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物理二、三轮复习总攻略专题3.6练中厘清物理概念、物理学史及物理思想方法(原卷版+解析)

    高考物理二、三轮复习总攻略专题3.6练中厘清物理概念、物理学史及物理思想方法(原卷版+解析)第1页
    高考物理二、三轮复习总攻略专题3.6练中厘清物理概念、物理学史及物理思想方法(原卷版+解析)第2页
    高考物理二、三轮复习总攻略专题3.6练中厘清物理概念、物理学史及物理思想方法(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物理二、三轮复习总攻略专题3.6练中厘清物理概念、物理学史及物理思想方法(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三轮复习总攻略专题3.6练中厘清物理概念、物理学史及物理思想方法(原卷版+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 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2·金华十校一模)下列关于物理量和单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电场中某两点的电势差可用eV为单位描述
    B.某固态电池的标识“60 kW·h”是指其正常放电的时间
    C.我国的射电望远镜能够收集到137亿光年之外的信号,其中“光年”指的是长度单位
    D.mA·h和W·h都可以是能量的单位
    2.5G技术的诞生给世界带来了许多的变化。在将来5G技术还会被运用至远程医疗中,如图所示。5G的频率是3 350 MHz左右,用国际基本单位制来表示MHz应当为( )
    A.s-2 B.s-1
    C.106s-2 D.106s-1
    3.(2020·全国卷Ⅱ)管道高频焊机可以对由钢板卷成的圆管的接缝实施焊接。焊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圆管通过一个接有高频交流电源的线圈,线圈所产生的交变磁场使圆管中产生交变电流,电流产生的热量使接缝处的材料熔化将其焊接。焊接过程中所利用的电磁学规律的发现者为( )
    A.库仑 B.霍尔
    C.洛伦兹 D.法拉第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肥皂泡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
    B.乙图中观察者看到的泊松亮斑是衍射现象
    C.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D.石墨对X射线散射时,X射线中产生了波长大于入射波长λ0的成分,这一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性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胡克认为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是有条件的
    B.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C.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任意两个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D.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时才会运动
    6.(2022·江苏南通调研)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运动队在短道速滑项目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了首枚金牌。比赛中“接棒”运动员在前面滑行,“交棒”运动员从后面追上并用力推前方“接棒”运动员完成接力过程。忽略运动员与冰面之间的摩擦,交接棒过程中两运动员的速度均在同一直线上。下列关于交接棒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两运动员动量变化量相同
    C.两运动员之间相互作用力的总冲量等于零
    D.两运动员之间相互作用力做的总功等于零
    7.(2022·浙江嘉兴二模)2021年10月16日,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在轨道上运行的空间站顺利完成对接,航天员王亚平成功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假设对接前后空间站绕地运行圆轨道不变,则( )
    A.王亚平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B.为实现对接,飞船须和空间站处于同一轨道上并加速
    C.完成对接后空间站质量变大,绕地球运行速度变小
    D.对接前后空间站绕地球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
    8.在人类对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大胆猜想、勇于质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有关科学家及他们的贡献描述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许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进行了“月—地检验”,将天体间的力和地球上物体的重力统一起来
    B.在公式F=Geq \f(Mm,r2)中,G称为引力常量,单位是N·m2/kg2
    C.开普勒潜心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提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D.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不适用于地面上的物体
    9.在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多普勒效应解释的有( )
    A.雷雨天看到闪电后,稍过一会儿才能听到雷声
    B.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探测器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发生变化
    C.观察者听到远去的列车发出的汽笛声,音调会变低
    D.同一声源发出的声波,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10.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想出原子内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核内
    B.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
    C.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光谱的分立特征和原子的稳定性
    D.玻尔原子理论无法解释较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说明玻尔提出的原子定态概念是错误的
    11.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理,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
    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地测定了静电力常量
    D.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提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定律
    12.下列有关物理学史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巧妙地利用斜面实验来冲淡重力影响(增加运动时间),使运动时间更容易测量,通过逻辑推理证明了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B.经典力学认为同一过程发生的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在不同参考系中是不同的
    C.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1897年,贝可勒尔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
    13.(2022·浙江安吉中学1月仿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甲图中氢原子的电子云示意图显示,电子在玻尔能级理论中的基态运动是一个概率问题
    B.根据乙图中原子核的比结合能示意图可知,eq \\al(6,3)Li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比eq \\al(16, 8)O的要小
    C.丙图中的链式反应要能持续,裂变物质必须具有一定的体积或质量
    D.根据丁图中氡的衰变可知,1 g氡经过38天后还剩0.1 g
    14.[多选]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且用扭秤装置测出了引力常量
    C.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15.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学中引入了点电荷的概念,突出了带电体的带电荷量,忽略了带电体的质量,这里运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假设法
    C.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电容C=eq \f(Q,U),加速度a=eq \f(F,m)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
    D.根据速度定义式v=eq \f(Δx,Δt),当Δt非常小时,eq \f(Δx,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16.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焦耳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定量得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C.伽利略将斜面实验观察到的现象经过合理外推,找到了力和运动的本质关系
    D.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
    17.(2022·嘉兴4月教学测试)如图所示为实验室所用电流表的主要部件。绕在铝框上的线圈通电以后,在磁极与软铁芯构成的磁场中受力而转动。某同学据此现象思考软铁芯内部的磁感线分布,并提出了如下猜想,可能正确的是( )
    18.(2022·浙江宁波二模)如图所示为“行星减速机”的工作原理图。“行星架”为固定件,中心“太阳轮”为从动件,其半径为R1,周围四个“行星轮”的半径为R2,“齿圈”为主动件,其中R1=2R2。A、B、C分别是“太阳轮”“行星轮”“齿圈”边缘上的点。则在该状态下( )
    A.A点与B点的角速度相同
    B.A点与C点的转速相同
    C.B点与C点的周期相同
    D.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同
    19.(2022·上海中学期中)艺术课上,老师将学生们的剪纸作品进行展出时,用一枚小磁铁将剪纸作品吸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下列关于各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
    A.磁铁对剪纸的压力是由于剪纸发生形变引起的
    B.黑板对剪纸的作用力与磁铁对剪纸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C.磁铁对剪纸的摩擦力与黑板对剪纸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
    D.磁铁对剪纸的摩擦力与剪纸对磁铁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20.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 )
    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21.(2020·全国卷Ⅰ)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
    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
    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
    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
    22.关于科学研究方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速度—时间图像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使用了微元法
    B.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三者关系的实验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C.电场力做功可以与重力做功类比,两种力做功都与路径无关
    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23.(2022·浙江台州4月质评)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P、Q之间有一匀强磁场B1,在其下方有两光滑金属导轨处在匀强磁场B2中,导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θ,两导轨分别与P、Q相连,现将等离子体垂直于磁场B1持续喷入P、Q板间,恰使垂直于导轨放置的金属棒ab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极板电势高于Q极板
    B.金属棒中电流方向从b到a
    C.如果B2水平向右(沿ba方向看),金属棒必不能平衡
    D.要使B2取最小值,则必须使其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利用斜面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使用了“外推”的方法,即当斜面的倾角为90°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就变成了自由落体运动
    B.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研究曲线运动的一般方法,该方法不适用于研究匀速圆周运动
    C.理想模型在物理学的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质点”“点电荷”和“轻弹簧”都是理想化模型
    D.库仑利用扭秤实验装置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电荷量和电荷间的距离的关系时,采用了理想实验法
    26.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如图是科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实验是库仑测量油滴电荷量的实验
    B.此实验是法拉第测量电子电荷量的实验
    C.通过此油滴实验直接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D.通过多次实验测量,发现油滴所带的电荷量虽不相同,但都是某个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这个最小电荷量被认为是元电荷
    27.我们除了学习物理知识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中思想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元法
    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
    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法
    28.静电场、磁场和重力场在某些特点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结合有关“场”的知识,并进行合理的类比和猜想,判断以下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电场和磁场的概念分别是奥斯特和楞次建立的
    B.重力场与静电场相类比,重力场的“场强”相当于重力加速度,其“场强”大小的决定式为g=eq \f(G,m)
    C.静电场与磁场相类比,如果在静电场中定义“电通量”这个物理量,则该物理量表示穿过静电场中某一(平或曲)面的电场线的多少
    D.如果把地球抽象为一个孤质点,用于形象描述它所产生的重力场的所谓“重力场线”的分布类似于真空中一个孤立的正电荷所产生的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
    29.(多选)下图中有四幅图片,涉及有关物理学发展历史的四个重大发现,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片与居里夫人有关
    B.乙图片所反映的现象是贝克勒尔最先发现的
    C.丙图片是法拉第研究阴极射线并发现电子的装置
    D.丁图片与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有关
    30.学习物理不仅要掌握物理知识,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在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是( )
    A.甲、乙 B.乙、丙C.甲、丙 D.丙、丁
    第三部分 专项提能优化训练
    专题3.6 练中厘清物理概念、物理学史及物理思想方法
    1.(2022·金华十校一模)下列关于物理量和单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电场中某两点的电势差可用eV为单位描述
    B.某固态电池的标识“60 kW·h”是指其正常放电的时间
    C.我国的射电望远镜能够收集到137亿光年之外的信号,其中“光年”指的是长度单位
    D.mA·h和W·h都可以是能量的单位
    【答案】 C
    【解析】 电场中某两点的电势差可用V为单位描述,A错误;某固态电池的标识“60 kW·h”是指电池容量,故B错误;我国的射电望远镜能够收集到137亿光年之外的信号,其中“光年”指光一年中传播的距离,是长度单位,C正确;mA·h是电荷量的单位,W·h是能量的单位,D错误。
    2.5G技术的诞生给世界带来了许多的变化。在将来5G技术还会被运用至远程医疗中,如图所示。5G的频率是3 350 MHz左右,用国际基本单位制来表示MHz应当为( )
    A.s-2 B.s-1
    C.106s-2 D.106s-1
    【答案】 D
    【解析】 周期的单位是s,由公式f=eq \f(1,T)可得频率的单位为s-1,而1 MHz=106 Hz,所以用国际基本单位制来表示MHz应当为106 s-1,故D正确。
    3.(2020·全国卷Ⅱ)管道高频焊机可以对由钢板卷成的圆管的接缝实施焊接。焊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圆管通过一个接有高频交流电源的线圈,线圈所产生的交变磁场使圆管中产生交变电流,电流产生的热量使接缝处的材料熔化将其焊接。焊接过程中所利用的电磁学规律的发现者为( )
    A.库仑 B.霍尔
    C.洛伦兹 D.法拉第
    【答案】D
    【解析】: 高频焊接利用的电磁学规律是电磁感应现象,发现者是法拉第,A、B、C项错误,D项正确。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肥皂泡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
    B.乙图中观察者看到的泊松亮斑是衍射现象
    C.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D.石墨对X射线散射时,X射线中产生了波长大于入射波长λ0的成分,这一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性
    【答案】 AB
    【解析】 甲图肥皂泡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A正确;乙图中观察者看到的泊松亮斑是衍射现象,B正确;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C错误;石墨对X射线散射时,X射线中产生了波长大于入射波长λ0的成分,这一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D错误。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胡克认为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是有条件的
    B.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C.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任意两个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D.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时才会运动
    【答案】C
    【解析】: 根据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A正确;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B正确;库仑用库仑扭秤实验研究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C错误;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时才会运动,D正确。
    6.(2022·江苏南通调研)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运动队在短道速滑项目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了首枚金牌。比赛中“接棒”运动员在前面滑行,“交棒”运动员从后面追上并用力推前方“接棒”运动员完成接力过程。忽略运动员与冰面之间的摩擦,交接棒过程中两运动员的速度均在同一直线上。下列关于交接棒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两运动员动量变化量相同
    C.两运动员之间相互作用力的总冲量等于零
    D.两运动员之间相互作用力做的总功等于零
    【答案】 C
    【解析】 两运动员“接棒”过程中所受到的合力为运动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但两运动员的质量未知,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无法确定两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关系,A错误;两运动员“接棒”过程中所受到的合力为运动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且作用时间相等,由动量定理可知两运动员动量变化量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B错误;两运动员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时间相等,所以总冲量等于零,C正确;两运动员相互作用时,相对地面的位移不一定相同,因此相互作用力做的总功不一定等于零,D错误。
    7.(2022·浙江嘉兴二模)2021年10月16日,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在轨道上运行的空间站顺利完成对接,航天员王亚平成功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假设对接前后空间站绕地运行圆轨道不变,则( )
    A.王亚平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B.为实现对接,飞船须和空间站处于同一轨道上并加速
    C.完成对接后空间站质量变大,绕地球运行速度变小
    D.对接前后空间站绕地球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
    【答案】 D
    【解析】 王亚平仍受地球引力作用,因为地球引力全部用来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而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错误;飞船若和空间站处于同一轨道上并加速,飞船会做离心运动,而无法完成对接,B错误;根据Geq \f(Mm,r2)=meq \f(v2,r)=ma可得a=eq \f(GM,r2),v=eq \r(\f(GM,r)),可知完成对接后空间站的运行速度不变,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D正确,C错误。
    8.在人类对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大胆猜想、勇于质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有关科学家及他们的贡献描述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许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进行了“月—地检验”,将天体间的力和地球上物体的重力统一起来
    B.在公式F=Geq \f(Mm,r2)中,G称为引力常量,单位是N·m2/kg2
    C.开普勒潜心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提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D.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不适用于地面上的物体
    【答案】B
    【解析】: 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过程中,进行了“月—地检验”,将天体间的力和地球上物体的重力统一起来,A错误;利用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推导可知,B正确;开普勒潜心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提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开普勒三定律,行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C错误;万有引力定律既适用于天体,也适用于地面上的物体,适用于宇宙万物,D错误。
    9.在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多普勒效应解释的有( )
    A.雷雨天看到闪电后,稍过一会儿才能听到雷声
    B.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探测器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发生变化
    C.观察者听到远去的列车发出的汽笛声,音调会变低
    D.同一声源发出的声波,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答案】 BC
    【解析】 雷雨天看到闪电后,稍过一会儿才能听到雷声,这是光的速度比声波的速度大引起的,选项A错误;超声波被血管中血流反射后,探测器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发生变化,是多普勒效应,选项B正确;观察者听到远去的列车发出的汽笛声,音调会变低,是多普勒效应,选项C正确;同一声源发出的声波,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是声速与介质有关,不是多普勒效应,选项D错误。
    10.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想出原子内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核内
    B.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
    C.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光谱的分立特征和原子的稳定性
    D.玻尔原子理论无法解释较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说明玻尔提出的原子定态概念是错误的
    【答案】B
    【解析】: 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想出原子内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原子内,提出了枣糕式原子模型,故A错误;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B正确;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无法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故C错误;玻尔原子理论无法解释较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由于原子是稳定的,故玻尔提出的原子定态概念是正确的,故D错误。
    11.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理,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
    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地测定了静电力常量
    D.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提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定律
    【答案】A
    【解析】: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理,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选项A正确;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选项B错误;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地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选项C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楞次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定律,选项D错误。
    12.下列有关物理学史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巧妙地利用斜面实验来冲淡重力影响(增加运动时间),使运动时间更容易测量,通过逻辑推理证明了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B.经典力学认为同一过程发生的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在不同参考系中是不同的
    C.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1897年,贝可勒尔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
    【答案】A
    【解析】: 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巧妙地利用斜面实验来冲淡重力影响(增加运动时间),使运动时间更容易测量,通过逻辑推理证明了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选项A正确;经典力学认为同一过程发生的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在不同参考系中是相同的,选项B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纽曼、韦伯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总结出来的,选项C错误; 1897年,汤姆孙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选项D错误。
    13.(2022·浙江安吉中学1月仿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甲图中氢原子的电子云示意图显示,电子在玻尔能级理论中的基态运动是一个概率问题
    B.根据乙图中原子核的比结合能示意图可知,eq \\al(6,3)Li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比eq \\al(16, 8)O的要小
    C.丙图中的链式反应要能持续,裂变物质必须具有一定的体积或质量
    D.根据丁图中氡的衰变可知,1 g氡经过38天后还剩0.1 g
    【答案】 AC
    【解析】 玻尔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电子没有确定的轨道,基态运动是一个概率问题,A正确;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越稳定,平均核子的质量越小,eq \\al(6,3)Li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比eq \\al(16, 8)O的要大,B错误;裂变反应的进行需要临界体积或临界质量,C正确;氡原子核的半衰期为3.8天,1 g氡经过38天,还剩下(eq \f(1,2))eq \f(38,3.8) g,D错误。
    14.[多选]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且用扭秤装置测出了引力常量
    C.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D.库仑认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并提出用电场线简洁地描述电场
    【答案】AC
    【解析】: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选项A正确;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测出了引力常量,选项B错误;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选项C正确;法拉第认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并提出用电场线简洁地描述电场,选项D错误。
    15.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学中引入了点电荷的概念,突出了带电体的带电荷量,忽略了带电体的质量,这里运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假设法
    C.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电容C=eq \f(Q,U),加速度a=eq \f(F,m)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
    D.根据速度定义式v=eq \f(Δx,Δt),当Δt非常小时,eq \f(Δx,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答案】D
    【解析】: 点电荷的概念,突出了带电体的带电荷量,忽略了带电体的体积大小和形状,而不是忽略了带电体的质量,运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所以A项错误;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分法,而不是假设法,所以B项错误;电容的定义式C=eq \f(Q,U)是比值定义,加速度a=eq \f(F,m)是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a=eq \f(Δv,Δt)才是加速度的定义式,也是比值定义,所以C项错误;根据速度定义式v=eq \f(Δx,Δt),当时间趋近于零时,表示瞬时速度,这里运用了极限思想,所以D项正确。
    16.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焦耳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定量得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C.伽利略将斜面实验观察到的现象经过合理外推,找到了力和运动的本质关系
    D.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
    【答案】C
    【解析】: 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选项A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不是法拉第得出的,选项B错误;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G,选项D错误。
    17.(2022·嘉兴4月教学测试)如图所示为实验室所用电流表的主要部件。绕在铝框上的线圈通电以后,在磁极与软铁芯构成的磁场中受力而转动。某同学据此现象思考软铁芯内部的磁感线分布,并提出了如下猜想,可能正确的是( )
    【答案】 C
    【解析】 根据磁感线分布特点: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磁铁外部的磁感线是从N极出来,回到磁铁的S极,每条磁感线都是闭合曲线,任意两条磁感线不相交,故选项C正确。
    18.(2022·浙江宁波二模)如图所示为“行星减速机”的工作原理图。“行星架”为固定件,中心“太阳轮”为从动件,其半径为R1,周围四个“行星轮”的半径为R2,“齿圈”为主动件,其中R1=2R2。A、B、C分别是“太阳轮”“行星轮”“齿圈”边缘上的点。则在该状态下( )
    A.A点与B点的角速度相同
    B.A点与C点的转速相同
    C.B点与C点的周期相同
    D.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同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A、B、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v=ωr,结合A、B、C三点的半径大小关系RC>RA>RB可知A、B、C三点的角速度大小关系为ωC

    相关试卷

    专题6.3 练中厘清小实验的考点-2023届高考物理二、三轮复习总攻略(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6.3 练中厘清小实验的考点-2023届高考物理二、三轮复习总攻略(原卷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练中厘清小实验的考点,99 Ω);,5 V和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6.3 练中厘清小实验的考点-2023届高考物理二、三轮复习总攻略(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6.3 练中厘清小实验的考点-2023届高考物理二、三轮复习总攻略(解析版),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练中厘清小实验的考点,05,0,6+11,7 m/s2,5 V和3,2 V 正比 大于 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5 天体物理-2023届高考物理二、三轮复习总攻略(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1.5 天体物理-2023届高考物理二、三轮复习总攻略(原卷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天体物理,9 km/s 为第一宇宙速度,8×105 m,最远距离为5,37 m/s2B.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