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08,2023年青岛西海岸新区中考自主招生化学模拟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08,2023年青岛西海岸新区中考自主招生化学模拟题01
    08,2023年青岛西海岸新区中考自主招生化学模拟题02
    08,2023年青岛西海岸新区中考自主招生化学模拟题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08,2023年青岛西海岸新区中考自主招生化学模拟题

    展开
    这是一份08,2023年青岛西海岸新区中考自主招生化学模拟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 X、Y都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而Z不能;Y能从X的盐溶液中置换出X。则他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 X>Y>(H)>ZB. Y>X>(H)>ZC. X>Z>(H)>YD. Y>(H)>X>Z
    【答案】B
    【解析】
    【详解】X、Y都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而Z不能,说明金属X、Y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H之前,金属Z处于H之后;Y能在X的盐溶液中置换出X,说明金属Y的活动性大于金属X。因此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Y>X>(H)>Z。
    故选B。
    2. 以下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的归纳,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 环境保护--减少水污染-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 白色污染-合理使用、回收塑料
    B. 食品、药品与人体健康—人体缺钙-易患佝偻病 人体缺碘-甲状腺肿大
    C. 生活常识--不明洞穴探险-先做灯火实验 防止菜刀生锈-用湿布包
    D. 性质与用途—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冶炼金属 氮气性质稳定-作食品包装填充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含磷洗衣粉的使用会造成水体污染,形成赤潮;白色污染是废弃塑料所致,要合理使用并回收利用,故说法正确;
    B、钙影响人体发育,缺乏会患佝偻病;碘缺乏患甲状腺肿大,故说法正确;
    C、不明洞穴内氧气的浓度可能偏低,不利于呼吸,可以做进行灯火实验,正确;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用湿布包菜刀使菜刀易生锈,故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氮气很稳定,不能供给呼吸,可用来保鲜,故说法正确。
    故选C。
    3. 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试卷,家威杏 MXSJ663 每日最新,性比价最高
    A. 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后,将变成不饱和溶液
    B. t1℃时甲物质和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t2℃时将70g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 可得到170g溶液
    D. 甲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乙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丙物质的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后,会有晶体析出,析出晶体后的溶液还是饱和溶液,故A错误;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所以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
    C、t2℃时甲的溶解度为60g,即60g甲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t2℃时将70g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只能溶解60g,所得溶液的质量为60g+100g=160g,故C错误;
    D、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要指明温度,且不确定两种溶液是否饱和,则不能比较,故D错误。
    故选B。
    4. La(镧)是一种活动性比锌还强的金属元素,它的氧化物 La2O3 所对应的碱 La(OH)3 难溶于水,而LaCl3、La(NO3)3 都溶于水.下列各组中物质能直接反应制得 LaCl3 的是
    A. La 与盐酸B. La2O3 与 AgClC. La(OH)3 与 MgCl2D. BaCl2 与 La(NO3)3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La(镧)是一种活动性比锌还强的金属元素,故La能与盐酸反应生成LaCl3和氢气,符合题意;
    B、氯化银难溶于水,La2O3与氯化银不反应,无法得到LaCl3,不符合题意;
    C、La(OH)3难溶于水,La(OH)3与氯化镁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钡与硝酸镧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和水,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氧化铜粉末
    ②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的稀硫酸
    ③酒精灯内的酒精量最多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
    ④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二
    ⑤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试管与桌面倾斜大约45°
    A. ①②⑤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③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可以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氧化铜粉末,故说法正确;
    ②用100mL量筒量取不能量取5.26mL的稀硫酸,只能精确到0.1,故说法错误;
    ③酒精灯内的酒精量最多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以防引起火灾,故说法正确;
    ④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说法错误;
    ⑤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试管与桌面倾斜大约45°,增大受热面积,故说法正确。
    故选D。
    6. 为区别N2、H2、CO2、CH4四种气体,小丽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点燃四种气体,将气体分为可燃性气体和不可燃性气体;
    ②在可燃性气体火焰上方,分别罩一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的是气体Ⅰ,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Ⅱ;
    ③将不可燃性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其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气体Ⅲ,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Ⅳ。根据实验推断,Ⅰ、Ⅱ、Ⅲ、Ⅳ对应的气体分别是( )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可燃性气体火焰上方,分别罩一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的是气体Ⅰ,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气体Ⅰ是CH4;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Ⅱ,气体Ⅱ中无碳元素,气体Ⅱ是H2;将不可燃性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其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气体Ⅲ,气体Ⅲ是二氧化碳;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Ⅳ,气体Ⅳ是N2。故选B。
    7. 经典永流传。中国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理性光辉。对下列诗词划线部分的化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花气袭人知骤暖,喜鹊穿树喜新晴﹣﹣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
    B.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不发生化学变化
    C.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D.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变成钢
    【答案】B
    【解析】
    【详解】A、花气袭人知骤暖,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正确;B、烈火焚烧若等闲,含义是石灰石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C、尽是沙中浪底来,说明金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正确;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正确。故选B。
    8. 2020年6月23日我国的北斗导航“收官之星”在西昌发射成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铷单质具有导电性
    B. m的值是37,n的值是1
    C.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D. 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2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铷属于金属单质,金属单质普遍具有导电性,选项正确;
    B.铷的质子数为37,m表示质子数(核电荷数),则m的值是37,n=37-2-8-18-8=1,选项正确;
    C.元素周期表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选项正确;
    D.铷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显+1价,氯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1价,则氯化铷的化学式为:,选项不正确。
    故选:D。
    【点睛】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9. 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对主题知识的归纳中不完全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用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在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后产生泡沫较少、甚至会有浮渣产生,而在软水中则会产生丰富的泡沫;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分羊毛和涤纶,灼烧羊毛后有烧焦的头发味,而灼烧涤纶后有烧纸味,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都属于空气污染物;使用无磷洗衣粉可避免水体的富营养化,减少水体污染,不符合题意;
    C、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化学电池就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符合题意;
    D、磷肥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 钾肥使作物抗倒伏,不得“软骨病”;如果混合使用,氯化铵会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水,而氨水易分解、挥发,造成氮肥流失,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中的铜粉可以换成碳粉
    B. 停止加热后,趁装置未冷却马上读数
    C. 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的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
    D. 实验结束后,硬质玻璃管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加热铜粉的方法,因为铜粉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选择可燃物时,必须考虑到:反应的条件;生成物的状态;不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气密性要好;铜粉要足量;要冷却到室温再读数。
    【详解】A.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几乎不变,所以不能用碳粉代替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项A说法错误;
    B.停止加热后,要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读数,否则测定结果偏小,选项B说法错误;
    C.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的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和玻璃管内气体体积总和的五分之一,选项C说法错误;
    D.足量的铜粉在加热的条件下将装置内的氧气完全耗尽,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D。
    【点睛】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回忆实验中现象,由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理解该实验的探究目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要好好把握。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
    11. 下列图中所示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
    B. 探究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C. 探究水对铁钉生锈影响
    D. 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过程中左边集气瓶中试纸不变色,右边集气瓶2试纸变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选项A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过程中,左边液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是因为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导致锥形瓶中压强减小,选项B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过程中,两边铁钉都不能生锈,不能探究水对铁钉生锈影响,选项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过程中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水中白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选项D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2. 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酸雨的pH <7,所以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酸在水溶液中会解离出H+,所以在水溶液中解离出H+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D. 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碳酸钠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酸雨pH<7,但pH<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正常雨水的pH为5.6,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故选项推理错误;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C、酸在水溶液中会解离出H+,在水溶液中解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硫酸氢钠,故选项推理错误;
    D、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13. 2018年10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实现了太阳能人工光合成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丙、丁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B.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D. 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是二氧化碳,乙是水,丙是甲烷,丁是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甲是二氧化碳,是氧化物,丙是甲烷,是化合物,丁是氧气,是单质,故A不正确;
    B、反应后有单质生成,则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会发生变化,故B不正确;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故C不正确;
    D、甲是二氧化碳,乙是水,丙是甲烷,丁是氧气,则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指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一定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盐、碳化物等。
    14. 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②继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
    B. 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
    C. 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
    D. 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碳酸钠、硝酸钡
    【答案】C
    【解析】
    【分析】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所以步骤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步骤②: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而图像中最终有固体剩余,所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据此分析回答此题。
    【详解】A、A→B段对应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选项A错误;
    B、B→C段对应是硝酸不断加入,不在反应,所以溶液酸性增强,溶液pH逐渐变小,选项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选项C正确;
    D、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并未提及有硝酸,选项D错误。故选:C。
    15. 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
    (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另称取7.45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14.35g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杂质中可能含有硝酸钾
    B. 杂质中肯定不含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
    C. 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钠
    D. 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
    【答案】AD
    【解析】
    【分析】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一定没有氯化铜,氯化钾、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因此杂质中含有碳酸钠;由计算可知,7.45g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14.35g氯化银,5.85g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14.35g氯化银,杂质中含有碳酸钠,氯化钾质量小于7.45g,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质量小于14.35g,因此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钠。
    【详解】A、由于硝酸钾是否存在不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可能含有硝酸钾,也可能不含有硝酸钾,该选项说法正确;
    B、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因此杂质中含有碳酸钠,则杂质中不含有硝酸钙,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说明杂质中不含有氯化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分析可知,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由于硝酸钾是否存在不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可能含有硝酸钾,也可能不含有硝酸钾,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D。
    16. “NaCl+ CO2 +NH3 + H2O= NaHCO3 + NH4Cl”是“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要在加压的条件下通入二氧化碳是为了增大气体的溶解度
    B. 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只有NaHCO3、NH4Cl
    C. 配制饱和食盐水时,可通过搅拌来提高食盐的溶解度
    D. 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
    【答案】AD
    【解析】
    【分析】化学家侯德榜先生是中国人的骄傲。他的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是:先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大量氨气,形成碱性环境,再通入过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氨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铵,此时,溶液中相当于氯化钠、氯化铵、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四种盐的溶液,因为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最小,故析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加热分解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获得碳酸钠(纯碱)。
    【详解】A、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故加压可以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A正确;
    B、由于碳酸氢钠不可能完全析出,根据分析,溶液中仍然含有氯化钠、氯化铵、碳酸钠、碳酸氢铵四种盐,故B错误;
    C、搅拌可以促进氯化钠的溶解,但不能提高氯化钠的溶解度,C错误;
    D、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但由于二氧化碳和氨水反应,故二氧化碳在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故D正确。
    故选AD。
    【点睛】侯氏制碱法的关键之处在于析出碳酸氢钠后的母液的处理,是保持低温条件在母液中加入氯化钠粉末,由于氯化铵在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使得氯化铵析出,从而获得氯化铵氮肥。侯氏制碱法消除了索尔维法的缺点,改进了制碱工艺,为全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17.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 铁制栏杆表面常涂“银粉漆”(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C. 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D. 燃着的蜡烛用烧杯罩住,火焰熄灭,说明燃烧一般需要氧气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如填充于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不符合题意;
    B、铁制栏杆表面常涂“银粉漆”(铝粉)防生锈,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符合题意;
    C、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符合题意;
    D、燃着的蜡烛用烧杯罩住,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氧气,说明燃烧一般需要氧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18. 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4个图像不能正确反应烧杯内的某些物理量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稀盐酸反应,稀盐酸消耗完,再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沉淀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正确;
    B、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由质量守恒定律,烧杯是氯元素的质量是不变的,故选项图象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第一个过程中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大;氢氧化钠溶液再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Cl2=Cu(OH)2↓+2NaCl,此过程中,烧杯溶质的质量增加,但增加的不如第一个过程中的多;故选项图象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此时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增大;当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的过程中,溶剂的质量增大,但是幅度减小,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C。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0分)
    19.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中自招班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氨的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一:氨气还原氧化铜,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已知:(i)Mg(OH)2在加热条件下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和碱式氯化镁[Mg(OH)Cl]。
    (ii)Cu2O粉末呈红色,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Cu2O+H2SO4(稀)=Cu+CuSO4+H2O。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反应结束后装置C中的氧化铜完全转化为红色固体,为了探究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二:氨气与铝反应,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已知:(iii)铝可以与氨气反应:2Al+2NH3=2AlN+3H2;
    (iv)AIN性质稳定,基本不与水、酸反应,在加热时溶于浓碱可产生氮气。
    按图2所示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药品,打开装置F处分液漏斗活塞,待装置中空气排尽后再点燃装置H处酒精灯。
    (2)能判断铝粉反应完全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3)为了得到纯净的氮化铝,可将装置H中的固体冷却后转移至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_溶解、________(填操作名称)、洗涤、干燥即可。
    【答案】19. Mg(OH)2+NH4ClMg(OH)Cl+NH3↑+H2O
    20. 装置J中几乎没有气泡冒出
    21. ①. 足量稀盐酸 ②. 过滤
    【解析】
    【小问1详解】
    装置A中,Mg(OH)2在加热条件下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水和碱式氯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NH4ClMg(OH)Cl+NH3↑+H2O;
    【小问2详解】
    能判断铝粉反应完全的实验现象为装置J中几乎没有气泡冒出,即不再产生氢气;
    【小问3详解】
    为了得到纯净的氮化铝,可将装置H中的固体冷却后转移至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溶解(除去可能存在的铝)、过滤、洗涤、干燥即可。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环境
    ①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②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
    ①SO2属于空气污染物
    ②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减少水污染
    C.化学与能源
    D.化学与农业生产
    ①石油、沼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②化学电池就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①磷肥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
    ②施肥时氯化铵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相关试卷

    2023年青岛西海岸新区中考自主招生化学模拟题: 这是一份2023年青岛西海岸新区中考自主招生化学模拟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山东省青岛二中自主招生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山东省青岛二中自主招生化学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黄岛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黄岛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黄岛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官方版含答案pdf、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黄岛区中考二模化学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