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展开我说课的题目《牛顿第一定律》,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教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七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中的基础。牛顿第一定律也是初中力学的一个开端。本课教材的特点是既注重科学探究,又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把物理这门基础自然科学与历史、生活、社会有机地结合,是培养全体学生科学素质的一次良机,又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前面我们学习了简单的运动,又知道力学一些简单知识,牛顿第一定律正是基于此基础上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一座桥梁,是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直线运动和力学问题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册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本节、本章的重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验、讨论建立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感悟观察、实验、推理、尤其是“理想实验”对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的重要作用。
2.教学难点重点
①难点: 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②重点: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2.知道惯性的概念及惯性与质量关系。
3.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
(2)理解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知道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②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斜面实验、演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及推理,关注实验、分析、推理、“理想实验”的方法。
(2)通过对生活中常见事例和实验的分析,纠正对惯性的一些错误认识,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直观:
(1)通过了解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牛顿等科学前辈对“运动和力的关系”不懈的探究历程,领略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科学魅力,感悟科学道路的艰辛曲折。
(2)通过对惯性利弊的分析讨论,懂得任何事物都 存在两面性。
(3)通过了解安全带、安全气囊和头枕的作用,感悟生命的宝贵,体会尊重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4.教具与学具
多媒体课件。
斜面、木板、棉布、玻璃板、毛巾、滑块、刻度尺等。
二.说学情
牛顿第一定律是由部分实验结果,部分外推假设、部分定义所构成的一个复合体,就其定义本身的表述学生不难记住,但学生由于接触物理时间比较短,学生平均年龄比较低,抽象思维能力及认知结构上尚不成熟,加上生活经验的影响,因此在接受牛顿第一定律上有一定的难度。
三.说学法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亲自动手实验,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相互合作交流得出结论。
四.说教法
教法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
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即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需要引出测量的实质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
运用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法、探究法等。
五.说教学过程(程序)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合作学习,探究新知------内化提高,实际应用------感悟收获,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我出示几幅动画图片:一:对课本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课本运动,撤去拉力后,课本等停了下来;二:陷入雪地里的汽车施加水平的推力,汽车就沿水平方向运动了。撤去推力车就会停下来.三:静止的足球用脚施加力后会飞出去;四、铁锤敲击钉子,钉子向下运动陷入木板。停止敲击,钉子就不再下陷。让学生找出以上力学现象中具有的一个共同特征
这样就引导学生提出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接着展示“关闭了发动机的火车,虽然继续运行,但是最后也将停下来。火车为什么会停下来呢?”的火车动态图片得出“假如没有摩擦力的作用那火车的运动状态又会有什么变化呢?”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根据刚才的引导,猜想,让学生分组实验,让滑块从同一斜面滑下,分别沿着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运动。观察并记录现象。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恰恰是因为有摩擦力,小车的不能继续运动,也就是运动无法维持,从而理解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这一知识重点,为了突破了科学想象和科学推理的难点。总结:水平面越来越光滑,摩擦力越来越小,滑块运动的越远。让学生推理得出:在一块绝对光滑没有摩擦力的表面上,小车将以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通过分析伽利略和笛卡尔等人观点的局限性,分析得出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力和运动关系的 第一条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教师强调内容中的重要知识要点,让学生正确认识到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在实验基础上直接总结而出,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抽象概括出来的,
第三环节:内化提高,实际应用。
在讲授惯性知识点时,我先以开车撞墙的趣图,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勾起了他们急于探索的渴望心理。接着我又设计了简易又有趣的两组惯性实验:惯性鸡蛋实验及惯性小车实验,让学生感受身边的物理,通过几个问题的设计得出了惯性的定义,并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也具有惯性的播放,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物体 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为了加强惯性的理解,我把惯性比喻成人的“惰性”。通过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惯性知识得到“静者恒静,动者恒动”的升华与提炼。使学生正确理解了惯性,突破解决了: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运动的 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这一教学难点。
最后组织学生观看惯性的利用与防止视频,讨论:生产生活中哪些是惯性带来的方便,哪些是惯性带来的危害。教师提示: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完成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过程。让学生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并会应用知识指导实际的生产生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起到画龙点睛效果。
第四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组织学生进行本节内容小结:
1.力和运动的关系认识不同观点: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
2.伽利略的斜面小车实验:设计、方法、结论。
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研究方法、使用条件。
4.惯性的概念及利与弊。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课后练习及预习下一节。
六.说板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收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惯性的利与弊。
七.教学反思
由于本节内容高度概括抽象,具有较浓的哲学意味,学生不能完全领会其中的丰富内涵,而很有可能死记硬背。讲到汽车要限速,以免惯性带来危害时,容易让学生误认为惯性与速度有关。当教学中如果有学生提及惯性大小,或问到惯性与什么有关时,教师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举例说明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因为及时解惑是教师的职责。
以上是我对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这堂课的整体设计,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上面过程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专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a href="/wl/tb_c643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设计</a>,共2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三维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具仪器,教学过程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