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新课标)八下历史与社会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八下历史与社会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课 工业革命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课 工业革命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二经济强国,英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标准
    2-3-4 列举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描述工业革命给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2-4-3 引用典型事例,说明教育、科技、文化在文明传承中的显著作用和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收集、课堂展示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布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展馆并解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环节
    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T:本课我们将通过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
    活动环节
    导入新课展示:上海世博会会徽、中国馆设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
    教师讲述: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形,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人合臂相拥,好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的广义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突显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而中国馆展馆的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欧美国家再一次兴起科技革新的浪潮,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今天我们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为内容来策划一次博览会。
    活动一:确立博览会的主题、举办的时间和地点,以及设置的展馆。
    1.请同学们阅读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找到答案和依据。
    2.讨论得出结果。
    预设:
    博览会主题: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博览会地点:美国(德国)博览会时间:20世纪初
    展馆的设置:
    (1)电力技术部门:电力——新能源,
    电灯——新照明工具,电话、电报——
    新通讯工具
    (2)内燃机技术部门:新交通工具
    (3)新兴工业: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活动二:各组布置自己的展馆、介绍展品。
    1.组长与组员商议,选定本组布置的展馆。
    2.组内一起商讨:确定展馆的名称、展品及陈列的先后顺序、每一展品介绍的重点(强调介绍新技术的发明者和国家),由组长记录下讨论的结果。
    3.由教师准备的资料箱里找回本组所需的图片,根据讨论结果布展。鼓励有创新,但一定要与解说的顺序相符。小组分工合作撰写解说词,并确定解说员。
    4.分组介绍自己展馆的相关展品,老师做适当点评和补充。
    活动三:合作与探究
    教师小结: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汽车跑起来了,飞机飞起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设问:请以小组为单位谈一谈自己小组负责收集的科技成就所带来的影响。
    展示: 187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总值的比较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70年
    31.8%
    10%
    23.3%
    13.2%
    1913年
    14%
    6%
    35.8%
    15.7%
    设问:你从图表中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预设:美国、德国后来居上,成为世界第一、第二经济强国,英国、法国则落后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发生了明显变化。
    设问: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得出怎样的结论?我们青年学生应该怎么做呢?
    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
    结束环节
    19世纪后半期,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人类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维新变法运动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维新变法运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高潮——戊戌变法,失败——戊戌政变,影响和启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