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4春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春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共31页。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章末整合提升知识·体系构建考向·链接高考考向1:粮食安全[命题视角]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之基。从粮食安全风险的角度看,重点是认识我国耕地资源中相对不利的方面,既要关注耕地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要关注耕地保障粮食安全能力不足时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试题题型灵活,选择题多基于对各类统计图表的分析、判读,综合题多基于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学科素养上,多基于对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认知,综合分析区域耕地、人口等因素造成的粮食问题,以及粮食问题的应对措施,渗透人地协调的观念。[真题展示](2020年江苏高考地理)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16年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如图为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下列区域中,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的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区C.西南区 D.东南沿海区2.制约蒙新区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C.经营规模 D.机械化水平【答案】1.B 2.B[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东北区1996年、2006年、2016年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率不断提高,说明东北区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华北平原三个年份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率先升高后降低;西南区和东南沿海区三个年份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率均持续降低。第2题,蒙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水资源缺乏,水资源是制约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土地资源、经营规模和机械化水平均不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3.(2020年天津高考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在当地政府扶持下,山东寿光地区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大力发展温室蔬菜种植,成为我国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地为武汉及其他地区提供大量新鲜蔬菜,保障了民生。下图分别为寿光位置图、寿光蔬菜大棚图和日照茶园图。说明寿光成为我国重要蔬菜供应地的有利条件。【答案】土地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蔬菜基地规模大;运用温室技术(农业新技术),保障蔬菜全年生产;交通便利;政策扶持。考向2:水资源的利用;水污染治理[命题视角]水资源的储量和时空分布特点、缺水、水污染问题、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配置、节水、跨流域调水以及水循环等都是高考试题考查的内容。其中水资源的利用及水污染治理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选择题和综合题都可能出现。试题主要以相关图示为载体,学科知识方面考查水循环、水资源的利用、水污染治理等,学科素养方面注重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的考查,难度较低。[真题展示](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如图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第1~2题。1.参照上图,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 ( )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 ③人工岛足够长 ④人工岛足够宽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2.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 ( )A.取水难度大 B.开采周期长C.水质较差 D.储量较少【答案】1.B 2.D[解析]第1题,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要想形成并保持稳定的地下淡水区,应该保证该岛具有足够的面积。人工岛足够宽,其面积就足够大,有利于淡水区的稳定;海洋中岛屿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因此需要该地区降水丰富,且降水的季节变化小,①④正确。第2题,人工岛面积较小,地下淡水储量有限,一旦大规模利用,会造成周边海水入侵,水质恶化,不利于岛上植被生长,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不适合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考向3:矿产资源的开发[命题视角]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矿产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分析、矿产资源的生产消费状况以及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等都是高考试题考查的内容。其中矿产资源的开发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出现。试题主要以相关图示为载体,学科知识方面考查矿产资源的分布、矿产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以及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学科素养方面注重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的考查,难度较低。[真题展示](2023年6月浙江选考地理)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安全稳定是国内经济循环畅通的保障,也是国内国际相互融合的关键。我国钨矿资源丰富,但国家将其列入战略性对矿产资源。右图为某企业钨全产业链内涵框架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1.将钨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主要原因是 ( )A.防止钨矿供应链发生中断 B.主导钨矿上游产业链发展C.推进钨矿产业链绿色发展 D.实现钨资源领域安全可控2.位于该企业钨全产业链下游的是 ( )A.钨制品的回收 B.钨矿石的贸易C.钨矿勘探采掘 D.钨矿冶炼加工【答案】1.D 2.A[解析]第1题,钨可以用来制造枪械、火箭推进器的喷嘴、穿甲弹,具有战略意义,钨资源的安全稳定是国内经济循环畅通的保障,将钨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目的主要是实现钨资源领域安全可控,D项正确;防止钨矿供应链发生中断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不是将钨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主要原因,A项错误;钨矿的上游主要是原料导向型的开采业,附加值低,应发展钨矿的下游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B项错误;推进钨矿产业链绿色发展是发展钨矿产业应注意的问题,不是将钨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第2题,对钨工业相关废品进行回收利用,实现钨产品的循环利用,属于该企业钨全产业链的下游产业链,A项正确;钨矿石的贸易指钨矿的出口,出口原料不在该公司钨矿全产业链中,B项错误;钨矿勘探采掘属于该公司钨矿上游产业链,C项错误;钨矿冶炼加工属于该企业钨矿的中游产业链,D项错误。3.(2022年辽宁高考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镍矿是战略性资源。目前我国镍矿资源占全球总量3%左右,但消费量居全球第一。印度尼西亚低品位红土镍矿储量丰富,易开采,难冶炼。2006年后中国企业在印度尼西亚投资采矿。2014年印度尼西亚政府颁布禁止镍矿出口政策后,中国企业利用其全球领先的低品位红土镍矿规模化冶炼技术,开始在该国建设镍冶炼厂,产品大部分销往中国。下图为2006—2016年中国镍矿进口量及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镍矿进口占中国镍矿进口总量之比变化图。(1)据图说明中国镍矿进口的基本特点。【答案】进口总量大;进口总量自2006年开始波动上升,于2013年到达顶峰,随后下降;从菲律宾进口量先下降后上升,从印度尼西亚进口量先上升后下降,直至2015年不再从印度尼西亚进口镍矿。(2)分析中国镍资源安全存在的主要风险。【答案】镍矿对外依存度高,本国镍矿储量占比小,人均占有量小且需求量大,价格波动对工业生产影响大,大规模涨价易造成本国含镍工业品成本提高;镍矿进口集中于少数国家,进口易受国外法规与国际关系影响。(3)依据材料阐述保障中国镍资源安全的途径。【答案】进口多元化,从不同国家进口镍矿;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利用率与镍金属回收;对外合作,从国外进口加工过的镍板,以减轻镍矿出口限制的影响;提高镍资源的战略储备,积极探查国内未被发现的镍矿;通过加工技术和产量,提高对于镍矿、镍板与制成品的定价权。考向4:我国石油资源安全[命题视角]石油资源的供应影响国家安全。如何保障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如何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对能源安全供应保障的经验,是试题考查的重点。试题题型灵活,既可通过选择题考查对石油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判读、分析,也可通过综合题对能源问题的成因、表现及应对进行深层次考查。学科素养上,多基于对石油资源问题特点的认知,运用综合思维分析石油资源问题的成因,从人地协调的角度,应对能源问题。[真题展示](2021年6月浙江选考地理)如图为我国2007—2017年石油消耗总量和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石油消耗总量×100%)统计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图示时段我国石油 ( )A.净进口量逐年攀升 B.生产量大幅提升C.净进口量逐年下降 D.生产量大幅减少2.为降低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加强石油综合利用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积极寻求新的进口通道 ④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1.A 2.C[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石油消耗总量×100%,图中显示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石油消耗总量也是逐年上升,故可得出我国石油净进口量逐年攀升,A项正确,C项错误;图中反映的是石油消耗总量和对外依存度的关系,不能直接反映生产量的变化,更不能反映石油生产量大幅提升或减少,B、D项错误。第2题,要降低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就要减少石油净进口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可以减少石油的消耗,减少石油净进口量,②正确;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可以减少石油进口量,降低对外依存度,④正确;加强石油综合利用会加大对石油的需求量,积极寻求新的进口通道不能减少进口量,①③错误。故选C项。考向5:海洋空间资源[命题视角]对海洋空间资源的考查主要从海洋空间资源的分类、优缺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对国家安全的角度展开。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该类题主要以图文资料为载体,选择题和综合题中均会出现。学科知识方面考查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及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试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需要加强对图文材料有效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地理基本原理,灵活分析作答。学科素养方面多注重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考查,难度中等。[真题展示](2021年广东高考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体中的分子态氧,其含量变化与水温、盐度、有机物质分解和生物活动等相关。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口外海域水体溶解氧低值区的面积和强度不断增加,夏季尤其显著,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了许多现实和潜在影响。分析长江口外海域水体溶解氧低值区在夏季强度显著增加的原因。【答案】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水温高,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相对较少;夏季为长江汛期,河流流量大,入海口处盐度低,水体溶解氧相对较少;夏季微生物分解速度快,生物循环速率相对较快,水体溶解氧消耗快;夏季河流流量大,带来的营养盐类较多,且水温适宜,生物量较大,生物对水体氧气消耗大;近年来,长江水污染不断加剧,水中植物生长繁育受到影响,释放的氧气量逐渐减少,加剧溶解氧低值区的出现。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章末整合提升知识·体系构建考向·链接高考考向1:粮食安全[命题视角]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之基。从粮食安全风险的角度看,重点是认识我国耕地资源中相对不利的方面,既要关注耕地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要关注耕地保障粮食安全能力不足时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试题题型灵活,选择题多基于对各类统计图表的分析、判读,综合题多基于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学科素养上,多基于对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认知,综合分析区域耕地、人口等因素造成的粮食问题,以及粮食问题的应对措施,渗透人地协调的观念。[真题展示](2020年江苏高考地理)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16年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如图为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下列区域中,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的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区C.西南区 D.东南沿海区2.制约蒙新区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C.经营规模 D.机械化水平【答案】1.B 2.B[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东北区1996年、2006年、2016年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率不断提高,说明东北区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华北平原三个年份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率先升高后降低;西南区和东南沿海区三个年份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率均持续降低。第2题,蒙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水资源缺乏,水资源是制约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土地资源、经营规模和机械化水平均不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3.(2020年天津高考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在当地政府扶持下,山东寿光地区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大力发展温室蔬菜种植,成为我国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地为武汉及其他地区提供大量新鲜蔬菜,保障了民生。下图分别为寿光位置图、寿光蔬菜大棚图和日照茶园图。说明寿光成为我国重要蔬菜供应地的有利条件。【答案】土地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蔬菜基地规模大;运用温室技术(农业新技术),保障蔬菜全年生产;交通便利;政策扶持。考向2:水资源的利用;水污染治理[命题视角]水资源的储量和时空分布特点、缺水、水污染问题、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配置、节水、跨流域调水以及水循环等都是高考试题考查的内容。其中水资源的利用及水污染治理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选择题和综合题都可能出现。试题主要以相关图示为载体,学科知识方面考查水循环、水资源的利用、水污染治理等,学科素养方面注重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的考查,难度较低。[真题展示](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如图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第1~2题。1.参照上图,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 ( )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 ③人工岛足够长 ④人工岛足够宽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2.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 ( )A.取水难度大 B.开采周期长C.水质较差 D.储量较少【答案】1.B 2.D[解析]第1题,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要想形成并保持稳定的地下淡水区,应该保证该岛具有足够的面积。人工岛足够宽,其面积就足够大,有利于淡水区的稳定;海洋中岛屿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因此需要该地区降水丰富,且降水的季节变化小,①④正确。第2题,人工岛面积较小,地下淡水储量有限,一旦大规模利用,会造成周边海水入侵,水质恶化,不利于岛上植被生长,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不适合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考向3:矿产资源的开发[命题视角]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矿产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分析、矿产资源的生产消费状况以及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等都是高考试题考查的内容。其中矿产资源的开发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出现。试题主要以相关图示为载体,学科知识方面考查矿产资源的分布、矿产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以及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学科素养方面注重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的考查,难度较低。[真题展示](2023年6月浙江选考地理)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安全稳定是国内经济循环畅通的保障,也是国内国际相互融合的关键。我国钨矿资源丰富,但国家将其列入战略性对矿产资源。右图为某企业钨全产业链内涵框架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1.将钨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主要原因是 ( )A.防止钨矿供应链发生中断 B.主导钨矿上游产业链发展C.推进钨矿产业链绿色发展 D.实现钨资源领域安全可控2.位于该企业钨全产业链下游的是 ( )A.钨制品的回收 B.钨矿石的贸易C.钨矿勘探采掘 D.钨矿冶炼加工【答案】1.D 2.A[解析]第1题,钨可以用来制造枪械、火箭推进器的喷嘴、穿甲弹,具有战略意义,钨资源的安全稳定是国内经济循环畅通的保障,将钨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目的主要是实现钨资源领域安全可控,D项正确;防止钨矿供应链发生中断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不是将钨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主要原因,A项错误;钨矿的上游主要是原料导向型的开采业,附加值低,应发展钨矿的下游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B项错误;推进钨矿产业链绿色发展是发展钨矿产业应注意的问题,不是将钨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第2题,对钨工业相关废品进行回收利用,实现钨产品的循环利用,属于该企业钨全产业链的下游产业链,A项正确;钨矿石的贸易指钨矿的出口,出口原料不在该公司钨矿全产业链中,B项错误;钨矿勘探采掘属于该公司钨矿上游产业链,C项错误;钨矿冶炼加工属于该企业钨矿的中游产业链,D项错误。3.(2022年辽宁高考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镍矿是战略性资源。目前我国镍矿资源占全球总量3%左右,但消费量居全球第一。印度尼西亚低品位红土镍矿储量丰富,易开采,难冶炼。2006年后中国企业在印度尼西亚投资采矿。2014年印度尼西亚政府颁布禁止镍矿出口政策后,中国企业利用其全球领先的低品位红土镍矿规模化冶炼技术,开始在该国建设镍冶炼厂,产品大部分销往中国。下图为2006—2016年中国镍矿进口量及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镍矿进口占中国镍矿进口总量之比变化图。(1)据图说明中国镍矿进口的基本特点。【答案】进口总量大;进口总量自2006年开始波动上升,于2013年到达顶峰,随后下降;从菲律宾进口量先下降后上升,从印度尼西亚进口量先上升后下降,直至2015年不再从印度尼西亚进口镍矿。(2)分析中国镍资源安全存在的主要风险。【答案】镍矿对外依存度高,本国镍矿储量占比小,人均占有量小且需求量大,价格波动对工业生产影响大,大规模涨价易造成本国含镍工业品成本提高;镍矿进口集中于少数国家,进口易受国外法规与国际关系影响。(3)依据材料阐述保障中国镍资源安全的途径。【答案】进口多元化,从不同国家进口镍矿;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利用率与镍金属回收;对外合作,从国外进口加工过的镍板,以减轻镍矿出口限制的影响;提高镍资源的战略储备,积极探查国内未被发现的镍矿;通过加工技术和产量,提高对于镍矿、镍板与制成品的定价权。考向4:我国石油资源安全[命题视角]石油资源的供应影响国家安全。如何保障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如何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对能源安全供应保障的经验,是试题考查的重点。试题题型灵活,既可通过选择题考查对石油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判读、分析,也可通过综合题对能源问题的成因、表现及应对进行深层次考查。学科素养上,多基于对石油资源问题特点的认知,运用综合思维分析石油资源问题的成因,从人地协调的角度,应对能源问题。[真题展示](2021年6月浙江选考地理)如图为我国2007—2017年石油消耗总量和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石油消耗总量×100%)统计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图示时段我国石油 ( )A.净进口量逐年攀升 B.生产量大幅提升C.净进口量逐年下降 D.生产量大幅减少2.为降低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加强石油综合利用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积极寻求新的进口通道 ④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1.A 2.C[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石油消耗总量×100%,图中显示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石油消耗总量也是逐年上升,故可得出我国石油净进口量逐年攀升,A项正确,C项错误;图中反映的是石油消耗总量和对外依存度的关系,不能直接反映生产量的变化,更不能反映石油生产量大幅提升或减少,B、D项错误。第2题,要降低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就要减少石油净进口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可以减少石油的消耗,减少石油净进口量,②正确;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可以减少石油进口量,降低对外依存度,④正确;加强石油综合利用会加大对石油的需求量,积极寻求新的进口通道不能减少进口量,①③错误。故选C项。考向5:海洋空间资源[命题视角]对海洋空间资源的考查主要从海洋空间资源的分类、优缺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对国家安全的角度展开。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该类题主要以图文资料为载体,选择题和综合题中均会出现。学科知识方面考查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及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试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需要加强对图文材料有效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地理基本原理,灵活分析作答。学科素养方面多注重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考查,难度中等。[真题展示](2021年广东高考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体中的分子态氧,其含量变化与水温、盐度、有机物质分解和生物活动等相关。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口外海域水体溶解氧低值区的面积和强度不断增加,夏季尤其显著,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了许多现实和潜在影响。分析长江口外海域水体溶解氧低值区在夏季强度显著增加的原因。【答案】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水温高,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相对较少;夏季为长江汛期,河流流量大,入海口处盐度低,水体溶解氧相对较少;夏季微生物分解速度快,生物循环速率相对较快,水体溶解氧消耗快;夏季河流流量大,带来的营养盐类较多,且水温适宜,生物量较大,生物对水体氧气消耗大;近年来,长江水污染不断加剧,水中植物生长繁育受到影响,释放的氧气量逐渐减少,加剧溶解氧低值区的出现。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