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版新教材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课时作业(86份)
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5 液体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5 液体同步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浸润和不浸润现象都是分子间作用力作用的表现
B.农田里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可以减少毛细现象的发生
C.水银不能浸润玻璃,说明水银是不浸润液体
D.在建筑房屋时,在砌砖的地基上要铺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厚纸,是为了增强毛细现象,使地下水容易上升
2.(多选)把很细的玻璃管插入水中与水银中,如图所示,正确表示毛细现象的是( )
3.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再次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其中有一个实验是王亚平在太空拧毛巾,拧出的水形成一层水膜,附着在手上,像手套一样,晃动也不会掉.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空间站水滴不受重力
B.水和手发生浸润现象
C.水和手发生不浸润现象
D.在空间站中水的表面张力变大,使得水“粘”在手上
4.两端开口的洁净玻璃管竖直插入液体中,管中液面如图所示,则( )
A.该现象不是毛细现象
B.该液体对玻璃是浸润的
C.减小管的直径,管中液面会下降
D.液体和玻璃间的相互作用比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强
5.下列四幅图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论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明晶体熔化过程中分子平均动能变大
B.图乙水黾可以在水面自由活动,说明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C.图丙是显微镜下三颗小炭粒的运动位置连线图,连线表示小炭粒的运动轨迹
D.图丁中A是浸润现象,B是不浸润现象
6.(多选)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为浸润现象,图乙为不浸润现象
B.图甲中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稀疏
C.图乙中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稀疏
D.图甲中表面层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而图乙中表面层分子比液体内部密集
7.[2023·广东中山高二统考期末]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之一,合格的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内侧所用材料对水都是不浸润的,图为水滴在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内侧的照片,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片中的口罩和水滴发生了浸润现象
B.照片中水滴表面分子比水滴的内部密集
C.照片中水滴呈扁球状是液体表面张力和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D.水对所有材料都是不浸润的
8.小明发现倒酱油的时候总会有一些酱油沿着瓶口流到瓶子外面,他认为如果选用合适的瓶口材料就能保持瓶子清洁.如图是酱油滴在两种材料表面的油滴形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说明油滴与甲材料不浸润
B.图乙说明油滴与乙材料浸润
C.油瓶口的材料选用乙材料较合适
D.水银在两种材料表面的形状一定与酱油滴形状相同
微点14 浸润和不浸润
1.答案:AB
解析:浸润和不浸润现象都是分子间作用力作用的表现,A正确;农田里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可以减少毛细现象的发生,B正确;浸润与不浸润是相对的,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系,水银不浸润玻璃,但浸润铅,C错误;在建筑房屋时,在砌砖的地基上要铺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厚纸,是因为水对油和沥青是不浸润的,会阻止地下水上升,D错误.
2.答案:AC
解析:水能浸润玻璃,A正确;水银不浸润玻璃,C正确;B、D选项中管内、外的浸润情况不一致,所以是不可能的,B、D错误.
3.答案:B
解析:在空间站水滴仍受重力作用,只是重力用来提供向心力,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由题意,拧出的水形成一层水膜,附着在手上,像手套一样,说明液体水在手表面有扩展趋势,水和手发生浸润现象,故B正确,C错误;液体水在手表面有扩展趋势,而不是收缩趋势,故不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变大的缘故,故D错误.故选B.
4.答案:C
解析: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液体的附着层将沿固体表面收缩的现象叫不浸润,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液体的附着层将沿固体表面延伸的现象叫浸润,根据图像可知,液体与玻璃的附着层沿固体表面收缩,则该液体对玻璃是不浸润的,B错误;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的现象与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叫毛细现象,综上所述,该现象是毛细现象,A错误;毛细现象中,细管叫毛细管,毛细管直径越小,毛细现象越明显,即不浸润液体中,减小管的直径,管中液面会进一步下降,C正确;在不浸润现象中,液体和玻璃间的相互作用比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弱,附着层内有一部分液体分子进入液体内部,附着层内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附着层内的液体分子间表现出相互作用的引力效果,使得液体的附着层将沿固体表面收缩,D错误.故选C.
5.答案:D
解析: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故A错误;水黾可以在水面自由活动,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故B错误;每隔一段时间把观察到的炭粒的位置记录下来,然后用直线把这些位置依次连接成折线,所以布朗运动图像反映每隔一段时间固体微粒的位置,而不是运动轨迹,故C错误;图丁中A是浸润现象,B是不浸润现象,故D正确.故选D.
6.答案:AC
解析:由题图可知,图甲为浸润现象,图乙为不浸润现象,A正确;图甲中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密集,B错误;图乙中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稀疏,C正确;图甲和图乙中表面层的液体分子都比液体内部的分子稀疏,D错误.
7.答案:C
解析:合格的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内侧所用材料对水都是不浸润的,照片中的口罩正好发生了不浸润现象,A错误;照片中水滴为扁球状,水滴表面分子比水的内部分子间距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使水滴表面有收缩的趋势,则照片中水滴表面分子应比水的内部稀疏,B错误;照片中水滴呈扁球状是液体表面张力和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水不是对所有材料都是不浸润的,比如水可以浸润玻璃,D错误.
8.答案:C
解析:只要选择酱油不浸润的材料做酱油瓶就能保持瓶子清洁,从图示的情况可以看出酱油与甲材料是浸润的,与乙材料是不浸润的,所以应该选择乙材料,选项C正确.液体在某种材料表面的形状不但与浸润和不浸润有关,而且与液体的体积有关,即使是浸润的,液滴的体积不同其形状也不同,所以无法确定水银在两种材料表面的形状是否与酱油滴的形状相同,选项D错误.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5 液体一课一练,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液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关于液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4 固体随堂练习题,共5页。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 (2019)2 气体的等温变化综合训练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