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2:明确行文线索-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
展开同学们,初三应该是比较辛苦的一个阶段,尤其是现在,我们正处于中考冲刺阶段,我给同学们谈谈备考计划及复习策略,以供参考。1、夯实基础知识。语文学科是一个基础性很强的科目,在复习备考时要将基础知识夯实。要仔细复习各个年级的课本,重点是八年级和九年级的内容。2、理解和掌握考点。中考语文的内容很庞大,但只有理解和掌握了考点,才能在考试中高效地解决问题。重要的考点有:词语辨析、古诗文的理解、作文写作技巧等。3、多做试题。做试题是考试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可以帮助同学们熟悉考试形式和掌握解题技巧。4、阅读提高。语文考试中涉及到的阅读理解题数量很大,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读一些优秀的文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5、作文练习。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中之重,要用心准备作文写作。要多读一些优秀的作文,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并练习写不同类型的作文,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6、考前复习策略。在考试前的最后一个星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可以将每个学科的要点和难点做成复习卡片,每天复习一定数量的卡片。
中考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02
考点02:明确行文线索
考点02:明确行文线索
记叙类文章的线索就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中的反映,就是贯穿于全文的脉络。其作用是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抓住文章的线索,便能体察作者布局谋篇的匠心。 文章可以只有一条线索,也可以有双线或多线。双线即为明线和暗线。
寻找线索要关注文中出现频率特别高的物品、地点、人物等,这可能是小说的明线;暗藏在叙述之中的精神、思想、情感等往往是小说的暗线。如鲁迅《藤野先生》(部编版八上)一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的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的。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文章还有一条暗线,即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常见考查形式: ①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 ②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 ③本文中“×××”事物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何作用? ④文章选材众多,但不觉凌乱,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⑤请补充文中“我”对“×××”的感情变化。 ⑥本文有多条线索,请说出其中两条。
例1:请分析杨绛《老王》(部编版七下)的叙事线索。 【答案示例】文章以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坐老王的三轮,一路说说闲话,作者平易近人,老王也肯把身世相告。写老王眼疾,说到女儿给他大瓶鱼肝油,可见一家人对老王很照顾。老王对钱家也好,在服务费上双方总是非常客气。三轮改平板三轮,没法坐了,作者还是很关心老王,对老王有好处,所以老王总觉得欠了一笔人情,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也要表示感谢。以彼此交往为线索,全文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例2:施耐庵《智取生辰纲》(部编版九上)“思考探究”三: 小说围绕着生辰纲的争夺,采取了明暗结合的双线结构。同学之间讨论: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答案示例】明线是杨志押运生辰纲,写杨志一行的矛盾冲突;暗线是晁盖、吴用一行智取生辰纲,写团结智取。明、暗双线交织点在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两条线索交织展开故事情节,揭示了护送和智取双方的矛盾冲突,为人物性格塑造和情节发展服务,更好地表现了主题。
二、把握文章线索的方法
三、线索作用及答题模式
一、明确常见的线索 ①以人物或人物特征为线索。《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通过写父亲过铁道卖橘子的过程,表现了父子相爱相怜的真挚动人的感情。 ②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散步》以“散步”为线索,展现一家人无限温馨的画面;《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情节。
③以某具体的(或有某种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如《白杨礼赞》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贯穿全文。 ④以物品为线索。在叙事的过程中,让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在事件的各个阶段重复出现,并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它的形象。这种物件往往起过渡作用或象征和点明中心思想。如《皇帝的新装》是以皇帝新装为线索,写了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游行穿新装,揭穿假新装。
⑤以时间的推移或空间的变换为线索。如《故乡》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以“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事情发展顺序,连缀成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藤野先生》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离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例:【2022四川眉山中考】《吴召儿》: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以“我”的视角讲述了红衣女孩吴召儿的生活与战斗故事,展现了她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B.小说通过我们和老乡一起生活、“我”组织妇女识字班等内容,表现了抗战时期融洽的军民关系。 C.小说以“红棉袄”为线索串联起吴召儿的故事,“红棉袄”的多次出现使人物形象逐渐丰满。 D.“月亮和星星都落到下面去”中的“落”化静为动,从山顶观景的视角呈现出月夜的梦幻美。 【解析】C项有误。“红棉袄”不是文章线索,文章开头吴召儿出场时并未穿“红棉袄”。所以C项表述的“小说以‘红棉袄’为线索串联起吴召儿的故事”是不正确的。故选C项。
例:【2022年山东菏泽中考】《与稻田重逢》: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联系文章内容加以说明。(4分) 【参考答案】以时间为线索。儿时,长丰大丘与椿树塘的稻田里有黑油油的泥,塘里有水;家人向往、喜爱。上世纪90年代起,稻田里杂草丛生,塘里堆满淤泥,塘堤破旧,家人哀叹、惋惜。接到新初电话时,正府有新举措,稻田里用机械化耕作,塘堤都抹上了水泥,家人高兴、欣喜。周末回家时,稻田里浮起新绿,家人惊喜、激动。
⑥以情感变化为线索。如《阿长与山海经》“我”对阿长的感情是:憎恶、讨厌——敬重、爱戴;《秋天的怀念》全文写三次看花,作者对母亲的漠视到理解,文章以我对母亲的怀念和我不理解母爱的愧疚、自责为情感线索。 ⑦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如《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人物形象。
例:【2013年湖北孝感中考】《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根据提示,将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线索一:挺拔的槐树花香醉人→______→重生的槐树更加繁茂 线索二:少时的弟弟快乐健康→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文共有两条线索,“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由开头到结尾,树始终贯串全文,因此,“树”是全文的明线;而同时围绕着树叙述弟弟的情感态度变化,此为暗线。 【答案】 线索一:被雷击的槐树轰然倒下(槐树被雷电拦腰截断) 线索二:受伤后的弟弟一蹶不振 醒悟的弟弟开始新生活
二、把握文章线索的方法 ①关键句“线”。注意开头句、结尾句、议论句、抒情句、中心句。这些句子多为画龙点睛的重要语句,它往往隐含着线索。 ②反复出“线”。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事物、词语和句子(物线、事线),以及表人物情感和时空的重点词句。 ③标题看“线”。很多文章标题会揭示线索或包含线索的因素。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从题目“从……到……”就可看出,该文以地点转换为线索,由一个地点转换到另一个地点,人物活动空间很大。
例:【2021年浙江台州中考】《呼唤》: “他说:请跟我来”这句话在②⑤⑧⑫段反复出现,有何作用?(4分) 【参考答案】 这句话是文章的线索,使文章层次分明(1分)。这句话在这些段落反复出现,强调了老汉一次次呼唤“我”,想要带“我”走出沙漠,而“我”沉迷于挖宝,无视他的呼唤,一再地错过机会,最终陷入困境(3分)。
④以情导“线”。注意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词句。 ⑤时空连“线”。注意表示时间变化、地点转移的词语。 ⑥文体隐“线”。叙事散文常以中心人物或事件的发展变化为线,游记散文常以游踪为线,抒情散文常以情感为线。
例:【2020年河南中考】《我的太爷老师》: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我的太爷老师”的许多事,他是如何把这些事有条不紊地组织在一起的?请结合相关内容概括作答。(4分) 【参考答案】①以“我”对太爷老师的感激、崇敬和赞美之情为线索,将这些事组织在一起。 ②详写太爷老师教书生涯中的事,略写他辞职后的境遇。 ③按时间顺序写太爷老师的教书生涯和辞职后的境遇。 (第①②③点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一点2分,共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例:阅读《妈妈做的饭》,回答问题: 文章的线素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结合文意简析。 【答案】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 ①“母亲做的饭菜”是明线,因为文本所记叙的“我”的成长阶段都与“母亲做的饭菜”有关; ②“母亲对子女的爱”是暗线,因为“母亲追着喂鲫鱼”“塞泡菜”“寄包裹”“后来菜味道失调”都渗透着对子女的爱。
三、线索作用及答题模式 1.线索作用: ①结构安排方面: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严谨。 ②叙述条理方面:彰显行文脉络,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③主题表达方面:使文章主题的表达更充分,更集中。
2.线索作用答题模式: 文章以××(事物)/××(人物)/××事件/××思想感情的变化/时间的推移/空间变化/××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主题的表达更充分,更集中。
例:【2019年山东济宁中考】《美丽墓园》: 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4分) 【解析】本题考査散文的线索。文章线索贯穿全文,可以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这是明线。如果有暗线,是与明线共同贯穿全文,也为抒发的感情找到了一个很巧妙的切点。如本文就有明暗两条线索:我瞻仰烈士墓园的过程(明线)和孟良崮战役的血与火的历史(暗线)。 【参考答案】 明线:我瞻仰烈士墓园的过程。 暗线:孟良崮战役的血与火的历史。
例:【2023年湖南长沙中考】《圆满》: 这篇小说通过两条线索展开故事情节。请根据提示,完成“柳菡与大明的爱情故事”这一线索的情节梳理。 三年前,柳菡与大明因采访相识→① →② →最后,柳菡理解了大明 【参考答案】 柳菡和大明相爱 柳菡与大明的订婚延期
【2011年山东日照中考】雕花烟斗冯骥才 ①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②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③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
④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A)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 ⑤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眯地,“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 ⑥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
⑦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 ⑧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
⑨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您……”(B)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 ⑩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睬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⑪(C)“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 (有删改)
1.依据提示,完成对小说情节的梳理,并简要分析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 情节:花房相遇,感受温暖→ ▲ →重戴桂冠,冷落花农→ ▲ 好处: ▲ 【解析】把握故事情节,要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本文情节从唐先生角度可以看出落--起--落,分析时也要结合花农范师傅的故事。要仿照示例,对每个故事情节用精练的语言概括。【答案】情节:花房交往,感受真情(1分) 再次落魄,重识真情(1分) 好处:制造波澜,吸引读者(1分);在对比中刻画人物,突出个性,有利于表现文章的主题(1分)。
2.小说中的唐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试作简要概括。(3分)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解答时主要抓住相关情节内容和人物描写方法分析概括,本文主要运用动作、语言及心理描写刻画唐先生这一形象. 从唐先生的遭遇上,可以看出他很有才华,热爱艺术,有很高的水平;从第一次落魄时和老范的交谈可以看出,他还是很和善的;送老范烟斗可以看出他的感恩;但在顺境时就对老范漠视了,这样的行为有些势利。 【答案】有才华,热爱艺术,绘画雕刻都有造诣(1分);温良、和善,还有懂得感恩的举动(1分);有些势利,有等级观念,顺境时漠视真挚的情意(1分)。
3.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它可以对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等进行分析点评。试从文中(A)(B)(C)三处画线语句中任选一处作批注。 (A)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 【解析】这个句子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批注。句中把“他”比作被一棒打下来的“大吊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唐先生从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到被打击受冷落的境况的变化。 【答案】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唐先生从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到被打击受冷落的境况的变化。
3.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它可以对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等进行分析点评。试从文中(A)(B)(C)三处画线语句中任选一处作批注。 (B)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 【解析】本句是对人物神态(“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动作(“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和语言(“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的描写,写出了老范得到唐先生赠送的雕花烟斗时的高兴、激动心情。而唐先生送给他的只不过是一般水平、雕工比较简单的烟斗,又表现了老范的朴实。 【答案】运用了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老范在收到唐先生赠送的雕花烟斗时喜悦、激动的心情,表现出老范纯朴、憨厚的性格特点。
3.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它可以对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等进行分析点评。试从文中(A)(B)(C)三处画线语句中任选一处作批注。 (C)“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 【解析】这是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面对花农老范纯朴、憨厚的友情,画家心中充满了愧疚、悔恨与自责。因为自己有些势利,有等级观念,顺境时漠视了真诚的友谊,所以“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这反映了唐先生性格中善良的一面。 【答案】“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形象地写出了在得知老范去世的消息及老范临终时的情景后,唐先生沉重的心情、复杂的心理,从而表现了唐先生性格中善良的一面。
✱4.小说多处写到了凤尾菊,其作用是什么?(3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线索的作用,注意从情节、人物、主题三方面分析。 【答案】 ①凤尾菊是贯穿小说情节的线索。 ②凤尾菊是连接小说中两个人物感情的纽带。花农养凤尾菊,画家喜欢凤尾菊,花农几次给画家送凤尾菊,临终还托付儿子给画家送凤尾菊,画家因凤尾菊而悔悟。 ③凤尾菊是花农美好心灵的象征,也寄托着作者对美好感情的歌颂。
5.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处在人生低谷中的画家唐先生,在花房邂逅花农老范,老范对他态度和善,对他的画由衷赞美,这使他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B.看到烟斗柜时赞叹“美,美,美呀”,接受雕工简单的烟斗时“谢谢您……真谢谢您”等语言描写,刻画出老范纯朴、木讷、无知、傻气的形象。 C.老范的儿子在父亲去世之后,依照叮咛,把一盆特大的凤尾菊送给唐先生,既写出了他的忠厚、孝顺,也表现了他们父子的信守承诺。 D.唐先生的画被打成黑画,他再次落魄,无人理睬,这种境遇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畸形的社会现实,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 E.一盆凤尾菊,一只雕花烟斗,几次普通的交往,表现出人性的大美,也显示了人性的缺陷,小说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引发人们深思。 【解析】B项,对老范的语言描写的作用分析有误,“无知、傻气”的表述错误。C项,“表现了他们父子信守承诺”的说法不够确切。D项,“深化批判了人们的虚伪”的说法于文无据。 【答案】A、E
【2023年四川宜宾中考】家 徽余 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凌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人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着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寻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
④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兄弟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这时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哩。 ⑤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 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以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马上他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常常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兄弟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背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⑩于是,我们家照祖父的意思,每次修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家徽。
1.下列对文章中“贼”的情感态度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迫于生计为贼,情感上可以理解,但不应给予物质支持。 B. 看起来气势汹汹的父亲几兄弟,不过是生存的本能反应。 C. “贼”后来的改变既源于感动,也源于其内心深处的觉醒。 D. “贼”和他的儿子,祖父和我们,都共同传递着一种善念。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A.祖父没有责怪偷米的贼,反而将米送给了贼,并塞给他一串铜钱让其做个小生意。正是祖父的善举让贼“改邪归正”,开始卖鱼谋生,本分做人,还经常为我家送鱼,懂得感恩。A项“但不应给予物质支持”理解有误。故选A。 【答案】A
2.下列对文章写作技巧的相关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交代“战乱频繁”,既写出我们家生活之不易,也为“贼”的出场埋下伏笔。 B.第③段写“父亲赌咒发誓”,一方面是与前文相照应,一方面是为祖父出场做铺垫。 C.第④段“浑身颤抖”“面无人色”语句,形象刻画了因躲入水缸冷得发抖的贼形象。 D.第⑥段“眼眶红了”“低着头”的神态描写,揭示出“贼”意外、感动等复杂心理。 【解析】C项,贼之所以“浑身颤抖”“面无人色”主要是因为自己偷米被发现,担心挨揍(受到严惩),而不仅仅是“因躲入水缸冷得发抖”。故选C。 【答案】C
✱3.请简要概括文章是如何围绕“家徽”谋篇布局的。 【解析】本题考査文章线索及行文布局。 本文以“家徽”为题,并以其为线索; 首段以独特的“家徽”(很笨拙,线条凌乱而粗糙的鱼)点题,并以刻鱼图纹设置悬念; 第②到⑨段我们家和贼发生的感人故事,表面上是写刻鱼图案的来历,实际上是写“家徽”的来历; 结尾揭示悬念(疑惑),照应首段,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答案】本文以“家徽”为题,以“家徽”为线索。文章开头以“家徽”之特别点题,并以刻鱼图纹留下悬念;中间部分写我们家和贼发生的系列故事,明写刻鱼暗写“家徽”来历;结尾揭示悬念,呼应前文。
4.文中“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作答。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文章第③④段写祖父发现在水缸的贼,⑦段祖父猜到鱼是贼送来的,揭示祖父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从第⑤⑥段可知,祖父担心孩子们看到贼会拳脚相向,让孩子们都去睡觉,送米送钱给贼让他做小生意,可见祖父行事稳重、待人厚道,让人可亲可敬。 【答案】文中“祖父”是一个有着丰富生活阅历、行事稳重、待人厚道的可亲可敬的尊者形象。
考点28:识别选项陷阱-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考点28:识别选项陷阱-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目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22:把握对象特征-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考点22:把握对象特征-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目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11:体味心理情感-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考点11:体味心理情感-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目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