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非洲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生物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必须依赖并适应环境,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读“非洲大陆年降水量和某动物分布图”完成1~2题。
1.非洲大陆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 )
A.南北回归线之间,降水量大致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B.整个大陆地区,降水量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C.赤道穿过的地区,降水量超过1 500毫米
D.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降水量低于250毫米
2.根据图中某动物分布地可知,该动物主要适宜生活在( )
A.干热的沙漠地区 B.深受海洋影响的沿海地区
C.湿热的雨林地区 D.干湿分明的稀树草原地区
目前,某短视频软件在非洲流行起来,主要覆盖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支持英语、法语、斯瓦希里语和阿姆哈拉语等多种语言。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3~6题。
3.从经纬度位置来看,非洲大陆( )
A.都位于东经度 B.都位于东半球
C.全部位于低纬度 D.跨东、西半球
4.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景观描述,错误的是( )
A.甲地黄沙漫漫,寸草不生
B.乙地森林茂密,水网稠密
C.丙地多袋鼠、骆驼等野生动物
D.丁地植物叶面具有蜡质层
5.该软件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流行,却支持英语、法语等语言,主要原因是( )
A.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非洲有较多的投资
B.英语、法语等语言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应用较为广泛
C.非洲地理位置靠近欧洲,英语和法语在民间广为流传
D.非洲许多国家都曾是英国与法国等国家的殖民地,独立后沿用了殖民时期的官方语言
6.使用这款软件的当地居民主要是( )
A.白色人种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D.混血人种
马赛人是东非高原的游牧民族,由于这里一年之中分干季和湿季,牧民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是“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马赛人在两地之间的游牧路线图”。读图,完成7~8题。
7.马赛人这样迁移的理由是( )
①基塔莱与多多马干湿季相反
②基塔莱终年多雨,降水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③5月到10月多多马是干季
④利用干湿季,逐水草而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每年的5—10月,马赛人的游牧方向是( )
A.由多多马向北游牧 B.由多多马向南游牧
C.由基塔莱向北游牧 D.由基塔莱向南游牧
2022年8月20日,据新闻报道,中非务实合作助力非洲发展。中非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非洲国家减少贫困、提升工业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做出显著贡献。读“非洲西部海岸国家加纳进出口统计图”,完成9~10题。
9.加纳的经济为撒哈拉以南非洲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缩影。该地区脱贫的合理措施有( )
A.努力扩大初级农矿产品的出口
B.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民族工业
C.大幅提高初级产品的出口价格
D.大力进口国外的产品
10.中非合作加快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消除贫困的进程,但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有( )
①人口众多,增长快 ②粮食短缺
③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环境问题突出 ④矿产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1月1日,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启动仪式在线上举行,非洲大陆自贸区秘书长宣布非洲国家正式开始在自贸区内进行贸易活动。非洲国家将以统一大市场的新面貌参与到全球经济活动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与非洲各国长期保持友好合作的关系,许多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建厂,目前中国是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材料二:“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1)、“非洲大陆沿赤道的地形剖面示图”(图2)和“刚果河流经地区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3)。
图3
图2
图1
(1)非洲西临 洋,东北与亚洲以 为陆上分界线。
(2)读图2,非洲大陆赤道附近的地势是 ;观察非洲大陆气候类型的分布,归纳其分布特点是 ;
赤道经过的大陆东西部气候类型不同,其影响因素是 。
(3)读图3,请归纳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与非洲各国长期保持友好合作的关系,许多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建厂。请分析许多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建厂的主要原因。
—能力提升—
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读“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图及甲、乙两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12~14题。
12.判断马达加斯加岛的地势特点,可以依据( )
A.降水量多少 B.河流流向
C.盛行风向 D.经纬网
13.该岛屿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
A.以平原为主 B.南高北低
C.东高西低 D.西部沿海地势比东部更陡峭
14.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终年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乙地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
C.甲地位于迎风坡,降水更多
D.乙地属于地中海气候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15~18题。
15.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是( )
A.热带雨林气候贯穿非洲赤道地区 B.热带沙漠气候分布面积最广
C.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D.南部没有热带草原气候分布
16.图中乙河比甲河水量大的原因是( )
A.乙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 B.乙河流程比甲河长
C.甲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水源少 D.甲河流经地区人口稠密,用水量大
17.历史上甲河下游每年6—10月定期泛滥,其主要原因是( )
A.上游水电站定时放水
B.下游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
C.上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降水丰富
D.下游支流众多,水位变化大
18.有关研究数据显示,有“赤道雪峰”之称的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川面积在过去的80年中萎缩了80%以上,雪冠有可能在50年内消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雪峰”奇观的形成因素主要是海陆位置
B.乞力马扎罗山山麓地带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C.乞力马扎罗山位于东非高原,是世界的最高峰
D.乞力马扎罗山雪冠面临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采集冰川作为饮用水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可可是用于制作巧克力、冰淇淋、糖果、糕点等食品的重要原料。可可树生长的最佳温度是24~28 ℃(不低于20 ℃),降水量的需求是1 500~2 000毫米。
材料二:科特迪瓦处在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过渡地带。由于受长期战乱的影响,该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程度及工业基础薄弱,粮食不能自给,大米年消费60%需进口。该国农业从业人口占全国劳动力的49%,主要经济作物是可可和咖啡,种植面积占全国可耕地面积的 75%,可可生产和出口居世界前列,占全球供给量的45%。
材料三:“科特迪瓦区域略图”。
(1)从半球位置上来看,科特迪瓦位于 半球和 半球;从海陆位置上来看,科特迪瓦位于 洲西部,南临 湾。
(2)读图可知,科特迪瓦的地势特点是 。
(3)简要说明科特迪瓦可可的主要分布区及其种植可可的有利条件。
(4)为了促进科特迪瓦的经济发展,有人提出该国应进一步扩大可可种植面积,但该观点遭到一些人反对,试说明反对的理由。
答案:
夯实基础:
1-5:ADBCD 6-10:BCABA
(1)大西 苏伊士运河(2)东部高、西部低 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地形
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含沙量小等。
非洲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工厂所需的原材料充足;非洲人口多,市场需求大,劳动力资源充足;非洲经济相对落后,地价、人工成本较低,产品成本较低,在国际市场更具竞争力。
能力提升:
12-16:BCCCA 17-18:CB
19.(1)东 北 非 几内亚(2)北高南低
(3)科特迪瓦的可可种植区主要位于该国东部和南部区域。该区域地处热带地区,终年高温;河流多,灌溉水源充足;河流沿岸土壤肥沃;该国农业从业人口多,劳动力充足;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运输便利,利于出口。
(4)当地粮食不能自给,扩大可可种植面积将进一步压缩粮食的种植面积,加剧粮食短缺;扩大可可种植面积可能会砍伐森林,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可可种植和出口的经济效益较低。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非洲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dl/tb_c466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非洲练习</a>,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非洲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非洲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非洲综合训练题,共20页。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非洲习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非洲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共38分,填空题(共10分,判断题(共18分,解答题(共34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