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四节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64864/0-17099032257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四节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64864/0-170990322577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四节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64864/0-170990322579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课时作业(30份)
高中地理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综合训练题,共10页。
[2023·河北石家庄期末]2022年5月,我国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在海南莺歌海海域完成海底安装,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迈出坚实一步。水下采油树是水下油气生产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它连接了来自地层深处的油气和外部的油气运输管道,海洋深水严苛的环境条件对其密封强度、材料承压能力、工艺质量提出了极大挑战。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的安装主要是开发海洋( )
A.生物资源B.地热资源
C.矿产资源D.空间资源
2.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设计建造需要克服的严苛环境包括( )
①深海低温 ②海浪侵蚀 ③巨大水压
④洋流冲击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023·河南洛阳期末]香港主要依赖填海来扩展土地。香港山地多,平地少,海岸线曲折,多浅湾。近百年来,该地填海造陆的面积约68km2,导致海岸线不断变化,维多利亚港水域面积大幅减小,2000年后填海造陆速度减缓。如图为1841~2000年香港维多利亚湾海岸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关于香港填海造陆情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841~1924年期间填海造陆规模较大
B.1924~2000年期间陆地面积增加较多
C.维多利亚湾南侧比北侧陆地面积增加多
D.由于风浪大,香港填海造陆难度较大
4.图示期间香港大力填海造陆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达,地狭人稠
B.科教先进,建设难度小
C.港湾众多,近海水浅
D.海鲜消费多,水产养殖业发达
5.香港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方式对资源安全的影响是( )
A.缓解了人地矛盾,拓展生存空间
B.滩涂养殖面积增加,满足了水产业的发展要求
C.增加土地面积,维护了粮食安全
D.保护了海洋生态,维护环境安全
[2023·山东德州期中]海洋生态安全指数是综合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交往等方面的数据计算得出(数值越大表示越安全)。下图为2006~2016年中国海洋生态安全指数。据此完成6~7题。
6.图中各省海洋生态安全指数( )
A.山东优于广西
B.广东持续恶化
C.浙江优于福建
D.江苏保持稳定
7.为保障我国海洋生态安全,下列各省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辽宁鼓励大力发展海水养殖
②山东禁止海洋油气资源开发
③广东加大海洋科技研发投入
④天津推动海洋产业链的延长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2023·山东聊城期末]我国在海南省南沙群岛建了永暑岛,永暑岛是在永暑礁西南部吹沙填海形成的人工岛(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珊瑚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永暑岛面积2.8平方公里,为三沙市南沙区人民政府驻地。这里渔业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渔业基地,海底还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如图为“永暑岛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永暑岛机场和港口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自然障碍有( )
A.风平浪静B.高温酷暑
C.年温差大D.高压缺氧
9.永暑岛建设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重要意义是( )
A.加强气象监测,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B.宣示海洋领土,提高国土掌控能力
C.提供避风港湾,保障渔民生命安全
D.开发海上能源,保障岛上电力供给
10.[2023·河北邯郸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海洋牧场指在海洋中,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生态工程建设,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并对生态、生物及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海洋空间。近年来,我国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快速发展。下图为海洋牧场模拟图。
(1)简述我国发展海洋牧场的积极意义。
(2)简述我国建设人工鱼礁的主要作用。
(3)分析近年来我国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现代化海洋牧场快速发展的原因。
关键能力综合练
[2023·河南大联考期末]如东县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海岸线漫长,滩涂宽阔平坦,沿海人类活动频繁,如滩涂围垦、大型港口建设、盐场、沿海养殖、居民点等,对海岸线变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下图示意2000~2020年如东县的海岸线变化。据此完成11~13题。
11.如东县盐场晒盐的最佳月份是( )
A.3月 B.5月C.9月 D.11月
12.推测如东县2000~2015年海岸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滩涂围垦B.海水养殖
C.流水堆积D.海水侵蚀
13.影响如东县岸线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建设盐场B.种植红树林
C.建设居民点D.建设大型港口
南麂列岛海域(下图)可生长温度适应能力不同的多种贝类(以藻类等浮游生物为食),是中国贝藻混养示范区。南麂列岛海蚀地貌发育。据此完成14~15题。
14.与单一贝类养殖相比,南麂列岛海域发展贝藻混养有利于( )
A.降低全球气温B.行使海洋权益
C.拓展养殖空间D.增强碳汇功能
15.南麂列岛海域可生长多种贝类,主要是由于( )
A.径流影响大B.自然灾害威胁小
C.洋流影响大D.贝类天敌威胁小
[2023·河南商丘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南要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下图为海南岛位置及其东部部分海域海底等深线图,图中a、b是我国著名的盐场。据此完成16~17题。
16.海南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有利于( )
①构建和平海洋秩序 ②达成我国海洋强国目标 ③拓展我国海洋国土面积 ④保护海洋生态健康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17.图中a、b盐场均分布在岛屿西部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沙质海滩广B.交通较便利
C.气候较干旱D.市场较广阔
[2023·广东东莞期末]青岛市是国际性港口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近年来,该市积极开发海洋空间资源。海域使用率主要表示海域空间开发利用程度。下图为2019年青岛市海域使用率统计图。据此完成18~19题。
18.关于2019年青岛市海域空间的开发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市区管辖海域开发程度最高
B.崂山区海岸线开发强度最小
C.黄岛区近岸海域使用率最低
D.管辖海域开发潜力总体较小
19.青岛市市区的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方式最合理的是( )
A.全年开放近海捕捞
B.扩大围海造陆规模
C.以港口航运业为主
D.开采大洋锰结核矿
[答题区]
20.[2023·福建南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是海洋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发展远洋渔业是开拓海洋资源能力的重要体现。目前,国内远洋养殖主要是固定式海洋牧场和移动式养殖工船两种模式。海洋牧场是在远海海域利用防波减流设施围建而成的巨型养殖场。山东省莱州市的国家级海洋牧场是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的实验项目,规划面积约48平方公里,力图实现养殖、风电、加工、旅游等一体化发展。
养殖工船是基于船舶平台的封闭式养殖系统。全球首艘10万吨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设置有15个养殖舱,目前以养殖暖温洄游性鱼类为主,可在选定的锚地之间依据水温和环境变化自航转场,不仅养殖效率更高,还可以自主规避自然灾害。图甲示意海上风力发电及机桩养殖,图乙示意“国信1号”养殖工船游弋路线。
甲
乙
(1)结合图甲,说明海上风力发电机对发展养殖的作用。
(2)在图乙中的虚线上用箭头标注1~8月“国信1号”养殖工船的游弋方向,并说明理由。
(3)相较于“国信1号”养殖工船,说出莱州市国家级海洋牧场的优点。
(4)从资源和环境角度,阐述拓展远洋养殖方式对我国国家安全的积极意义。
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1~2.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据材料“水下采油树是水下油气生产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可知,其主要是开发海洋的石油资源,海洋石油资源属于矿产资源,故选C。第2题,据材料“海洋深水严苛的环境条件对其密封强度、材料承压能力、工艺质量提出了极大挑战”可知深水环境具有水温低、水压大的特点,①③正确;海浪是海水的波动现象,洋流是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具有相对稳定速度的水平流动,主要出现在海洋表层,深水中海浪侵蚀弱,洋流影响小,②④错误。故选A。
3~5.答案:3.B 4.A 5.A
解析:第3题,两条不同时期海岸线之间的距离越长,填海造陆的规模越大,由图可知,1841~1924年期间填海造陆的规模小于1924~2000年,A错误,B正确。2000年的海岸线距离1841年的海岸线,北侧大于南侧,说明维多利亚湾北侧陆地面积增加多于南侧,C错误。维多利亚湾较为封闭,且香港山地较多,风力受阻挡,导致湾内风浪较小,D错误。故选B。第4题,图示期间,正值亚洲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香港经济发达,用地需求大,且地狭人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故采取填海造陆的方式满足其用地需求,故选A。第5题,填海造陆缓解了香港土地资源不足的状况,缓解了人地矛盾,拓展了生存空间,故选A。
6~7.答案:6.A 7.D
解析:第6题,山东2016年海洋生态安全指数为0.55~0.65,广西2016年海洋生态安全指数为0.25~0.35,山东优于广西,A正确;读图可知,广东2006年海洋生态安全指数为0.35~0.45,2016年为0.55~0.65,海洋生态安全指数在好转,B错误;浙江海洋生态安全指数2006年为0.35~0.45,2016年为0.45~0.55,福建海洋生态安全指数2006年为0.35~0.45,2016年为0.55~0.65,2016年时福建优于浙江,C错误;江苏海洋生态安全指数在变大,D错误。故选A。第7题,广东加大海洋科技研发投入,可以减轻海洋污染,提高海洋资源利用率,③正确;山东可以适当进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减少生态破坏,但不能完全禁止,既要保护生态环境也要经济发展,②错误;辽宁鼓励发展海水养殖,海水养殖业要适度发展,不然会造成水污染,①错误;天津推动海洋产业链的延长,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浪费,④正确。故选D。
8~9.答案:8.B 9.B
解析:第8题,永暑岛是我国南海中的岛屿,位于热带海域,气象条件复杂,具有全年高温、高湿、日照强的特点,故选B。第9题,永暑岛建设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重要意义是宣示海洋领土,提高国土掌控能力,故选B。
10.答案:(1)促进渔业生产,保障海洋食物的安全;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生态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海洋权益。
(2)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和庇护的场所;提高渔获量。
(3)滩涂等海洋养殖面积广;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水产养殖技术和管理方式先进等。
解析:(1)积极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可以保障海洋食物供给和生态安全,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渔业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于维护海洋权益;可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养护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发展海洋牧场还可以减轻陆地上的土地压力,保障粮食安全问题,促进渔业生产,保障海洋食物的安全;海洋牧场的大力发展还有利于推动渔业的转型升级,增加渔业的产值;推动渔业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有效延伸产业链条;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等。(2)我国建设人工鱼礁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可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和庇护的场所;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并对生态、生物及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海洋空间,可以提高渔获量。(3)我国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滩涂等海洋养殖面积广,天然条件有利,有海洋空间资源保证;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资金充足,可以保证养殖业稳定发展;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水产养殖技术和管理方式先进等。
11~13.答案:11.B 12.A 13.D
解析:第11题,如东县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每年5月气温较高,但是雨季没有到来,降水少,晴天较多,气温高最利于晒盐,故选B。第12题,读图可知,如东县2000~2015年海岸线明显向海洋推进,海岸线总长度增加,滩涂围垦是主要原因,A正确;海水养殖对海岸线的变化影响较小,B错误;沿海人类活动频繁,如滩涂围垦、大型港口建设、盐场、沿海养殖、居民点等,流水堆积、海水侵蚀属于自然原因,不是主要因素,C、D错误。故选A。第13题,盐场和大型港口均可产生经济效益,影响岸线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建设大型港口,盐场的经济效益较低,A错误,D正确;种植红树林,生态效益显著,建设居民点,社会效益显著,B、C错误。故选D。
14~15.答案:14.D 15.C
解析:第14题,与单一贝类养殖相比,南麂列岛海域发展贝藻混养会增加藻类的覆盖面积,增强光合作用能力,加大对于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增强碳汇功能,故选D。第15题,读图可知,南麂列岛海域既有寒流,又有暖流流经,水温差异较大,因此可以生长多种贝类是由于洋流影响大,C正确;径流带来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但可生长温度适应能力不同的多种贝类,与径流关系不大,A错误;与自然灾害威胁和贝类天敌威胁无关,B、D错误。故选C。
16~17.答案:16.C 17.C
解析:第16题,海南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有利于和平海洋秩序的构建、我国海洋强国目标的达成、海洋生态健康的保护。我国海洋国土面积已经确定,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并不能拓展我国海洋国土面积。①②④正确,故选C。第17题,a、b盐场所在地区均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吹东南风,岛屿西部沿海地区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降水少,气候较干旱,方便晒盐,故选C。
18~19.答案:18.B 19.C
解析:第18题,图中显示,在青岛市各区中,崂山区的近岸海域和管辖海域使用率均是最低的,因此崂山区海岸线开发强度最小,B正确;图中显示,市区管辖海域使用率低于即墨区,因此不是开发程度最高的,A错误;图中显示,黄岛区近岸海域使用率高于崂山区,C错误;读图可知,管辖海域开发利用率大多在10%以下,因此开发潜力总体较大,D错误。故选B。第19题,近海捕捞应实行休渔制度,不适合全年开放,A错误;扩大围海造陆规模容易破坏海洋生态,不是合理的利用方式,B错误;材料信息表明,青岛市是国际性港口城市,市区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应以港口航运业为主,C正确;大洋锰结核矿没有分布于近岸地区,D错误。故选C。
20.答案:(1)风力发电机桩可以作为贝类、藻类的栖息地,增加养殖的数量和种类;风力发电机桩可以用来固定养殖箱,增加养殖箱在水中的稳定性;可以利用风力发电机桩对潮流的阻挡作用,迎潮流方向形成上升流,带来饵料成为鱼类觅食区,背面形成静水区,方便鱼类休憩。
(2)
“国信1号”养殖工船以养殖暖温洄游性鱼类为主,1~8月气温回暖,鱼类向高纬度洄游,故船向北游弋。
(3)养殖面积更大,鱼类更多;可实现养殖、风电、加工、旅游等一体化发展,综合效益更好。
(4)远洋养殖方式可更好利用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增加鱼类获取种类和数量,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拓展养殖空间,改变传统过于依赖近海渔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加强国家环境安全。
解析:(1)由图可知,风力发电机桩上附生着贝类、藻类,可以作为贝类、藻类的栖息地,增加养殖的数量和种类;风力发电机桩可以用来固定养殖箱,防止养殖箱在风力、潮流的作用下被冲走,增加养殖箱在水中的稳定性;风力发电机桩两侧鱼类活动的不同,是利用风力发电机桩对潮流的阻挡作用,迎潮流方向形成上升流,将海下深处的饵料带上水面供鱼类觅食,背面风浪较小,形成静水区,方便鱼类休憩。
(2)“国信1号”养殖工船以养殖暖温洄游性鱼类为主,随着海洋温度的变化南北洄游适应环境,1~8月气温回暖,北方海域温度上升,鱼类向高纬度洄游,养殖工船模拟鱼的洄游方向,故船向北游弋。(3)海洋牧场和养殖工船相比,养殖面积更大,可以养殖的鱼类更多,收获更多;养殖的同时,利用海洋牧场的空间,进行多种经营,可实现养殖、风电、加工、旅游等一体化发展,综合效益更好。(4)从资源角度,我国海域广大,远洋养殖方式可更好利用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进行鱼类的养殖,增加鱼类获取种类和数量,增加食物数量,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从环境角度,我国传统海水养殖主要集中在近岸滩涂,造成比较严重的污染,远洋养殖可以拓展养殖空间,改变传统过于依赖近海渔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保障国家环境安全。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课后复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二氧化碳捕捉及其综合利用可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练习,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课时作业,共10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