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基础实验6 粗盐的初步提纯教案
展开1.通过粗盐提纯实验,学生进一步掌握称量、量取、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的操作技能。
2.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学生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细节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等方
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通过粗盐提纯让学生掌握过滤法提纯物质的科学方法。
4.通过探究实验、亲自实验,让学生感受化学学习的趣味,感受化学学习的快乐,从而乐
意学习化学。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过滤、蒸发等实验操作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仅停留在有关基本操作等较低层面上的认识。学生的分析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等存在不足,可是由于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大多数孩子愿意主动参与,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教材把基础实验6粗盐的提纯放在溶解度、海水晒盐、蒸发结晶之后来学习,利用过滤的方法来除去盐水中难溶性杂质,通过蒸发的方法得到食盐晶体,使学生即加深了对溶解度、海水晒盐、蒸发结晶等知识的理解,又能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验探究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的操作。
学习过滤法分离提纯混合物的方法。
【难点】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的实验技能。
实验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6组):量筒、滴管、烧杯(2个)、玻璃棒、漏斗、铁架台、蒸发皿、
酒精灯、天平、坩埚钳、石棉网、滤纸、火柴、蒸馏水等
教学方法
以实验探究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讲解,讨论,交流,实验,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海水晒盐的视频,引出海盐是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的。
【提问】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较多杂质,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如何除去粗盐中难溶性
的杂质,得到精盐呢?
【思考】学生思考并回答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合作讨论,问题启发
【思考】进行溶解、过滤、蒸发操作时应注意哪些细节问题?
【讨论】学生回忆溶解、过滤、蒸发三个基本操作的要点,并讨论记录各个操作的注意事项。
【交流】逐步分析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采用学生先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补充完成此过程。
溶解:1、溶解时加入水的多少是否影响实验结果?——量取8mL水
如何加快食盐溶解速率?——用玻璃棒搅拌
过滤:1、如何制作一个过滤器?
2、过滤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3、滤渣上残留的食盐水如何处理?——用少量蒸馏水冲洗
蒸发:1、蒸发时,如何防止飞溅?——边加热边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蒸发至何时停止加热?——有较多固体析出时
3、热的蒸发皿如何取下?——用坩埚钳夹持
计算产率: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三)合作实验,身临其境
【实验】学生根据讨论的实验方案及注意事项,分小组完成粗盐提纯的实验。
完成实验报告并计算产率。
(四)汇报结果,分析讨论
【汇报】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其他组同学进行对比、评价。
【交流】哪些实验操作使得产率偏低或偏高?
【思考】①溶解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②溶解时加入的水量偏多
③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④过滤后,滤纸上的泥沙未用水清洗
⑤蒸发时有液体、固体溅出 ⑥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⑦蒸发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合作讨论,巩固提高
【讨论】1、在本实验中多次用到了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2、如果过滤后溶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有哪些?
3、具有什么特征的混合物可用这种方法分离?
4、提取得到的精盐是否是纯净物,是否可能还含有其他杂质?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回答】学生回答上述问题,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六)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小结】通过今天的实验每个小组都得到了预期的产品精盐,在实验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同的
问题,同时我们也领悟到了细节决定成败,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要保持科
学严谨的态度。
【拓展】从粗盐中获取的精盐,还含有其他可溶性的杂质,如氯化钙、氯化镁杂质,如何将
这些杂质除去呢?请同学们课后去进一步探究。
七、板书设计
粗盐的初步提纯
粗盐(3g)
溶解、过滤、蒸发
精盐质量
精盐(?)产率= ×100%
粗盐质量
八、教学反思
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步骤分明,并结合实验,让学生对转化直观法、转化放大法、控制变量法有所体会。坚持下去,必能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动手操作能力、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种能力。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现象
注意事项与结论
1、称量粗盐
用托盘天平称取4g 的粗盐,置于小烧杯内。
观察粗盐形状、颜色的变化。
粗盐颜色:
托盘天平调平衡后,先
后 。
2、溶解
用量筒量取10mL蒸馏水,将粗盐和蒸馏水转移到烧杯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粗盐充分溶解。
观察粗盐在水中的情形及形成的液体颜色。
粗盐水呈
(填透明或浑浊)状态。
量筒使用中,读数时,视线与
保持水平。
3、过滤
制作过滤器。
将粗盐水分几次沿玻璃棒小心倒入漏斗内进行过滤操作。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剩下的固体2—3次并进行过滤。
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若滤液浑浊,则必须重新过滤。)
食盐水中的不溶物留在滤纸上,呈 色,
滤液为 色。
过滤可除去食盐水中 的固体杂质。
4、蒸发
搭建蒸发装置。将滤液转移到蒸发皿中,将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观察蒸发皿中滤液的变化。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蒸发皿中滤液的量逐渐 。当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时,蒸发皿底部析出 。
当蒸发皿
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其蒸干。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5、计算产率
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观察精盐的颜色,称量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精盐颜色:
产率为 。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a href="/hx/tb_c12739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演示实验,学生板演,提出问题,假设猜想,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评价反思,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基础实验7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a href="/hx/tb_c12739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基础实验7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下册基础实验5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a href="/hx/tb_c12739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基础实验5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教案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