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学案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469134/0-17100342662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学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学习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了解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3、了解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4、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能力目标:发展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发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教具准备:地图
教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1、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①地球公转,产生了 长短的变化(赤道除外);②地球公转,使各地获得的热量 ,形成了“五带”;③地球公转,使 地区产生了明显的 更替。
3、①昼夜更替是地球 造成的(自转或公转);②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 造成的(自转或公转);③中纬度地区的四季变化是地球 造成的(自转或公转);④极昼、极夜是地球 造成的(自转或公转);⑤从赤道向两极,获得的热量逐渐减少,这是地球 造成的(自转或公转)
4、 ①地球公转,使全地球产生了明显的四季更替 ( ) √或×
②地球公转,使全地球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 ( ) √或×
5、
6、地球上五带的范围
7、地球上的五带中,有太阳光直射的是 带;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带和 带;有明显的四季变化的是 带和 带。
二、学习新课
(一)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学生在小组长带领下完成以下知识点
2、海洋的高温月份和低温月份比陆地出现得 (早或晚)
4、靠近海洋的地方受海风的影响,降水 ,远离海洋的地方降水
5、看72页23图和24图,
①口头说一说安第斯山脉西侧和东侧景观的不同;
②在地图册上找到太平洋和安第斯山脉;
③为什么安第斯山脉西侧和东侧景观不相同?答:安第斯山脉西临太平洋,迎风坡降水 ,东侧背风坡降水 。
6、学习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7、每增高 米,气温降低 ℃,这就造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的积雪终年不化。即使赤道地区也是这样,如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的积雪也是终年不化。
8、人类活动对气候有哪些影响,试举例
(二)、学生小组互助学习
组内互动学习
组间互动学习
师生互动学习
(三)、教师精讲
1、同纬度内海陆气温的差异是因为: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教师可以打一些比方,如冬天感觉屋外的铁比森木头凉等
2“一山有四季”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联想电影电视上的高山景观。
3、教师讲课本图上指示的“热岛效应”以及人类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所导致的“温窒效应”,倡导学生“低碳生活”
(四)跟踪练习 《小天使报》
(五)课堂总结
(六)拓展应用
1、乞力马扎罗山为什么被称为“赤道雪峰”?
2、完成72页活动1,A处的温度是多少,列式计算
春分
月 日
太阳直射
北半球昼夜
夏至
月 日
太阳直射 回归线
北半球白天最长
秋分
月 日
太阳直射
北半球昼夜
冬至
月 日
太阳直射 回归线
北半球黑夜最长
热带
至
北温带
至
南温带
至
北寒带
至
南寒带
至
夏 季
冬 季
原 因
陆地
气温高
气温
陆地受热 快 ,散热
海洋
气温
气温
海洋受热 ,散热
年温差(大或小)
原因
靠近海洋的地方
受海洋影响,升温 慢,降温
远离海洋的地方
受不到海洋影响,升温 ,降温
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气温
山下气温 ,山上气温低
阳坡气温 ,阴坡气温
降水
迎风坡多地形雨
背风坡降水少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拓展提升,达标测试,反思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方法指导,学习过程,师生小结,反馈提高,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优秀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案,探究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