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第六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58422/0-17097856227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邓州市第六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58422/0-17097856227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邓州市第六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58422/0-170978562280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邓州市第六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邓州市第六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河谷地貌中,枯水期也被水淹没的部分是( )
A.河漫滩B.阶地C.河床D.江心洲
2.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
A.23小时56分B.24小时C.24小时56分D.24小时零4分
3.我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输出地可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A.改善我国中东部能源紧张状况
B.使我国东部地区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C.使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D.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GPS定位导航系统很受自驾游爱好者青睐,GPS接收机可显示当地的三维坐标、动态指示前进方向(以正北方为0°,以正东方为90°,以正南方为180°,以正西方为270°)、生成行进路线、显示当地日出日落时间(早期的GPS接收机只能显示当地日出、日落的世界时)。完成下面小题。
4.若GPS接收机显示屏上显示的是225°,则表示前进方向是( )
A.西南B.西北C.东南D.东北
5.某日刘教授在游览安康时,其早期的GPS接收机屏幕上显示的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是22:10、9:50,则该日安康日出、日落的北京时间分别是( )
A.05:10、16:50B.06:10、17:50
C.07:10.18:50D.08:10,19:50
读“黄赤交角和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有关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角α是黄赤交角B.角β是黄赤交角
C.永远不会变化D.目前为66°34′
7.图示的日期为( )
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
8.若黄赤交角扩大1°,则( )
A.热带增加1°B.温带减少2°C.寒带减少2°D.温带减少4°
9.读图,完成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
A.东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
伊塞克湖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世界上较大的构造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伊塞克湖的沿岸地区灌溉农业发达,是吉尔吉斯斯坦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伊塞克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死火山口积水成湖B.冰川在洼地消融积水成湖
C.地壳抬升断层陷落形成D.地震滑坡堵塞河道形成
11.下列有关伊塞克湖水文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咸水,季节变化小B.咸水,季节变化大
C.淡水,季节变化小D.淡水,季节变化大
12.据图推测伊塞克湖冬季不冻的原因是( )
A.冬季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降温慢
B.湖水盐度较低,不易结冰
C.北部山地阻挡冬季寒冷气流
D.湖泊水位深.水量大,升温幅度大
13.近些年来伊塞克湖湖面下降明显,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B.过度农垦,城镇发展
C.填塘塞湖,围湖造田D.风沙沉积,湖盆淤塞
西溪河属于乌江水系,为六冲河左岸的一级支流,位于该河上的西河水坝,是80年代为解决附近农村生活用电而建设的小型水电站工程(下左图)。受当时经济及技术水平的制约,采用浆砌石筑坝,坝体高而薄,存在一定的欠缺。2013年,西河水坝被爆破拆除,3年后,河道形态趋于稳定,下右图为拆坝前后西溪河上游河道断面形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西溪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内流河B.流量季节变化大
C.冬季出现凌汛D.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15.推测西河水坝被拆除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流量减小,发电能力减弱B.坝体老化,出现安全隐患
C.修复生态,改善人居环境D.库区岩溶发育,难以蓄水
16.根据上右图分析,西河水坝被拆除3年后,原坝址的上游河段( )
A.两岸侵蚀严重B.河水变清C.主河槽淤积加重D.流速加快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兴洲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段江心,距今有八百多年历史,年内枯季洲头淤积洲尾冲刷。1980年代以来,特别是三峡水库建成后,天兴洲发生明显变化。左图为天兴洲洲体变化图。
材料二:受拉尼娜等异常天气现象影响,今年7月湖北省平均累计降水量为152.8毫米,较常年同期减少2.5成。8月,长江流域水位出现历史新低。
材料三:磁线理度,反映沉积颗粒呈线状排列程度,受控于搬运介质的动力强度。流体流动强,颗粒排列有序度高,磁线理度值大;反之,磁线理度值小。右图为天兴洲采样点剖面磁线理度值示意图。
(1)描述天兴洲洲头空间变化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结合右图,推测长江中上游地区1920—1960年降水强度变化特征,并说明理由。
(3)从天气系统角度分析此次长江流域水位较低的原因。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周边有淡水河流注入,这些河流上修建了大量水坝便于引水灌溉。青海湖是个严重的“三高患者”一高寒、高盐、高碱,湖中能存活的生物寥寥无几,其中青海湖裸鲤最为特别,当地人也称其为湟鱼。湟鱼是洄游鱼,生长缓慢,幼鱼阶段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食,成鱼杂食性,每年3月下旬至8月由青海湖进入河中繁殖,在繁殖季节内,当水温低于6℃或超过17.5℃时,或水质变差时,便无繁殖活动。青海湖栖息的水鸟中有很多以湟鱼为食,湟鱼对维系青海湖流域“水—鱼—鸟”生态链的安全至关重要。下图示意青海湖周边地区。
(1)简析青海湖盐度较高的原因。
(2)说明青海湖湟鱼生长缓慢的原因。
(3)近些年,青海湖湟鱼数量大规模下降,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大引领战略,图1为长江经济带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2016年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数据比较。
材料三:通沪铁路,北起南通,南至上海,于2020年7月1日建成通车,全长137.28千米,设计时速为200公里/时,沿线设南通西站、张家港站、常熟站、太仓港站等9座车站。通沪铁路将接轨宁启铁路,并预留车站为接入京沪铁路做准备。此外,青盐(青岛—连云港—盐城)高铁于2018年12月通车;徐宿淮盐、连淮高铁于2019年12月通车;盐通高铁在建中,有望今年年底通车。图2为江苏主要铁路网和通沪铁路分布图。
(1)简述长江经济带相较于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发展优势条件。
(2)列举长江经济带内部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并说明其对江苏的影响。
(3)简要分析通沪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4)分析推进长江经济带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位于南美洲的梅里达山区生物资源丰富,在这里可以看到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植被。
(1)简析梅里达山区植物种类丰富的自然原因。
(2)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拉尼娜就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当拉尼娜现象出现期间,甲海域水温异常升高,请描述由此带来的海—气相互作用的变化。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河谷地貌中,枯水期也被水淹没的部分是河床,其它都有可能露出地表,高于水面,ABD错,C正确。故选C。
2.答案:B
解析: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称为太阳日,其时间长度为24小时。故选B。
3.答案:D
解析:我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可以缓解我国中东部能源紧张状况,使我国东部地区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但中东部不是该工程的输出地,A错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会带动能源、建筑、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C错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可将输出地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D正确。故选D。
4.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正北方为0°,正东方为90°,正南方为180°,正西方为270°判断,225°反映西南方向,A正确。故选A。
5.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早期的GPS接收机显示的日出、日落时间为世界时(0时区的区时),北京时间与世界时相差8小时,因此北京时间(东八区)应是用GPS接收机时间加8小时,若计算结果大于24,则用所求时间减掉24,日期加一天,故杭州日出、日落的北京时间可能分别是06:10,17:50,故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据此分析选B。
6.答案:B
解析:结合分析可知,黄赤交角,是指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结合图可知,角β是黄赤交角,B正确,A错;黄赤交角目前为23°26',并非不变的,它一直有微小的变化,但由于变化较小,所以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CD错。故选:B。
7.答案:B
解析:结合图可知,此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因此为北半球的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故选:B。
8.答案:D
解析:结合分析可知,黄赤交角的度数与回归线的度数相等,因此若黄赤交角扩大1°,热带和寒带的范围会扩大,温带的范围会缩小。则热带会增加2°,温带会减少4°,寒带减少2°。D正确。故选:D。
9.答案:B
解析:陆地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说明沿海地区降水多。结合海陆位置和地形可知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应为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海风。在此基础上,结合纬度位置可判断该风应是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的西南风。故选B。
10.答案:C
解析:由材料“伊塞克湖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世界上较大的构造湖”可知,该湖的成因是地壳抬升断层陷落形成,所以选C。
11.答案:B
解析:结合图中的山脉可判断出该湖只有河流汇入,没有河流流出,可推测出该湖为咸水湖,C、D错。该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补给该湖的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该湖的水位季节变化大,B正确、A错。故选B。
12.答案:C
解析:结合图中伊塞克湖北部河流的流向可判断出,该湖北部国界线以北的河流向北流,国界线以南的河流向南流,可推测出该湖北部为山地,可阻挡冬季寒冷气流,是该湖不冻的原因,C正确。冬季受单一气团控制,降温快,A错。盐度高不易结冰,B错。湖泊水位深、水量大,升温幅度慢,D错。故选C。
13.答案:B
解析:自然原因变化缓慢,近年来湖面下降明显的主要是人为原因,A、D错。该湖为咸水湖,不可能围湖造田,C错。湖面下降明显的原因是过度农垦,城镇发展,过多的引用注入该湖的河水,使入湖水量下降,B正确。
14.答案:B
解析:依据图文资料可知,西溪河属于乌江水系,属于长江上游的二级支流,流经云贵高原,该河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季节变化显著,所以该河流量季节变化大,故B项正确。该河属于长江上游的二级支流,为外流河,A错;该河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无结冰期,C错;该河流流经云贵高原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以雨水补给为主,D错。故选B。
15.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西河水坝,建于上世纪80年代,受当时经济及技术水平的制约,采用浆砌石筑坝,坝体高而薄,存在一定的欠缺。水坝老化,存在安全隐患,故拆除,所以B项正确;该河流所在地区气候相对稳定,所以河流的流量基本没变,故A错;该小型水电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解决附近农村生活用电,改善人居环境,所以拆除与改善人居环境无关,C错;该水使用了近30年的时间,说明库区是可以蓄水的,故D错。故选B。
16.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西河水坝被拆除3年后,由之前的U型转变为V型,说明该河下蚀严重,侧蚀作用弱,故A项错;由于侵蚀作用增强,流水含沙量增加,搬运作用增强,泥沙淤积变少,故B、C两项错误;图中显示,西河水坝被拆除3年后,河床高程降低,与上游河床的高差增加,河流流速加快,故D项正确。故选D。
17.答案:(1)空间变化特征:洲头向下游(自西向东)移动。成因:长江流域植树造林,水土流失减少;三峡水库运用,截留大量泥沙;年径流量变化减少,枯水期水量增加,不利洲头泥沙沉积。
(2)降水强度先变弱,后变强。理由:采样点磁线理度值从1920年到1960年大致先减小后增大。由降水强度大,流水搬运能力强,沉积物颗粒排列有序度高;可知降水强度先变弱,后变强。
(3)2022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偏强或夏季风较强;6、7月,长江流域梅雨时期偏短;8月伏旱持续偏长,降水少,蒸发量大;台风数量少,带来的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
解析:(1)由图可知天兴洲洲头向下游方向移动。江心洲属于流水沉积地貌,流水沉积地貌减弱可从泥沙含量减小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江流域植树造林,水土流失减少,进入长江的泥沙量减少。由材料“三峡水库建成后,天心洲发生明显变化”可知,三峡水库建成后,截留大量泥沙;三峡水库具有调蓄径流的作用,年径流量变化减少,丰水期水量减小含沙量减少,枯水期水量增加,均不利于洲头泥沙沉积。
(2)由材料可知,磁线理度值与流体的流动性有关,磁线理度值越大,流体流动性越强。流体流动性越强,说明河流搬运能力强,流量越大,流速越快,即降水量越大。由材料可知,采样点磁线理度值从1920年到1960年大致先减小后增大,说明河流搬运能力先变弱后变强,流量先变小后变大,即降水强度先变弱后变强。
(3)长江流域是外流区,流域内河流主要的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雨水)补给,长江流域水位较低,即该时段内降水减少。长江中下游流域(江淮地区)的夏季降水主要与夏季风强弱以及副高势力的强弱有关。7、8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较小,可从夏季风偏强或副高偏强的角度进行分析。2022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偏强或夏季风较强;6、7月,锋面雨带迅速推移到华北和东北地区,导致长江流域梅雨时期偏短降水减少;8月受偏强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伏旱持续偏长,降水少,蒸发量大;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台风数量少,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导致长江流域水位较低。
18.答案:(1)湖泊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为内流湖,湖水的支出只有蒸发,没有径流流出;入湖河流(地表、地下径流)将沿途溶解并携带的盐分注入湖泊,随着湖水的蒸发,盐分不断积累,导致湖水盐度不断升高。
(2)由于青海湖地处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上,水温低,湟鱼生长期短:湖水盐度和碱度较高,水中生物量低,饵料贫乏,故生长缓慢。
(3)人口增加,旅游业发展,过度捕捞,导致数量减少;受全球变暖的影响,繁殖季节内河水温度偏高,不利于湟鱼的繁殖等;人类活动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萎缩,盐度上升,水质变差,导致食物饵料减少。
解析:(1)湖水来源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入湖的河流有40余条,主要有布哈河、巴戈乌兰河、侧淌河等,其中以布哈河最大。河流不断将土壤中的盐分带入湖中,青海湖所在区域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水分蒸发后盐分却留在湖里,并且没有河流流出,盐分在湖泊中不断集聚,常年累月使湖中的盐分越来越高。
(2)青海湖海拔高,冰封期长,水温低,生物生长慢。青海湖属于咸水湖,湖中浮游生物数量少,饵料不足,导致鱼类生长慢。
(3)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湖泊水域萎缩,鱼类生存空间减小。人类活动加强,用水量加大,河流水位下降,影响湟鱼洄游的安全。在河流上修建的水坝,成为湟鱼洄游的障碍,影响湟鱼产卵。人类过度捕捞以及污水排放,影响了湟鱼的生长繁殖。
19.答案:(1)滨江联海,水运便利;水资源丰富;经济腹地广;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2)西电东送缓解能源紧张;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增加就业机会。
(3)缓解东部地区过江交通压力,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盘活东部沿海运输网;加强上海与苏中苏北地区的交通联系;增强上海的辐射引领作用,利于苏中苏北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和文化交流。
(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优化产业结构;治理污染,保护生态。
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和位置分析,与京津冀相比,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是:面积大、人口多经济腹地广阔;长江为我国的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可滨江联海,水运便利,水资源丰富;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
(2)沿长江经济带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主要是能源东输,西电东送和川气东输。对江苏有利的影响集中于经济、环境、社会方面。经济:能源的增加可缓解能源紧张;基础设施和相关管理等可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环境: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排放,改善大气质量。社会:相关的设施建设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发展质量。
(3)通沪铁路连接上海和南通的陆上交通,可缓解东部地区过江交通压力,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盘活东部沿海运输网;通过铁路的延伸,增强上海的辐射引领作用,苏中苏北连接上海更方便,加强上海与苏中苏北地区的交通联系,利于苏中苏北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长三角与其他地区的连接更方便,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和文化交流。
(4)分析推进长江经济带持续发展需采取的措施,主要从整体角度分析,加强区域合作、优势互补,治理环境污染等。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优化产业结构;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等。
20.答案:(1)纬度低,热量充足;受赤道低气压带和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影响,降水量大;垂直高差大,气候垂直分异明显。
(2)东南信风增强,南赤道暖流增强;大西洋西部水温上升,蒸发加剧,空气湿度增加;向大气输送热量增多;降水增多;海—气相互作用更加活跃。
解析:(1)读图可知,梅里达山区位于2°~12°N左右,纬度较低,属于热带地区,热量条件充足;受赤道低压带和东北信风的影响,赤道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同时东北信风从大西洋携带较多水汽,使该地区降水量较大;图中显示,梅里达山脉主峰5007米,其海拔较高,山麓到山顶垂直高差大,使水热条件差异大,气候垂直分异明显,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植被类型,植物种类丰富。
(2)甲海域位于大西洋西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东南信风强度增强;而东南信风增强则会使自东向西流动的南赤道暖流增强,由于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从而使大西洋西部的水温上升,加大了蒸发量,使空气中水汽含量更高,湿度也随之增加;同时大西洋海域温度升高,上升气流更强,海洋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增多,造成降水增加。总体上看,东南信风的增强造成了甲海域的海—气相互作用更加活跃。
人口总量
(万人)
面积
(万平方千米)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第一、二、三产业比重
京津冀地区
11205
22
75625
5.1%、36.7%、58.2%
长江经济带
59140
205
337182
8.0%、42.9%、49.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信宜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推测鹿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开学摸底考】高二地理(北京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文件包含高二地理开学摸底考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高二地理开学摸底考北京专用考试版docx、高二地理开学摸底考北京专用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高二地理开学摸底考北京专用A3版答题卡docx、高二地理开学摸底考北京专用A3版答题卡pdf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