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二年级劳动主题 了解志愿服务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课题
了解志愿服务
单元
五单元
学科
劳技
年级
二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版二年级《劳动与技术》第五单元个活动,主要社会实践活动,重点目的是了解志愿者的活动,参与体验身边的志愿服务工作,通过这些设计,发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服务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活动包括“观察区”“劳动区”“创艺奥秘”“展示区”“交流区”“评价区”“劳动故事”7个板块。本节课主要以“劳动区”“创艺奥秘”为主,主要志愿服务是什么,志愿服务包括哪些方面,怎样去了解更多的志愿者;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学习
目标
劳动观念: 树立热爱劳动、为他人服务的劳动观念。
劳动能力:体验志愿者服务活动,提高合作能力和为社会服务的实践能力。
劳动习惯与品质: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学会关心他人,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提高对公益志愿服务的参与度。
劳动精神: 养成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帮助他人的劳动精神。
重点
体验志愿者服务活动,提高合作能力和为社会服务的实践能力。
难点
养成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帮助他人的劳动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什么是志愿者?
志愿者是指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经历,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和帮助的人。志愿者的共同品质是无私奉献,不图回报。
志愿者的服务活动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那么,我们怎样去了解身边的志愿者?怎样去做志愿者活动?
今天,让我们和小劳劳一起学习学习吧!
出示课题。
通过设疑,引发思考,了解什么是志愿者。
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与本课题相关的话题,启发学生,为后文铺垫。
讲授新课
一、观察区
(一)同学们,你的身边都有哪些志愿者?他们从哪里来?他们原本从事什么工作呢?
志愿者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人,有医生、理发师、工人、学生等,他们自愿付出时间与精力,不计任何报酬,为他人、为社会服务。
(二)我是小学生,我也可以当志愿者吗?
学生思考,然后回答。
(三)看一看,志愿者有哪些特别的标志呢?
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同时也是英文单词“青年”的第一个字母Y;图案中央既是手,也是鸽子的造型。
志愿者标志寓意为中国志愿者向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一片爱的心,伸出友爱之手,面向世界,走向未来,表现志愿者“热情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主题。
(四)温馨提示:
小学生一定要在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才可以到图书馆、青少年宫、科技馆等场所参加义务服务行动。
志愿者精神是什么?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二、劳动区
(一)志愿服务分为哪些?
从大型活动到日常生活,在消防、抗震救灾、防疫抗疫等重要时刻,志愿者的身影无处不在。根据服务内容的不同,志愿服务可以分为社区志愿服务、消防志愿服务、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大型活动(如奥运会等)志愿服务、环保志愿服务、网络志愿服务等。
(二)作为小学生,我们也可以参加一些志愿服务。
1.参加社区义务清洁打扫活动。
2.关爱老人,陪他们说说话,为他们唱歌、表演等
3.参加公益宣传活动。
4.在各种场馆当讲解员。
5.在赛事中维持秩序。
6.帮助弱势群体。
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志愿者们功不可没,他们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不分昼夜、辛勤奔波,为无数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了周到细致的服务。
我们要学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实践中自助助人,服务他人和社会、传递爱心和正能量。
(三)说一说,还可以参加哪些志愿者活动?
1.去打扫敬老院的卫生。
2.在某些人多的场合主动捡地面上的垃圾,然后扔进旁边的垃圾桶。
3.在公交车站监督人们排队等车。
4.参加植树造林。
5.交通协管员。
6.清明烈士陵园扫墓活动。
7. 环保义务宣传。
三、精益求精
你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哪些志愿者?你有什么办法去深入了解身边更多的志愿者?
1.平时上学和放学的时候,会有很多家长志愿者风雨无阻、不辞劳苦,为我们打伞,帮我们维持路队秩序,护送我们安全过马路……他们是我们身边的志愿者,是我们的安全守护神。我们可以主动和他们交谈,对他们多一些了解。
2.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家人会带我参加社区亲子活动,那里也有很多志愿者,他们会对我们进行方向指引,活动指导……我可以抓住机会对他们进行采访,了解更多志愿服务的知识。
3.我们可以请家人带我们走进志愿者服务站,从中了解更多的志愿服务知识,认识更多志愿者。
四、拓展延伸
(一)志愿活动的意义是什么?
一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
二是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轻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
三是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志愿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当志愿者具备哪些素质?
1.志愿者必须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一个乐观向上的人才能有正常的心态去帮助别人。才能体会到“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
2.志愿者必须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心须诚实守信。否则无论对服务对象,对志愿者组织,对同伴都是一种不尊重。
3.志愿者必须有大局观和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志愿者一般参加的都是有组织的公益活动,说话处事必须胸中有大局、心中有他人。意气用事,逞一时口舌之快,罔顾团队的人不是一个合格的志愿者。
4.志愿者必须有包容和团结精神。
志愿者应该善于聆听、善于沟通,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心胸豁达开阔,有协作意识和团结精神。
5.志愿者必须尊重他人。
志愿者走进一个志愿者的集体,就像一滴水汇入大海一样.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干涸,才能永远保持活力.在志愿者的集体中,任何人都需要尊重周围的同伴。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以最亲近的平等的态度对待集体中的任何人。志愿者应该尊重组织尊重同伴, 尊重服务对象的人格,尊重服务对象的隐私权。
6.志愿者必须守时守纪。
志愿者要积极地参加志愿者集体的活动,特别是不要迟到早退,更不应该随意缺席。有事还是要事先请假,让组织者有一个准备。绝不能因为一个人而浪费整个团队的宝贵时间。 在会议上或者在与人交谈中,不要随意地插话,随意地打断他人的发言和讲话,应该善于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各国概况和涉外礼仪、志愿者服务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默读课文内容、思考志愿者都是哪些人,志愿者的标志。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交流、了解志愿者服务有哪些。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回答。
学生阅读思考:如何了解志愿者。
学习拓展延伸
通过小组交流回答了解志愿者的标志及精神。
让学生了解掌握志愿者服务。
了解掌握小学生可以参加哪些志愿服务。
掌握了解志愿者的方法。
通过拓展延伸了解志愿活动的意义;志愿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课堂练习
亲身实践了解身边的志愿者,说一说,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想一想,做一做完成随堂练习题,
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志愿者服务的内容及了解志愿者的方法; 让我们领会志愿服务的精神,积极投身到志愿者行列,把爱心献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了解志愿服务
志愿者的标志
志愿者服务的内容
了解志愿者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15 校园劳动节我服务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册15 校园劳动节我服务精品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讲解校园劳动节的意义和活动内容,小组合作活动,实践活动,总结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3 勇敢逆行者——消防员优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3 勇敢逆行者——消防员优质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消防员的工作场景和工作内容,实践,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0 美味炒菜我会做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0 美味炒菜我会做优秀教案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