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济南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济南卷)(答案及评分标准),共4页。
1.(3分)C
2.(3分)D
3.(3分)A
4.(3分)B
5.(4分)
(1)(2分)示例:济南市新体育中考骨干教师培训会开幕
(2)(2分)示例:①李老师,您好!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您认为新的体育中考政策相比之前的有哪些显著的变化?
②针对新的体育中考政策,您在教学手段和作业布置上有什么特别的计划或策略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体育成绩?
二、(3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6.(3分)D
7.(3分)A
8.(3分)D
参考译文:
一个屠户傍晚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上路,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9.(2分)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
10.(3分)大概用兵并没有其他奥妙,经常保持锐气不使其用尽罢了!
11.(3分)①对比(1分) ②作战要善于保持士气,才能取得胜利(2分)
参考译文: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枯竭了。我对这几句话,经常思索玩味。大概用兵并无其它奥妙,经常保持锐气不可用尽就可以罢了。三国时,孙权攻打合肥,受挫于张辽;诸葛亮攻打陈仓,受挫于郝昭,两者失败都因起初气势太盛,过于锐不可当,渐渐就衰竭无力的缘故。只有荀罃攻克逼阳,士气衰竭而又重新振作;陆抗攻克西陵,事先预料难以迅速取胜,因而养精蓄锐,先安排好外援,等待城中敌人力尽自毙。这也是善于利用士气作战的人了。
(三)诗歌阅读。
12.(3分)B
13.(4分)词的上片,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没有雕琢的痕迹,以复杂的思绪引出眼前的景象,片未看似以景收束,却景中带情,景中情感的流露,水到渠成,不事雕饰。(2分)词的下片抒发自己的报国志向无法实现的幽怨,景象气势磅礴,纵横驰骋,情感婉约深沉。(2分)
(四)古代文学文化常识。
14.(3分)D
(五)根据原文默写。
15. (共9分)(每空1分)风正一帆悬 气象万千 马上相逢无纸笔 正是江南好风景 黄发垂髫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三、(7分)
16. (1)(3分)A
(2)(4分)
【答案】示例:①赏析:周进在贡院撞号板、满地打滚、哭了又哭,这一细节活画出周进疯狂痴迷的精神状态。(2分)意义:刻画了一个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表达了对这类读书人呐的嘲讽与可怜,也表达了对封建科举制度的痛恨和批判。(2分)
或者 ②赏析。严贡生吃完云片糕后,故意不来查点,并装看不见。这细节表现严贡生的阴险狡诈。(2分)意义:形象生动的刻画出了一个品行恶劣的读书人形象,鞭挞了那些虚伪无情、贪图名利及借助功名横行霸道的读书人,也批判了腐朽的科举取士制度。(2分)
四、(32分)
17.(3分)文章主要从复兴号的流线型车头的设计、列车头型的制造、复兴号的网络控制系统三个方面介绍了列车的高科技技术。 (每点1分)
18.(4分)“几乎”,是“大部分,差不多”的意思,起限制范围的作用,(1分)文中指与空气的对抗上所消耗的动车组的动力输出差不多占了全部,(1分)也不排除有其他方面消耗了动车组的动力,(1分)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分)
19.(3分)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1分)将“复兴号”从北京到上海跑一趟,记录的数据所占数据空间与73万字的《红楼梦》所占数据空间进行比较,(1分)并列举具体数据,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复兴号"有一个更加聪明的大脑,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分)
20.(4分)树干(2分) 味道(2分)
21.(7分)
(1)(3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银杏树比作禅意的神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银杏树已牢牢地镌刻在远离家乡的人们心中,(1分)表达了作者对银杏树的喜爱与敬畏之情。(1分)
(2)(4分)本句运用了“对写法”,(1分)主观上写银杏树“坚强地生长”在父亲心里,(1分)客观上反写父亲将银杏树放在不可撼动的位置,(1分)表达了父亲对银杏树的喜爱与敬畏。(1分) (或:“坚强地生长”这一动词生动地写出了银杏树在父亲心中不可撼动的位置,表达父亲对银杏树的喜爱与敬畏。)
22.(6分)弥漫着预知老人死亡的传奇故事;(2分) 帮助生病的人治病;(2分) 雷击更增添了其神秘感。(2分)
23.(4分)这口养育了“我”及全村人的井与银杏树相得益彰,更增添了“我”对银杏树的敬畏之情;(2分) 井的干涸隐喻后文“我”不再需要故乡及父母的养育。(2分)
五、(60分)
24.例文:
爬山有感
三个人去登山,当他们共同来到山脚,抬头仰视了山的巍峨与险峻。甲叹息道:“哎,这么高的山肯定爬不上去,我还是放弃吧。”说着便走了。乙瞅了瞅甲的背影,平静地说:“既然来了,还是试试吧。”“喂,看见那顶端了吗,我一定要登上去!”丙很有信心的样子。
随后,俩人开始攀登。乙在半山腰中,体力不支。“哎!实在太累了,我爬不上去呀,还是算了。”他想着便放弃了。只剩下丙一人在坚持着,尽管他已经精疲力竭,因为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响起:“我,决不能放弃!”就是这么一句话的力量,促使他登上顶峰。尽管天色已晚。
这只是一个小故事,却饱含着大道理。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种人:一种是碰到困难就打退堂鼓的人;第二种是意志薄弱,在中途放弃的人;最后一种是不屈不挠,屡败屡战的人。相信你不甘为弱者吧,那么请选择坚强。
在困难面前,不要低下你的头颅。不要让困难将你踩在脚下,只有将困难搏倒,你才有资格获得成功。假使你屈服了,就注定是个碌碌无为的人。困难又有什么可怕的呢?关键是看你怎么应对了。
爱迪生为了寻找做灯丝的材料,试验了一千多次,也就相当失败了一千多次。但他却笑着说:“我只不过找到了一千多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罢了。”瞧,多么令人佩服的胸襟啊!李时珍,为了编撰《本草纲目》,磨破了多少双鞋,行走了多少里路。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亲自试药草。这其中的荆棘可想而知。富兰克林,为了证明雷电不是天谴,亲身做了风筝引电实验。当他被雷电击中时,居然笑着说:“我被雷电击中了。”这在旁人眼里是多么愚蠢哪!但其中,但从侧面折射出科学家对真理的执著。
试问,假如爱迪生因经不起挫折而放弃,那么今天,恐怕就没有电灯泡了。假使李时珍放弃了,如今,中国还会有《本草纲目》吗?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更是天方夜谭了。
对,不会有。放弃了就必定失败。只有顽强才是面对挫折的最好选择。挫折,是两面性的。如果退却了,它必然成为你前进的绊脚石。相反,如果越过了,它将会化成你成功的养料。也是人生一大财富,这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我们应当直面挫折,笑看风云。
这是登山教给我的,它会成为宝贵的财富,指引我在漫漫长路中前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贵州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书写水平,基础积累,阅读能力,综合运用,写作能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海南卷)参考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品味与鉴赏,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广东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