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5单元第2节第3课时《母亲河》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0/15459876/0-1709798670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5单元第2节第3课时《母亲河》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0/15459876/0-170979867022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5单元第2节第3课时《母亲河》教学设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0/15459876/0-170979867024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教案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课 山川秀美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课 山川秀美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入,新知拓展,新知探究(一),新知探究(二),大视野(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母亲河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我国河流、湖泊概况
2.掌握黄河、长江的基本概况(发源地、入海、长度、地形区)
3.了解黄河、长江的“水利”与“水害”
4.知道利用“水利”,治理“水害”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
2.通过分析“水利”、“水害”,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黄河、长江治理的今昔对比,培养爱国情感
2.通过黄河、长江“水害”的人为原因分析,加深学生忧患意识,学会一分为二看待问题。
重点
黄河、长江的特点
难点
黄河、长江的水利开发与水害治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 课
【新知导入】“长江之歌”
看视频,欣赏长江壮美的景色。
观察:长江作为“母亲河”为沿岸人们提供了哪些有利的条件?
带问题观看视频。
学生回答:海南岛一派热带风光、哈大铁路沿线白雪皑皑,京广高铁8小时体验四季变化。
利用视频引入,激发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地理感知,更利于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讲授新课
一、河湖概况
1.在右图中指认我国主要河流:
黑龙江、黄河、淮河、长江、 珠江、 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
分析哪些河流是常年河?哪些河流是时令河?
2.在右图中指认我国主要湖泊: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
分析哪些湖泊是淡水湖? 哪些湖泊是咸水湖?
【新知拓展】我国主要外流河、内流河的认识
“资料卡”外流河与外流区域: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的流域叫外流区域。
内流河与内流区域: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内流河;内流河的流域叫内流区域。
(1)列举我国主要的外流河
(2)列举我国主要的内流河
3.我国主要河流分别注入的大洋:
(1)向东注入太平洋的有:
(2)向南注入印度洋的有:
(3)向北注入北冰洋的有:
(4)我国主要河流未注入大洋的是:
4.我国湖泊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新知探究(一)】
【结合“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探究】
1.为什么我国的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2.为什么我国东部平原地区、青藏高原地区湖泊众多?
【新知探究(二)】
我国外流区内秦岭——淮河南北水文特征的差异
【参考“中国年降水量图”、“一月气温图”】
【资料卡】
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珠江;
流程最长的河流是长江;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
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黑龙江;
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面积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
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泊是鄱阳湖。
【资料卡】母亲河
母亲河是对于某一个区域而言的,这条河流世世代代的滋润大地,塑造平原,提供水源,哺育着人民,有的成为航运的动脉,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所以很多河流也就被称为“母亲河”。
哪些地区人民的“母亲河”是下列河流:
(1)闽江
(2)珠江
(3)雅鲁藏布江
二、母亲河—黄河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的发源于 山脉北麓,注入 海,全长5400多千米,是中国第二 河。
2. 黄河上、中有的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 镇,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南省的 。
3.黄河流域的主要支流有:流经陕西省的 河(最大的支流);流经山西省的 河。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4.黄河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5.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6.分析黄河的“水害”特征
【读“黄河流域图”和“黄河干流纵剖面图及主要水文站观测含沙量数据”】
(1)黄河中游因流经黄土高原, ,使黄河成为世界上 的河流。
(2) 水土流失的危害有哪些?
【新知拓展】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
生产方式:退耕还林还草, 禁止过度放牧。
7.分析黄河的“水利”特征【读“黄河流域图”和“黄河干流纵剖面图及主要水文站观测含沙量数据”】
(1)黄河上游因流经 高原、黄土高原,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资源丰富。
(2)黄河主要灌溉区有哪些?
(3)黄河主要水利工程有哪些?
【大视野】 小浪底水利枢纽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可使黄河下游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的威胁,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
【连连看】根据“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结合 课本第19页文字说明,把图片与所在地点连线
三、“母亲河”——长 江
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的发源于 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峰,注入 海,全长6300多千米,是中国第一 河。
2. 长江上、中游的分界点是湖北省的 ,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江西省的 。
3.长江流域的主要支流有:流经四川省的 江 、 江 、 江, 流经贵州省的 江,流经湖南省的 江;流经湖北省的 江(最大的支流);流经江西省的 江。
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4.长江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5.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6.分析长江的“水利”特征【读“长江水电站分布图”和“长江干流纵剖面图”】
(1)长江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二、三级阶梯,在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多急流峡谷,蕴藏量着丰富的 资源。
(2)列举主要水电站名称:
【读“长江沿江地带城市的分布”和“长江各河段通航吨位图”】
(3)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密集,长江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4)长江成为”黄金水道”的优越自然条件?
(5)长江干流沿岸河段最大河港?
上游 ,中游 ,下游 ,
最大港口 (既是河港,又是海港)。
【资料卡】长江水患一直是影响长江流域发展的一大危害。古往今来,长江流域发生过多次大洪水。
1998年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从6月中旬起,因洞庭湖、鄱阳湖连降暴雨、大暴雨使长江流量迅速增加。
受灾人口超过一亿人,受灾农作物1000多万公顷,死亡1800多人,倒塌房屋430多万间,经济损失达1500多亿元。
7.分析长江的“洪害”的原因
【读“长江流域图”和“荆江九曲回肠”、“湖泊面积、容积变化图”】
(1)自然原因
(2) 人为原因
【大视野(1)】 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位于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三峡工程的功能有防洪、发电、航运、灌溉、供水等十多种。从防洪方面看,可以使荆江河段防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从发电方面看,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利用水力发电可以缓解华中、华东及川东地区的能源短缺状况,减轻煤炭供应和运输的压力;从航运方面看,可以提高宜昌至重庆航道的通过能力,促进长江航运业的发展。
1.自学(2分钟):读书,并分类标划
;
2.小组合作(1分钟):小组内核对答案;
3.小组展示(2分钟):学生代表上台指图讲解。
黑龙江、黄河、淮河、长江、 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
塔里木河
黑龙江、黄河、淮河、长江、 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
额尔齐斯河
塔里木河
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区
受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河流大多由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我国东部平原属于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地势低平,湖泊密集 。
1.自探(2分钟):【参考“中国年降水量图”、“一月气温图”】,分析秦岭——淮河南北水文特征的差异,并完成表格
2..小组展示(1分钟):学生代表上台指图讲解。
3.记忆“资料卡”
查图说出:
福建省
广西、广东省
西藏自治区
1.自学(2分钟):(1)读“黄河流域图”,标划知识点。
2.小组展示(1分钟):学生代表上台指图讲解。
学生结合教师提供图片说出答案:
青、川、陇、宁、内蒙古、晋、陕、豫、鲁(9个)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本活动:
1.自学(2分钟):(1)读“黄河流域图”,和“黄河干流纵剖面图及主要水文站观测含沙量数据”,标划知识点。
2.小组展示(1分钟):学生代表上台指图讲解。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图片,
1.自学(1分钟);
2.小组展示(1分钟):学生代表上台指图讲解。
学生阅读
学生结合课本说明,说出连线。
1.自学(2分钟):(1)读“长江流域图”,标划知识点。
2.小组展示(1分钟):学生代表上台指图讲解。
学生结合教师提供图片说出答案:
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1.自学(1分钟):读“长江水电站分布图”和“长江干流纵剖面图”,标划知识点。
2.小组展示(1分钟):学生代表上台指图讲解。
1.自学(1分钟):读“长江沿江地带城市的分布”和“长江各河段通航吨位图”,标划知识点。
2.小组展示(1分钟):学生代表上台指图讲解。
学生阅读
学生根据图片:
1.自学(1分钟);
2.小组展示(1分钟):学生代表上台指图讲解。
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雨季很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长江流域上游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中下游不合理占用河道 ,围湖造田,使河流湖泊的泄洪能力大大降低,更加大了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性。
学生阅读
引导读图指认发现知识,理解深刻,记忆牢固
小组合作:知识互补,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责任感。
新知拓展
让学生对中国“河流和湖泊”有更全面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读图,通过自己探究的结果,印象更深刻,强化对我国河流流向的直观认识。
新知探究(一)
让学生读图找出河流流向与地势、河湖分布疏密与降水的关系,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思维能力。
新知探究(二):
让学生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图”、“一月气温图”分析秦岭——淮河南北水文特征的差异,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
“资料卡”
帮学生明细河湖之“最”,简明易记。
资料卡:“母亲河”,明确河流对人类的意义
本活动:通过查图,增强学生对各地“母亲河”的认识。
学生自主读书、标划,发现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教师提供图片、资料,丰富学生地理印象,提高学生对黄河“水害”的理解。
【新知拓展】
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人民治理山河的智慧和伟大成果。
通过探究,让学生学会客观分析:中国“季风气候的影响”有利影响。
【大视野】让学生感受大工程的作用,增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验收“母亲河——黄河”的学习成果,看学生是否形成整体印象。
学生自主读书、标划,发现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教师提供图片、资料,丰富学生地理印象,提高学生对长江“水利”的理解。
【资料卡】
让学生了解长江水患的危害。
通过探究,让学生学会客观分析:长江“洪灾”原因(自然、人为),引发学生的思考:我们在利用河、湖时,科学利用,可持续发展,让河流持久的造福人类。
【大视野】让学生感受我国在利用长江水电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验收“母亲河——长江”的学习成果,看学生是否形成整体印象。
课堂检测
1.下列河流属于内流河的是 ( )
A.黄河 B.黑龙江
C.珠江 D.塔里木河
2.下列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 ( )
A.黄河 B.黑龙江
C.珠江 D.长江
3.下列河流中,流量最大的是 ( )
A.黄河 B.黑龙江
C.长江 D.珠江
4.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的 ( )
A.青藏高原、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C.地势第一级、第二和第三级阶梯
D.青海省和甘肃省
5.长江和黄河干流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是 ( )
A. 葛洲坝 龙羊峡 B.丹江口 刘家峡
C. 三峡 小浪底 D.二滩 三门峡
认真读题,当堂完成
课堂小结
让知识更形象,让记忆更系统。
板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课 山川秀美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入,新知拓展,新知讲解,新知探究(一),展示正确答案,新知探究(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课 国土与人民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找邻居,说简称,记中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一课 国土与人民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拓展阅读,指认并记忆,活动探究一 ,活动探究二 ,新知拓展,拓展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