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春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件(25份)
2024春高中地理第5章环境与发展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春高中地理第5章环境与发展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共14页。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章末整合提升知识 · 体系构建考向 · 链接高考考向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命题视角]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高考中往往以时事热点为背景材料,考查环境问题的分布、成因、危害及解决措施。另外结合图文材料考查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的理解和应用,也在地方卷中有所涉及。我国区域面临的生态或污染问题今后仍将是考查的重点。[真题展示](2021年广东高考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材料 热融湖是因热融作用引起地表塌陷形成的凹坑集水而成。近年来,我国青藏高原上的热融湖发展迅速,在一些地区形成了繁星一样的“星宿海”,冬季湖泊冰面可见一串串甲烷气泡冻结在冰层中。有些热融湖也会出现停止生长的现象,湖盆会被水生植物、泥炭和沉积物填充。下图示意青藏高原热融湖景观。分析青藏高原热融湖的发展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热融湖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可结合其对岩石、水圏、大气圏、土壤、植被等的影响回答。结合材料可知,热融湖是因热融作用引起地表塌陷形成的凹坑集水而成,易成片出现,因为是热融作用,形成后会提升湖泊周边地温,导致周边冻土融化,破坏冻土层的稳定,进一步导致湖岸崩塌、地表塌陷,影响和改变地表形态。此外,热融湖使土壤水分发生变化,水分对土壤的性质影响大,会改变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热融湖蓄水成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径流分布,改变当地的地表和地下径流状况。热融湖升温加速冻土融化,冻土层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为甲烷等温室气体,释放土壤中储存的碳元素,加剧全球变暖。同时,冻土融化会破坏生态,影响动植物栖息环境,破坏生态系统。【答案】热融湖易成片出现,会提升湖泊周边地温,加速周边冻土融化,破坏冻土层的稳定,导致湖岸崩塌、地表塌陷,改变地表形态;热融湖使土壤水分发生变化,改变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热融湖蓄水成湖,改变当地的地表和地下径流状况;热融湖升温加速冻土融化,冻土层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甲烷等温室气体,释放土壤中储存的碳元素,加剧全球变暖,冻土融化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动植物栖息地,破坏生态系统。考向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命题视角]本部分知识的考查主要侧重于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一般结合关联图、示意图等图文材料对某种具体产业进行分析。命题形式主要以选择题为主。[真题展示](2022年6月浙江选考)将养殖场废弃物和农田秸秆等处理生成甲烷,并通过内燃发电机组进行发电,是生物质天然气利用的重要方式,既可发电还可为农田提供优质肥料。下图为该项目实施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影响该项目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 B.交通C.市场 D.劳动力(2)处理后的沼渣、沼液施用于农田,会 ( )A.减少土壤有机碳含量 B.减弱土壤通气性C.改变土壤养分循环状况 D.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解析】第(1)题,由图文材料可知,该项目是将养殖场的废弃物和农田秸秆等进行处理后生成甲烷、沼渣、沼液等,然后利用甲烷进行发电或者利用沼渣、沼液为农田提供优质肥料,该项目对养殖场废弃物和农田秸秆的消耗和需求较大,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原料,A项正确。第(2)题,该项目实施的原料是养殖场的废弃物和农田秸秆等,处理后的沼渣、沼液作为优质肥料,施用于农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A项错误;向农田里施加肥料,需要对土壤进行翻耕,可以增加土壤通气性,同时改变土壤养分的循环状况,B项错误,C项正确;无害化处理后的沼渣、沼液施用于农田后,增加了土壤的有机碳等物质,提高了土壤肥力,有利于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性,D项错误。【答案】(1)A (2)C考向3 海洋经济发展[命题视角]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海洋国土的开发和保护,提出海洋发展战略、建设海洋强国、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已经成为命题的热点。[真题展示](2019年天津文综)天津滨海新区发挥临海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集中分布在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见上图),共同反映了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 ( )A.船舶制造与维修 B.海洋文化旅游C.水产养殖与捕捞 D.远洋货物运输【解析】由材料可知,滨海新区北部的海洋博物馆、航母主题公园、妈祖文化园和“渔家乐”码头四处景观都是立足临海优势打造的人文旅游资源,是吸引旅客的文化服务产业,共同反映了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海洋文化旅游。船舶制造与维修为工业,水产养殖与捕捞为农业,远洋货物运输为运输业,均未在图中直接体现。【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