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研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探究草履虫的应激性需要应用观察法,观察工具是放大镜
B.探究黄粉虫是否能食用有机塑料,需要多次重复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C.探究湿地环境治理对水鸟迁徙的影响,需要到现场调查水鸟数量、繁殖情况等
D.巴斯德曲颈瓶实验证明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空气
2.对下列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绿孔雀适合生活在四季分明、雨量适中的黄河三角洲地区
B.墙藓适合生活在平原及山地阴湿的土壤和岩石上
C.涡虫适合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的肠道中
D.大鲵生活在清澈的山区溪流中,是水生动物
3.如图是显微镜结构模式图,图二是某同学绘制的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对光时需要依次转动c、d、f、g四个结构
B.右图观察的细胞可能是叶片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
C.右图结构④中含有遗传物质,是控制细胞分裂和分化的重要结构
D.相较于动物细胞,右图植物细胞中的结构②在低倍镜下不易被看清
4.绿叶海蜗牛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软体动物。它一生只进食一次海藻大餐,便将叶绿体吸入自己的细胞内,从此便可不再进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绿叶海蜗牛的营养方式与植物一样,终生自养
B.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绿叶海蜗牛细胞的细胞核与叶绿体
C.绿叶海蜗牛一生只进食一次,其结构特点应是有口无肛门
D.叶绿体在绿叶海蜗牛的细胞内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5.研究人员发现“人的视网膜上存在干细胞”,对该干细胞培养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视网膜上的所有细胞都属于上皮组织
B.该干细胞具备分化为人体各种细胞的潜质
C.该研究在神经损伤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应用前景
D.图中所示过程中各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6.某科研团队在研究某种癌细胞的生长时,将小鼠体内的癌细胞分离出来,在体外培养基中供给癌细胞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你预测癌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原因应该是( )
A.数量持续增多,因为癌细胞利用培养基中适宜的环境条件,会不断进行细胞分裂
B.数量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因为癌细胞离开生物体便不再进行细胞分裂
C.数量先增多后保持稳定,因为癌细胞分裂到一定数量后,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不再分裂
D.数量先增多后减少,因为癌细胞分裂到一定数量后,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会逐渐死亡
7.为探究电脑辐射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某研究团队做了如下实验: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0只。将A组置于开机的电脑前,其他饲养条件都相同。两个月后获得实验数据如甲、乙所示(精子是雄性鼠的生殖细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鼠每组10只而不是1只,是为了保证变量唯一
B.该实验中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
C.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电脑辐射会影响大鼠的生长发育
D.该实验不能证明电脑辐射对人类身体健康有影响
8.海带、白菜、木耳和西红柿是我们餐桌上常吃的食品,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海带的叶片中含有丰富的碘
B.白菜的主要可食用部位是它的营养器官
C.木耳用营养菌丝从朽木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西红柿的表皮和果肉分别属于上皮组织和营养组织
9.如图表示一株天竺葵在夏季一天中氧气的净吸收速率。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A、E点表示天竺葵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曲线BC段上升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
C.曲线DE段上升的原因是部分气孔关闭
D.B点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差值达到最大
10.下列关于生物及其生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单细胞生物都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生殖
B.满江红、苏铁都是用孢子进行繁殖
C.噬菌体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在细菌细胞内进行繁殖
D.大肠杆菌和幽门螺旋菌都是通过产生芽孢来进行繁殖
11.下列某同学在做手抄报时对几种动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靠触手捕食水蚤等浮游动物
B.蛔虫身体呈线形,可寄生在人体肠道内,体表角质层能防止身体被消化液腐蚀
C.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腹部、足和触角均分节
D.鲫鱼身体呈梭形,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用测线感知水流方向和水压
12.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生理功能往往是相适应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蚯蚓的体表保持湿润,可以溶解空气中的氧气,辅助气管进行呼吸
B.蝗虫体表的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并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C.家鸽口中没有牙齿,直肠极短,有利于飞行时减轻体重
D.袋鼠的关节软骨光滑有弹性,可以减少运动时的摩擦,缓冲震动
13.下列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的根系和枯叶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B.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C.绿色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
D.绿色植物可以杀灭一切病原菌,净化空气
14.苹果果实发育到一定程度时,果实内的淀粉会加速分解成糖类,致使呼吸作用突然增强,然后又突然减弱,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变。呼吸跃变的出现标志着果实成熟达到了可食的程度,果皮的颜色也由绿色逐渐转变为黄色或红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苹果果实发育期间时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
B.果实内淀粉的来源是叶和果皮的光合作用
C.适当提高氧气的浓度,可延迟呼吸跃变的出现
D.适当提高苹果的贮藏温度,可加速果实的成熟
15.下列关于生物学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瓜类和豆类轮作的种植方式,是为了提高光照利用率
B.老马识途是利用了动物可以辨别方向和标志物的本能
C.做酸奶时需要将容器密封,是防止空气中的其他杂菌混入
D.发面时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是因为酵母菌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
16.下列是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结合生物分类相关知识,制作的桂花标识牌。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从桂花标识牌中资料信息,可推测其输导组织发达
B.桂花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别名,但学名只有一个
C.在生物分类中“属”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D.桂花可选做观赏树种和城市绿化树种
17.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我们将下面的生物进行了分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类群划分为乙、丙类群的依据可以是能否自由运动
B.乙、丁类群中的松树、桃树、鳄鱼、蝙蝠、天鹅都能适应陆地生活
C.丙类群分类的依据可以是动物体内有无脊柱
D.丁类群中每种动物不同的分类单位是“门”
18.造成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称为病原体。下列疾病与其病原体对应不正确的是( )
A.禽流感—病毒B.肺结核—细菌C.甲肝—寄生虫D.足癣—真菌
19.下列实验探究过程中,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制作叶片临时切片时,用手捏紧两个并排的双面刀片,沿主叶脉垂直方向迅速切割
B.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时,用带火星的细木条检验金鱼藻在光下产生的气体
C.探究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否是先天性行为,应选择刚孵化出的菜青虫
D.探究玉米幼苗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应将实验装置放在有光条件下
20.生物的多样性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下列关于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不恰当的是( )
A.水蛭可用来治疗血栓等疾病B.青霉菌可用于提取抗生素
C.苏云金杆菌可用来防治害虫D.林蛙可制作成美味的食物
二、填空题
21.银杏是城市中十分常见的绿色植物。它是古老的孑遗树种,也是长寿树种,又被称作“活化石”,春夏季叶色嫩绿,秋季变成金黄色,颇受人们喜爱。
(1)与银杏一样,高大的桫椤也是古老的孑遗树种,也被称作“活化石”。从结构特征来看__________,桫椤比银杏低等,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
(2)银杏到了冬季会落叶,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哪些关系?__________。此时,银杏的__________________生理作用会减弱。
(3)“白果”是营养丰富的高级滋补品,在结构层次上具体属于__________,与金丝猴相比,其结构层次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
(4)银杏叶片在春夏季叶色嫩绿,而秋季变成金黄色。你推测影响叶片颜色变化的环境因素包括哪些?__________。某同学观察到,深秋季节,大多数银杏树叶都变黄了,光照能够影响叶绿素的合成。现有两株长势相同的银杏树苗,分别编号甲、乙__________。
22.近日,北京动物园一只可爱的大熊猫“萌二”因龇牙咧嘴掰竹子的表情备受网友关注。“萌二”是一只经人工受精繁育的大熊猫,出生后人工哺乳喂养,饲养员人工训练它徒手掰竹子吃。但是因为竹子坚韧,饲养员力气有限,所以“萌二”不但学会了掰竹子,龇牙咧嘴的表情也模仿地惟妙惟肖。
(1)熊猫属于脊椎动物亚门_________纲动物,该类动物的生殖特点是_________,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2)从获得途径看,刚出生的熊猫就会吮吸乳汁,该行为属于_________行为,熊猫模仿饲养员徒手掰竹子,这种行为的特点是_________。
(3)科学家经研究发现:①熊猫的颌骨发达;②牙齿有分化,犬齿特别发达_________(填写序号)。
(4)熊猫的肠道中有一些菌群,可以将纤维素分解为易消化的小分子糖类,这些菌群的生活方式应为_________,它们与熊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
(5)“萌二”可以灵活地爬到树梢上看风景,离不开运动系统的支持,其运动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_________为其运动提供了动力。除此之外,还需要_________系统的支配。
三、读图填空题
23.生姜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其根状茎肥厚,多分枝,有芳香及辛辣味。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图1),其蘋果3瓣裂,果实里面的种子呈黑色。
(1)由资料描述可知,生姜属于__________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单子叶植物纲姜目姜科姜属,其分类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
(2)生姜中的芳香及辛辣味物质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__结构中。生姜叶片的__________部分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通过__________运输到根状茎进行储存。
(3)生姜种植过程中需要靠_________(器官名称)吸收水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向上运输是靠植物的_________(生理作用)提供动力。
(4)在栽培生姜的过程中,通常采用浸水播种的方式。某同学将浸水后的生姜种子收集在广口瓶中,并通过排水法将瓶中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中_________,你推测产生该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若要设计对照实验验证你的推测,应对该实验做怎样的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季温度过高,生姜会出现减产现象。为研究高温影响生姜产量的原因,技术人员对生姜叶片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曲线分析高温使生姜减产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24.大多数微生物个体都十分微小,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才能观察其形态结构。如图是某研究团队观察的四种微生物,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甲所示生物必须用_________才能看清其形态结构。该生物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
(2)图中_________属于同一类生物,两者细胞结构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与图乙生物相比,图丙生物最大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丁用来繁殖的结构是_________,在放大镜下观察该结构,颜色为_________,其营养和生活方式分别是_________。
(4)某同学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图乙生物,他先在低倍镜下看到图戊一视野,视野右上方区域模糊不清,下列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将序号按顺序排列)。
①转动转换器,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②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调成大光圈及凹面镜
③向左下方移动装片,使物像清晰的区域移动到视野中央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5)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图丁生物可以抑制图乙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他想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特点,请将其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肉汤和琼脂配置两个适合图乙、图丁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培养基,分别编号A、B;
②将两培养基进行_________处理;
③在A培养基上接种图乙生物的菌种,在B培养基上接种_________的菌种;
④将两培养基放在_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
⑤观察A、B培养基内菌落的生长情况。
若资料中的说法是正确的,你预测实验现象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模式图。其中甲、乙、丙代表生物圈中的生物,①②③④代表物质转化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
(1)图中属于绿色植物的是_________(用序号表示),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中丙获取的物质和能量的直接来源是_________(用图中生物表示)。
(3)乙、丙均可以通过③过程产生二氧化碳,请用文字表达式写出该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植物类群中,古代_________植物的遗体被埋在地下形成煤炭,近年来由于④的过度燃烧排放二氧化碳导致碳—氧失去平衡,引发温室效应,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条)。
(5)甲生物类群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探究草履虫的应激性需要应用观察法,A符合题意;
B、探究黄粉虫是否能食用有机塑料,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最后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C、探究湿地环境治理对水鸟迁徙的影响、数量、迁徙情况等;
D、巴斯德将煮熟的肉汤放在一个大烧瓶中,这样,四年后,发现肉汤依然新鲜,再放置几天,这说明使肉汤腐败的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B
解析:A、绿孔雀适合生活在的热带雨林中、雨量适中的黄河三角洲地区。
B、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茎中没有导管,根非常简单。墙藓是苔藓植物,能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
C、涡虫是一种扁形动物,C错误。
D、大鲵的幼体生活在清澈的山区溪流中,不仅能够在水中活动,属于两栖动物。
故选:B。
3.答案:B
解析:A、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对光时有四转:一转动c粗准焦螺旋;二转动d转换器;三转动f遮光器;四左眼注视目镜,转动g反光镜,A正确。
B、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只存在植物的绿色部分,即右图观察的细胞不可能是叶片表皮细胞。
C、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控制细胞分裂和分化的重要结构。
D、植物细胞的②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在低倍镜下不易被看清。
故选:B。
4.答案:B
解析:A、绿叶海蜗牛一生只进食一次海藻大餐,可见在绿叶海蜗牛生命的最初以海藻为食,绿叶海蜗牛的营养方式并不是终生自养。
B、绿叶海蜗牛属于软体动物,叶绿体便存在于细胞中,B正确。
C、绿叶海蜗牛属于软体动物,C错误。
D、叶绿体在绿叶海蜗牛的细胞内,D错误。
故选:B。
5.答案:A
解析:A、视网膜是由神经细胞构成的,A错误。
B、识图可知,因此,B正确。
C、该干细胞可以分化形成骨细胞,C正确。
D、图中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D正确。
故选:A。
6.答案:A
解析:癌细胞能无限增殖,生命活动异常旺盛,科研人员给癌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数量逐渐增多。
故选:A。
7.答案:C
解析:A.每个实验组都用了10只而不是1只大鼠可以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A错误。
B.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实验组,为对照组。
C.通过该实验数据可知:A组大鼠的体重增长缓慢,可以得出结论:电脑辐射影响了雄性大鼠的体重增长和精子的正常发育,C正确。
故选:C。
8.答案:B
解析:A、海带没有根、茎,叶状体中含有丰富的碘,A错误。
B、白菜的主要可食用部位是它的叶,B正确。
C、木耳属于多细胞真菌,C错误。
D、西红柿的表皮由保护作用;西红柿的果肉储存营养,D错误。
故选:B。
9.答案:D
解析:A、曲线A,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且无时不刻都在进行、E点表示天竺葵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
B、曲线BC段上升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增加,气孔闭合后吸入的二氧化碳减少,B错误。
C、曲线DE段上升的原因是夜晚光照强度减弱,C错误。
D、由曲线图可知,因此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差值达到最大。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A、有的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生殖;有的单细胞生物进行孢子生殖,A错误;
B、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苏铁属于种子植物,B错误;
C、噬菌体是细菌病毒,即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
D、细菌可以通过分裂繁殖后代,D错误。
故选:C。
11.答案:C
解析: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靠触手捕食水蚤等浮游动物。
B、蛔虫属于线形动物,可寄生在人体肠道内,适于寄生生活。
C、虾属于节肢动物、腹部两部分,C错误。
D、鲫鱼属于鱼类,用鳃呼吸,用侧线感知水流方向和水压,D正确。
故选:C。
12.答案:A
解析:A、蚯蚓的体表保持湿润,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B、蝗虫体表的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正确;
C、家鸽口中没有牙齿,粪便随时排出体外,正确;
D、袋鼠的关节软骨光滑有弹性,缓冲震动,正确。
故选:A。
13.答案:D
解析:A、绿色植物的根系和枯叶能够减小雨水的冲刷,A正确。
B、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提高大气的湿度,促进水循环。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和能量来源,C正确。
D、许多绿色植物如悬铃木、橙,能够分泌抗生素,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D错误。
故选:D。
14.答案:C
解析:A.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因此苹果果实发育期间时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A正确;
B.果实内含有淀粉,这些淀粉来源于叶和果皮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能合成有机物,B正确;
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而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氧气。当增加氧会抑制光合作用,而促进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呼吸跃变提前,C错误;
D.适当提高苹果的贮藏温度,可增加呼吸酶的活性,加速果实成熟,D正确。
故选:C。
15.答案:D
解析:A、豆粮间作,主要原因是豆类的根部有根瘤菌,提高土壤肥效。
B、老马识途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得来的行为,B错误。
C、乳酸菌要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发酵产生乳酸,以创造无氧的环境。
D、酵母菌需要适宜的温度,并进行充分发酵,D正确。
故选:D。
16.答案:C
解析:A、从桂花标识牌中资料信息,属于被子植物门,A正确。
B、桂花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别名、木犀,为Osmanthus fragrans(Thunb.)Lur。
C、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C错误。
D、生物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
故选:C。
17.答案:D
解析:A、甲类群划分为乙,乙是植物,分类依据可以是能否自由运动;
B、乙、丁类群中的松树、鳄鱼、天鹅都能适应陆地生活,正确;
C、丙类群蜗牛、蝴蝶体内无脊柱;鳄鱼、蝾螈、天鹅,属于脊椎动物,分类的依据可以是动物体内有无脊柱;
D、丁类群中鳄鱼属于爬行纲、蝾螈属于两栖纲、天鹅鸟纲,错误。
故选:D。
18.答案:C
解析:A、禽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
B、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正确;
C、甲肝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错误;
D、有的真菌寄生在人的皮肤上,并使人患臂癣,正确。
故选:C。
19.答案:D
解析:A、用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双面刀片,A正确。
B、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时,如果快要熄灭的细木条迅速复燃,B正确。
C、探究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否是先天性行为,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使探究具有可信度。
D、要探究玉米幼苗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玉米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影响实验结果。
故选:D。
20.答案:D
解析:A、从水蛭中提取的蛭素,A正确。
B、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B正确。
C、苏云杆菌寄生在害虫体内,苏云杆菌可以用来杀灭100多种农业害虫。
D、林蛙可捕食农业害虫,因此我们应该保护林蛙,D错误。
故选:D。
21.答案:(1)根、茎、叶的分化,生殖和发育没有脱离水的限制
(2)生物适应环境;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3)器官;银杏无系统
(4)阳光、温度等
解析:(1)桫椤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用孢子繁殖、茎、叶、种子。从结构特征来看、茎、叶的分化,主要表现在桫椤用孢子繁殖。
(2)银杏到了冬季会落叶,是为了减少体内水蒸的散失,这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此时。
(3)“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故与金丝猴相比。
(4)银杏叶片在春夏季叶色嫩绿,而秋季变成金黄色、温度等,现有两株长势相同的银杏树苗、乙两组。
22.答案:(1)哺乳;胎生
(2)先天性;以遗传因素为基础的
(3)①②
(4)寄生;共生
(5)骨骼;骨骼肌
解析:(1)大熊猫是哺乳动物,胎生和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
(2)刚出生的熊猫就会吮吸乳汁,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熊猫模仿饲养员徒手掰竹子,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3)熊猫具有宽阔表面、强而有力的颌骨;有发达的犬齿便于撕咬食物,导致大熊猫的消化效率比食草哺乳动物低。
(4)这些菌群寄生在熊猫的肠道,它与熊猫是寄生关系,它与人体共同生活,是共生关系。
(5)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与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与骨连结。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呼吸系统。
23.答案:(1)种子;花和果实
(2)液泡;叶肉
(3)根;蒸腾作用
(4)变浑浊;种子萌发呼吸作用加强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在广口瓶中装入煮熟的生姜种子
(5)高温使生姜叶片中水分和叶绿素的相对含量明显降低,导致光合作用效率降低
解析:(1)由资料描述可知,生姜可以产生种子,其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花和果实。
(2)液泡中具有细胞液,细胞液中贮存着各种物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通过筛管运输到根状茎进行储存。
(3)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根毛,可以增加根吸水的面积,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向上运输是靠植物的蒸腾作用提供动力。
(4)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增强,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推测产生该变化的原因是种子萌发呼吸作用加强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应再取一套和图2一样的实验装置,且两装置放到相同的环境中。
(5)根据图3曲线可知,高温条件下叶片中水分的相对含量和叶绿素的相对含量都比常温条件下低,导致光合作用效率降低。
24.答案:(1)电子显微镜;蛋白质外壳
(2)丙和丁;具有细胞壁、细胞质;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3)孢子;青绿色、腐生
(4)③①②④
(5)高温灭菌;图乙生物和图丁生物;A培养基内有菌落
解析:(1)图甲表示病毒,病毒个体非常小,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的大小。病毒体没有细胞结构。
(2)丙是酵母菌,丁是青霉,两者细胞结构的相同点是具有细胞壁、细胞质。图乙是细菌,故与图乙生物相比。
(3)图丁是青霉,青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有扫帚状的结构,成熟的孢子呈青绿色,是利用孢子繁殖后代,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异养包括共生。腐生是生物体获得营养的一种方式。可见,所以青霉的营养方式和生活方式分别是异养。
(4)图戊一视野右上方区域模糊不清,若要转换为图己视野,再换高倍镜,
③向左下方移动装片,使物像清晰的区域移动到视野中央→①转动转换器,调成大光圈及凹面镜→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5)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图丁生物(青霉)可以抑制图乙生物(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他想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特点
①用肉汤和琼脂配置两个适合图乙(青霉)、图丁(细菌)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培养基、B;
②将两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处理,避免杂菌干扰实验结果;
③在A培养基上接种图乙生物的菌种,在B培养基上接种图乙生物和图丁生物的菌种。
④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将两培养基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
⑤观察A、B培养基内菌落的生长情况。
若图丁生物(青霉)可以抑制图乙生物(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预测实验现象应该是:A培养基内有菌落。
25.答案:(1)乙;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2)乙
(3)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水+二氧化碳+能量
(4)蕨类;低碳出行、植树造林等
(5)促进物质循环
解析:(1)由图可知,乙能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图中属于绿色植物的是乙。
(2)丙属于消费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乙、丙均可以通过③呼吸作用过程产生二氧化碳。
(4)煤炭是古代蕨类植物的化石,因此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被埋在地下形成煤炭,因此减缓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有:低碳出行、植树造林等。
(5)由图可知,甲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可以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和粪便分解为无机物返回无机环境。
桂花
学名:Osmanthus fragrans(Thunb.)Lur.别名:岩桂、木犀
科属:木犀科 木犀属
简介:属常绿乔木,花极芳香,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原产于中国西南喜马拉雅山东段;喜温暖,抗逆性强,也极耐寒;对氯气、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有害气体有一定的抗性
甲组
乙组
环境条件
遮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不遮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实验材料
5株银杏树苗
1株银杏树苗
处理方法
将两株长势相同的银杏树苗栽种在相同的土壤中,在各自环境中生长10天
甲组
乙组
环境条件
遮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不遮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实验材料
1株银杏树苗
1株银杏树苗
处理方法
将两株长势相同的银杏树苗栽种在相同的土壤中,在各自环境中生长10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试题docx、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答案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