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提高思维创新能力 (B卷·能力提升练)( 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5456200/0-17097759802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2 提高思维创新能力 (B卷·能力提升练)( 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5456200/0-170977598032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2 提高思维创新能力 (B卷·能力提升练)( 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5456200/0-170977598034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2 提高思维创新能力 (B卷·能力提升练)( 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5456200/1-170977598230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2 提高思维创新能力 (B卷·能力提升练)( 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5456200/1-170977598233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2 提高思维创新能力 (B卷·能力提升练)( 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5456200/1-170977598238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分层试卷AB卷(统编版)
- 专题10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A卷·知识通关练)-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分层试卷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11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A卷·知识通关练)-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分层试卷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10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B卷·能力提升练)-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分层试卷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11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B卷·能力提升练)-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分层试卷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12 提高思维创新能力(A卷·知识通关练)-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分层试卷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专题12 提高思维创新能力 (B卷·能力提升练)-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分层试卷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2 提高思维创新能力 (B卷·能力提升练)-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分层试卷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文件包含专题12提高思维创新能力B卷·能力提升练原卷版docx、专题12提高思维创新能力B卷·能力提升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A
【解析】A: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该科研团队将毛毛虫和芯片两种事物的要素和功能等相似属性进行类比:一是要素对比,毛毛虫的脚小、腿多、身体硕大;芯片的探针小、磁珠大。二是功能对比,脚虽然小,但足够多,能将硕大的身体紧紧附着在叶面上。由此推知,通过增大纳米级探针的密度把微米级磁珠连接到芯片上。该团队解决难题的过程运用了类比推理,A符合题意。
B: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材料体现的是类比推理,未涉及归纳推理,B不合题意。
C: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它是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是一种展开性的思维方式。材料体现的是类比推理,未涉及发散思维,C不合题意。
D: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材料体现的是类比推理,未涉及聚合思维,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C 3.D
【解析】2.①:实现了行政执法效果最大化夸大了该做法的作用,①错误。
②:对同一对象开展“一张清单”行政执法模式改革,对同一对象开展“一张清单”,“全科式”联合执法检查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体现,②正确。
③:“全科式”联合执法检查有利于提升行政执法的能力,③正确。
④:政府全面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基本职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错误。
故本题选C。
3.①:“一张清单、全科式”执法检查的优势在于可以可以提升行政执法合力,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治理能效,以偏概全说法错误,①错误。
②:我们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聚焦社会关注,回应群众关切”体现贯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②正确。
③:质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错误。
④:科学思维所说的创新思维,不是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能动性,而是特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贵,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该平台覆盖众多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协同执法场景,为破解重复执法、多头执法提供智能支撑。以行政执法模式改革,体现问题导向的创新思维,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
4.A
【解析】A: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其特点是跨越的联结性和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由日出、日落时分的太阳景观联想沙尘暴环境下的太阳,这是在运用联想思维,A符合题意。
B:形象思维是指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材料分析了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太阳景观产生的原因,这明显不是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材料并不是运用形象思维,B排除。
C:正确认识事物需要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C错误。
D:思维具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材料只是反映了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太阳景观,并不是对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也就不能体现“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D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
5.C
【解析】①:代糖是一种甜味剂,不会产生糖的长期过量摄入问题,因而代糖与糖是有差别的同一,①不选。
②③:由于人对甜味本能的热爱,用甜味剂代替有甜味的糖成为一种选择,安全优质的代糖应运而生,这是对甜味需要的满足从糖到代糖的迁移,代糖的产生是对甜味的热爱与“减糖”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②③入选。
④:糖长期过量摄入会导致代谢紊乱等问题。人们为了追求健康,在通过运动促进糖脂代谢的同时,愈加注重“减糖”,是在产生相关问题后,再研究的代糖,因而没有体现超前意识,④不选。
故本题选C。
【点睛】
6.D
【解析】A:逆向思维是反向求索,是与原来的思路相反的思路,材料没有体现,A不符合题意。
B:思维具体是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感性具体是对事物的直观的整体表象,B说法错误。
C:超前思维是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材料没有体现,C不符合题意。
D:画好一幅植物博物画,需要长时间的细致观察,运用形象思维概括植物的形象特征,还要将所绘植物最鲜明的物种特征表现出来,运用抽象思维抽象和概括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
7.A
【解析】A:事物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后人们对戴口罩的态度,体现了辩证思维的动态性,A观点符合题意。
B:超前思维的不确定性是指超前思维指向未来,但未来并不是现实的单向直线的延伸,存在多向变化的可能性,B观点不符合题意。
C:发散思维是根据已知的事情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C观点不符合题意。
D:适度思维是指把握适度原则,不犯极端化的错误,D观点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8.A
【解析】①②: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从筹办之初就开始全面规划管理冬奥遗产,这表明利用超前思维,可以合理的利用冬奥遗产,同时遗产理念的实现,需要经过实践,①②入选。
③:遗产的利用,是在遗产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二者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③不选。
④:应当树立全局观念,冬奥遗产的利用是冬奥会筹办的组成部分,要服从和服务于冬奥会的大局,④不选。
故本题选A。
【点睛】
9.C
【解析】①: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北京冬奥组委选择使用二氧化碳制冰技术,是判断制冰技术发展的趋势,而不是创造其发展趋势,①说法错误,排除。
②④:相较于会对大气造成污染的传统制冷剂,二氧化碳制冷剂无毒无害,非常环保,其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0,全球变暖潜能值仅为1,说明北京冬奥组委坚持辩证思维,分析制冰技术运用的内在矛盾;同时遵循逻辑推理,把握制冷剂使用与环境保护的因果关系,②④符合题意。
③:发散思维是从一个出发点向四面八方扩散、辐射,而不是进行思维的收敛和集中,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
10.D
【解析】A:《文心雕龙》是南朝刘勰的文学理论专著,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部分。总论明确提出文学批评的根本原则,是全书的“文之枢纽”,这反映主要运用了综合的思维方法,A排除。
B:刘勰创作《文心雕龙》,展现了其文学研究的严谨,但其成果不能作为当代文学价值判断标准。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只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才能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B排除。
C:把握了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但这不能说明其完成了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全部理论建构。整体性是综合方法的重要特征。任何一次综合的结果都只是对认识对象相对完整的认识,只是对现实原型的近似描述。只有将分析与综合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C排除。
D:总论明确提出文学批评的根本原则,是全书的“文之枢纽”。文体论分别论述了三十五种文体的源流演变及不同特征,这表明是在综合的指导下,具体分析各文体的流变,形成了结构严密的理论体系,D正确。
故本题选D。
11.A
【解析】①:按照“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的总体安排,各方合力,体现坚持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①符合题意。
②:从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等方面着手,推动我国现代种业不断发展,运用了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②符合题意。
③:规律是客观的,其发挥作用与人是否尊重规律无关,③说法错误。
④: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活动没有,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2.A
【解析】①③:“去做你热爱的事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天赋”,强调通过渐进式量的积累进而实现质的飞跃,同时也强调了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①③符合题意。
②:正确的价值理念对人的成长有积极的指引作用,但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②排除。
④:寻觅社会历史的真谛和规律,探索人类认识的奥秘,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3.C
【解析】①: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间断性、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①错误。
②③:25年的坚守,25步的征途,鞭策并鼓励他圆满完成任务,正是25年的积累为邓清明实现梦想打下了基础,这启示我们量的变化的不断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质变,要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地创造条件促进事物的质变,②③正确。
④: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性与渐进性都重要,无法比较,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4.C
【解析】C:通过材料中对“劳动”地位的阐述,可以看出“劳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是由思维抽象走向思维具体的合适的上升起点,C符合题意。
A:材料强调“劳动”这一概念的重要性,没有涉及辩证思维的特征,A不符合题意。
B:材料没有涉及正确认识事物要坚持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B不符合题意。
D:材料强调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需要正确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升起点,而简略化是思维抽象的一个重要环节,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5.D
【解析】①:人们通过感性具体形成的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而不是对事物的零散的、片面的认识,①错误。
②:思维具体是在理性认识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②错误。
③:这一探究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要从实际出发认识事物,在体验中进行思考,一步步加深对新农村的认识,③符合题意。
④: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会形成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这是感性具体;在生活体验中进行思考,通过思维抽象,一步步加深对新农村的认识,会形成对新农村的零散的有关本质的认识;体验活动结束后,给新农村下一个自己的定义,认识发展到了思维具体,形成对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认识发展是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6.D
【解析】①:应该是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普遍性寓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中,①说法错误。
②: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不是传统与现代的对立统一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本质,②说法错误。
③④: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这强调文明进步的飞跃性与间断性离不开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同时说明现代并非与传统绝缘,应在扬弃中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7.多级火箭、太空电梯等构想运用了推理和想象等方法进行超前思维。这些构想为人类奔赴外太空提供多种可能,体现了超前思维的探索性。
【分析】背景素材:人类奔赴外太空的构想
考点考查:超前思维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可转化为:从超前思维的角度分析人类奔赴外太空的构想体现了什么道理,有什么意义。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将多节火箭串联起来,组成一列多级火箭以提高速度。这一构想,如今已成为航天领域的重要应用。另外一个构想是建造一部太空电梯,用电梯把人和物资送往太空→可联系推理和想象等方法、为人类奔赴外太空提供多种可能,体现了超前思维的探索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点睛】
18.(1)①阅读是矛盾的普遍性,社交化阅读和传统阅读是矛盾的特殊性。社交化阅读作为一种全新阅读模式,以线上分享、互动、传播为特征,正成为数字时代的阅读潮流;传统阅读以作品为核心,侧重个人品读,不易受干扰。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社交化阅读则以读者为核心,凸显阅读的社交属性,能极大地激发阅读兴趣,使读者在便捷获取大量信息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发帖、评论、弹幕等来帮助作者生成创作内容,获得与作者共创阅读内容的奇妙体验。与传统阅读相比,社交化阅读更容易分散注意力,产生浅阅读和泛娱乐化阅读等问题,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社交化阅读要与传统阅读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和长处。
(2)①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文化传播的形式会发生变化,要推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②无论是社交化阅读还是传统阅读,这些约定俗成的仪式和活动,承载着人类对知识和生命的特别敬意,聚集了民众文化心理和认同感。在传承创新中让阅读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现场,成为与时代同行的节日新风,这样的阅读才历久弥新。
(3)①坚持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通过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形成多种方案,做到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并进行可行性论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②利用超前思维的前瞻性功能,通过调查研究,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各要素,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进行整体谋划,作出正确决策。
【分析】背景素材:社交化阅读日益流行
考点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创新思维方法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有人认为,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社交化阅读必将取代传统阅读。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解答此类试题,应肯定题中观点的合理性,并说明依据;同时指出题中观点的不足,并说明理由,最后得出结论。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传统阅读以作品为核心,侧重个人品读,不易受干扰。社交化阅读则以读者为核心,凸显阅读的社交属性,能极大地激发阅读兴趣,使读者在便捷获取大量信息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发帖、评论、弹幕等来帮助作者生成创作内容,获得与作者共创阅读内容的奇妙体验→可联系矛盾具有特殊性。
关键词②:在阅读中传承文明,关系到个人的素质提升与国家的兴旺发达→可联系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关键词③:虽然社交化阅读日益流行,但传统阅读依然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在图书馆、书店或农家书屋等实体场景里浸润书香仍是许多人的优先选择→可联系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阅读为什么会出现“变”与“不变”的现象。解答时把握关键信息,调动运用教材知识分析回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社交化阅读作为一种全新阅读模式,以线上分享、互动、传播为特征,正成为数字时代的阅读潮流→可联系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②:无论阅读的模式、场景等如何变化,开卷有益始终不变,阅读的意义始终不变→可联系文化的作用和意义、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运用两种创新思维方法,谈谈将如何进行创作。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解答本题注意从创新思维方法角度思考分析。参考:坚持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利用超前思维的前瞻性功能。
【点睛】
19.(1)
①农业文化遗产兼具农业经济、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多重功能,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②农业文化遗产承载着农业发展的历史,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能够增强文化自信;
③其中蕴含的智慧(生态理念、农业技术)能够为我国乃至世界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2)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②农业文化遗产的过度开发利用会破坏其功能的完整性,导致不可逆转的后果,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之间,又能相互促进。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中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才能焕发生机活力。
(3)
①基于农业文化遗产的多重功能,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道路。
②以动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不仅要考察农业文化遗产的现状和历史,而且要思考其未来发展。
③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既要尽量保持农业遗产的原状,又要合理开发利用,在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之中保护农业文化遗产。
【分析】背景素材:农业文化遗产
考点考查:矛盾的基本属性、文化的功能、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辩证思维等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回答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需要调用文化的功能、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等有关知识,可用“有利于/有助于……”的话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农业文化遗产兼具农业经济、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多重功能→可联系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②: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资源、农业技术、民俗文化等→可联系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③:探索出一条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道路→可联系为我国乃至世界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评析类试题,解答此类试题,可以先肯定题中观点的合理性,并说明依据;然后指出题中观点的不足,并说明理由;最后得出结论。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正误判断:题干观点是不科学的。
关键词①:农业文化遗产的过度开发利用会破坏其功能的完整性→可联系矛盾具有斗争性。以此证明观点中有合理的部分。
关键词②:实现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可联系矛盾具有同一性。以此证明观点中有不合理的部分。
关键词③:在保护下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中保护→可联系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以此证明观点中有不合理的部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回答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合理性,需要调用辩证思维的有关知识,知识限定具体明确,可以知识为线索,检索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农业文化遗产兼具农业经济、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多重功能→可联系辩证思维的整体性。
关键词②:探索出一条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道路→可联系辩证思维的动态性。
关键词③:利用特色物种资源、良好生态条件、浓郁民俗风情和优美田园景观,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有文化内涵的生态农产品和特色食品, 发展观光、休闲、康养、度假、研学、文创等多种业态的旅游产品,将文化与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可联系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20.(1)①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王忠心建功基层、爱岗敬业,让个人追求与国防事业高度契合;聂海胜把“小我”融入祖国需要和人民利益的“大我”,为载人航天事业奉献青春。②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王忠心、聂海胜正确处理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③人的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砥砺自我。王忠心、聂海胜坚定理想信念,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经过刻苦训练和艰辛付出,成为各自岗位上的佼佼者。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王忠心、聂海胜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担时代重任,为社会发展进步贡献了自身力量。
(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王忠心、聂海胜多年的理论学习和刻苦训练是量的积累的过程。王忠心成为“导弹兵王”,聂海胜成为优秀航天员,是质变的体现。他们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即通过渐进性的积累产生飞跃性,最终实现质变。新时代青年要有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不问前程的苦干精神,在素质锤炼、能力提升、经验积累中不断积累才干,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飞跃性发展。
【分析】背景素材:两位“八一勋章”获得者的英雄事迹
考点考查: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小题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需调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2021年6月,57岁的他再上太空,圆满完成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任务,在轨驻留3个月,精心组织空间站两次出舱活动,实现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可联系教材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②:有这样一组数据记录着他的价值:扎根一个连队29年;熟练操作3种型号导弹武器,精通测控专业全部19个号位;培养和帮带出200多名技术骨干。→可联系教材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王忠心、聂海胜正确处理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
关键词③:为学好专业基础知识,他翻烂了《电子线路》等初级教材;为啃下电路图这块“硬骨头”,他把十几米长的图纸化整为零,反复默画背记。→可联系教材人的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砥砺自我。
关键词④:忠诚决定方向,信念坚定方铸英雄之魂。→可联系教材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小题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启示类主观题,需调用质量互变规律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为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他每次训练都一丝不苟,仅一个电缆插拔动作就练习上千次。经过多年刻苦训练,圆满完成基础理论、专业技术、任务模拟等八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各项考核。→可联系教材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2 提高思维创新能力(A卷·知识通关练)-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分层试卷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文件包含专题12提高思维创新能力A卷·知识通关练原卷版docx、专题12提高思维创新能力A卷·知识通关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1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B卷·能力提升练)-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分层试卷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文件包含专题11运用辩证思维方法B卷·能力提升练原卷版docx、专题11运用辩证思维方法B卷·能力提升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0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B卷·能力提升练)-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分层试卷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文件包含专题10遵循逻辑思维规则B卷·能力提升练原卷版docx、专题10遵循逻辑思维规则B卷·能力提升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