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推断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推断题(解析版),共12页。
(1)G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3)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 。
2.A、B……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是一种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试推断:
(1)物质B在反应②中的作用是
(2)例举物质E的一种用途
(3)写出①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①③反应的基本类型(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① , 反应;③ , 反应。
3.有一包粉末,已知其由BaCO3、Cu(NO3)2、Na2SO4、NaCl、NaOH中的几种组成,现对其做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经充分反应,请回答问题:
(1)请写出沉淀N的化学式: ;
(2)步骤Ⅱ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无色溶液②中一定存在的溶质(酚酞除外)的化学式: ;
(4)请写出步骤Ⅳ中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 ;
(5)这包粉末中共含有 种物质。
4.A-D四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态化合物,B是气体单质,写出B物质的用途 (写出一种即可),A转化成C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C转化成D时放出大量的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态化合物,A是黑色固体单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鉴别B、C的一种方法 。
5.A~E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能转化,“——”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够发生反应)。通常情况下B、C、E是无色气体,A、D是固体单质,且D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请回答:
(1)写出化学式A ,E 。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里写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B→C ( ); C→D 。
(3)B物质对自然界和人类有利也有弊,请各举一例说明:利: ,弊: 。
(4)请列举一点降低B物质对自然界的危害的具体方法 。
6.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是含有相同元素的无色液体,D是最轻的气体,C能供给呼吸,F是红色金属单质,反应①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G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根据下图的相互转化关系推断:
(1)B、C物质分别是:B 、C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反应;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7.从盐酸、硫酸、石灰水、烧碱、氢氧化钡、纯碱、硝酸钠、氯化钡(均为溶液)八种物质中选出四种,使得各线条相连的物质均能发生反应且生成难溶物.
(1)写出①②的化学式:
① ;② ;
(2)写出连线③+④的化学方程式: ;
(3)上述八种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该物质是 ;
(4)酸、碱、盐之间发生反应,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请总结一条 。
8.将无色液体A与黑色粉末B混合,能产生-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若将淡黄色粉末D放在C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一种刺激气味的气体E,推断并写出上述物质的名称:
A C E 。
9.A~F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其中A、B、C、D是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B是人体胃液中的酸,F常用作食品干燥剂,C与F是同种类别的物质,D转化为E时既有沉淀也有气体产生:(“→”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它们之间有如如图的相互转化关系(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物质所属的类别是 。
(2)A物质的化学式为 。
(3)写出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0.下图中A,B,C,D,E,F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C为胃液的主要成分,B可用于造纸、纺织(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D物质的化学式(或溶质的化学式)。A: ;D: ;
(2)写出E转化为F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B的粉末与足量C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 。
11.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C、D为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 。
(2)A、B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原因是 。
12.A、B、C、D、E、F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 A、B 含有相同元素且常温下是液体,C 能支持燃烧,D 是黑色固体单质可作燃料,E 是一种有毒的气体,E、F 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他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生成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C、E 物质的化学式C: ;E: 。
(2)写出 A→B 的基本反应类型 。
(3)写出 F→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3.H2SO4、X、CuSO4三种物质存在一定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1)H2SO4→CuSO4时,所需要的另一种反应物是 .
(2)若X为氢氧化钠,它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 .
(3)若X为金属单质,请按要求将(H)、Cu、X 三种符号填写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4)若X为一种盐,则X可以是 (写一种物质名称)
14.已知A、B、C、D、E、F、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无色液态化合物,B、G均为黑色固体。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 。
(2)写出D和F反应的实验现象: 。
(3)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但是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 。
(4)写出C分解生成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微观实质是 。
参考答案:
1.(1)CaCO3
(2) 置换反应
(3)冶炼金属
【分析】A一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G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可推出G为碳酸钙,A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可推出A为氧化铁,I为紫红色固体,可推出I为铜,E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可推出E为铁,B、D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A能与B反应生成D和E,可推出B为一氧化碳,D为二氧化碳,F的溶液呈蓝色,且用于配制波尔多液,可推出F为硫酸铜,E能与F反应生成I和J,可推出J为硫酸亚铁,C能与D反应生成G和H,可推出C为氢氧化钙,H为水,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G为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
(2)反应③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B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2.(1)催化作用
(2)消毒
(3)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分析】D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D为氧气;A 是一种暗紫色固体能生成氧气和B、C,A是高锰酸钾,E 是一种无色液体,且E能生成氧气,故E为过氧化氢溶液,H 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H为二氧化碳,G为木炭;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推知B为二氧化锰,C为锰酸钾,将答案代入原题正确,由此解析。
【详解】(1)B是二氧化锰,反应②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故起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2)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在日常生活中可用于清洗伤口,消毒杀菌;
(3)①反应是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反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
③ 反应为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反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
3. AgCl Na2SO4+Ba(NO3)2=BaSO4↓+2NaNO3 NaNO3、Ba(NO3)2、NaCl BaCO3+2HCl=BaCl2+H2O+CO2↑ 复分解反应 五/5
【分析】粉末加水溶解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和沉淀,沉淀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无色气体和蓝色溶液产生,故沉淀中含有碳酸钡和氢氧化铜,碳酸钡和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铜和盐酸生成蓝色氯化铜溶液,说明混合物粉末中含有氢氧化钠、硝酸铜、碳酸钡;无色溶液中加入过量硝酸钡和少量的酚酞试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混有硫酸钠,硝酸钡和硫酸钠生成硫酸钡沉淀;过滤后滤液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白色沉淀为氯化银,硝酸银和氯化钠生成氯化银沉淀,故含有氯化钠;
【详解】(1)沉淀N为氯化银,化学式为:AgCl;
(2)步骤Ⅱ所发生反应为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NO3)2=BaSO4↓+2NaNO3;
(3)无色溶液②中一定存在的溶质为反应生成的硝酸钠、混有的氯化钠和过量的硝酸钡,其(酚酞除外)的化学式为:NaNO3、Ba(NO3)2、NaCl;
(4)碳酸钡和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氯化钡:BaCO3+2HCl=BaCl2+H2O+CO2↑;该反应为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5)由分析可知,这包粉末中共含有五种物质。
4.(1) 作溶剂(合理即可) 分解 (合理即可)
(2)(合理即可)
【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A能转化为B,能转化为C,B与C能相互转化,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态化合物,B是气体单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A是过氧化氢,B是水,C是氧气。B物质是水,可用作溶剂;A转化成C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转化成D时放出大量的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图示可知,A能转化为B,能转化为C,B与C能相互转化,若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态化合物,A是黑色固体单质,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A是碳,B、C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一氧化碳不能与氢氧化钙反应,鉴别B、C的一种方法是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变化的是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表示:。
5.(1) C H2
(2) 化合反应
(3) 灭火(合理即可) 造成温室效应
(4)积极植树造林、开发利用新能源(合理即可)
【分析】A~E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通常情况下B、C、E是无色气体,A、D是固体单质,且D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可推出D为铁,A能与氧气反应,A能转化为B,氧气能转化为B,可推出A为碳,B为二氧化碳,B能转化为C,C能与氧气反应,C能转化为D,可推出C为一氧化碳,D能转化为E,E能与氧气反应,可推出E为氢气,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A为碳,化学式为:C;E为氢气,化学式为:H2;
(2)B→C为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C→D的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B为二氧化碳,弊: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利: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
(4)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以积极植树造林,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也可以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6. 水 氧气 分解
【分析】D是最轻的气体,为氢气;C能供给呼吸,为氧气;F是红色金属单质,为铜;A、B是含有相同元素的无色液体,同时B能够电解且产生的氧气,A是过氧化氢、B是水;铜和氧气生成氧化铜,E为氧化铜;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反应①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G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则G为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生成水和氧气;
7. Ba(OH)2 H2SO4 BaCl2+Na2CO3═BaCO3↓+2NaCl NaNO3(或硝酸钠) 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水中的至少一种(合理均可)
【分析】八种物质中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产生沉淀,所以符合题意的酸为硫酸,碱是氢氧化钡;硫酸与氯化钡反应有沉淀生成,所以③是氯化钡;氢氧化钡与纯碱(碳酸钠)反应有沉淀生成,所以④是纯碱(碳酸钠),经过验证,推断正确。
【详解】(1)由分析可知:①是Ba(OH)2,②是H2SO4;
(2)连线③+④的反应是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
(3)上述八种物质中,硝酸钠与其他物质交换成分均没有沉淀、气体或者水生成,不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故上述八种物质中,硝酸钠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4)酸、碱、盐之间发生反应,都属于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的复分解反应,复分解的生成物中必须要有沉淀、气体、水中的至少一种。即酸、碱、盐之间发生反应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是: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水中的至少一种。
8. 过氧化氢溶液 氧气 二氧化硫
【详解】将无色液体A与黑色粉末B混合,能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若将淡黄色粉末D放入C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一种刺激气味的气体E,说明E是二氧化硫,而D是硫粉,C是氧气,A是过氧化氢,B是二氧化锰。
9. 氧化物 Na2CO3或K2CO3
【详解】A、B、C、D是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B是人体胃液中的酸,则B为盐酸,F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则F为氧化钙,C与F是同种类别的物质,则C为氧化物,E能转化为F(氧化钙),且E能与B反应,则E为碳酸钙,D能转化为E,F又能转化为D,则D为氢氧化钙,D转化为E时既有沉淀也有气体产生,则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铵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水和二氨气,A属于酸、碱、氧化物以外的化合物,则A属于盐,A能与B(盐酸)反应,A、B均转化为氧化物C,则A是Na2CO3或K2CO3,C为二氧化碳;代入验证正确;
(1)C物质所属的类别是氧化物。
(2)A物质的化学式为Na2CO3或K2CO3。
(3)D→E反应,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铵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水和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0. O2或H2CO3 CO2 白色固体表面产生气泡,白色固体减少至消失(“白色”至少出现一次)
【分析】A,B,C,D,E,F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C为胃液的主要成分,故C是盐酸,B可用于造纸、纺织,故B是碳酸钠,F能与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故F为氢氧化钙,B与D可相互转化,且D能与氢氧化钙反应,故D是二氧化碳,E能与氢氧化钙相互转化,且二氧化碳能转化为E,可推出E为水,A与D、E都能相互转化,故A是氧气或碳酸,代入验证,推理正确。
【详解】由分析可知(1)A:O2或H2CO3;D:CO2;
(2)E转化为F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3)B是碳酸钠,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反应现象为白色固体表面产生气泡,白色固体减少至消失。
【点睛】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1.(1)2
(2)分子的构成不同
【分析】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C、D为单质,由过氧化氢与水的组成元素相同,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A是过氧化氢,B为水,C是氧气,D是氢气,代入验证,推理正确。
【详解】(1)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
(2)A、B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12.(1) O2 CO
(2)分解反应
(3)
【分析】A、B、C、D、E、F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 A、B 含有相同元素且常温下是液体,C 能支持燃烧,故C是氧气,A可以转化为B和C、B和氧气可以相互转化,故A是过氧化氢、B是水,D 是黑色固体单质可作燃料,E 是一种有毒的气体,E、F 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C和D可以反应,故D是碳,碳可以转化为E和F,E和F可以相互转化,故E是一氧化碳、F是二氧化碳,经检验推断无误。
【详解】(1)由分析知C、E分别是氧气、一氧化碳,化学式分别为O2、CO;
(2)A→B即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气体氧气,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反应特征是“一变多”,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3)F→E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13. 氧化铜或氢氧化铜反应 2NaOH+H2SO4=Na2SO4+2H2O 复分解反应 X>H>Cu 氯化钡
【详解】X会与硫酸、硫酸铜反应,所以X可以是可溶性碱、活泼金属、盐,
(1)硫酸转化成硫酸铜,可以是硫酸和氧化铜或氢氧化铜反应;
(2)若X为氢氧化钠,硫酸与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3)若X为金属单质,X会与硫酸、硫酸铜反应,所以X比铜、氢活泼,所以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X>H>Cu;
(4)若X为一种盐,会与硫酸、硫酸铜反应,所以X可以是氯化钡。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4. MnO2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分子结构不同 水分子分解生成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重新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重新结合成氧分子
【分析】A、B、C、D、E、F、G为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其中A、C为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无色液态化合物,A可以生成C,同时B反应前后不变,B、G均为黑色固体,A为过氧化氢溶液;B为二氧化锰;C为水,D为氧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E是氢气,D和F反应时生成黑色固体G,F是铁,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G是四氧化三铁,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
【详解】(1)根据分析,物质B的化学式是MnO2;故填:MnO2;
(2)D和F反应的实验是铁在氧气只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填: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但是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结构不同;故填:分子结构不同;
(4)C分解生成D和E反应是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微观实质是水分子分解生成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重新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重新结合成氧分子,故填:水氢气+氧气;水分子分解生成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重新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重新结合成氧分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压轴题 专题06 物质的推断(测试)(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决胜2020年中考化学压轴题揭秘 专题06 物质的推断(测试)(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推断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