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11课《五代史伶官传序》预习指导(挖空训练+一词多义+文言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译文+理解性默写)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11课《五代史伶官传序》预习指导(挖空训练+一词多义+文言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译文+理解性默写)第1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11课《五代史伶官传序》预习指导(挖空训练+一词多义+文言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译文+理解性默写)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时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挖空训练,一词多义,文言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译文,理解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挖空训练
    五代史伶(líng)官传序
    【伶官:宫廷中的乐官和授有官职的演戏艺人】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原:推究,考查】庄宗【庄宗:即后唐庄宗李存勖,李克用长子,继父为晋王,又于后梁龙德三年(923)称帝,国号唐。同年灭后梁。同光四年(926),在兵变中被杀,在位仅三年】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晋王:西域突厥族沙陀部酋长李克用。因受唐王朝之召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后封晋王】之将终【终:死】也,以【以:拿】三矢【矢:箭】赐庄宗而告之曰:“梁【梁:后梁太祖朱温,原是黄巢部将,叛变归唐,后封为梁王】,吾仇也;燕王【燕王:指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其子刘守光,后被朱温封为燕王。此处称刘仁恭为燕王,是笼统说法】,吾所立;契丹【契丹:宋时北方的一个部族】与吾约【约:订立盟约】为兄弟;而皆背【背:背叛】晋以归【归:归顺】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与:赐给】尔三矢,尔其【其:语气副词,表示命令或祈求】无忘乃【乃:你的】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庙:指宗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之所。此处专指李克用的祠,同下文的“太庙”】。其【其:指代前事,可译为"此"、"这"】后用兵,则遣从事【从事:原指州郡长官的僚属,这里泛指一般幕僚随从】以一少牢【少牢:用一猪一羊祭祀】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纳之:把箭放好】。
    方其系【系:捆绑】燕父子以组【组:绳索】,函【函:木匣。此处用作动词,盛以木匣】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先王:指晋王李克用】,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chóu)【仇雠:仇敌】已灭,天下已定,一夫【一夫:指唐庄宗同光四年(926)发动贝州兵变的军士皇甫晖】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誓天断发:截发置地,向天发誓】,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岂:难道】得之难而失之易欤(yú)【欤:表疑问的语气助词】?抑【抑:表转折的连词,相当于“或者”、“还是”】本【本:考究】其成败之迹【迹:事迹,道理】,而皆自于人欤?
    《书》【《书》:《尚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yì)豫【逸豫:安逸舒适】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举:全、所有】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形容细小之事。忽是寸的十万分之一,微是寸的百万分之一】,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溺:溺爱,对人或事物爱好过分】,岂独伶人也哉【也哉:语气词连用,表示反诘语气】!
    二、一词多义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语气副词,表示命令或祈求
    其后用兵:指代前事,可译为"此"、"这"
    何其衰也:语气词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

    与尔三矢:给
    无乃尔是过与:通“欤”,语气助词
    尝与人佣耕:介词,为、给、替
    与其所以失之者:连词,和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交好、亲近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容易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轻易
    以乱易整,不武:交换

    而皆背晋以归梁:归附、依附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返回
    而其归书也必速:归还
    若水之归下也:汇聚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

    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悄悄地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为隐身份而改装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
    三、文言句式
    盛以锦囊——介宾结构状语后置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状语后置
    而告以(之)成功——状语后置 省略句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状语后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状语后置
    四、词类活用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名词作动词,订立盟约
    而告以成功:动词作名词,成功的消息
    函梁君臣之首:名词作动词,用盒子装
    一夫夜呼: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乱者四应:数词作状语,从四方
    仓皇东出:名词作状语,向东面
    忧劳可以兴国:使动用法,使……兴盛
    逸豫可以亡身:使动用法,使……灭亡
    祸患常积于忽微:形容词作名词,细微的地方
    智勇多困于所溺:形容词作名词,有智有勇的人
    五、古今异义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古]人为
    [今]有关员工的录用、培养、奖惩等工作
    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古]推究,探究
    [今]原来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一般的官员
    [今]做某一方面的工作
    4、抑本其成败之迹
    [古]抑或,或者,还是
    [今] 压制
    4、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古]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
    [今]表示另提一事或另一种情况。
    六、译文
    啊!国家的兴盛与衰败的道理,虽说是天意,难道不是人为的缘故吗?探究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传言晋王李克用临死时,曾把三支箭交给庄宗,并对他说:“梁是我的仇人,燕王是我扶持的,契丹与我结为兄弟,但都背叛了我而归附于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支箭,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心愿。”庄宗收下箭藏在宗庙里,此后打仗时,就派官员以少牢之礼祭祀于宗庙,恭敬地取出箭,放入锦锻织的袋子里,背着它冲杀在前,等打了胜仗,又把箭放回宗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放着梁王君臣的头颅,进宗庙,把箭交还先王,禀告报仇成功的消息的时候,他意气之盛,可以说是豪壮啊!等仇敌已灭,天下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叛乱的人四方响应,庄宗慌张东逃,还没等见到敌人,官兵们就离散了,只剩下君臣互相瞧着,不知投奔哪里是好,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这又是多么衰败啊!难道真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易吗!还是推究他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都在于人为的缘故呢?
    《尚书》说:“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好处。”忧患与勤劳可以使国家兴盛,贪图安逸享乐可丧失性命,这是很自然的道理。所以当庄宗气势旺盛时,天下所有豪杰无人能同他对抗,等到衰败时,几十个伶人就可使他命丧国亡,为天下人所耻笑。可见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难道仅仅是伶人的事吗?
    七、理解性默写
    、《伶官传序》中,作者否定“得”“失”的难易都是由人事决定的句子是: ? 。
    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 , , 。”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 , 。
    4.《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 , !”
    5.《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 , , ?”
    6.《伶官传序》中,从“ , ”可以知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7.《伶官传序》中,晋王将终时提及三个仇人的情况是: , ; , ; , 。
    8.《伶官传序》中,作者以感叹词起笔,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 ! , , !”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9.《伶官传序》中,庄宗出兵打仗及凯旋之时,用“ , , , , , ”来表示对父亲的敬重及对其遗愿的重视。
    10.《伶官传序》中,由“ , , ; , , , ”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 , , ?”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
    1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 , 。”
    12.《伶官传序》中,作者引《尚书》之语与史实相对照的句子是:“ , 。”
    13.《伶官传序》中,作者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其中先“扬”的句子是:“ , , , , ”,从而表现他意气的壮大。
    14.《伶官传序》中,庄宗之父以三箭与其子来明其志的句子是:“ , !”
    15.《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是:“ , , !”
    16.《伶官传序》中,当发现有作乱的情况时,庄宗及臣子们的反应是:“ , , , 。”
    17.《伶官传序》中,写庄宗上战场时,请箭的方式是“ , ”,然后背箭去奋勇杀敌。
    18.《伶官传序》中,描写庄宗打败敌人意气之盛的句子是:“ , , , , , , !”
    19.《伶官传序》中,描写庄宗发誓流泪的衰微之态的句子是:“ , , !”
    20.《伶官传序》中,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 ? ?”来说明得失天下皆因人事。
    【参考答案】
    1.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6.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7.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8.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9.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10.“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1.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2.满招损,谦得益。
    1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14.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16.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17.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
    18..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19.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0.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相关试卷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2* 齐桓晋文之事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2* 齐桓晋文之事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挖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种树郭橐驼传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种树郭橐驼传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挖空训练,词类活用,一词多义,译文,理解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0课《归去来兮辞并序》预习指导(挖空训练+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灯活用+文言句式+默写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0课《归去来兮辞并序》预习指导(挖空训练+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灯活用+文言句式+默写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挖空训练,典故解说,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译文,理解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