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章节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难点详解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运动和力重点解析试题(名师精选)
展开
这是一份难点详解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运动和力重点解析试题(名师精选),共18页。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运动和力重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关于惯性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拍打衣服灰尘掉落,是利用了灰尘的惯性B.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当足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足球不再具有惯性D.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是由于乘客受到惯性力的作用2、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2020级的同学们开学了,9月4日,他们进行了军训汇报表演,如图是他们表演的航拍图片,列队行走的同学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是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A.看台 B.身边一起列队行走的同学C.站在看台观看的家长 D.草坪3、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受到惯性作用飞出去了B.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C.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具有惯性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B.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C.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这两个力可能是平衡力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如果突然失去其中一个力,则该物体一定不再做匀速直线运动5、如图所示,用大小为8N的水平拉力F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以1m/s匀速运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保持不变(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拉力F与地面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B.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8NC.若A以2m/s匀速运动,拉力F将变大D.地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5N6、在襄阳东站站台上,甲、乙两列高铁停在在平直的轨道上。过一会儿,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站台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7、摄影师抓拍到(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C.以云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8、如图,小雯在做家务劳动时,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沙发,沙发有相对地面运动的趋势,但它没有被推动。在上述过程中() A.地面对沙发没有摩擦力的作用B.人对沙发的推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大小相等C.人对沙发的推力与沙发对人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D.沙发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9、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下图中旗与烟的情况,判断以下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 D.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10、如图是西安某技术研究院为西安高新区义务支援的无人智能防疫车,除了自带的广播系统,还有多媒体屏幕,一小时能够消杀6万平方米,车辆的智能感应功能遇到障碍物和行人会自动停下避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防疫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不变B.防疫车消杀作业后与消杀作业前相比惯性减小C.防疫车的轮子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防疫车关闭动力后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重为10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 是一对平衡力。现对物体施加2N的水平推力,运动了3s后,撤去推力F,物体又运动了1s才停下,这4s内物体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他t=2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t=3.5s时,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N。2、在百米比赛时,在终点计时的裁判先看到发令枪烟,再听到枪声,这个现象说明了 ,裁判员应该看到烟开始计时,若是听到声音开始计时,某同学的百米成绩是14.14s,则实际成绩应是 s。(此时声速是 ,保留两位小数) 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明同学为了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在家里面对着发球机练习乒乓球。小明用力将球扣回,对球来说施力物体是 ,球离开球拍后,由于 仍向前运动,小明不小心将球踩瘪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4、人站在公交车上,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向 倒,这是因为人的脚受到车厢底面 力作用,使脚的底部随车一起 ,可是人的上半身由于 而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出现上述现象。5、当骑自行车的人停止蹬车后,行驶在水平路面上的自行车仍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自行车具有 ,自行车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受到了 ;若自行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自行车将 (选填“静止”、“做减速直线运动”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陈明驾驶汽车从广州南站返回高明。(1)陈明通过导航软件搜索了三条路线如图甲所示,他选择了收费少且路程最短的路线,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所选择路线的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在广明高速公路上行驶中,汽车在经过如图乙所示的标志牌时,速度已达30m/s,并仍以此速度向前行驶,则陈明驾驶汽车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为什么? (3)如果这辆汽车以90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则从标志牌处开到高明需多少时间? 2、汽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60m的斜坡,经10s到达坡顶,接着又以10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经6s到达坡底,该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一条大桥的总长是6000m,小汽车在桥上行驶时的限速为80km/h。有一辆小汽车在桥上匀速行驶,完全通过此桥用时300s。(1)求小汽车通过此桥的速度。(2)通过计算判断,该小汽车是否超速?4、国庆节期间,小明从南京乘“复兴号”列车去北京,他乘坐的列车长为400m;途中当列车以288km/h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小明测出自己通过该隧道的时间为20s。(1)该隧道的长度为多少米?(2)列车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多少秒?(3)若该列车通过一座长为 1.8km的大桥时,列车全部在桥上的运行时间为20s,则该列车过桥的平均速度为 m/s。5、质量为1.5t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是车重的0.02倍,(取g=10N/kg)求:(1)汽车受到的重力大小为多少? (2)汽车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少? (3)汽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对卡车的牵引力是多大?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如图,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亮同学测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1)本实验的原理是 ; (2)使用器材有斜面、小车、金属片、刻度尺,还要用 测量小车所用的时间t,其中金属片的作用是 ,斜面的倾斜角要 (选“大”或“小”)点好; (3)请你算出表格中的v3= m/s,在测量小车在斜面下半段所用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中点B点你才开始计时,计算出来的下半段平均速度v3跟下半段实际的平均速度比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4)由上表计算结果可知:小车通过斜面上半程平均速度v2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3;可见小车从斜面自由滑下是做 运动(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 (5)在与同学交流讨论时你会发现你的数据和其它组的同学的数据往往是不同的,你认为数据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 2、为了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三次实验必须是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滑下,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 相同。实验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前进的越远,由此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A.拍打衣服时,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而脱离衣服,再由于重力的作用而掉落,是利用了灰尘的惯性,A符合题意;B.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速度等因素无关,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动能越大,B不符合题意;C.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当足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足球仍然具有惯性,C不符合题意;D.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是由于乘客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2、【答案】B【解析】【解答】列队行走的同学觉得自己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和该同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只有和身边一起列队行走的同学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和看台、站在看台观看的家长、草坪之间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知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次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3、【答案】C【解析】【解答】A.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A不符合题意;B.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使人获得了很大的速度,起跳后由于惯性,人在空中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与速度无关,B不符合题意;C. 拍打衣服时,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会从衣服上脱落,C符合题意;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子弹仍具有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惯性是使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的性质。4、【答案】D【解析】【解答】A.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当受到水平推力的作用时,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会受到推力和地面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仍处于静止状态,A不符合题意;B.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但不一定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故这两个力不一定是平衡力,B不符合题意;C.力的三要素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则说明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故可知这两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如果突然失去其中一个力,则物体受力将不再平衡,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将不再做匀速直线运动,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静止的继续静止,运动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受到非平衡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5、【答案】D【解析】【解答】A、因为AB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因此A对B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因为A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因此A受到拉力F与地面对A和B对A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平衡力,A选项中说法错误;B、由于B处于静止状态,因此B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A对B的摩擦力,且A对B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3N;B说法错误;C、若A以2m/s匀速运动,那么A仍处于平衡状态,拉力的大小仍然等于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分析可知,地面对A和B对A的摩擦力并没有变化,所以拉力的不变。C说法错误;D、因为A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因此A受到拉力F与地面对A和B对A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平衡力,所以F地面对A摩擦=F拉力-FB对A摩擦=8N-3N=5N,D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1)当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2)一般情况下,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3)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作用,即合力为零.6、【答案】B【解析】【解答】由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站台都向南运动可知,说明乙车一定是向北运动;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北运动,此时有两种可能:一是甲车向南运动;二是也向北运动,但速度比乙车慢,由此说明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结合甲、乙两列车的运动情况判断即可。7、【答案】A【解析】【解答】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乌鸦和老鹰是相对静止的,因此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老鹰托着乌鸦飞翔,因此以地面或云为参照物,乌鸦和老鹰与它们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乌鸦和老鹰是运动的。BCD选项错误;A选项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知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次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8、【答案】B【解析】【解答】A.推沙发时,虽然没有被推动,但沙发有相对地面运动的趋势,所以地面对沙发有摩擦力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B.沙发没有被推动,处于平衡状态,人对沙发的推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B符合题意;C.人对沙发的推力与沙发对人的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不符合题意;D.沙发在竖直方向上静止,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受到的力为平衡力,结合物体受到的外力求解大小即可。9、【答案】D【解析】【解答】由图示中的烟的方向可知,风向是自东向西的,a 车的旗子与风向相同,此车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左或向右运动都能出现此种现象;b车的旗子与风向相反,所以此车只能是向左运动,并且速度大于风速;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烟的方向判断风向,结合旗子的飘动方向,判断车辆的运动方向。10、【答案】B【解析】【解答】A.防疫车匀速转弯时,速度大小没变,但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所以其运动状态改变,A不符合题意;B.防疫车在消杀过程中喷洒消毒液,消杀作业后与消杀作业前相比防疫车的质量减小,惯性减小,B符合题意;C.防疫车的轮子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C不符合题意;D.防疫车在运动过程中要受到阻力作用,防疫车关闭动力后会停下来,说明力是改变物体物体运动的原因,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包括方向改变;物体的惯性和质量有关;接触面凹凸不平,可以增大摩擦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填空题1、【答案】重力;2;2【解析】【解答】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受到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也就是物体处于二力平衡状态,那么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图乙可知,0~3s时,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此时处于平衡状态,那么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那么 所以在t=2s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N。由知,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互相平衡;由知,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N,3s后,撤去推力F,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水平方向上,物体只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所以t=3.5s时,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即合力等于2N。【分析】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受到的力为平衡力,结合物体受到的外力求解大小即可。2、【答案】光速比声速快;14.43【解析】【解答】因为光速远大于声速,所以在终点计时的裁判先看到发令枪烟,再听到枪声。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说明枪声已经传播100米到达终点时才开始计时,测得时间肯定少了,少的时间为t= = ≈0.29s 实际成绩约为14.14s+0.29s=14.43s【分析】光速比声速快;利用路程和速度的比值计算时间。3、【答案】球拍;惯性;形状【解析】【解答】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的产生时,必然存在着两个物体,一个叫施力物体,另一个叫受力物体,球拍把球扣回时,球拍对球施加力的作用,所以该力的施力物体是球拍。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球离开球拍后,球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小明不小心将球踩瘪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现象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例如橡皮筋拉长、弹簧收缩、橡皮泥变形;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由动到静,由静到动,物体的速度大小方向发生改变;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4、【答案】后;摩擦;运动;惯性【解析】【解答】人站在公交车上,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人的下半身会突然向前运动,上半身由于惯性,继续保持静止,所以人会向后倒,这是因为人的脚受到车厢地面摩擦力的作用,脚随车一起运动,上半身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向后倒。【分析】由于惯性,上半身保持静止,下半身受摩擦力被带动,所以向后倒。5、【答案】惯性;摩擦力;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解答】停止蹬车后,行驶在水平路面上的自行车仍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由于自行车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最终自行车还会停下来是因为自行车和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改变了自行车的运动状态。若自行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自行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越远;推理得,小车不受到摩擦力时。会一直运动下去。三、计算题1、【答案】(1)解:由图分析可知s=60km t=1h15min=1.25h则平均速度为 答:平均速度为48km/h;(2)解:交通标志牌“120”是限速的标志,指的是速度不能超过120km/h,汽车速度v=30m/s=30×3.6km/h=108km/h<120km/h 所以汽车没有违反交通规则。答:陈明驾驶汽车没有违反交通规则;(3)解:由图可知道到高明的路程s’=45km,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可得 答:到高明需要0.5h。【解析】【分析】(1)已知汽车的路程和运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解速度;(2)限速的标志为一个圆形标志,中间的数值为限速的大小,即最大速度不能超过该数值;(3)已知汽车的路程和运动的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解运动时间即可。2、【答案】解:解:总路程:s=60m+60m=120m, 总时间:t=10s+6s=16s,汽车上下坡全程的速度为:v= = =7.5m/s。答:该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7.5m/s【解析】【分析】可以求出全程的路程和时间,根据v=即可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3、【答案】(1) 根据路程和时间计算速度为v=s/t=6000m/300s=20m/s;(2)20m/s=72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