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57619/0-170978263562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春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57619/0-170978263569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春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57619/0-170978263571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春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57619/0-170978263574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春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57619/0-1709782635777/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春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57619/0-170978263581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春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57619/0-170978263585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春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57619/0-170978263589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春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件(25份)
2024春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春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共17页。
第一章 人口章末整合提升知识 · 体系构建考向 · 链接高考考向1 人口增长[命题视角]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增减情况进行相关计算时,必须明确三个要素:一是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数,即人口基数;二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三是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迁出率和迁入率。[真题展示](2022年江苏高考地理)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为我国“六普”“七普”人口增长差异图。据此完成(1)~(3)题。注:不含港、澳、台数据。(1)“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相等的省级行政区是 ( )A.京、沪 B.黑、吉C.粤、鄂 D.渝、黔(2)我国四个直辖市人口增长的共同特点是 ( )A.“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加速增长B.“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减速增长C.“六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D.“七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 ( )A.向城市群集聚 B.向中西部迁移C.沿长江带集聚 D.分布更加均衡【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位于图中虚线上的粤、鄂的“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相等,C项正确;京、沪、黑、吉、渝、黔的“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不相等,A、B、D项错误。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京、沪、津三地“七普”人口增长率低于“六普”人口增长率,“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都高于全国平均人口增长率;渝“七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六普”人口增长率;“七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六普”人口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增长率。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我国主要城市群所在地的“七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向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平均薪资水平更高的城市群集聚,A项正确,D项错误;中西部地区的“七普”人口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B项错误;图中没有体现出我国人口向沿长江带集聚,C项错误。【答案】(1)C (2)D (3)A考向2 人口迁移[命题视角]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是近几年高考考查较多的考点,考查时多以统计图表和结构图表为背景材料进行考查,题型上主要以选择题为主。[真题展示](2023年山东高考地理)我国地级市一般由市辖区和其他县级行政区组成。下图示意2010年和2020年我国某地级市的常住人口数量。该市的常住人口变化状况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据此完成(1)~(2)题。(1)右图示意四种人口流动情况,与该市2010—2020年情况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2)与该市的其他县级行政区相比,市辖区 ( )A.老年人口比重大B.老年人口数量大C.劳动人口比重大D.劳动人口平均年龄大【解析】第(1)题,读图,对比2020年和2010年该市市辖区人口和其他县级行政区人口可知,市辖区人口有所增加,但增幅较小,其他县级行政区人口有所减少,减幅较大,总人口明显减少。因此该市的人口流动情况为其他县级行政区的人口少部分流向市辖区,较多人口流出该地级市;而市辖区流出地级市的人口应少于其他县级行政区流入市辖区的人口,图中箭头粗细代表人口流动量的大小,因此①图符合题意。②图中市辖区流出地级市的人口多于其他县级行政区流入市辖区的人口,会造成市辖区人口减少,不符合题意;③图和④图中其他县级行政区流入市辖区的人口远高于流出地级市的人口,不符合题意。第(2)题,当前我国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人口迁移为主,市辖区流出地级市的人口少于其他县级行政区流入市辖区的人口,为人口净迁入区,青壮年人口的迁入会降低老年人口的比重和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提高劳动人口比重,A、D项错误,C项正确;其他县级行政区总人口远大于市辖区人口,市辖区老年人口数量应小于其他县级行政区,B项错误。【答案】(1)A (2)C考向3 人口容量[命题视角]本考点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不高,但往往与人口迁移、环境问题相结合,考查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题型主要是选择题。[真题展示](2021年6月浙江选考)近年来﹐我国宁夏、贵州、云南等省区成功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大大改善了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据此完成(1)~(2)题。(1)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人口密度 B.交通运输C.资源环境承载力 D.移民意愿(2)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 ( )①促进了迁入区的资源开发 ②缓解了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 ③减轻了迁入区的就业压力 ④实现了迁出区人口的脱贫致富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第(1)题,当区域人口数量超过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时,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会出现危机。生态移民能够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环境承载力,C项正确。第(2)题,生态移民能够增加迁入区劳动力数量,有利于促进迁入区的资源开发,①正确;生态移民是指将生活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居民搬迁到生存条件更好的地区,其对于缓解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影响较小,同时可能增加迁入区的就业压力,②③错误;生态移民能够实现迁出区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迁出区人口脱贫致富,④正确,D项正确。【答案】(1)C (2)D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