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春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二册课件(25份)
2024春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2城镇和乡村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春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2城镇和乡村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二册,共18页。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热点 • 微专题[背景材料]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口袋公园”是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面积一般在400平方米至10 000平方米,类型包括小游园、小微绿地等。“口袋公园”具有小巧多样、环境友好、方便群众使用等特点,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热点 口袋公园2022年7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口袋公园”建设的通知》,提出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力争2022年内建成不少于40个“口袋公园”,新疆、西藏等地可结合实际确定建设计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受空间限制,城市内建设大型的综合公园越来越难,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拆违建绿、见缝插绿、打开围墙等方式建设“口袋公园”,是补齐城市老城区、人口高密度区域公园绿化活动场地不足、分布不均衡等短板问题的重要措施。“口袋公园”要实现小而美。在选址上,要优先选择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不足的区域。在设计和建设上,要注重保护原有地形地貌和大树老树,优先选用乡土植物;充分考虑周边群众需求,增加活动场地,落实适老化和适儿化等要求。“口袋公园”建设应严格按照我国《公园设计规范》《城市绿地规划标准》开展建设。应树立以人为本、尊重科学、顺应自然、低碳环保的公园设计理念,突出公园文化艺术内涵和地域特色。[试题演练](2023年安徽合肥开学考试)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5.22%。在城市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大城市的“城市病”问题突出。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建成区空间形态和功能进行整治提升的活动),以推动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许多城市通过屋顶绿化、拆墙透绿、建设“口袋公园”等行动,为城市镶上了“金边银角”。据此完成第1~2题。1.关于城市“口袋公园”的选址及其主要功能,对应正确的是 ( )A.人口密集的居住区——提供城市生活空间B.高楼林立的市中心——丰富城市旅游景点C.城市主干道路沿线——缓解城市交通拥堵D.空气质量好的郊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2.安徽省铜陵市是一座工矿城市,于2021年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下列关于铜陵市城市更新的举措,最合理的是 ( )A.全力建设城市新区 B.缩小城市住宅比重C.建设工业文创园区 D.加快建设城际高铁【答案】1.A 2.C[解析]第1题,“口袋公园”选址灵活,面积小,可以布局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高楼林立的市中心、城市主干道路沿线,空气质量较好的郊区本身环境较好,没有必要布局“口袋公园”,D项错误;“口袋公园”有美化环境、公共交往、休闲娱乐、文化展示等功能,可以提供城市生活空间,丰富城市旅游景点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不是其主要功能,A项正确,B、C项错误。第2题,城市更新主要集中在老城区,与城市新区建设关系不大,A项错误;居住区是城市中分布最广泛的功能区,城市更新不能缩小城市居住区的比重,B项错误;加快建设城际高铁能加强铜陵与其他城市的联系,但不能促进老城市的更新,D项错误;铜陵是工矿城市,在老城区工业转型过程中,建设工业文创园区是城市更新的合理举措,C项正确。[知识链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一些农民虽然已在城市就业、生活甚至定居,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和家人并没有完全融入城市,从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角度看,他们不把自己当作、也不被别人当作“城里人”。他们没有把户籍转入城镇,在享受到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方面与城镇居民还有差别。这些已在城镇就业、生活的农民,在生活方式、理念和身份上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城镇居民,这种现象被称为半城镇化现象。半城镇化是特指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微专题 半城镇化1.半城镇化产生的原因——综合思维造成中国出现半城镇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一直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发展格局,户籍制度的严格限定,使进入城市的农民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2.消除半城镇化现象的措施——人地协调观解决半城镇化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使进入城镇的农民真正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各项权利,承担相同的市民义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市民。政策层面,围绕土地制度、住房制度和机制建设,研究创新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在确保农民工享受到城市服务体系的同时,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社会层面,建立完善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市场化机制。让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过程市场化,在社会层面寻求更多机构、企业、个人的参与和投入,形成政策引导、社会支持的双向结构和良好运转模式。加强政策宣传和教育,建立健全各类社会服务和支持机构,为农民工在转变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充分的援助和指导,起到“转变一个、安定一家、带动一群”的效果。[试题演练](2023年贵州贵阳联考)半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我国在2010年前后进入了半城镇化阶段,随之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据此完成第1~3题。1.导致半城镇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 )①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②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 ③城市就业机会多 ④城市消费水平高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①④2.半城镇化给乡村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 )A.用地紧张 B.人地矛盾加剧C.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D.空巢老人增多3.在解决半城镇化问题的过程中 ( )A.城乡差距会增大 B.农村留守儿童会增加C.城市住房面积会增加 D.社会矛盾会彻底解决【答案】1.B 2.D 3.C[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农村工业化水平低,生态环境好于城市,①错误;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农村人口迁入城市,②正确;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吸引农村人口迁入城市,③正确;城市消费水平高,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数量减少,④错误。第2题,乡村人口迁出,缓解了人地矛盾和用地紧张状况,年轻劳动力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给乡村带来技术和资金,有利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A、B、C项错误;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的农民多为青壮年劳动力,使得农村空巢老人增多,D项正确。第3题,在解决半城镇化问题的过程中,既会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也会减少人口过量进入城市,推动乡村振兴,从而缩小城乡差距,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的农民在子女教育方面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因此在解决半城镇化问题的过程中,为保障进城农民子女教育,城市学位增加,农村留守儿童可随父母到城市读书,此外,乡村振兴后,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的农民可能返回乡村,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减少,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的农民在住房方面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因此在解决半城镇化问题的过程中,为保障进城农民的住房需求,城市住房面积会增加,C项正确;在解决半城镇化问题的过程中,只能缓解和减少社会矛盾,不能彻底解决,D项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