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压轴题专题(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压轴题专题07二次函数中的几何存在性问题(原卷版+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压轴题专题07二次函数中的几何存在性问题(原卷版+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特殊三角形问题,特殊四边形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例1.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是线段上一动点,过点的直线平行于轴并交抛物线于点,当线段取得最大值时,在轴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使得以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以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相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相交于点C,连接.
(1)求线段AC的长;
(2)若点Р为该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当时,求点P的坐标;
(3)若点M为该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当为直角三角形时,求点M的坐标.
例3.如图,抛物线交x轴于,两点,交y轴于点C,点D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BC上方的一个动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连接AC,BD,若,求点D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将抛物线沿着射线AD平移m个单位,平移后A、D的对应点分别为M、N,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变式训练1】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1,0),B(3,0),与y轴交于点C.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第一象限内的二次函数图象上有一动点P,x轴正半轴上有一点D,且OD=2,当S△PCD=3时,求出点P的坐标;
(3)若点M在第一象限内二次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以CD为直角边的,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变式训练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ax2+4x+c与直线AB相交于点A(0,1)和点B(3,4).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C为直线AB上方的抛物线上一点,连接AC,BC,以AC,B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CBP,求四边形ACBP面积的最大值;
(3)将该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y=a1x2+b1x+c1(a1≠0),平移后的抛物线与原抛物线相交于点D,是否存在点E使得△ADE是以AD为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类型二、特殊四边形问题
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轴交于点,(点在点的左侧),与轴交于点,且点的坐标为.
(1)求点的坐标;
(2)如图1,若点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求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
(3)如图2,若点是抛物线上一点,点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是否存在点使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分别交于点和点B,与y轴交于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对称轴;
(2)如图,点D与点C关于对称轴对称,点P在对称轴上,若,求点P的坐标;
(3)点M是抛物线上一动点,点N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以A、B、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交于,与y轴交于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1,在直线BC上方的抛物线上有动点P,过点P作轴,交BC于点Q,当时,求点P的坐标;
(3)如图2,若点D坐标为,轴交直线BC于点E,将沿直线BC平移得到,移动过程中,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使以点A,C,,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变式训练1】如图一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中,抛物线y=ax2+2x+c经过点A(﹣1,0)、B(3,0),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点D.在线段CB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过点P作PE⊥BC于点E,作PFAB交BC于点F.
(1)求抛物线和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
(2)当△PEF的周长为最大值时,求点P的坐标和△PEF的周长.
(3)若点G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点M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以C、B、G、M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G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变式训练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连接BC,,对称轴为直线,点D为此抛物线的顶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D点坐标;
(2)点E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连接BE和CE,求面积的最大值;
(3)点P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平面内存在点Q,使以点B、C、P、Q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矩形,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
【变式训练3】如图,已知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点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下方的一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1,连接,过点作交于点,求长度的最大值及此时点的坐标;
(3)如图2,将抛物线沿射线的方向平移,使得新抛物线经过点,并记新抛物的顶点为,若点为新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动点,点为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一点,直接写出所有使得以A、D、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的点的坐标,并把求其中一个点的坐标的过程写出来.
专题07 二次函数中的几何存在性问题
类型一、特殊三角形问题
例1.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是线段上一动点,过点的直线平行于轴并交抛物线于点,当线段取得最大值时,在轴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使得以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以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或,或
【解析】(1)解:∵抛物线经过点,,,∴ ,解得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存在点P,以EB为腰的等腰三角形△EBP,理由如下:
当时,,∴,
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 ,解得 ,∴ ;
设 ,则 ,
∴ ,
∴当 时,EF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此时,
又∵,∴.
当时,∵,点在轴上,∴点P的坐标为或;
当时,关于直线对称,∴点P的坐标为;
综上所述,,或,或.
例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相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相交于点C,连接.
(1)求线段AC的长;
(2)若点Р为该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当时,求点P的坐标;
(3)若点M为该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当为直角三角形时,求点M的坐标.
【答案】(1);(2)
(3)或或或
【解析】(1)与x轴交点:令y=0,解得,即A(-1,0),B(3,0),
与y轴交点:
令x=0,解得y=-3,即C(0,-3),∴AO=1,CO=3,∴;
(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设P(1,t),
∴,,∴
∴t=-1,∴P(1,-1);
(3)设点M(m,m2-2m-3),,
,
,
①当时,,
解得,(舍),,∴M(1,-4);
②当时,,
解得,,(舍),∴M(-2,5);
③当时,,
解得,,∴M或;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M为或或或.
例3.如图,抛物线交x轴于,两点,交y轴于点C,点D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BC上方的一个动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连接AC,BD,若,求点D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将抛物线沿着射线AD平移m个单位,平移后A、D的对应点分别为M、N,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3)存在,或或时,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1)解:∵抛物线交x轴于,两点,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解:当x=0时,y=3,∵∠ACO+∠DBA=90°,∠ACO+∠CAB=90°,
∴∠ABD=∠CAB,∴.
设点D的坐标为,
如图,过点D作DE⊥x轴于点E,则,,
∴,解得x=3.∴.
(3)解: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kx+n,把点A,D的坐标代入得,,解得:,
∴直线AD的解析式为:,
∵MN=AD=5,∴.
①如图,若MN=MP=5,则∠PMN=90°,
,∴,即.
②如图,若NM=NP=5,则∠MNP=90°,
,∴,∴.即.
③如图,若PM=NP,则∠NPM=90°,过点P作PQ⊥AN于点Q,则,
,∴,∴.即.
综上所述,或或时,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变式训练1】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1,0),B(3,0),与y轴交于点C.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第一象限内的二次函数图象上有一动点P,x轴正半轴上有一点D,且OD=2,当S△PCD=3时,求出点P的坐标;
(3)若点M在第一象限内二次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以CD为直角边的,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P1(,),P2(2,3);
(3)存在点M其坐标为或
【解析】(1)解:由题意,将A(1,0),B(3,0)代入得:,解得,
抛物线表达式为:;
(2)如图1,连接OP,设,∵C在y轴上,∴,
∴,
,
==,
,
当时,即.解得,. ∴当时,;
当时,,∴P1(,),P2(2,3)
(3)存在.设,如图2,当∠MCD=90°时,过点M做MN⊥轴于点N,
则∠MNC=∠COD=90°,
∵∠MCN=∠CDO,∴△MNC∽△COD,
∴,即,解得(舍),
∴.如图3,当∠MDC=90°时,过点M做MN⊥轴于点N,则∠MND=∠COD=90°,
∵∠MDN=∠DCO,∴△MND∽△DOC,
∴,即,
解得, .
综上所述,存在点M其坐标为:点或.
【变式训练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ax2+4x+c与直线AB相交于点A(0,1)和点B(3,4).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C为直线AB上方的抛物线上一点,连接AC,BC,以AC,B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CBP,求四边形ACBP面积的最大值;
(3)将该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y=a1x2+b1x+c1(a1≠0),平移后的抛物线与原抛物线相交于点D,是否存在点E使得△ADE是以AD为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3)存在,E(4,3)或(-2,5)或(-3,2)或(3,0).
【解析】(1)解:将点A、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得.解得:.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2)解:设直线AB的表达式为:,将点A、B的坐标代入得:
. 解得:. 故直线AB的表达式为:.
过点C作轴的平行线交AB于点H.如图.
设点C(,),则H(,+1).
∵四边形ACBP是平行四边形,
. ∵-3<0,∴四边形ACBP的最大值为;
(3)解:∵抛物线y=-(x-2)2+5,
∴将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抛物线为:y=-x2+5,联立,解得,
∴D(1,4),
①如图2,当DA=DE,∠EDA=90°,E在AD右侧时,过D作x轴平行线交y轴于N,过E作y轴平行线,两线交于F点,
∵∠DAN+∠NDA=∠NDA+∠EDF=90°,∴∠DAN=∠EDF,
又∠DNA=∠EFD=90°,DA=DE,∴△DNA≌△EFD(AAS),
∴DN=EF=1,AN=DF=3,
∴E(4,3),
②当DA=DE,∠EDA=90°,E在AD左侧,
同理可得,E(-2,5),
③当AD=AE,∠DAE=90°,E在AD左侧时,
同理可得,E(-3,2),
④当AD=AE,∠DAE=90°,E在AD右侧时,
同理可得,E(3,0),
综上所述,E(4,3)或(-2,5)或(-3,2)或(3,0).
类型二、特殊四边形问题
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轴交于点,(点在点的左侧),与轴交于点,且点的坐标为.
(1)求点的坐标;
(2)如图1,若点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求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
(3)如图2,若点是抛物线上一点,点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是否存在点使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最大为;(3)存在,的坐标为或(3,-16)或
【解析】(1)(1)∵点在抛物线的图象上,∴
∴,∴点的坐标为;
(2)过作于点,过点作轴交于点,如图: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轴,∴,∴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当最大时,最大,设直线解析式为,
将代入得,∴,∴直线解析式为,
设,,则,
∴,
∵,∴当时,最大为,
∴此时最大为,即点到直线的距离值最大;
(3)存在.∵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设点N的坐标为(-2,m),点M的坐标为(x,)
分三种情况:①当AC为平行四边形ANMC的边时,如图,
∵A(-5,0),C(0,5),∴,即 ,解得,x=3.
∴∴点M的坐标为(3,-16)
②当AC为平行四边形AMNC的边长时,如图,
方法同①可得,,∴∴点M的坐标为(-7,-16);
③当AC为对角线时,如图,
∵A(-5,0),C(0,5),
∴线段AC的中点H的坐标为,即H()
∴,解得,。∴
∴点M的坐标为(-3,8)
综上,点的坐标为:或(3,-16)或.
例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分别交于点和点B,与y轴交于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对称轴;
(2)如图,点D与点C关于对称轴对称,点P在对称轴上,若,求点P的坐标;
(3)点M是抛物线上一动点,点N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以A、B、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对称轴为直线:;(2)P(1,1)或(1,2)
(3)存在,N(1,-4)
【解析】(1)解:把A(﹣1,0),点C(0,3)的坐标代入y=﹣x2+bx+c,得,,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对称轴为直线x1.
(2)解:如图1中,连接BD,设BD的中点T,连接PT,设P(1,m).
∵点D与点C关于对称轴对称,C(0,3),∴D(2,3),
∵B(3,0),∴T(,),BD,
∵∠BPD=90°,DT=TB,∴PTBD,∴(1)2+(m)2=()2,
解得m=1或2,∴P(1,1)或(1,2).
(3)解:存在,理由如下,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顶点坐标为,对称轴为
①当为对角线时,,设交于点,如图,
则,四边形是菱形,,
②当为边时,如图,
四边形是菱形,,
设,,,
在抛物线上,则,解得,
,或
,,解得
,
是菱形,,,即,解得
与矛盾,故不存在此情形,综上所述,当A、B、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
例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交于,与y轴交于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1,在直线BC上方的抛物线上有动点P,过点P作轴,交BC于点Q,当时,求点P的坐标;
(3)如图2,若点D坐标为,轴交直线BC于点E,将沿直线BC平移得到,移动过程中,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使以点A,C,,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3)存在,
【解析】(1)将代入,,,;
(2)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将代入得,解得,,
设,则,,
过点Q作轴交于点E,如图:
,,
,,(舍),;
(3)存在,;
理由分析:∵ 点D坐标为,B(3,0) ,∴DB=1,
将直线BC向左平移1个单位即可得到D点运动轨迹所在的直线,
由平移得D点在平移过程中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
∵当时,,∴,
∵,∴,AC的中点坐标为M,
当AC为对角线时,如图1和图2,设D'(n,-n+2),
∵,∴,∴,
∴D'(1,1)或D'(-1,3),
由矩形的性质可知,PD'经过点M且被M点平分,∴,
∴当D'(1,1)时,,即,
当D'(-1,3)时,,即;当AC为边时,有如下两种情况,如图3和图4,
设D'(n,-n+2),∵(图3),(图4),
∴(图3),(图4),
∴(图3),(图4),∴图3中,,图4中,
∴图3中,CD'的中点,图4中,AD'的中点;
所以图3中,,图4中,,
∴图3中,,即,图4中,,即;
综上可得:存在,.
【变式训练1】如图一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中,抛物线y=ax2+2x+c经过点A(﹣1,0)、B(3,0),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点D.在线段CB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过点P作PE⊥BC于点E,作PFAB交BC于点F.
(1)求抛物线和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
(2)当△PEF的周长为最大值时,求点P的坐标和△PEF的周长.
(3)若点G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点M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以C、B、G、M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G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抛物线函数表达式为,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为
(2)点P的坐标为 (,),△PEF的周长为
(3)存在,(2,3)或(-2,-5)或(4,-5)
【解析】(1)解:将点A(-1,0),B(3,0)代入,得: ,解得 ,
所以抛物线解析式为,C(0,3)
设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 ,将B(3,0),C(0,3)代入得: ,解得 ,
所以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为
(2)
解:如图,设将直线BC平移到与抛物线相切时的解析式为 ,与抛物线联立得:
整理得
,解得 ,
将代入,解得,
将代入得,
即△PEF的周长为最大值时,点P的坐标为 (,)
将代入得,
则此时,
因为△P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PEF的周长最大为
(3)答:存在.
已知B(3,0),C(0,3),设点G(, ),N(1,n),
当BC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时,根据中点公式得: ,,则G点坐标为(2,3);
当BC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时,同样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得: 或 ,解得 或 则G点坐标为(-2,-5)或(4,-5)
故点G坐标为(2,3)或(-2,-5)或(4,-5)
【变式训练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连接BC,,对称轴为直线,点D为此抛物线的顶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D点坐标;
(2)点E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连接BE和CE,求面积的最大值;
(3)点P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平面内存在点Q,使以点B、C、P、Q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矩形,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
【答案】(1)解析式为 ;D(2,);(2)S△BCE 有最大值为
(3)()或(3,4)或(7,4)或 ()
【解析】(1)解:∵,∴
又∵对称轴为,∴,将A,B代入解析式得:,解得
∴;把x=2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得,∴
(2)解:∵,,∴直线BC的解析式为:
设,则0
∴当时,有最大值,为;
(3)解:设,,由(1)知,
①若BC为矩形的对角线,由中点坐标公式得:,解得:
又∵,∴,即:
解得或,∴或,∴或
②若BP为矩形得对角线,由中点坐标公式得,解得
又∵,,即:,解得,∴
③若BQ为矩形的对角线,由中点坐标公式得,解得:
又∵,∴,即:,解得
∴
综上,点Q的坐标为或或或.
【变式训练3】如图,已知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点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下方的一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1,连接,过点作交于点,求长度的最大值及此时点的坐标;
(3)如图2,将抛物线沿射线的方向平移,使得新抛物线经过点,并记新抛物的顶点为,若点为新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动点,点为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一点,直接写出所有使得以A、D、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的点的坐标,并把求其中一个点的坐标的过程写出来.
【答案】(1)
(2)PG的最大长度为 ,此时点P的坐标为(3, )
(3)当点N的坐标为(10,0)或(-2,-10)或(-2, )或(-2, )时,以A、D、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
【解析】(1)解:由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把点C的坐标代入得,-12a=-2,解得,
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解: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 ,把点B(6,0),点C(0,-2)代入可得 ,解得 ,即直线BC的解析式为,
过点P作直线l∥BC,只有当直线l与抛物线相切(只有一个交点的时候)PG有最大值,
如图所示,此时P、G的位置分别为P1、G1,
设此时直线l的解析式为,
联立 得, ,△=,∴,
由,即,解得x=3,
故P1点的横坐标为3,代入直线l解析式得,其纵坐标为,
故P1的坐标为(3, ),即PG长度最大时点P的坐标为(3, ),
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 ,把点A(-2,0),点C(0,-2)代入可得 ,解得 ,即直线AC的解析式为 ,
∵PG∥AC,∴设直线PG的解析式为,把点P代入得,,
∴此时直线PG的解析式为,
联立直线PG和直线BC得 ,解得 ,
∴点G1的坐标为 ,
∴此时P1G1的长度为
∴PG的最大长度为 ,此时点P的坐标为(3, )
(3)解:如图3-1所示,过点C作直线CE∥x轴,过点B作CE的垂线,垂足为E,
由点,点,可得CE=OB=6,BE=OC=2,∴ ,
设抛物线沿射线CB方向平移,使点C平移到点G,过点G作GH⊥CE,
∵GH⊥CE,BE⊥CE,
∴GH∥BE,∴△CHG∽△CEB,∴,
∵抛物线沿射线的方向平移,可以看作先向右平移,再向上平移,
∴可以设抛物线沿着射线CB的方向向右平移t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其中t>0,
由抛物线经过点,
∴,即 ,解得t=2,∴,
∴点D的坐标为(4,-2),
如图3-2,当DM,AN为以A、D、M、N为顶点的菱形的对角线时,设AN与DM交于点Q,
则点Q的坐标为(4,0),∴AN⊥MD,且AQ=NQ=6,∴此时N点的坐标为(10,0);
如图3-3,设点M的坐标为(4,m),
当DM和MA为以A、D、M、N为顶点的菱形的邻边时,
则有AN∥MD,MA=MD,∴点N在直线x=-2上,
由题可得,MD=m-(-2)=m+2,MA= ,
∴,解得m=8,∴MD=10,∴AN=MD=10,∴点N的坐标为(-2,-10);
如图3-4,当AD和MD为以A、D、M、N为顶点的菱形的邻边时,
同理可得点N在直线x=-2上,∴AN=AD=,
∴点N的坐标为(-2, )或(-2,- )
综上所述,当点N的坐标为(10,0)或(-2,-10)或(-2, )或(-2,- )时,以A、D、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之学霸秘笈大揭秘专题10二次函数与圆存在性问题(原卷版+解析),共78页。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之学霸秘笈大揭秘专题7二次函数与菱形存在性问题(原卷版+解析),共107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9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压轴题 专题07 二次函数中的几何存在性问题(学生版+教师解析),文件包含2023年初中数学9年级上册同步压轴题专题07二次函数中的几何存在性问题教师版含解析docx、2023年初中数学9年级上册同步压轴题专题07二次函数中的几何存在性问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