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说明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2.掌握叶片的结构,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3.了解叶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以及气孔开闭的原理。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叶片的结构,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2.了解叶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以及气孔开闭的原理。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描述气孔的分布特点和功能。
2.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3.解释气孔控制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4.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描述气孔的分布特点和功能。
2.解释气孔控制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
多媒体展示两种场景:烈日炎炎的夏天,人们悠然的在树荫下乘凉谈笑风生;马路上骄阳下急行的人们汗流浃背,两旁的行道树却依然沉静的挺立着。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想了解的问题:为什么人们在树荫下就感觉到凉快?为什么路旁的行道树不会被太阳灼伤?大树为人们遮荫,久而久之会不会被晒死?
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就共同来研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学生观看课件,结合生活现象思考:蒸腾作用对植物体有什么意义?提出想了解的问题。
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教师找到切入点。学生在教师的提醒下,结合熟知的生活现象,来探讨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6分钟)
出示教学准备的“探究蒸腾作用强弱与叶片面积的关系”探究活动演示装置甲、乙组,多媒体逐个展示问题:
1.甲、乙锥形瓶液面下降的一样多吗?
2.锥形瓶液面下降的水是从植物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
3.是以液态水的形式流出来的还是以气态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出来的?
知识梳理,得出结论:
(1)水蒸气主要是由叶片散发出来的;
(2)叶片越多,散发出水蒸气越多。
学生观察观察甲、乙组实验装置,了解蒸腾现象,得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并通过甲、乙对照实验得出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水分散失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
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得出结论: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组织交流,点拨建构。(22分钟)
既然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那么叶片的结构是怎样的呢?下面来做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引入实验。
1.找学生把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朗读一遍并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同时要求学生检查自己小组的材料用具。
2.阅读观察课本,观察叶片的结构方法步骤1-4掌握制作徒手切片的方法,注意事项:
(1)刀片锋利,注意安全;
(2)选取最薄的一片。
3.同学们了解制作方法了吗?好!现在开始制作看看哪组同学完成的最快,制作切片的质量最好!教师巡视指导。
4.在多数同学完成后。
师:现在你们自查一下切片制作的质量如何?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能看清楚叶片的内部结构?如果看不清楚请同学们分析制作过程的不足。
实验完成后,为了加深对叶片的结构的理解,解决叶片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难点,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片:
叶片的横切面图
(1)整体上看,叶片的结构包括哪三部分?
(2)叶的表皮细胞有什么特点?想一想,表皮有什么功能?
(3)叶片的主要部分是什么?该部分细胞排列有何特点?
(4)叶脉有什么作用?
(5)想一想,叶片的颜色为什么会呈现绿色?
(6)大多数植物叶片的正面绿色较深而背面绿色较浅,这是为什么?
那么植物蒸腾失水是通过叶片的哪个结构散失的呢?(引出气孔部分的讲述。)
出示叶片的表皮平面图(示气孔)。
甲
乙
a.保卫细胞的形状?结构特点?存在方式?
b.一对保卫细胞间的间隙叫什么?其作用?指出甲、乙气孔各处于什么状态?
c.气孔分布在上下表是否完全相同?气孔张开闭合的原理?(强调:气孔的张开闭合可以调节蒸腾作用,是内因,为引出下一节内容做准备。)
思考:气孔与蒸腾作用有什么关系?
同学们对照课本观察叶片的结构,认识检查你桌前的实验材料器具。
生动手实验练习徒手切片。
学生看书过程中可以合作、讨论自己陌生的问题,解决不了的举手问,采取生帮生的方式解决。
学生识图回答,直观的认识叶片及表皮气孔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学生展示汇报答案及师生共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叶不但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这是和下一节相联系的。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叶片的结构模式图,让学生回答各部分结构名称及作用,目的是突出重点及突破难点。
充分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体现了学生是“主体”的教学思想。
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叶不但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这是和下一节相联系的。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5分钟)
出示叶片的横切面图。
指出图中的各部分名称
①从整体上看,叶片的结构包括三部分,它们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②图中________是叶片的主要部分,里面含有大量的_________,而使叶片呈现绿色。
③叶脉具有_______和_______作用。
学生回忆、看书等,要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必要的要进行板演。
①表皮、叶肉、叶脉
②叶肉、叶绿体
③支持和输导
复习叶片的结构将复习旧知常态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2分钟)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那么水到底是通过叶片的哪个结构散失出去的呢?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大约需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其中,只有1%~5%的水参与组成植物体和进行各项生命活动,95%~99%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这是不是浪费?这对植物体本身有什么意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两个问题。
根据导语进行表述交流,激发兴趣,畅所欲言,进入学习情境,达到共鸣效果。
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铺垫。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15分钟)
过渡: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片的什么结构散失的呢?
1.设计实验:下面就请小组内同学讨论一下,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叶片表面有气孔呢?
2.进行探究实验:(二人小组实验)将一片刚摘下的菠菜叶片浸在盛有70摄氏度以上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问题引导:
(1)叶片表面产生气泡说明了什么?
(2)叶片正面(上表皮)和背面(下表皮),哪一面出现的气泡数目多?
(3)叶片背面比正面气泡数目多,又说明了什么呢?
过渡:气孔是什么样子的呢?它是怎样控制气体进出叶片的呢?我们通过制作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来仔细观察一下:用镊子从叶片上分别撕取一小块上表皮和下表皮,分别制成临时装片,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的保卫细胞和气孔。
3.学生分A、B组实验,分别制作菠菜叶上、下表皮临时装片。
显微镜观察菠菜叶上、下表皮临时装片,主动发现问题:保卫细胞的形状是怎样的?细胞壁的厚度是否均匀?气孔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谁来调节的?对比气孔在上、下表皮的分布情况。通过观察和讨论实验结果,了解气孔的结构,并画出气孔结构图。
引导学生比较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的形态及排列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参与学生讨论,并及时地对做得好的和发表独特见解的同学给予肯定和鼓励,特别提醒同学注意安全。鼓励大胆猜想,及时地点拨、充分地肯定,树立学生自信心。
过渡:保卫细胞是怎样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的?
4.模型演示:取一对气球当保卫细胞,外侧贴上透明胶相当于细胞壁,往气球充足气和少量气体时,观察气孔开闭情况。进一步理解气孔控制气体进出叶片的机制。
过渡:气孔的张开或闭合可以调节蒸腾作用,使植物体内经常保持着适量的水分,这是内因。那么外界因素是什么?
5.结合晒衣服在不同环境中快慢的经验,(冬天的阳光下和夏天的阳光下;冬天和夏天;晴天和阴天下雨;有风和无风等情况)分析总结植物的蒸腾作用还会受到那些外界因素的影响。
学生相互交流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究实验,得出结论:气泡是从气孔冒出的,因此气泡的位置就是叶片上气孔的位置。一般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而且下表皮气孔数目多于上表皮。这样可以减少水分散失,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
学生依据教材制作菠菜叶上、下表皮临时装片并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的保卫细胞和气孔。生观察得出: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细胞壁厚度不均,靠其空腔的一侧壁厚,不易伸展;背气孔腔的一侧壁薄,易伸展。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就张开,反之,气孔就关闭。
表皮细胞:无色透明,呈扁平状,排列紧密。有保护功能。
保卫细胞:呈半月形。有叶绿体、内壁较厚、成对形成气孔。
通过模型观看,生总结得出: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内壁伸展拉长,牵动外壁向内凹陷,使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内外壁都拉直,使气孔闭合。由此可以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
结合晒衣服在不同环境中快慢的经验,让学生理解蒸腾作用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以及空气流动状况的影响。
组织学生讨论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究实验。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教师始终处于“导”的状态,学生始终处于动眼、动口、动脑的参与状态。
通过观察表皮临时装片,使学生形成直观认识,比较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并使学生树立起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利用模型,使学生更直观的进一步理解气孔控制气体进出叶片的机制。
让学生结合晒衣服快慢的经验理解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组织交流,点拨建构。(10分钟)
出示玉米一生的用水量数据。联系生活经验,启发学生思考:植物吸收的水分约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这对植物有什么意义?
问题启发教学。
1.大树底下为什么好乘凉?
联系生活经验:打预防针的时候会在手臂上涂酒精,请学生回答感受及原因。
2.“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为什么在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呢?
联系生活经验:用吸管喝橙汁。
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体会出蒸腾作用能使植物体内产生一种使水分向上运输的拉力,从而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师小结:以上的三个作用是蒸腾作用对植物体自身的意义,此外,植物的蒸腾作用还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情感教育:
(1)播放视频资料: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16.55%,大大低于全世界27%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有0.128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人类大量砍伐森林等活动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
(2)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谈绿色植物如果被大量破坏,对生物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说一说自己应该怎样做。
生:凉,因为酒精蒸发会带走一部分热量。绿色植物蒸腾作用也会带走一部分热量,从而有效地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对植物体而言,蒸腾作用产生了蒸腾拉力,促进了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同时也促进了对溶解在水中无机盐的运输。
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进一步认识保护森林、爱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意义、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校园风气。以实际行动来绿化我们的家园,使我们生存的地球更加绿意盎然。
通过联系生活经验让学生感悟出蒸腾作用能降低叶表面的温度及蒸腾作用能使植物体内产生一种使水分向上运输的拉力。
引导讨论,鼓励发言,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
知识整合,迁移应用。(8分钟)
过渡: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非常出色,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骄傲。大家来反思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你能解释下面这几个问题吗?
1.树木为什么到了冬天会落叶?
2.刚移栽的植物为什么会出现萎蔫现象?
3.如何防止?
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
学生分析、交流。
1.在北方,天寒地冻,根吸收水分很难,而树叶的蒸腾作用却照常进行。树木为了保护自己而采取的一种措施。脱落叶子,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
2.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多于根吸收来的水分,造成体内处于失水状态。
3.(1)剪去多余的枝叶。
(2)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
(3)移栽的幼苗进行遮荫。
(4)根部带土。
这一环节的设计促进了知识的整合、迁移和应用,使学生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或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后,由学生自我总结所学与所思,得出结论性的知识,并能用规范的语言加以描述。要求学生要合上教材叙述,强化知识的识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奇妙的生命现象第二章 观察生物结构第二节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奇妙的生命现象第一章 认识生命现象第二节 生物的生活环境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