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456914/0-17097800746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456914/0-170978007472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456914/0-170978007475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导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 认识“钝、仅”等12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个字,正确读写“恐龙、笨重”等14个词语。
2.默读课文,写下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体会课文中词句表达的准确性,能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
学习重点: 阅读过程中,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学习难点: 体会课文中词句表达的准确性,能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
教学过程:
课题: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第2课时
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
2.体会课文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
学习难点: 体会课文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本单元围绕着“科普知识”这一主题,编排了《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4篇课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自然的奥秘,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琥珀》通过想象推测了琥珀形成的过程。《飞向蓝天的恐龙》介绍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和科学家在古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备 注
(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
一、教学导入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看到“恐龙”这个词,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形象?请用一个词语概括。预设:高大、凶猛、笨拙。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1.关于恐龙,你们了解多少呢?现在请大家交流课前查阅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从大家的交流中,我们知道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现在已经灭绝了。然而谁会想到这种庞然大物竟然很可能与小巧玲珑的鸟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第二步:互学要求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设: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飞向蓝天的恐龙和地上行走的恐龙一样吗?……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从课前查找到的相关恐龙资料入手,结合学生对恐龙已有的了解,启发谈话,丰富学生的认知,在交流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相机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读题之后,启发学生质疑,实现向课文内容的自然过渡。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2.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遇到难读的 字、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也可以向同学请教,把课文读通、读顺。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第二步:互学要求
“膨”为后鼻音;“钝、仅、衍、吨、崭”是前鼻音,其中“崭”又读翘舌音;“辟”读“pì”,不要读成“bì”。
第三步:展学要求
可以用形近字识字法来记忆。钝—吨;翼—冀;膨—澎;末—未;毫—豪;颅—硕。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生字新词较多,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
主问题2预设答案
说文解字分辨“末”与“未”。,末,树的顶部叫“末”。字形采用“木”作偏旁,指事符号“一”表示位置在树的上部。
,未,字形像树上枝叶重叠的样子。所有与未相关的字,都采用“未”作偏旁。
第三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3.学会了生字新词,弄清了文章的层次,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后,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学法指导
第一步:互学要求
四人一组,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边读边思考,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读完后在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要求:先提出不懂的问题,再说说解决的方法
第三步:展学要求
我不懂什么是中生代,通过查阅资料我弄明白了。我不明白什么是化石,小组交流的时候,通过请教同学知道了。
主问题3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学生通过读文,概括本文内容,并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这是对全文整体的把握,为更好体会人物的语言及心理活动描写做铺垫。
主问题3预设答案
中生代:地质年代上的中生代距今约2亿5 000万年至6 500万年,持续的时间长达1亿8 000万年左右,又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那时,在陆地上有恐龙,海里有蛇颈龙,空中有翼龙。
化石:指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第四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4. 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中作者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主问题4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学生通过读文,概括本文内容,并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这是对全文整体的把握,为更好体会人物的语言及心理活动描写做铺垫。
主问题4预设答案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大量化石显示,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变成了飞翔的鸟儿。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科学家推测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的。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科学家希望能通过化石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
四、板书设计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本单元围绕着“科普知识”这一主题,编排了《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4篇课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自然的奥秘,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琥珀》通过想象推测了琥珀形成的过程。《飞向蓝天的恐龙》介绍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和科学家在古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备 注
(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
一、教学导入
复习导入,自由读词,边读边观察:这些词语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第1组词语是描写恐龙的;第2组词语是描写鸟儿的;第3组词语是描写科学家的研究价值及表现的。如此凶猛、笨重、迟钝的恐龙,是怎样变成轻灵、五彩斑斓、凌空翱翔的鸟儿的呢?这节课我们就跟着科学家一起去探索恐龙的奥秘吧!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1. 深入研读,交流感悟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感悟“欣喜若狂”。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写研究者们欣喜若狂的句子,在句子下面画横线。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通过反复朗读,先让学生找出让研究者们“欣喜若狂”的句子,结合资料的内容和相关图片,让学生品读感悟。接着让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先列提纲,再进行情境介绍,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在介绍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
主问题1预设答案
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
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2. 总结全文,鼓励探索
科学家们经过百年的努力研究,帮助我们了解了体态笨重的恐龙最终演化为轻盈灵活的鸟儿的过程,这一切凝结着他们多少宝贵的心血啊!科学家们并没有就此止步,他们心中还有一个更为美好的愿望呢!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你认为科学家们的这一愿望有没有实现的可能?说说你的想法。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新课结束之时,引导学生讨论,目的是激起学生热爱科学、主动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也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表达自己的看法。
主问题2预设答案
越来越多恐龙化石的发现,给科学家们的研究提供了帮助,他们不断探索,通过科学技术手段,现在已经能够形象直观地再现恐龙生活的画面、演化的过程、灭绝的原因。科学家们对于你们这些未来的接班人寄予了厚望,希望你们能进一步揭示这一演化的历史进程。
三、教学总结
四、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6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6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2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6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