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微专题10循环经济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64882/0-170990324264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微专题10循环经济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64882/0-170990324267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课时作业(30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一节走向生态文明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二节国家战略与政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微专题4能源安全与国际合作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三节国际合作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单元检测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微专题10循环经济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展开
这是一份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微专题10循环经济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共4页。
微专题10 循环经济 [2023·广东汕头期末]低碳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中,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农业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国东北地区某乡村推行在同一块土地上建立基于养殖、种植、沼气生产与积肥的“四位一体”有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下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据此完成1~2题。1.该乡村“四位一体”有机生态农业的低碳主要体现在( )A.提高土地生产力B.减少化肥施用量C.农产品量大质优D.实现碳的零排放2.该乡村发展低碳循环农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有( )A.改善生活环境质量B.提升农户工资薪酬C.减少生活用能成本D.丰富当地农业类型[2023·河南南阳期末]下图为舟山市打造“资源型城市”的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舟山打造“资源型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市场B.技术C.自然资源D.交通4.图示产业结构的最大优势在于( )A.对区域内外资源的充分利用B.有利于保护海洋生态C.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D.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2023·山东济宁期末]“十四五”时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为实现碳排放主体与碳汇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可将区域划分为碳补偿支付区、平衡区和获补区3种类型区。其中支付区碳排放量大,需通过经济手段进行补偿支付;平衡区是在碳补偿行为中不需要支付也不获得补偿的区域;获补区碳汇生态功能强,在碳补偿行为中可获得经济补偿。下图示意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碳吸收空间分布。据此完成5~6题。5.获补区最可能位于城市群的( )A.东部 B.南部 C.中部 D.北部6.在今后的发展中,支付区应( )①控制城镇化进程 ②建设清洁能源体系 ③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④积极发展生态旅游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023·广东珠海期末]生物质发电厂的突出优势是排放气体中含硫量近乎为零,2007年内蒙古毛乌素沙地建成了沙漠生物质电厂,主要用修剪下来的沙生灌木丛为燃料,2011年湛江建成了以桉树为燃料的纯生物质电厂,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如图示意毛乌素沙漠生物质电厂以“治沙、新能源、螺旋藻”为核心的“沙—林—电—藻”一体化产业链。据此完成7~9题。7.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增大,出现了区域性生态危机”的环境问题出现在( )A.原始社会B.工业社会C.农业社会D.各阶段都有8.从碳循环的角度分析,该产业链对生态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恢复地表植被,有效抑制了风沙活动B.二氧化碳培养螺旋藻,减缓温室效应C.用灌木枯枝燃烧发电,提供绿色能源D.用草木灰生产复合肥,增加群众收益9.与传统的风沙育草的治沙模式相比,毛乌素治沙模式的优点是( )A.土壤肥力有明显改善B.灌木林固沙能力更强C.治沙技术的明显提高D.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答题区]微专题10 循环经济1~2.答案:1.B 2.C解析:第1题,化肥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有机肥的使用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B正确;低碳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中,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该乡村“四位一体”有机生态农业虽然能提高土地生产力,但提高土地生产力不是其低碳的体现,A错误;农产品量大质优与二氧化碳排放无关,C错误;“四位一体”有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不能做到碳的零排放,D错误。故选B。第2题,据图可知,沼气池产生的清洁能源,部分被用作了生活用能,因此能减少居民生活用能成本,C正确;改善生活环境质量,与经济效益无关,循环农业具体体现就是农业类型更多样,丰富当地农业类型不是直接的经济效益,A、D错误;根据“四位一体”有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图可以看出,该模式并没有发展延长产业链的相关工业,所以不能提升农户工资薪酬,B错误。故选C。3~4.答案:3.D 4.A解析:第3题,舟山“资源型城市”是以港口为基础,通过港口输入区域外的自然资源,在港口附近加工生产,将产品销往区域外的一种产业模式。有别于在自然资源产地的传统“资源型城市”,C错误;故其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为交通,D正确;舟山“资源型”城市的市场在区域外,靠该区便利海运发展,舟山“资源型”城市不是技术导向型的,市场、技术不是主导区位因素,A、B错误。故选D。第4题,舟山利用便利海运优势,从区域外运入各类自然资源,结合本地海盐资源,发展资源型产业,实现了对区域内外资源的充分利用,A正确;该城市产业形成循环经济模式,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了海洋污染,但不是最大优势,B错误;“资源型”城市采用循环利用模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但不会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C错误;海水淡化的成本较高,不会因为资源输入而降低成本,D错误。故选A。5~6.答案:5.D 6.C解析:第5题,根据题干信息可得,该地区北部的碳吸收量最大,因此结合题干“获补区碳汇生态功能强,在碳补偿行为中可获得经济补偿”,可以推断获补区最可能位于城市群的北部,故选D。第6题,根据材料可得,支付区碳排放量大,需通过经济手段进行补偿支付。故支付区的碳排放量较大,因此需要减少碳排放,首先建设清洁能源体系,建设碳排放,故②正确;调节产业结构,减少重工业比重,减少污染物排放,故③正确;合理的城镇化对碳排放影响较小,故①排除;生态旅游需要当地有一定的旅游资源,故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局限性,故④排除。故选C。7~9.答案:7.C 8.B 9.D解析:第7题,原始社会是采集狩猎,对自然环境影响小,A错误。工业社会是在全球尺度上改造自然环境,B错误。农业社会是种植、养殖,半依附自然,开始出现区域性生态危机,C正确,D错误。故选C。第8题,抑制了风沙活动、生产复合肥,增加群众收益与碳循环的关系较小,A、D错误。用灌木枯枝燃烧发电会排放污染物,C错误。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用来培养螺旋藻,可以减缓温室效应,B正确。故选B。第9题,土壤肥力、治沙技术、灌木林固沙能力在其他治沙模式上都有体现,A、B、C错误。而毛乌素治沙模式可以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D正确。故选D。题号123456789答案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