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专项训练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466168/0-17099182087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专项训练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466168/0-17099182087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专项训练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466168/0-17099182088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同步练习练习题(含详解)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专项训练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专项训练试卷,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专项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生物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以下几种疾病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肥胖 B.肺结核 C.病毒性肝炎 D.蛔虫病2、某医院接收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后,及时对该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患者的衣物和饮食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这两项措施分别属于A.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B.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C.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D.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3、据国家卫健委消息,截至2021年11月1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2亿剂次。关于新冠肺炎和新冠疫苗接种等方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新冠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 B.新冠疫苗相当于抗原C.接种疫苗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 D.接种后对多种传染病有免疫作用4、下列传染病中由细菌引起的是( )A.菌痢 B.流感 C.新冠肺炎 D.艾滋病5、皮肤可以防止外界环境中的病菌、化学物质等的侵入。这一过程属于( )A.第一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B.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C.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D.第三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6、要终止传染病的流行至少要做到( )①控制传染源 ②切断传播途径 ③保护易感人群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其中之一7、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毒(HIV) B.艾滋病毒是一种免疫缺陷病C.艾滋病毒寄生在人体淋巴细胞中 D.艾滋病毒是细菌的一种8、国家卫健委多次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方案中多次出现中药材藿香(一种草本植物)。研究表明,藿香能有效缓解新冠肺炎患者的肠胃不适症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藿香有细胞结构,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新冠病毒需要寄生在藿香细胞内才能生存C.新冠病毒是导致人患上新冠肺炎的动物病毒D.新冠病毒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不良反应9、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全民参与抗疫,学校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属于病原体,它没有细胞结构B.学校食堂采取了分隔板单人吃饭形式,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此方法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治愈的病人体内产生了抗体,该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接种新冠疫苗而获得免疫的类型是非特异性免疫10、下列疾病中,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A.血友病 B.色盲 C.先天性聋哑 D.艾滋病第Ⅱ卷(非选择题 6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艾滋病(AIDS)全称为_____________,艾滋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_,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2、 “新冠肺炎”和流感的传播途径相似,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接触传播。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是要早__________、早诊断和早治疗。3、我们遇到突发性心血管疾病情况,注意让病人就地休息,___随意搬动病人,以防加重病人心脏负担,引起意外。可以给病人服用_____等药物缓解疼痛。4、艾滋病和新冠肺炎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二者的预防措施相同吗?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哥哥患有新冠肺炎,不久发现弟弟也患上了新冠肺炎,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分析:导致弟弟患病的传染源是______,弟弟在患病前是______,患病后又成了______;对新冠病人隔离治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一般措施中的______,对新冠病人接触过的物品用具进行消毒,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一般措施中的______,对新冠病人周围健康的人进行接种疫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一般措施中的______。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接种的疫苗相当于______(填抗原、抗体),疫苗发挥作用属于______免疫。6、传染病由________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________。7、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的有害的致癌物质主要有焦油和____________。8、心血管疾病往往发作突然。急救的重要原则是:_____病人的情况,______,_____。9、做人工呼吸时,使被救者仰卧,清除被救者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将被救者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目的是_________。10、由__________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结核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三、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人工呼吸是一种有用的急救方法,对一切生病的紧急情况都非常有用。(_____)2、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______)3、良好的家居环境必须通过豪华装修才能实现。(_____)4、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快。(____)5、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____)6、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杀菌物质构成。(______)7、每年的11月14日被定为“世界糖尿病日”,表达了人们对糖尿病的关注。(______)8、人类的各种传染病主要是由微生物引起的。(______)9、只要感冒了就需要服用抗生素。(____)10、没有疾病就是健康。(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详解】肺结核、病毒性肝炎、蛔虫病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属于传染病,肥胖不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不属于传染病。故选A。2、C【分析】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详解】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某医院接收一位新冠肺炎患者主要目的是控制传染源,对患者的衣物和饮食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正确。故选C。3、D【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详解】A.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所以新冠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故A正确。B.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所以新冠疫苗相当于抗原,故B正确。C.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所以接种疫苗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故C正确。D.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所以接种新冠疫苗后只对新冠具有免疫作用,而对其它的传染病染没有免疫预防作用,故D错误。故选D。4、A【分析】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亦称为志贺菌病,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志贺菌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后,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释放毒素入血。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菌痢是痢疾杆菌(属于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A正确。B.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通过空气传播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B错误。C.新冠肺炎是由一种特殊的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所引起的高危性肺部感染,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C错误。D.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D错误。故选A。5、B【分析】人体的免疫有三道防线,第一道:皮肤和黏膜,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详解】皮肤和黏膜是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黏膜的某些附属物有阻挡和清除异物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皮肤能防止病菌侵入人体,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6、D【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其流行便终止。【详解】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因此要终止传染病的流行至少应做到①控制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中的任何一个,故D符合题意。故选D。7、D【分析】病毒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详解】A.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毒(HIV),A正确。B.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B正确。C.艾滋病毒无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C正确。D.艾滋病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简单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一般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D错误。故选D。8、B【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详解】A.藿香(一种草本植物)有细胞结构,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不符合题意。BC.新冠病毒是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新冠病毒需要寄生在动物细胞内才能生存,属于动物病毒,藿香是植物体,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侵入人体细胞的新冠病毒在传染病中属于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不良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选B。9、A【分析】病原体是指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物。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是使人得病的微生物,所以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原体,新冠病毒是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无细胞结构,正确。B.传染病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校食堂采取了分隔板单人吃饭形式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错误。C.治愈后的病人,人体会对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抵抗能力,而对其它病原体不起作用,所以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获得的免疫的类型是特异性免疫,错误。D.人们常用疫苗来预防传染病,从免疫角度讲,注射入人体的疫苗被称为抗原。抗原进入人体后先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它能消灭和清除病毒,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属于特异性免疫,错误。故选A。10、D【分析】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详解】A.血友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A不符合题意。B.色盲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B不符合题意。C.先天性聋哑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C不符合题意。D.艾滋病是由感染了HIV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D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病毒(HIV) 性传播 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 【分析】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后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详解】艾滋病(AIDS),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简称HIV),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所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血液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2、飞沫 空气 发现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详解】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经过的途径。“新冠肺炎”和流感的传播途径相似,都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因此空气、飞沫等是传播途径。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样才能控制疫情的蔓延。3、不要 硝酸甘油片 【分析】心血管疾病是现代人的第一大杀手,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主要是遗传高血压,外因是主导,有很多,其中占主导作用的是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精神压力、高血脂、高血糖等,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的方法就是改、动、保。【详解】长期酗酒或吸烟,都会损伤心脏和血管,导致心血管疾病。我们遇到突发性心血管疾病情况,,我们应该采取的急救方式有:①就地休息,不随意搬动病人,以防加重心脏负担;②采取便于呼吸的舒适姿势; ③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片等药物缓解疼痛;④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将病人送到医院急救。让病人适度活动,会加重心脏负担,引发意外,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点睛】掌握急救的相关措施是解题的关键。4、二者的预防措施不相同,因为二者的传播途径不同。【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和艾滋病、新冠肺炎的传播,解答时可以从病毒的结构、生命活动特点、艾滋病的传播、新冠肺炎的传播方面来切入。【详解】艾滋病的病原体(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 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 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 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新冠肺炎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新冠肺炎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并存在气溶胶传播,未见食物传播的确凿证据,人群普遍易感,新冠肺炎的预防方法;可以注射有效的疫苗,做好个人防护等是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包括不要去人群聚集处、佩戴口罩、勤洗手、多饮水、注意休息等。【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艾滋病和新冠肺炎的有关知识。5、哥哥 易感人群 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抗原 特异性 【分析】(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2)传染源是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经过的途径,如饮食,空气,土壤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3)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详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可见导致弟弟患病的传染源是哥哥。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来看,弟弟在患病前是易感人群,患病后又成了传染源。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因此隔离新冠肺炎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对新冠病人接触过的物品用具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对新冠病人周围健康的人进行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性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所以疫苗相当于抗原。抗原和抗体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只针对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后天形成的防御屏障,叫做特异性免疫。6、病原体 流行性 【详解】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7、尼古丁【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吸烟的危害,解答时可以从吸烟对呼吸系统、对他人的危害、长期吸烟的危害方面来分析。【详解】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一支烟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杀死一只小白鼠,因此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的有害的致癌物质主要有焦油和尼古丁。【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吸烟的危害,明确烟雾中尼古丁是致癌物质。8、早发现 早抢救 早把病人送往医院 【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详解】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因此要对病人的情况做到早发现,如是否有心慌、气短、乏力和呼吸困难等现象。身边出现突发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时,要尽量做到早抢救,急救(注意施救者要有资质)步骤一:头部后仰,下颌上抬;步骤二:检查呼吸;步骤三:进行人工呼吸;步骤四:检查患者脉搏;步骤五:对患者进行心脏按压;步骤六: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120电话,尽量早把病人送往医院。【点睛】熟知心脑血管病人的急救原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分析】人工呼吸是指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采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暂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持肺的通气功能。【详解】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如下:①清除口和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②使病人仰卧,颈下垫高,头后仰。将病人的衣服解开,腰带放松;③救护者跪在病人的一侧,用手帕或是纱布盖在病人的口鼻上。用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颌,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病人的口部用力吹入;④每一次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吹气的过程中,如果病人的胸廓能够随着每次吹气而略有隆起,并且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点睛】熟记人工呼吸的具体措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病原体 结核杆菌(或结核分枝杆菌) 【详解】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结核病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三、判断题1、错误【详解】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首先要将被救者放在空气清新的场所,让被救者仰卧,如果口鼻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再捏住被救者鼻孔,然后进行口对口的吹气。人工呼吸是一种有用的急救方法,但不是对一切生病的紧急情况都非常有用,该表述错误。2、正确【详解】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它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故题干说法正确。3、错误【详解】房屋装修,装修或是装饰材料中往往含有有害气体,例如,人造材料、各种油漆、涂料、粘合剂以及家具等,其主要污染物是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和氨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无机物,还有如大理石等建材中,往往含有放射性的污染源,这些都对人体有害。良好的家居环境表现在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有良好的日照条件、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身体健康。故题干观点错误。4、正确【分析】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详解】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其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快。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调节自己的情绪可概括为:、转移注意力、宣泄、自我安慰。故本题说法正确。【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健康的含义。5、正确【详解】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健康。①身体健康:指身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②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③社会适应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故题干观点正确。6、错误【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详解】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组成,不仅可以阻挡大多数病原体,还能分泌杀菌物质。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还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题干说法错误。7、正确【详解】每年的11月14日被定为世界糖尿病日,表达了人们对糖尿病的关注和对糖尿病患者的关爱,故题干观点正确。8、正确【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详解】人类的各种传染病主要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如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肺炎的病原体是肺炎双球菌,属于细菌;引起灰指甲的是真菌,新冠肺炎由病毒引起的,故本题正确。9、错误【详解】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死细菌的物质,是当前治疗人和动物细菌感染的常用药。使用抗生素时,致病菌和包括有益菌在内的多种细菌被一起杀死,但抗生素对病毒引起的感冒等疾病不起作用,故题干观点错误。10、错误【详解】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因此,没有疾病就是健康的说法错误。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