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第三节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知道运动的意义;
2.掌握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重点);
3.掌握关节的结构(重点);
4.理解运动的实现过程(难点)。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2.掌握关节的结构。
【教学准备】
《动物的运动》教学课件、人体关节的模型、挂图、新鲜的羊的关节、解剖刀、解剖盘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分钟)
同学们,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其中前两句说的就是动物的运动。
(图片展示“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优美画面。)
设疑:不同的动物,运动方式不同,你还知道哪些运动方式呢?动物的运动又是通过哪些结构来完成的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要得到答案。(板书课题)
欣赏诗词,观看图片。
思考:动物还有哪些运动方式?是通过哪些结构来完成的?
带着问题走入课堂。
通过欣赏诗词,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课堂。
启迪思维,导学新知。(5分钟)
知识点一:运动的方式
过渡:不同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不一样。请同学们说说以下几种动物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投影展示)
讲:所有的动物包括人类在内,都能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运动,这是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
设疑:动物的运动有何意义呢?
(投影总结)
观察图片,说出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结合课本,总结动物运动的意义。
图片展示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既能激发生趣,又能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收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层层推进,合作探究。(11分钟)
知识点二:运动的基础(重点)
过渡: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那么,到底是通过哪些结构来完成的呢?我们以人为例,来探究动物运动的基础。
提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内容,独立完成自主学习,5分钟后,展示答案。比谁的自学能力强。
通过刚才的自学我们知道了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请大家看一看人体的骨骼模型,然后完成投影:人体的主要关节,加深对人体运动系统的理解。
展示:人体的骨骼模型。
(投影展示:人体主要的关节)
讲:关节是能活动的连结,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在运动中,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请同学们伸出手臂,转动一下胳膊,感受一下肩关节和肘关节以及腕关节的存在。
设疑:那么关节的结构是怎样的呢?我们通过演示实验,结合课本图:2.2-28来了解一下关节的结构。
教师:演示实验
1.用解剖刀剖开羊的关节。
2.将其放在实物投影上,指导学生结合课本图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板图:关节的结构
精讲: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
指导学生完成小活动:模拟脱臼
设疑:关节头有没有可能从关节窝里脱落出来呢?(能)
这就是我们说的“脱臼”。
关节给我们的感觉是既牢固又灵活,那么它有哪些结构与这些功能相适应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
播放视频: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师生共同总结:
关节既牢固又灵活的原因:
(1)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有光滑的关节软骨。
(2)关节囊里面和外面都有坚韧的韧带。
(3)关节腔内还有滑液,从而使关节既牢固又灵活。
设疑: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关节炎的病症,那么关节炎是怎么回事呢?
(投影展示关节炎图片。)
出示骨骼肌挂图:让学生明确骨骼肌的组成与功能。
设疑:一组肌肉的两端是附着在一块骨上,还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这对于运动有什么意义?
投影展示,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给出正确的答案。
小结: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扯引来运动。
明确自学指导的要求。
积极认真的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以下问题:
观看骨骼模型。
完成投影内容:人体主要的关节
小活动:转动手臂,感受关节的支点作用。
观察演示实验:羊的关节。
结合课本图2.2—28说出关节的结构。
小活动:模拟脱臼
伸出右手攥成豢养,左手掌伸开,将右手拳头放入左手内,右手代表关节头,左手就代表关节窝。
议议:如何治疗脱臼?
观看视频: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思考:关节为什么既牢固又灵活?
师生共同总结。
了解小知识:
观察关节炎的图片,了解关节炎的成因及类型。
观察挂图:骨骼肌,明确其结构及功能。
看图思考,小组讨论完成:
明确骨骼肌能牵拉相邻的骨产生运动。
本部分内容比较简单,要求学生结合课本自主完成,以框表的形式出现,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在这里我利用人体骨骼模型结合课本图2.2-27,引导学生观察,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认识人体的主要关节。
关节的结构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我采用实物演示的方法要求学生结合课本图说出羊关节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并大胆推测其功能。
小活动:模拟脱臼的设计让学生感觉既新颖又切合实际,直观形象的了解了关节头和关节窝的结构。效果较好。
通过观看视频:关节的结构与功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关节的结构,而且很容易就能总结出关节既牢固又灵活的原因。
小知识:“关节炎”的设计,贴合实际,激发生趣,效果较好。
让学生明确“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组织交流,点拨建构。(9分钟)
知识点三:运动的实现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都是以一定的结构作为基础的。那么,这些运动是怎样实现的呢?
我们以人的屈肘和伸肘的动作为例,来一起探究一下。
1.首先,请大家结合课本图2.2-30,认识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
2.指导学生完成屈肘和伸肘动作,并观测体会一下你的上臂肌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出示模型:骨骼肌
精讲:肱二头肌的起点有两个头,分别附着在肩胛骨的两个不同的地方,两头合并在一起与肌腹相连,向下附着在桡骨上。在上臂的后方,也有一块肌肉,其上端有一个头附着在肩胛骨上,两个头附着在肱骨上,故称之为肱三头肌。我们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反之。
设疑: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有没有同时收缩或舒张的现象呢?试举例说明。
所以,我们在提水的时候会感到累,就是因为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收缩的缘故。
那么,在运动过程中,骨、骨连结和骨骼肌是怎么协调进行的呢?
动画展示:运动的实现
精讲: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就会收缩变短,并产生一定的拉力,牵动骨围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
结合课本图2.2-30,认识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
小活动:屈肘和伸肘
学生做屈肘和伸肘动作,同时用另一只手触摸因收缩而隆起的肌肉块。
体会并说出:屈肘和伸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
思考: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有没有同时收缩或舒张的现象呢?
(有)
试举例说明:
(1)双手分别提一桶水的时候,同时收缩。
(2)双手自然下垂时,同时舒张。
观看动画,明确运动过程中,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
知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运动的实现是本节课的难点。我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图认清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然后要求学生做:屈肘和伸肘的动作,观察和体验人体运动的产生过程。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讨论交流,将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又注意知识的延伸,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思想。
通过模拟动画的播放,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运动的实现。
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收到较好的效果。
构建网络,融会贯通。(3分钟)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运动的方式、运动的基础和运动的实现。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
a.运动的方式
b.运动的基础
c.运动系统的组成
关节的结构
结合老师的板书,共同回顾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运动的实现
做屈肘、伸肘运动,体会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
板书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形成网络,让学生对于重难点知识一目了然。
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多细胞生物体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a href="/sw/tb_c2837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多细胞生物体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多细胞生物体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上册<a href="/sw/tb_c2837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多细胞生物体教案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用品,教学流程图,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社会行为教案: 这是一份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社会行为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