士卒进攻代郡。赵国派廉颇率领八万人在鄗地迎战栗腹,派乐乘率领五万人在代郡迎战庆秦。结果燕军大败。乐间投奔赵国。燕王写信给乐间并致歉意,说:“寡人没有才能,没有遵从您的意见,所以您才弃国而去,可见寡人无能是非常明显的。我想改正自己的想法,您却不肯听,所以派使者陈述我的心思,请您评论其是非。常言说:‘仁者不轻易绝交,智者不轻易抱怨。’您对待先王,举世明知。我希望如果我有不当之处,那么您能为我掩盖过失,如果有错误则您能教诲我,没想到您公开怪罪了我。而且寡人的罪过,国人无不知道,您逃匿出国,公开抱怨并抛弃我,寡人就一定有罪了。即使这样,恐怕您也不算厚道吧。国家有边界,就如同家庭有垣墙一样,是用来敦睦感情、掩饰内丑的。家庭不和睦,便出去告诉别人,这不是全面周详的主意。寡人即使没有自我反思,也不像殷纣那样坏;您即使不得志,还没有受到像商容、箕子那样的侮辱。既然如此,那么您不在内部遮盖我的错误,反而在外面公开抱怨,恐怕这恰恰足以伤害您的高义而降低您的品行,不能这样吧。从前柳下惠在鲁国做官,多次被罢官,却不离开鲁国。有人对柳下惠说:‘你可以离开鲁国了。’柳下惠说:‘如果与一般人不同,到哪儿不会被罢官呢?既然一样被罢官,我宁愿在本国被罢官罢了。’柳下惠并不因多次被罢官而自暴自弃,所以人们不忘却他过去的功业;他不考虑离开本国,所以古今没有人非议他。希望您抛弃怨恨,追念先王,再来继续教导寡人。这是寡人区区心意,所以诚恳地写信向您说明。”乐间抱怨燕王不采用他的计谋,最终留在赵国,没有回信。(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宋]欧阳修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会须乘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怀嵩楼为“昔人”唐代名相李德裕贬为滁州刺史时所建。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首句描绘了秋日怀嵩楼上所见云烟重叠缠绕城郭的景象,诗人触景生情,从而引发了追往怀人的感慨。B.诗歌第二联写深秋时节,霜林木落,群山争出,野菊竞放,展示出群山、野菊不畏寒霜,富有生机的一面。C.诗歌尾联紧承前三联实写携客踏雪看群峰的场景,拓宽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人情感,升华了诗歌的主旨。D.这首诗写景自然流畅而又层次分明,摄景的角度不断变换,或俯或仰,时远时近,描绘了开阔深远的画面。【答案】C 【解析】“尾联紧承前三联实写携客踏雪看群峰的场景”理解错误,前三联是实写,最后一联是虚写,虚写来日携客踏雪看群峰的场景。16.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的诗人形象。(6分)【答案】①诗歌塑造了一个身处逆境却旷达、乐观、昂扬傲岸的诗人形象。②霜后“争出”的峭拔山峰和凌霜盛开的菊花表现出诗人不畏政治风霜的风骨。③“解带西风”的举止和暮色中挺立的青松,则透射出诗人面对政治风雨的潇洒和从容。④尾联遥想冬日重游,气象恢宏,群山银装素裹、冰清玉洁之态,仍是以景物暗喻人品。(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面对情况急迫的征召,《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情真意切而含蓄精当的叙述,将忠诚之心与孝顺之情并提,合情合理。(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表达了自己回家途中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针对当时士族阶层崇尚虚无、混淆生死、不思进取的现实,明确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思考生命的意义,珍惜时间。【答案】(1)臣之进退 实为狼狈(2)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古籍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源泉,是推动文化创新的基石,是开展文化交流的宝库。中华文化数千年延绵不绝,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一代又一代人进行古籍整理而薪火相传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规模宏大的古籍整理工程影响深远,不仅彰显中华民族热爱文化、崇尚知识的精神底色,更在人类文化传承方面做出①__________的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古籍事业发展迅猛,从保护到整理、从研究到出版、从人才培养到大众普及,都呈现出②__________的景象。目前,我国每年出版的古籍整理类图书有1 800种左右。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古籍普查登记数据270余万部,累计修复古籍超过385万叶,培训古籍从业人员1万余人次,制定颁布古籍保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7项。古籍经典里蕴含的一些思想观念,当今时代仍具有高度契合性,需要充分地转化、阐释。找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采取人民群众③__________、雅俗共赏的呈现方式,使之融入国民教育和日常生产生活,才能更好地挖掘古籍的当代价值,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滋养。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答案】①不可磨灭 ②欣欣向荣 ③喜闻乐见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案】示例:古籍经典里蕴含的一些思想观念,和当今时代仍具有高度契合性,需要充分的阐释、转化。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答案】修辞手法:比喻、排比。表达效果:将古籍比作“坚定文化自信的源泉”“推动文化创新的基石”“开展文化交流的宝库”,构成排比,从不同角度揭示古籍对于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生动形象,鲜明有力。(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在空间站,植物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微重力环境,生长难度极大。在地球上,植物却具有“顶天立地”的特性:植物的幼芽总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向上追寻阳光和空气;植物的根总是向地而生,向下扎入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料。而在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站,没有了上下之分,植物的根和茎也就失去了方向感,不知道朝哪个方向生长。这时,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的根和茎就会呈随机自由生长状态,变成一团乱麻。但是在有光照的条件下,植物的茎会向着光源的方向生长,根则会朝着水分和营养充足的方向生长,那么,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LED灯是适宜靠近植物的冷光源,再加上光能转换率高、体积小、寿命长、波长固定、光质可调等优点,顺理成章成为理想光源。21.下列句子中的“挑战”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挑战”,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你给我找的麻烦已经够多了,请踏实一点,不要总是挑战我的耐心。B.他一进入高三,便信心满满,下决心要向那些成绩优秀者发起挑战。C.身体本就不好,又碰上雨季,想要如期完工,对他来讲真是个挑战。D.即便胜算很小,但是你也绝不能退缩,一定要拿出勇气挑战一下。【答案】C 【解析】画线句中的“挑战”作名词使用,有“困难、考验”之意。A.作动词用,有“考验”之意。B.作动词用,有“竞争”之意。C.作名词使用,有“困难、考验”之意。D.作动词用,有“竞争”之意。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答案】①背地而长 ②如果没有光照③光源在哪里(或:什么适合做光源)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对真理的坚守深入骨髓,代代相传,几乎成为潜意识。鲁迅先生向来语言冷峻,但他曾动情地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屈原如此、谭嗣同如此、方志敏也如此,耄耋之年深入抗疫一线的钟南山如此、那些逆行的医生护士亦如此……中国人的脊梁,中国人的浩然正气,中国人的为民情怀,就是中国精神。在即将举行的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你将代表复兴中学介绍“中国精神”,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首先,明确写作对象,仔细揣摩材料所描述的情境,通过“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可知,对象为外国学生。然后,明确写作的任务,主题为“中国精神”,形式为发言稿。材料中第一句指出对民族精神的坚守代代相传。第二句引用了鲁迅的名言,其中的关键词为“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这些词都是民族精神的具体诠释。第三句列举了从古至今具有中国民族精神的典范人物,这些人都是在国家处于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舍身为国的人,尤其要注意“钟南山”和“逆行的医生护士”,这是在有意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现实,反思中国精神的时代性。写作时,只要能够结合材料谈出对中国精神内涵的理解都视为符合题意。材料的核心概念是“中国精神”,通过引用鲁迅的名言和从古至今的英雄人物,来阐释“中国精神”的具体内涵,这是写作的真实情境,考生写作时不得脱离该情境。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关键语句:“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对真理的坚守深入骨髓,代代相传,几乎成为潜意识。”这说明“中国精神”应是深植于每一个国人心中,已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事物,这是考生写作的大前提。考生要在即将举行的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代表复兴中学向世界各国的中学生介绍“中国精神”,写作时应注意身份意识、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要体现“中国精神”对“我”的浸染,以及“我”对“中国精神”的理解。文体限制为发言稿,写作内容应符合发言稿的基本规范。题目中的“中国精神”是深植于国人内心,传承至今,影响至今的精神根脉,考生要有认同意识。命题者既然要求考生在国际交流活动中介绍“中国精神”,那么考生在介绍时,就应阐述“中国精神”的深层内蕴,尤其是对国人、国家、民族的积极影响,让活动参加者能更好地了解“中国精神”。参考立意:(1)中国精神,烛照未来。(2)中国精神,民族之魂。(3)国之脊梁,为国为民。(4)中国精神,浩气永存。(5)我所理解的中国精神。
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江南”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复杂概念,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江南的地理内涵与文化意义都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从历史上看,“江南”这个词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即地理江南、政区江南、经济江南与文化江南。首先是地理的江南,唐代以前,古人对江南的看法基本上是地理意义上的。先秦及秦人眼中的“江南”,主要指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楚地(今湖南、湖北)。汉人眼中的“江南”包括的地域更有扩大,指长江以南除四川盆地之外的广大地区,实际就是字面意义的“长江之南”。晋室南渡以后,“江南”地理概念所指的中心,逐渐由西向东,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转移。其次是政区的江南,从唐代开始,江南逐渐演变为一个行政区。安史之乱之后,作为监察专区的“道”逐步实体化,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区。宋代改道为路,设有江南东、西路。元代之后,江南主要是作为经济区的江南。明清之后,环太湖地区的东南区域成为备受国家倚重的经济区,所指就是“八府一州”之地,即当时最为富庶的苏南、浙西地区。三国孙吴立国,特别是永嘉南渡之后,作为一个文化“区域”的江南渐次形成。周振鹤在《释江南》中指出,江南具有地域、经济和文化三层内涵。如果说地理、政区、经济的“江南”,其核心在物理空间、经济产业与政治运作体系,是对“何处是江南”的探求;那么想要理解“文化江南”,似乎更应当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历史地理学家张伟然先生认为,在唐人心目中,江南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区。作为独特的文化区域,“江南”是“佳丽地”,是“好山水”,江南的山、水、特有的物产植被以及经济地位是形成其特有文化品格的重要因素,也是唐代人心目中这个文化区域所独有的特点。美学研究者刘士林先生则认为“诗情”与“审美”是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笔者认为,“文化江南”应当由山、水、诗、书四个维度构成。这里的“诗”是指广义的文学,“书”则是指与书籍撰写、制作、流通、存藏有关的技术、产业与运作制度。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就是江南山、水不断对象化、审美化、人文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诗”与“书”是山、水审美化、人文化的重要推动力;与此同时,作为审美对象与自然禀赋的山水,也为江南文学的发展与书籍产业的勃兴提供了滋养与资源。山水与诗书互相形塑,造就了风格独特的“文化江南”。作为客体的自然山、水与作为主体创造物的文学、书籍互相成就,互相促进,而作为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即是这种互相交融的原动力。“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是作为主体的人发现、创造江南的山、水、诗、书的过程,也是江南山、水、诗、书滋养与形塑“人”的过程。晋室南渡之后,陶渊明在九江发现了田园;谢灵运、孙绰则在浙东发现了山水的价值。“庄老告退,山水方滋”,诗人将山水客体化为认识的对象,发现了山水的价值,而山水融入了主体,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信州所写“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则更是将山水主体化,让人处于客体的位置,人成了山水的对象。对于山水与诗(文学)的关系,刘勰《文心雕龙》提出文学“得江山之助”的命题。中古以降的诗人文士对此多有阐发,认为山、水不仅提供了文学创作的素材,也形成了文人独有的风格特征。浙江省近年也提出“以诗(诗词曲赋)串文”“以路(水系古道)串带”,分别绘就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正是走在历史的延长线上。这一计划为文化浙江,也为文化江南提供了经济一体化之外的文化一体化的尝试。然而,作为重要文化符号的“书”的研究与开发,还有不小的空间。书籍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中国的书籍不断向东亚与世界传播,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江南自中古以降即是书籍生产、流通、存藏的重要区域,造纸、制墨、制笔以及活字印刷、饾版工艺的产生与改进皆与江南地区紧密相连。从这个意义上说,“书”又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文化元素,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江南地区与书籍生产的相关行业及书籍行业至迟在南朝就非常发达。为何江南书籍业如此繁盛?当然也与江南的山、水、诗有关。一方面,书籍生产依赖于造纸,江南繁茂的竹、木、藤为造纸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材料,江南的水资源也是造纸、印刷业所必需;另一方面,文化、文学创作的繁荣也为书籍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资源。同时,书籍业的勃兴也造就了大量的文化人与文化世家,江南地区也成为藏书之地,文献乡邦。乾隆年间,四库七阁,江南独有其三既是朝廷对文化江南的肯定与表彰,同时也刺激了江南文化的发展。除此之外,江南还是书籍东传的重要枢纽。我国的书籍通过江南这个区域向整个东亚传播,远传日本、韩国,形成了王勇先生所说的“东亚书籍之路”。唐代诗人殷文圭《题吴中陆龟蒙山斋》:“万卷图书千户贵,十洲烟景四时和。花心露洗猩猩血,水面风披瑟瑟罗。”说明在唐代人眼中,江南吴中的代表元素便是“万卷图书”与“十洲烟景”。乾隆年间朱象贤《闻见偶录》云:“专以鬻书为业者谓之书坊,江南、江西、浙江省有之,他处则无,偶有店铺,亦此三省人也。”此皆足以说明,无论是实际的情形,还是在人们的认知与期待中,“书”都是“文化江南”的组成元素与重要表征。(摘编自冯国栋《江南的山水与诗书》)1.下列对材料加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南”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包含地理、政区、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含义的复杂概念。B.“书”在文中是构成文化江南的一个维度,是与书籍相关的技术、产业与运作制度。C.“阐发”指中古后的诗人文士在刘勰之后对山水与文学的关系做出的进一步的阐释。D.“尝试”在文中指浙江省“以诗串文”“以路串带”,绘就“四条诗路”的实际做法。【答案】D 【解析】“绘就‘四条诗路’的实际做法”错,根据原文“这一计划为文化浙江,也为文化江南提供了经济一体化之外的文化一体化的尝试”可知,这是一个计划,不是实际做法。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人眼中的“江南”包括长江以南除四川盆地以外的广大地区,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江南,但是地域要比先秦、秦人眼中的大。B.文化江南在孙吴立国、永嘉南渡后渐次形成,其过程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江南山水不断对象化、审美化、人文化的过程。C.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里他把山水当成了客体,而人仍然是主体,但人成了山水的对象。D.从书籍与文明的关系以及江南与“书”的关系看,“书”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文化元素,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有重要意义。【答案】C 【解析】“把山水当成了客体,而人仍然是主体”错误,根据原文“则更是将山水主体化,让人处于客体的位置,人成了山水的对象”可知,山水是主体,人是客体。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理解“文化江南”首先要探求“何处是江南”,然后再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B.在介绍了历史地理学家张伟然和美学研究者刘士林的观点之后,作者对文化江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且观点与两人毫无二致。C.如果陶渊明没有发现田园,谢灵运、孙绰没有发现山水的价值,山水有可能融入不了主体,也就不能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D.唐代诗人殷文圭《题吴中陆龟蒙山斋》一诗可说明,在人们的认知与期待中,“书”是“文化江南”的组成元素与重要表征。【答案】D 【解析】A.根据原文“如果说地理、政区、经济的‘江南’,其核心在物理空间、经济产业与政治运作体系,是对‘何处是江南’的探求;那么想要理解‘文化江南’,似乎更应当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可知,理解“文化江南”并不需要先去探求“何处是江南”,属强加关系。B.“且观点与两人毫无二致”错,根据原文第四段相关内容可知,作者观点与张、刘两人的观点是有不同的。C.“山水有可能融入不了主体,也就不能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于文无据,原文是“陶渊明在九江发现了田园;谢灵运、孙绰则在浙东发现了山水的价值。‘庄老告退,山水方滋’,诗人将山水客体化为认识的对象,发现了山水的价值,而山水融入了主体,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4.江南为什么会成为“书籍东传的重要枢纽”?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答案】①从地理位置看,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南,东传书籍方便快捷。②从书籍资源看,江南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使书籍生产的相关行业及书籍行业非常发达,有丰富的书籍资源。③从传播效果看,江南是藏书之地、文献乡邦,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认同度高,书籍自江南出更易为人接受。5.本文是一篇社科类学术文章,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6分)【答案】①论点明确。先从江南的概念解释引出文化江南的概念,然后明确提出文化江南由山、水、诗、书四个维度构成的观点。②论证思路清晰。全文紧扣题目中的“江南”“山水”“诗”“书”展开论述。③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先总说文化江南由山、水、诗、书构成,接着分别论述江南山水与人、江南山水与诗、江南山水与书的关系。④主要采用引证法。作者在文中对前人论述、文献资料、相关诗句信手拈来,旁征博引,论证充分。⑤语言严谨周密。如解释概念时用“至少”“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从这个意义”,说时间用“至迟”等。(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沪上秋临沈轶伦那个父亲模样的人,低头对小孩子说:“你听,是什么声音?”那个两三岁的小孩子闻言,果然就停下脚步,仔仔细细地听。轰隆隆一阵巨响,每过几分钟地底下就有地铁开过,地铁站里被这轰鸣声充斥。等这声音平静下来,便传来进出站台的人流交杂的脚步声,不一会儿脚步声也平静下来,站厅的什么角落里,有节奏而清亮的声音持续传出来,唧唧唧唧——不是机房的声音,不是广播里站务通知的声音,也不是站台里工作的机器人滚动巡逻的声音。那些声音孩子大约都熟悉。他辨认着陌生的“唧唧”声,茫然不解。父亲模样的人笑着说:“有一只蟋蟀跑到地铁站来了,蟋蟀啊,知道吗?”小孩摇头。我也放慢脚步,侧耳倾听蟋蟀的鸣叫。这是夜晚将近九点的光景,我们在一座城市中最没有自然景致的地方,听到了纯属于自然的奏鸣曲。无数人写过上海,写过这里繁华的商业、移民的奋斗,写过地面上人类建造起的漂亮建筑,写过屋檐下的历史和水泥森林见证过的人事变化。却很少有人写过上海的动物,这座城市除了有人居住,还切切实实有其他物种共存。飞禽走兽、花草树木,也一样生活在这片区域内。它们感知城市里时光流逝的方式和我们不一样,对城市空间分布的认知或许也不一样。在大城市生活的它们和在乡间田头生活的亲戚有何异同?会面临适应都市生活的种种难题吗?会因为在上海扎根下来,而略感骄矜,同时也略带迷茫吗?在美国作家乔治·塞尔登的《时代广场的蟋蟀》里,蟋蟀柴斯特住在康涅狄格州的乡村小溪边的树桩里,几个来野餐的人,在溪边敞开餐盒,柴斯特跳入餐盒想大快朵颐,不料来野餐的人正好收拾餐盒,之后走去坐车又转车,直到进了纽约曼哈顿区时代广场的地铁站,柴斯特才找到机会跃出餐盒,落到了在地铁站里开报摊的小男孩玛利欧手里。一个“乡下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来到了这个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的地方,真是无所适从。好在地铁站里的老居民——猫和老鼠,成为柴斯特的朋友。玛利欧安排柴斯特住进了一只火柴盒,或许仅仅是因为饥饿,它啃了玛利欧一家辛苦积攒的存款——纸的味道多么像家乡的草叶。为了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柴斯特决定用自己唯一的特长——奏乐,来弥补玛利欧一家。它在时代广场开了一个演奏会——它摩擦翅膀,演奏了莫扎特的作品,演奏了意大利歌剧,演奏了它在报摊收音机里听到的大家爱听的美国歌曲。它的音乐会吸引了地铁站里的人们,吸引了媒体的关注,也稍稍弥补了它啃掉的玛利欧一家的金钱损失。“在这个繁忙的城市里,还从来没有发生过像这样的情况。大家都心甘情愿地停在那里,就好像连呼吸都停止了。在音乐持续的这几分钟里,安静的时代广场就像傍晚的草原。只见偏西的太阳照在那些人的身上,微风吹拂着他们,仿佛他们只是长得高高的野草!”可当触手可及的出名的诱惑和金钱——这些城里人最在意的东西,接踵而至时,真心爱蟋蟀的小男孩最先察觉到蟋蟀的不快乐,这位演奏家不仅因为频繁的演出而感到疲倦,也因为秋天的到来感到疲倦。看到纽约的第一片落叶旋然而下,柴斯特告诉猫和老鼠,它想家了,想念乡下的土拨鼠和兔子,想念小溪和柳树。猫和老鼠帮助新朋友坐上了返回康涅狄格州的列车。小说的最后,送走朋友而久久没有入睡的老鼠对猫说:“也许明年夏天我们可以到乡下去,到康涅狄格州的乡下去。”在大学上儿童文学选修课的时候,老师读到这段,解释说,蟋蟀难以过冬,柴斯特从看到报纸上的日期显示九月开始,自知寿数将尽,它想要落叶归根。但作者不忍将死亡展现在儿童文学里,因此让蟋蟀坐车回乡,这是最完美的安排。在上海的这个夜晚,地铁站里的这对父子在听到蟋蟀鸣叫时,各自又会想到什么呢?在城市里出生长大的小男孩应该和玛利欧一样,从未见过这种小昆虫。而那父亲呢,若他是这城市的老居民,或许会记得小时候放学后和伙伴在上海石库门弄堂的花圃里捉蟋蟀的往事,那时候上海还不是这种高楼密布的场所;若他是这城市的新移民,此刻会不会也有一点思乡呢?像柴斯特思念土拨鼠和兔子、小溪和柳树一样,他会不会牵着儿子的手,想念童年故土风物呢?柴斯特这样向猫和老鼠解释:“我只是有点儿九月的忧郁。快到秋季了,这正是康涅狄格州最美的时候。所有的树都在改变颜色,每天都是晴空万里,一望无际。只有天边偶尔会出现烧树叶时升起的缕缕轻烟。这时,南瓜也快要收获了。”几天后,我还是在夜晚的同一时间经过这个地铁站台,那只蟋蟀依旧在鸣叫。空荡荡的站台,空无一人,唯有鸣叫声持续发出,一切像一个梦一样。这是属于蟋蟀一个“人”的演奏会。而循着长长的扶手电梯来到地面,夜晚的风已经带着凉意,上海的秋天已经降临。(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城市的老居民来说,蟋蟀代表着大自然,代表着一些人的童年,而对于漂泊在城市里的人来说,蟋蟀代表着故土、亲人以及他们生活的过往。B.柴斯特描述的康涅狄格州秋天辽阔、浪漫、宁静、平和,而大都市的生活局促、单调、喧嚣,字里行间暗示出作者对城乡生活不同的情感倾向。C.文章结尾写几天后经过地铁站台,那只蟋蟀依旧在鸣叫,但站台空无一人,含蓄地说明大自然的美妙是永恒的,告诉人们要学会欣赏和珍惜。D.文章具有一定的象征意味,文中的蟋蟀象征那些由家乡来到大城市中拼搏奋斗、想要在城市中扎根的外来人员,意蕴丰富,具有现实意义。【答案】B 【解析】“暗示出作者对城乡生活不同的情感倾向”错误,文章并没有表现出对城乡生活不同的情感倾向,从文章整体看,作者并没有厚此薄彼,只是想提醒现代人别忘了自然。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在描写蟋蟀的声音之前,先写了地铁轰隆隆的巨响、站台人流的脚步声,这与地铁站平静后有节奏而清亮的蟋蟀声形成了对比。B.文章起笔用“你听,是什么声音?”“不是……不是……也不是……的声音”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所要描写的对象。C.“为了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柴斯特决定在时代广场“开一个演奏会”,拟人化的手法既表现了柴斯特的可爱,又表现了它乐技的高超。D.康涅狄格州的秋季是最美的时候,上海的秋天已经降临,夜风中却带着凉意,作者通过类比,突出表现大自然的美好,凸显了主旨。【答案】D 【解析】“类比”说法错误,这里运用的是衬托手法。8.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答案】①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们沉醉于蟋蟀柴斯特演奏的音乐之中的情形,突出了柴斯特奏乐技能之高,也暗示了自然对城市里的人们的吸引力。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傍晚的草原”比喻安静的时代广场,以“高高的野草”比喻城市里的人们,将时代广场与草原联系起来,达成一种奇妙的效果,表现了在自然音乐下人们的祥和、安宁。(言之成理亦可)9.本文记上海地铁站里的蟋蟀,却花费大量笔墨写《时代广场的蟋蟀》里蟋蟀的故事,对此你如何理解?(6分)【答案】①在内容上,与现实地铁里蟋蟀的故事互相补充,使故事更完整,形象更丰满,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②在主题上,《时代广场的蟋蟀》里蟋蟀的故事寄托了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醒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们反思城市生活,关注自然。③在构思上,形成虚实结合、虚实相映的效果,使行文摇曳多姿,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燕王喜使相国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寿,酒三日,反报曰:“赵民其壮者皆死于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王乃召昌国君乐间而问曰:“何如?”对曰:“赵,四达之国也,其民皆习于兵,不可与战。”王曰:“吾以倍攻之,可乎?”曰:“不可。”曰:“以三,可乎?”曰:“不可。”王大怒。左右皆以为赵可伐,遽起六十万以攻赵。令栗腹以四十万攻鄗,使庆秦以二十万攻代。赵使廉颇以八万遇栗腹于鄗,使乐乘以五万遇庆秦于代。燕人大败。乐间入赵。燕王以书且谢焉,曰:“寡人不佞,不能奉顺君意,故君捐国而去,则寡人之不肖明矣。敢端其愿,而君不肯听,故使使者陈愚意,君试论之。语曰:‘仁不轻绝,智不轻怨。’君之于先王也,世之所明知也。寡人望有非则君掩盖之,有过则君教诲之,不虞君之明罪之也。且寡人之罪国人莫不知君微出明怨以弃寡人寡人必有罪矣虽然恐君之未尽厚也。国之有封疆,犹家之有垣墙,所以合好掩恶也。室不能相和,出语邻家,未为通计也。寡人虽不省乎,未如殷纣之乱也;君虽不得意乎,未如商容、箕子之累也。然则不内盖寡人,而明怨于外,恐其适足以伤于高而薄于行也,非然也。昔者柳下惠吏于鲁,三黜而不去。或谓之曰:‘可以去。’柳下惠曰:‘苟与人之异,恶往而不黜乎?犹且黜乎,宁于故国尔。’柳下惠不以三黜自累,故前业不忘;不以去为心,故远近无议。愿君捐怨,追惟先王,复以教寡人。此寡人之愚意也,敬以书谒之。”乐间怨不用其计,卒留赵,不报。(选自《战国策·燕策三》,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且寡人之罪/国人莫不知君/微出/明怨以弃寡人/寡人必有罪矣/虽然恐君之/未尽厚也B.且寡人之罪/国人莫不知/君微出/明怨以弃寡人/寡人必有罪矣/虽然/恐君之未尽厚也C.且寡人之罪/国人莫不知/君微出/明怨以弃寡人/寡人必有罪矣/虽然恐君之/未尽厚也D.且寡人之罪/国人莫不知君/微出/明怨以弃寡人/寡人必有罪矣/虽然/恐君之未尽厚也【答案】B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赵孝成王寿”的“寿”,即敬酒祝人长寿,与“(项)庄则入为寿”的“寿”同义。B.寡人,意为寡德之人,文中是燕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C.封疆,指分封的疆界,作为界域的标记,是当时被分封的各个诸侯国之间的边境。D.所以,此处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法相同。【答案】D 【解析】两句的“所以”均表目的,可译为“用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受到挫败,燕人便想趁机入侵。昌国君乐间表示反对,他认为纵然兵力强盛,但如此趁火打劫实属不义之举,终难取胜。B.燕王出兵攻打赵国之前,前往赵国的栗腹进行了错误的判断,栗腹认为赵国缺少壮丁,将对燕国十分有利。燕王最终听从了他的建议。C.乐间的反对引发了燕王之怒,然而燕王身边的人仍然认为可以攻打赵国,不料赵国人骁勇善战,仅出兵十三万,仍能以少胜多,大败燕国人。D.燕王对兵败一事主动承担责任,他承认了自己错在当时没有听从乐间劝告,但也借柳下惠三黜而不去一例,对乐间离燕入赵表达了不满。【答案】A 【解析】“但如此趁火打劫实属不义之举”无中生有。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寡人望有非则君掩盖之,有过则君教诲之,不虞君之明罪之也。(2)苟与人之异,恶往而不黜乎?犹且黜乎,宁于故国尔。【答案】(1)我希望如果我有不当之处,那么您能为我掩盖过失,如果有错误则您能教诲我,没想到您公开怪罪了我。(2)如果与一般人不同,到哪儿不会被罢官呢?既然一样被罢官,我宁愿在本国被罢官罢了。14.燕王写信给乐间的目的是什么?乐间为什么最终留在了赵国?(3分)【答案】①燕王希望劝说乐间返回燕国。②乐间怨恨燕王当初没有采纳自己的意见。【参考译文】燕王喜派相国栗腹拿出百斤金子向赵孝成王献礼祝寿,饮酒三日,他返回燕国回复说:“赵国的壮年老百姓都死于长平之战,年幼的一代还未长大,可以乘机攻打。”燕王于是召见昌国君乐间,问他:“攻打赵国怎么样?”(乐间)回答说:“赵国是四通八达的国家,他们的民众都通晓作战,不能与赵国开战。”燕王说:“我用多一倍的兵力攻打赵国,可以吗?”(乐间回答)说:“不可以。”(燕王)说:“我用三倍的兵力,可以吗?”(乐间回答)说:“不可以。”燕王大怒。左右大臣都认为赵国可以攻打,于是立刻出兵六十万去攻打赵国。燕王派栗腹率领四十万士卒进攻鄗地,派庆秦率领二十万士卒进攻代郡。赵国派廉颇率领八万人在鄗地迎战栗腹,派乐乘率领五万人在代郡迎战庆秦。结果燕军大败。乐间投奔赵国。燕王写信给乐间并致歉意,说:“寡人没有才能,没有遵从您的意见,所以您才弃国而去,可见寡人无能是非常明显的。我想改正自己的想法,您却不肯听,所以派使者陈述我的心思,请您评论其是非。常言说:‘仁者不轻易绝交,智者不轻易抱怨。’您对待先王,举世明知。我希望如果我有不当之处,那么您能为我掩盖过失,如果有错误则您能教诲我,没想到您公开怪罪了我。而且寡人的罪过,国人无不知道,您逃匿出国,公开抱怨并抛弃我,寡人就一定有罪了。即使这样,恐怕您也不算厚道吧。国家有边界,就如同家庭有垣墙一样,是用来敦睦感情、掩饰内丑的。家庭不和睦,便出去告诉别人,这不是全面周详的主意。寡人即使没有自我反思,也不像殷纣那样坏;您即使不得志,还没有受到像商容、箕子那样的侮辱。既然如此,那么您不在内部遮盖我的错误,反而在外面公开抱怨,恐怕这恰恰足以伤害您的高义而降低您的品行,不能这样吧。从前柳下惠在鲁国做官,多次被罢官,却不离开鲁国。有人对柳下惠说:‘你可以离开鲁国了。’柳下惠说:‘如果与一般人不同,到哪儿不会被罢官呢?既然一样被罢官,我宁愿在本国被罢官罢了。’柳下惠并不因多次被罢官而自暴自弃,所以人们不忘却他过去的功业;他不考虑离开本国,所以古今没有人非议他。希望您抛弃怨恨,追念先王,再来继续教导寡人。这是寡人区区心意,所以诚恳地写信向您说明。”乐间抱怨燕王不采用他的计谋,最终留在赵国,没有回信。(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宋]欧阳修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会须乘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怀嵩楼为“昔人”唐代名相李德裕贬为滁州刺史时所建。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首句描绘了秋日怀嵩楼上所见云烟重叠缠绕城郭的景象,诗人触景生情,从而引发了追往怀人的感慨。B.诗歌第二联写深秋时节,霜林木落,群山争出,野菊竞放,展示出群山、野菊不畏寒霜,富有生机的一面。C.诗歌尾联紧承前三联实写携客踏雪看群峰的场景,拓宽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人情感,升华了诗歌的主旨。D.这首诗写景自然流畅而又层次分明,摄景的角度不断变换,或俯或仰,时远时近,描绘了开阔深远的画面。【答案】C 【解析】“尾联紧承前三联实写携客踏雪看群峰的场景”理解错误,前三联是实写,最后一联是虚写,虚写来日携客踏雪看群峰的场景。16.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的诗人形象。(6分)【答案】①诗歌塑造了一个身处逆境却旷达、乐观、昂扬傲岸的诗人形象。②霜后“争出”的峭拔山峰和凌霜盛开的菊花表现出诗人不畏政治风霜的风骨。③“解带西风”的举止和暮色中挺立的青松,则透射出诗人面对政治风雨的潇洒和从容。④尾联遥想冬日重游,气象恢宏,群山银装素裹、冰清玉洁之态,仍是以景物暗喻人品。(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面对情况急迫的征召,《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情真意切而含蓄精当的叙述,将忠诚之心与孝顺之情并提,合情合理。(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表达了自己回家途中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针对当时士族阶层崇尚虚无、混淆生死、不思进取的现实,明确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思考生命的意义,珍惜时间。【答案】(1)臣之进退 实为狼狈(2)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古籍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源泉,是推动文化创新的基石,是开展文化交流的宝库。中华文化数千年延绵不绝,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一代又一代人进行古籍整理而薪火相传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规模宏大的古籍整理工程影响深远,不仅彰显中华民族热爱文化、崇尚知识的精神底色,更在人类文化传承方面做出①__________的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古籍事业发展迅猛,从保护到整理、从研究到出版、从人才培养到大众普及,都呈现出②__________的景象。目前,我国每年出版的古籍整理类图书有1 800种左右。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古籍普查登记数据270余万部,累计修复古籍超过385万叶,培训古籍从业人员1万余人次,制定颁布古籍保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7项。古籍经典里蕴含的一些思想观念,当今时代仍具有高度契合性,需要充分地转化、阐释。找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采取人民群众③__________、雅俗共赏的呈现方式,使之融入国民教育和日常生产生活,才能更好地挖掘古籍的当代价值,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滋养。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答案】①不可磨灭 ②欣欣向荣 ③喜闻乐见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案】示例:古籍经典里蕴含的一些思想观念,和当今时代仍具有高度契合性,需要充分的阐释、转化。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答案】修辞手法:比喻、排比。表达效果:将古籍比作“坚定文化自信的源泉”“推动文化创新的基石”“开展文化交流的宝库”,构成排比,从不同角度揭示古籍对于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生动形象,鲜明有力。(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在空间站,植物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微重力环境,生长难度极大。在地球上,植物却具有“顶天立地”的特性:植物的幼芽总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向上追寻阳光和空气;植物的根总是向地而生,向下扎入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料。而在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站,没有了上下之分,植物的根和茎也就失去了方向感,不知道朝哪个方向生长。这时,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的根和茎就会呈随机自由生长状态,变成一团乱麻。但是在有光照的条件下,植物的茎会向着光源的方向生长,根则会朝着水分和营养充足的方向生长,那么,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LED灯是适宜靠近植物的冷光源,再加上光能转换率高、体积小、寿命长、波长固定、光质可调等优点,顺理成章成为理想光源。21.下列句子中的“挑战”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挑战”,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你给我找的麻烦已经够多了,请踏实一点,不要总是挑战我的耐心。B.他一进入高三,便信心满满,下决心要向那些成绩优秀者发起挑战。C.身体本就不好,又碰上雨季,想要如期完工,对他来讲真是个挑战。D.即便胜算很小,但是你也绝不能退缩,一定要拿出勇气挑战一下。【答案】C 【解析】画线句中的“挑战”作名词使用,有“困难、考验”之意。A.作动词用,有“考验”之意。B.作动词用,有“竞争”之意。C.作名词使用,有“困难、考验”之意。D.作动词用,有“竞争”之意。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答案】①背地而长 ②如果没有光照③光源在哪里(或:什么适合做光源)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对真理的坚守深入骨髓,代代相传,几乎成为潜意识。鲁迅先生向来语言冷峻,但他曾动情地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屈原如此、谭嗣同如此、方志敏也如此,耄耋之年深入抗疫一线的钟南山如此、那些逆行的医生护士亦如此……中国人的脊梁,中国人的浩然正气,中国人的为民情怀,就是中国精神。在即将举行的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你将代表复兴中学介绍“中国精神”,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首先,明确写作对象,仔细揣摩材料所描述的情境,通过“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可知,对象为外国学生。然后,明确写作的任务,主题为“中国精神”,形式为发言稿。材料中第一句指出对民族精神的坚守代代相传。第二句引用了鲁迅的名言,其中的关键词为“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这些词都是民族精神的具体诠释。第三句列举了从古至今具有中国民族精神的典范人物,这些人都是在国家处于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舍身为国的人,尤其要注意“钟南山”和“逆行的医生护士”,这是在有意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现实,反思中国精神的时代性。写作时,只要能够结合材料谈出对中国精神内涵的理解都视为符合题意。材料的核心概念是“中国精神”,通过引用鲁迅的名言和从古至今的英雄人物,来阐释“中国精神”的具体内涵,这是写作的真实情境,考生写作时不得脱离该情境。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关键语句:“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对真理的坚守深入骨髓,代代相传,几乎成为潜意识。”这说明“中国精神”应是深植于每一个国人心中,已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事物,这是考生写作的大前提。考生要在即将举行的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代表复兴中学向世界各国的中学生介绍“中国精神”,写作时应注意身份意识、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要体现“中国精神”对“我”的浸染,以及“我”对“中国精神”的理解。文体限制为发言稿,写作内容应符合发言稿的基本规范。题目中的“中国精神”是深植于国人内心,传承至今,影响至今的精神根脉,考生要有认同意识。命题者既然要求考生在国际交流活动中介绍“中国精神”,那么考生在介绍时,就应阐述“中国精神”的深层内蕴,尤其是对国人、国家、民族的积极影响,让活动参加者能更好地了解“中国精神”。参考立意:(1)中国精神,烛照未来。(2)中国精神,民族之魂。(3)国之脊梁,为国为民。(4)中国精神,浩气永存。(5)我所理解的中国精神。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