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课后限时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57067/0-1709780310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春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课后限时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57067/0-170978031077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春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课后限时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57067/0-17097803107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春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课后限时训练(19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课后测评,共9页。
【A基础培优练】
时间:20分钟 总分:36分
[知识点1: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知识点2:煤炭安全。知识点3:石油安全]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知识点1](2023年海南琼海模拟)能源安全的清洁性反映能源的生产、利用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是能源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图示意2005—2019年我国能源安全清洁性水平变化。据此完成第1~2题。
1.图示时间我国能源( )
A.安全等级逐年提高B.年排放温室气体总体下降
C.以可再生能源为主D.利用对环境的友好性增强
2.我国能源安全清洁性水平在2015—2016年间突变,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政府政策调控B.国际能源市场波动
C.能源利用技术进步D.国际能源通道建设
【答案】1.D 2.A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能源安全等级在2011年下降,不是逐年提高,A项错误;随着经济发展,消费水平提高,总耗能不断增加,年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增加,B项错误;我国能源依然以化石能源为能源利用主体,C项错误;2005—2019年,我国能源清洁性水平稳步提高,说明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增加,单位GDP能耗持续降低,同时单位产能下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下降,大气污染物排放进一步缩减,能源应用对环境的友好性不断增强,D项正确。第2题,2016年较2015年能源清洁性水平出现大幅提高,最可能是政府政策强势推行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淘汰了落后产能和高污染产能,使得生态环境出现了大幅改善,A项正确;国际能源市场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其波动及国际能源通道建设对我国能源安全清洁性水平几乎无影响,B、D项错误;能源利用技术并没有大的突破,在一年内不会形成能源安全清洁性水平大的波动,C项错误。
[知识点1](2022年河北模拟预测)截至2021年6月30日,大亚湾核电站两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3 895.63亿度,其中对香港供电累计达2 794.78亿度。每年大亚湾核电站为香港供电超过100亿度,占香港用电量的1/4,相当于香港每四个家庭中就有一个被大亚湾核电站“点亮”。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大亚湾核电站27年来累计少消耗标准煤约1.2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2亿吨。据此完成第3~4题。
3.从能源利用与环境的关系看,与核能具有共同特点的是( )
①潮汐能 ②石油 ③煤炭 ④地热能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③
4.推测使用大亚湾核电对香港的有利影响是( )
A.改变常规能源的主导地位B.提高居民的用电需求
C.降低居民的阶梯电价D.优化当地的居住环境
【答案】3.B 4.D 【解析】第3题,从能源利用与环境的关系看,核能具有零碳排放、环保效益显著等特点,结合选项所列的能源来看,符合这一特性的是潮汐能和地热能,①④正确;石油和煤炭在利用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量较多,环境效益较差,②③错误。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核能具有零碳排放、环保效益显著的特性。香港人口密集,能源消耗量较大,因此使用核电可以优化当地的能源利用结构,改善因火力发电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优化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D项正确;结合材料可知,大亚湾核电站为香港提供的电量只占香港用电量的1/4,香港当前能源消费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依旧是化石能源,A项错误;使用核电与提高居民用电需求无关,也不会使居民用电的电价降低,B、C项错误。
[知识点2]全世界范围内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正在日渐枯竭,煤炭再次成了各国的能源重心。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山西的煤炭资源已经仅剩能够维持200余年的储量。如何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能源资源越来越成为中国能源安全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据此完成第5~6题。
5.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有利于( )
①北煤南运 ②西气东输 ③西电东送 ④西部开发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6.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交通产生较大的压力。下列措施中能够缓解交通压力的有( )
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 ②辅以公路建设 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④大力发展炼焦业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5.B 6.A 【解析】第5题,山西能源基地是我国北煤南运的输出地,同时也是西电东送北部通道的电力来源地;山西能源基地有利于我国西部开发;西气东输的主气源在塔里木盆地,与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无关。第6题,煤炭输出主要通过铁路,应该加强铁路运输建设,辅以公路建设,这样可以缓解交通压力;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即减少了煤炭的运输量,可以缓解铁路等交通压力;大力发展炼焦业,焦炭等产品仍然需要输出,不能缓解交通压力。
[知识点3](2023年广东清远期末)页岩油是指以页岩为主的页岩层系中所含的石油资源,包括泥页岩孔隙和裂缝中的石油,也包括泥页岩层系中的致密碳酸岩或碎屑岩邻层和夹层中的石油资源。近年来,我国加大对青藏高原石油资源的勘探力度,并于2021年在青藏高原勘探出具有很高开发价值的页岩油。据此完成第7~8题。
7.近年来,我国加大对青藏高原石油资源的勘探力度,有利于( )
A.转移我国能源开采重心B.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
C.提升藏区勘探装备生产水平D.促进藏区生态环境建设
8.我国在青藏高原石油资源勘探和开发中一定要做好( )
A.植树造林还草工作B.人口数量普查工作
C.勘采资金筹备工作D.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答案】7.B 8.D 【解析】第7题,青藏高原石油资源勘探和开采时间起步晚,短期内难以改变我国能源开采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心,A项错误;能源开采和勘探装备主要在中东部地区生产,C项错误;石油资源勘探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不会促进藏区生态环境建设,D项错误。近年来,我国加大对青藏高原石油资源的勘探力度,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B项正确。第8题,青藏高原地处我国西南部,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率较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因此,我国在青藏高原石油资源勘探和开发中一定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好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12分)
[知识点3]9.(2023年广东揭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我国对石油的需求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大油田经过长期开采,面临战略储量减少、稳产难度加大等问题,石油新增探明储量有限。2015年年末的石油剩余储量按当年的生产水平只可开采11.9年。我国石油生产量的增长明显低于消费量的增长,1993年我国再次成为原油净进口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下图为中国石油生产量、消费量与自给率变化示意图。
(1)1990—2015年我国石油生产量和消费量有哪些变化?(6分)
【答案】石油生产量逐年增加,但增长缓慢;消费量则快速增长。
(2)对比供给与消费,我国存在怎样的石油安全风险?(6分)
【答案】石油生产的增长远远满足不了消费的增长;石油自给率下降,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石油安全风险越来越大。
【B拓展提升练】
时间:20分钟 总分:47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023年辽宁抚顺期末)东北亚区域内的国家陆海相通,互为近邻,贸易往来日趋频繁。从石油贸易角度来看,东北亚各国的石油供给能力和市场需求差距较大,由此使各国在石油供需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标准化中心性是学者用于研究的重要指标,其数值越大,代表占据越重要的地位。下表示意东北亚区域内国家石油贸易网络标准化中心性。据此完成第1~3题。
1.东北亚区域内与其他各国的石油贸易往来量快速增长的国家是( )
A.中国B.日本
C.俄罗斯D.蒙古
2.在2001—2013年东北亚区域内,我国( )
A.石油贸易占据重要地位B.石油资源濒临枯竭
C.石油消耗量逐年减少D.石油出口量持续增加
3.从长期的石油安全和石油供需角度来看,我国应( )
①拓展多元化石油进口渠道 ②不断挖掘国内石油生产潜力 ③扩大对外石油出口量 ④限制发展第二产业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答案】1.C 2.A 3.A 【解析】第1题,俄罗斯是世界主要的石油出口国家,从表中可以看出,俄罗斯标准化中心性数值增幅最大,说明东北亚区域内与其他各国的石油贸易往来量快速增长的国家是俄罗斯,日本、蒙古标准化中心性数值先减小后增大,中国标准化中心性数值持续减小,C项正确。第2题,我国石油资源生产量大,但是需求量更大,需要大量进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我国石油资源没有枯竭,B、D项错误;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石油消耗量逐年提高,C项错误;标准化中心性是学者用于研究的重要指标,其数值越大,代表占据越重要的地位,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标准化中心性数值大,说明在2001—2013年东北亚区域内,我国石油贸易占据重要地位,A项正确。第3题,从长期的石油安全和石油供需角度来看,我国应拓展多元化石油进口渠道,保障我国能源安全,①正确;我国石油需求量大,需要不断挖掘国内石油生产潜力来保障石油供应,②正确;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不能扩大对外石油出口量,③错误;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不能限制发展第二产业,④错误。
[综合思维](2022年福建龙岩期末)页岩气是指富含有机质、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的天然气,蕴藏量与天然气相当,成为许多国家争相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能源。下图为某地区页岩气储藏地质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5题。
4.许多国家争相研究、开发页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页岩气蕴藏量大B.能源供应紧张
C.大气污染较严重D.开发技术提高
5.页岩气的开发和大规模使用,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表现在( )
A.化石能源消耗减少B.可再生能源比重上升
C.温室气体排放减少D.能源消费构成多样化
【答案】4.A 5.D 【解析】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页岩气蕴藏量与天然气相当,许多国家争相研究、开发页岩气的主要原因是页岩气蕴藏量大,A项正确;研究、开发页岩气的国家中,大部分都是能源充足的国家,如俄罗斯、英国等,B项错误;并不是所有研究、开发页岩气的国家都面临着大气污染严重的状况,此外页岩气属于化石能源,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同样会造成大气污染,C项错误;目前许多国家还处于研究阶段,开发技术水平较低,D项错误。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页岩气的开发和大规模使用,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主要是增加了一种可供选择和利用的能源,使能源消费构成多样化,D项正确;页岩气本身就是一种化石能源,也是一种非可再生能源,页岩气的开发和大规模使用不会使化石能源消耗减少、可再生能源比重上升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减少,A、B、C项错误。
[人地协调观]宁夏石嘴山市位于贺兰山东麓,有“塞上煤城”之称,硅石(主要作为太阳能光伏板原料)、草场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成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典范。据此完成第6~7题。
6.石嘴山市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水资源枯竭B.煤炭资源枯竭
C.耕地资源枯竭D.草场资源枯竭
7.最适宜石嘴山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是( )
A.以风力发电为主的能源工业B.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C.航空航天等高新科技产业D.生态农业和光伏设备制造业
【答案】6.B 7.D 【解析】第6题,材料信息表明,宁夏石嘴山市位于贺兰山东麓,有“塞上煤城”之称,因此石嘴山市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最可能的原因是煤炭资源枯竭。第7题,材料信息表明,石嘴山市的硅石(主要作为太阳能光伏板原料)和草场资源丰富,应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故最适宜石嘴山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是生态农业和光伏设备制造业。
[综合思维](2022年北京朝阳区期末)下图示意世界石油资源储量分布。圆圈越大,表示石油储量越多。读图,完成第8~9题。
8.图中( )
A.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位于太平洋沿岸
B.非洲和大洋洲没有石油资源分布
C.亚洲的石油储量比欧洲和北美洲都多
D.世界石油资源南半球比北半球多
9.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3%,基于此,保障我国未来石油安全的措施是( )
A.彻底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B.加快国内石油跨区域调配工程建设
C.加强国家战略能源储备,提高应对国际市场冲击的能力
D.提高石油的勘探技术,增加我国现有油田的石油开采量
【答案】8.C 9.C 【解析】第8题,依题意可知,题中图示是世界石油资源储量分布,圆圈越大,表示石油储量越多。图中圆圈最大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位于印度洋沿岸,该国石油储量最大,A项错误;图中利比亚、尼日利亚是非洲国家,澳大利亚是大洋洲国家,B项错误;图中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都是亚洲国家,在图中的面积占绝对优势,比欧洲和北美洲国家在图中的面积大很多,说明亚洲的石油储量比欧洲和北美洲都多,C项正确;图中南半球的国家有巴西和澳大利亚,面积很小,说明世界石油资源南半球比北半球少很多,D项错误。第9题,据所学知识可知,保障我国未来石油安全可以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但是就目前来说还不能做到彻底转变发展方式,A项错误;加快国内石油跨区域调配工程建设并不能解决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应开辟多源、稳定的国际能源供应市场,确保能源运输通道畅通,B项错误;加强国家战略能源储备,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是保障我国未来石油安全的措施之一,C项正确;我国石油储量有限,提高石油的勘探技术,增加我国现有油田的石油开采量,未来将面临无油可采的局面,不能保障我国未来石油安全,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我国能源结构特征是“富煤、少油、缺气、丰水、多风”,我国资源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三位。我国煤炭品种有无烟煤、烟煤和褐煤等,其中发热量高的煤炭占储量的2/3;在我国整个能源消费体系中,煤炭消费占比约为60%,短期内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难以改变。
材料二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大,石油安全问题成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煤制油”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一个可行性措施,近年来,我国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图。
(1)根据图文材料,归纳我国煤炭资源的基本特征。(4分)
【答案】数量上:储量丰富。分布上:空间分布不平衡,北多南少。种类上:煤炭种类丰富。品质上:品质较高。
(2)试从社会、经济、环境角度分析发展“煤制油”产业的积极影响。(6分)
【答案】社会角度:缓解我国石油供需矛盾,保障国家的能源供应安全;增加了就业岗位,保障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推动当地的城镇化进程。经济角度:延长产业链,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促进中国煤炭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环境角度:实现煤炭的清洁利用,保护了环境;可以促进当地的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协调,并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统一。
(3)简述山西省发展“煤制油”产业的有利条件。(6分)
【答案】煤炭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原料;市场对能源的需求大;科技水平高,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国家政策支持“煤制油”产业发展。
(4)“煤制油”已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一个可行性措施。除此之外我国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障能源安全?(4分)
【答案】开拓多元的石油进口渠道;大力开发新能源、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增加石油储备量;大力发展节能产业和节能技术,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等。国家
标准化中心性/%
2001年
2005年
2009年
2013年
中国
14.55
10.60
10.53
10.40
日本
10.74
2.04
4.31
5.30
俄罗斯
5.29
11.46
13.96
15.17
蒙古
0.04
0.02
0.18
0.27
韩国
0
0
0
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一课一练,共8页。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三节 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精练,共8页。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水资源与国家安全随堂练习题,共7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