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0课《兰亭集序》预习指导(挖空训练+情境默写+文化常识和成语+素材运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0课《兰亭集序》预习指导(挖空训练+情境默写+文化常识和成语+素材运用)01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0课《兰亭集序》预习指导(挖空训练+情境默写+文化常识和成语+素材运用)02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人教统编版10.1 兰亭集序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10.1 兰亭集序课时作业,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挖空训练,情境默写,文化常识和成语积累,作文素材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挖空训练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干支纪年法),暮春(春季的最末一个月,农历三月)之初,会(集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句式:状语后置),修禊事也。群贤毕(全,都)至,少长咸(全,都)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高高的)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景物回互相衬托)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其次(旁边)。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繁盛),一觞一咏(喝着酒,作着诗),亦足以畅叙幽情(深远高雅的情思)。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自然界的万物)之盛,所以(用以,用来)游目骋怀(纵目观赏,开畅胸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实在)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互相交往),俯仰(一俯一仰之间,比喻时间短暂)一世。或(有的人)取诸(相当于“之于”)怀抱,悟(同“晤”,面对)言一室之内;或因(凭借)寄所托,放浪(放纵,不受拘束)形骸(人的躯体)之外。虽趣(同“取”)舍万殊,静躁(静与动)不同,当其欣(感到欣喜)于(对)所遇(接触)(句式:状语后置),暂(一时)得(自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取独)将至;及其所之(求得)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连接)之矣。向(过去,以前)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因)之兴(发生,引起)怀,况修(长)短随化(自然),终期(归结)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大事)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原因),若(像)合一契,未尝不临(面对)文嗟悼(悲伤),不能喻(明白)之于(在)怀。固(乃,就)知一(把…看作一样)死生为虚诞(虚妄荒诞),齐(把…看作相等)彭殇为妄作(虚妄之谈)。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纵使,即使)世殊事异,所以(表原因)兴怀,其致(意态,情趣)一(相同)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对)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
    二、情境默写
    1在《兰亭集序》中,“ , ”是为了祈福消灾。
    2《兰亭集序》中交代了在兰亭聚会的人是“ , ”,各路英才,老少皆有。
    3《兰亭集序》中描绘山、竹风景的句子:“ , ”。
    4.描写气候宜人的句子是“ , ” 。
    5.王羲之在兰亭集会时一仰一俯看到景象是:“ , ”。
    6.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确实感到非常快乐的句子是“ , ”。
    7.在《兰亭集序》中,“ ”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8.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 ”。
    9在《兰亭集序》中,“ , ”是说“静:谈玄悟道”。
    10在《兰亭集序》中,“ , ”是说“躁:归隐山林”。
    11在《兰亭集序》中,在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 ”。
    12.在《兰亭集序》中,“ ”一句道出了理想选择之痛。
    13.在《兰亭集序》中,“ , ”,这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它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
    14.在《兰亭集序》中,写人生的长短和最终的死亡都是我们主观意志无法左右的句子是:“ , !”。
    15在《兰亭集序》中,悲古人生死感慨,深有同感的句子是: 。
    16在《兰亭集序》中,“ ”,也写出了许多人读古人文章时的共同体验,即在感情上跟作者发生共鸣。
    17在《兰亭集序》中,当作者阅读到;古人的文章并从中看到了自己的掠影时的状态是“ , ”。
    18.在《兰亭集序》中,悲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崇尚虚无的句子是:“ , ”。
    【参考答案】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3.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4.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6.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7.信可乐也
    8.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9.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10.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11.不知老之将至
    12.及其所之既倦
    13.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14.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15.死生亦大矣
    16.临文嗟悼
    17.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1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
    三、文化常识和成语积累
    1.年号:
    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一般要改变年号,叫作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清两朝,一般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 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清高宗就被称为乾隆皇帝。永和,晋穆帝司马聃的年号。
    2.干支 :
    天干地支的合称。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禊事:
    古代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
    选必下《兰亭集序》成语积累
    ① 流觞曲水:觞,古代酒器;曲水:弯曲的水道。把酒杯放在弯弯曲曲的水中顺水漂流,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喝酒。后形容春游宴会。
    ② 群贤毕至: 指贤能者齐集,济济一堂,都会聚在这里。
    ③ 崇山峻岭: 崇,高;峻,山高、陡。岭,山。形容山高大、险峻,十分陡峭。茂林修竹: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④ 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⑤ 俯仰之间: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形容时间极短。
    ⑥ 放浪形骸:指行为不受世俗礼法约束;旷达豪爽。
    ⑦ 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⑧ 感慨系之: 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⑨ 修短随化:指人的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
    ⑩ 世殊时异:时代不同,世事不同。
    ⑪ 情随事迁:意思是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⑫ 老之将至: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
    ⑬ 放浪形骸:意思是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⑭ 惠风和畅:是指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
    ⑮ 天朗气清:意思是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⑯ 畅叙幽情:指尽情地叙谈,把内心深处的感情都表达出来。
    ⑰ 一觞一咏: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
    ⑱ 丝竹管弦: 意思是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⑲ 少长咸集: 年轻的年长的都聚在一起。形容聚会的人很多。
    四、作文素材运用
    【关于王羲之】
    素材一: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九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风霜雨雪,从不间断。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 一次练字时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素材二:
    王羲之幼年跟从父辈学习书法,他四处游历,精研各种书体,博取众家之长;他各家长处融会贯通;他临池学书,墨水浸染池水。这为他的书法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世人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赞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兰亭集序》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可用话题:专注与勤奋;夯实基础,厚积薄发;立志成才;创新。
    示例一:
    王羲之九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风霜雨雪,从不间断。他在绍兴的水边练字,一池水都被他的洗笔砚染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要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的过日子,那么他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而王羲之本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由此可见,立志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呀!
    示例二:
    王羲之幼年跟从父辈学习书法,他四处游历,精研各种书体,博取众家之长;他各家长处融会贯通;他临池学书,墨水浸染池水。这为他的书法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因为他有了扎实的基础,才能创造出风格轻灵优美、潇洒飘逸的新书体,才能使其书体纵则有行,横则无列,气韵生动,笔意流畅,给人以神采飞扬,起伏跌宕之感。因此,扎实的基础能助你成功。
    示例三:
    漫步在清风之中,找寻古人的足迹,踏过重重的山脉,来到了墨池旁。望着那一池墨水就想起了那为了打好基础,墨染一池水的书圣——王羲之。他的书体被后人称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令多少人望尘莫及呀!倘若当初他没有夯实基础,怎能一鸣惊人?怎么会有《兰亭集序》中“之”字,字字不同的妙笔?正因为他打好了基础,扎好了根基,才会妙笔生花。因此,成功之花开在基础的枝头。
    示例四:
    世人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兰亭集序》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何以能在书法艺术上取得如此高的造诣呢?我想除了他勤奋努力外,更重要的是他能够精研各种书体,博取众家之长,尤其能将各家用笔、结字的长处融会贯通,创造出风格轻灵优美、潇洒飘逸的新书,突破了汉魏质朴厚重的风格。假如王羲之不能摆脱汉魏风格,对字体不能进行创新,那么他的书法艺术还能达到“纵则有行,横则无列,气韵生动,笔意流畅”的效果吗?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骄人的成就,就必须有创新的精神。
    【关于生命名言警句】
    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2.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
    3.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吝惜)其死。——白居易
    4.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秋瑾
    5.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三毛
    6.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
    7.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8.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9.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10.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西塞罗
    11.自由人最少想到死,所以他的智慧不是关于死的默念而是关于生的沉思。——斯宾诺莎
    12.我一直深信,没有一种东西是永远属于我们的。生命好比旅行,也许在旅程中我们会拥有某些东西,但是终究不能带走它。——范思哲
    素材运用:
    1.如今的社会,精彩、繁杂,充斥的各种资源让人眼花缭乱,可当下的丰富却并不成体系,我们每日游离在琐碎的信息里,生命的本质也在琐碎与过载中松散、忘却、虚无,最终失去意义。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正因生命短暂,所以才要时刻保持对生命的清醒,生活并非松散而虚无的,而是有具体的热爱与追寻,是切实而厚重的,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价值,我们应专注于当下,找到生命的锚点,找到具体的目标、理想,并为之奋斗,而非整日浑浑噩噩、消极度日。
    2.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是啊,当我们今天再看《兰亭集序》时,同样会生发出对生命价值的感慨,还是会“有感于斯文”,这就是文学的价值所在吧。不仅是文学,被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更是国之瑰宝,那藏锋回锋中的运笔转折,由方转圆间的奇妙变化,翩若游龙,婉若惊鸿,无不让人为之赞叹。书法背后随兴自在与闲愁万种的情绪交融,亦使人们不断临摹、赓续传承,也让世世代代的人感受着古人畅叙幽情、极尽兴怀的逸趣,获得一种不同寻常的“美感体验”。
    相关试卷

    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练习: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201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9.2 *项脊轩志练习</a>,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挖空训练,情景默写,文言知识,诸父,素材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3* 鸿门宴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1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3* 鸿门宴一课一练</a>,共5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2* 齐桓晋文之事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1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1.2* 齐桓晋文之事巩固练习</a>,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挖空训练,文化常识,相关成语,素材美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