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讲义(部编版) 课件 2 次下载
- 专题0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课件)-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讲义(部编版) 课件 2 次下载
- 专题06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课件)-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讲义(部编版) 课件 2 次下载
- 专题07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课件)-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讲义(部编版) 课件 2 次下载
- 专题08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课件)-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讲义(部编版) 课件 2 次下载
专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件)-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讲义(部编版)
展开中考历史是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和思考能力的一门科目,备考期间需要更多的记忆和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同时还需要提高自己的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中考历史复习策略:1、建立复习计划:制定合理有效的复习计划,安排好时间,分配好学习任务。2、重点复习重要知识点3、熟练掌握历史时间轴:历史时间轴是中考历史学习的关键之一。 4、阅读历史文献 5、巩固历史名字和术语。 6、练习历史问答题。 7、多做历史综合体验式类的题目 8、学习历史思想和历史方法 9、多观看历史影视、纪录片等。 总之,中考历史教育的复习策略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策略适用于不同的学生。作为学生,需要针对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策略。同时,需要坚持学习,态度认真,不断培养学习兴趣,提升自己的历史学习素质。
部编版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
专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指向深度学习的大单元教学设计
明确素养目标,把握中考热词
定位历史时空,突出核心素养
梳理核心知识,夯实中考基础
考点01 三国鼎立考点02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考点03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考点04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考点05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知识横向关联,迅速提高能力
全面系统复习,提升复习效果
精选全国真题,熟悉中考模式
立足时空观念,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
立足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人口迁徙,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立足家国情怀,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八王之乱、五胡内迁、东晋、祖逖北伐、宋齐梁陈、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交融、《齐民要术》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郦道元与《水经注》
时空观念——中外文明同时空
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266(司马炎)—316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数学——南北朝祖冲之——圆周率
317(司马睿)—589(隋灭陈)
书法——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书圣”
农业——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
绘画——南北朝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雕塑——南北朝——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考点01 三国鼎立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220 年 曹丕 洛阳
229 年 孙权 建业(南京)
(1)政治上:三国鼎立实现了局部统一,为最终统一奠定了基础;(2)经济上:三国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生产,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魏国修水利工程、蜀锦行销三国、吴国的造船业发达)
有人说,三国鼎立的形成是从统一的政权(东汉)走向政权的分裂,所以是历史的倒退。根据图一到图二的变化,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图一: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图二:三国鼎立形势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局面 ,实现了局部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此后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我认为是历史的进步。
例1 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诗词描述的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A.挟迫天子令诸侯,横槊赋诗慨而慷。——曹操B.幸亏三顾茅庐,桃园结义关张。——诸葛亮C.生子当如孙仲谋,赤壁大火漫长江。——孙策D.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刘备
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曹操的相关史实。据所学可知,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彼此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迎汉献帝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A项正确;“幸亏三顾茅庐,桃园结义关张。”与刘备有关,排除B项;“生子当如孙仲谋,赤壁大火漫长江。”与孙权有关,排除C项;“三顾嫉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与诸葛亮有关,排除D项。
考点02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①西晋从此衰落②幸存者南迁,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西晋灭亡后,北方进入“十六国”局面,后氐族苻坚建立的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请分别指出图一、二、三是什么战役,依据是什么?
例2.“经过这次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大量伤亡,西晋的统治机能也从此瘫痪”。文中的“变乱”指的是( )A.国人暴动B.七国之乱C.黄巾起义D.八王之乱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八王之乱的影响的相关史实。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这些出镇的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他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西晋从此衰落。据题干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变乱”指的是八王之乱,D项正确;国人暴动是西周时期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排除A项;七国之乱是发生在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排除B项;黄巾起义发生在东汉末年时期,排除C项。
考点03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鲜卑、羌、氐、匈奴、羯
西晋末年起,“八王之乱”,形成我国古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永嘉南渡)
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安定。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①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②江南地区战乱比较少,社会比较安定。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水稻育秧移栽、麦稻兼作、双季稻等;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南朝时的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南方经济迅速发展,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材料一反映的是江南的哪一时期?其经济发展状况如何?材料二反映的是江南的哪一时期?与西汉相比,江南地区的经济有何变化?
西汉,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生活贫困,商业不发达。
南朝,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例3 南北朝时期,南方农业基本上改变了原来“火耕水耨”的耕作方法,推行中原地区精耕细作的经验,使“民勤本业”的江南“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B.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地区引种C.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D.北方民众南迁推动生产技术传播
根据题干“南北朝时期,南方农业基本上改变了原来‘火耕水耨’的耕作方法,推行中原地区精耕细作的经验……”并结合所学可知,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民众南迁推动生产技术的传播。南北朝时期,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D项正确;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在北民南迁前就是客观存在,排除A项;“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地区引种”与“改变了原来……耕作方法,推行中原地区精耕细作的经验”不符,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朝中期,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排除C项。故选:D。
考点04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439年,北魏(鲜卑族)统一北方;北方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改说汉语;改穿汉服;改用汉姓;鼓励与汉族联姻;用汉制,学汉礼。
一场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
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战争、和亲、人口迁徙、改革
“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进一步丰富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有利于政权的巩固;推动了鲜卑民族的发展;缓和了汉族与鲜卑族的矛盾;促进了民族的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等。
材料一:鲜卑姓改用汉姓的情况
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次改革的什么措施?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魏孝文帝改革;改汉姓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有何意义?
例4 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都城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洛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商鞅变法B.西域都护设立C.孝文帝改革D.唐蕃和亲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孝文帝改革等知识。根据“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土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可知,自晋宋以来,洛阳并非荒蛮之地,而是一派繁盛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和“汉化”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北方地区各民族的融洽与经济的繁荣和发展,C项正确;商鞅变法是在战国时期,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排除A项;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排除B项;唐蕃和亲反映的是唐朝与吐蕃的交往,排除D项。
考点05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①曹魏:钟繇—楷书鼻祖;胡昭—擅长隶书;②东晋:王羲之—书圣—《兰亭集序》;③北魏:碑刻字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①发展趋势:宗教画—山水画—人物画②代表人物: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①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②南朝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第七位,创制《大明历》。③北魏郦道元,写出了《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学著作
四大农书:西汉氾胜之《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元朝王祯《农书》、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
四大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天下第一行书”
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①江南经济的开发②北方经济的恢复③民族交往和交融,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④宗教文化的传播
龙门石窟北魏《帝后礼佛图》
例5 晋代士人崇尚洒脱清远的精神气度,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书法,以阴柔为基调,柔中带刚;鲜卑族民风彪悍、崇尚武力,北魏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这表明书法艺术( )A.体现经济发展程度B.融入崇文尚德内涵C.凝练民族地域特性D.保持强劲发展态势
由题干“晋代士人崇尚洒脱清远的精神气度,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书法,以阴柔为基调,柔中带刚;鲜卑族民风彪悍、崇尚武力,北魏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可知,反映了南北地区的书法创作风格迥异,这主要是受到民族、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表明书法艺术凝练民族地域特性,C项正确;题干不能说明书法艺术体现经济发展程度,排除A项;题干不能表明书法艺术融入崇文尚德内涵,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不是书法强劲发展态势,排除D项。
比较南北地区在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原因,从中对我国当今的经济发展,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1.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2.生产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3.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来的。
中国古代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基础。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第16课 三国鼎立1.官渡之战交战双方、特点和意义?2.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特点、影响?3.三国鼎立的形成标志:229年吴国建立 4.三国鼎立是哪三国?各自的建立时间、人物、都城?5.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哪里?夷洲(今台湾)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1.西晋建立的人物?时间?西晋统一全国的时间? 2.北方哪些少数民族内迁?3.西晋灭亡后北方处于什么时期?4.十六国后期哪个民族统一了北方?政权?建立者?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根据问题提示梳理单元要点知识(同桌合作)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1.灭亡西晋的民族?时间?2.东晋建立的时间、 3.南朝包括哪几个政权?疆域最大的是哪个?4、★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5、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是什么?影响?6、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对现在经济发展启示。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1、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成语?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措施、影响是什么?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是北朝哪一位农学家写的什么书?2、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的是南朝哪一位科学家?3、曹魏时期的书法家代表是谁?书圣是谁?代表作?4、魏晋时期的画家代表是谁?代表作?5、石窟艺术的代表有哪些?
政权分立,走向统一;北人南迁,江南开发;民族交融高潮。
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政权
秦朝;西晋;隋朝;元朝
1.(2023·湖南衡阳·4)《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些故事都与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 D.桂陵之战【答案】2.(2023·黑龙江牡丹江·4)东汉末年,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答案】
3.(2023·安徽省·2)东晋南朝时期,除了大小城市中列肆贩卖、摆摊设点的正规“市”之外,还有农民临时集市的“草市”,军队设的“军市”,与周边民族进行贸易的“互市”等,星罗棋布,遍布各地。这反映当时( )A.商业贸易活动的频繁 B.长期分裂局面的结束C.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D.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答案】4.(2023·广东深圳·21)豹炙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食肉习惯。在炙肉时,将整只动物放在火上烧烤,再分块分食。南北朝时,南北方社会上层的宴饮中,食用炙烤肉类现象普遍。南齐高帝曾赐给江淹鹅炙和美酒,奖励他草拟诏书有功。说明这一时期( )A.北人大量迁往南方 B.南方社会相对稳定C.南北方饮食基本一致 D.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答案】
5.(2023·江苏泰州·27)《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家实现统一 B.南方条件优越 C.对外交往发达 D.北方人民南迁【答案】6.(2023·湖北恩施·14)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这主要说明( )A.农耕文明取代游牧文明 B.各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加强C.社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 D.“胡”“汉”隔阂完全消除【答案】
中考历史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主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主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含答案),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统一北方,三国鼎立,政权更替,人口的南迁,劳动力,生产技术,民族交融,割圆术,圆周率,书博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练习)-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讲义(部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练习)-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讲义(部编版),文件包含专题0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原卷版docx、专题0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主题0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件)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知识一遍过(部编版)+: 这是一份主题0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件)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知识一遍过(部编版)+,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政治特征,时代主流,五胡内迁,北人南迁,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