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练习+专题】
专题讲座(6)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练)- 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练习+专题】
展开这是一份专题讲座(6)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练)- 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练习+专题】,文件包含专题讲座六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练-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讲座原卷版docx、专题讲座六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练-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讲座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纲和考试说明是备考的指南针,认真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可增强日常复习的针对性和方向性,避免盲目备考,按方抓药,弄清楚高考检测什么,检测的价值取向,高考的命题依据。
2.精练高考真题,明确方向
经过对近几年高考题的横、纵向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点:一是主干知识考查“集中化”,二是基础知识新视角,推陈出新,三是能力考查“综合化”。
3.摸清问题所在,对症下药
要提高后期的备考质量,还要真正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有如此,复习备考才能更加科学有效。所以,必须加大信息反馈,深入总结学情,明确备考方向,对症开方下药,才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符合高考立体网络化要求,才能实现基础→能力→分数的转化。
4.切实回归基础,提高能力
复习训练的步骤包括强化基础,突破难点,规范作答,总结方法,通过这样的总结,学生印象深刻,应用更加灵活。
专题讲座(六)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
1.某小组同学探究与溶液的反应,实验如下。
资料:i.(黄色)
ii.呈绿色(酸性条件下不稳定)、低浓度呈无色、MnS为肉色沉淀。
iii.
实验Ⅰ: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
(2)将固体a过滤、洗涤,放置在空气中,固体变为棕黑色。
①甲同学认为固体a中除了MnS外,还有,依据的现象是 。
②乙同学认为根据上述现象不能得出固体a中含有,应补充对比实验: (填实验方案)。实验证实固体a中含有。
(3)固体b的主要成分是S。分析产生S的可能原因: 。
经检验,固体c的主要成分是。
①分析产生的可能原因:酸性条件下,将氧化。
②继续滴加酸性溶液,溶液变为紫红色,仍有棕黑色固体。
实验Ⅱ:改用未经酸化的溶液重复实验Ⅰ,产生棕黑色固体时溶液呈绿色。
(4)分析实验Ⅰ未见绿色的原因:取少量实验Ⅱ的绿色溶液,滴加硫酸,溶液变为紫红色,产生棕黑色固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实验Ⅲ:向未经酸化的溶液中滴加少量,产生棕黑色沉淀并检测到。
(5)综合上述实验,与溶液反应的产物与 等因素有关(答出两点即可)。
2.氯化铁常用于污水处理、印染工业、电子工业等领域。氯化铁遇水极易发生水解。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制备氯化铁并探究其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Ⅰ.氯化铁的制备:
(1)如图为湿法制备的装置,仪器A的名称为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如图为干法制备的装置。反应前后都要鼓入氮气,目的是 。
Ⅱ.氯化铁的性质探究:
(3)查阅资料:氯化铁在水溶液中分多步水解,生成净水性能更好的聚合氯化铁。已知聚合氯化铁极易溶于水,写出氯化铁水解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 。
(4)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氯化铁水解平衡的影响,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获得如下数据:
①实验1和实验2的探究目的是 。实验2和实验3说明的水解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查阅资料,加入强电解质后,由于溶液中离子总浓度增大,离子间的相互牵制作用增强,水解离子的活性会改变。该兴趣小组同学求助老师利用计算机手持技术得到实验4和实验5的结果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ⅰ.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假设:a.氯离子对铁离子的水解活性有促进作用:b. 。
ⅱ.设计其他简单实验证明假设a: (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5)已知常温下,,计算反应的水解常数为 。
3.某实验小组学生为探究氧化性:,设计下列实验方案。
【查阅资料】电极电势如下表:(已知:电极电势越高,氧化性越强)
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和氯水,设计实验证明氧化性:,实验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氧化性:的现象是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利用的溶液和的溶液,不用任何试剂证明氧化性:,溶液和碘水颜色相近,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实验过程中,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反应发生。
①通过外电路中电流方向: (用和表示),可证明氧化性:。
②也可通过甲池中颜色变化证明,甲池中颜色变化为 。
(3)有同学认为还可以通过电解反应来证明氧化性:,为此设计了如下实验:利用惰性电极电解的溶液,探究外界条件对电极反应产物的影响,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实验1中,阳极反应式是 ,阴极反应式为 。
②实验1、3调节溶液的宜选用 (填“硝酸”或“硫酸”)。
③由实验1、2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为 ;由实验1、3可得出的结论为 。
4.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俗称莫尔盐,是一种常见的补血剂,石室中学2023届的同学们分小组制取了莫尔盐晶体并对其热分解产物进行了探究。
I.莫尔盐晶体的制备
(1)用如图1的装置制备FeSO4。
①废铁屑需要先进行碱煮,目的是 。
②加入的废铁屑需过量,除废铁屑不纯外,主要原因是 。
③用离子方程式解释C中所盛试剂的作用: 。
(2)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向滤液中加入H2SO4调节pH在1~2,迅速加入一定质量的(NH4)2SO4固体,在70~80℃条件下溶解后,趁热倒入50mL乙醇中,析出莫尔盐晶体。乙醇的作用为 。
II.莫尔盐晶体热分解产物探究
查阅文献得知:莫尔盐隔绝空气加热至500℃时可完全分解,产物复杂。
[提出猜想]
(3)莫尔盐晶体受热分解,同学们认为分解产物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A.FeO、NH3、SO3、H2O
B.FeO、NH3、SO2、H2O
C.Fe2O3、NH3、SO3、H2O
D.FeO、N2、SO2、H2O
E.Fe2O3、NH3、SO3、SO2、H2O
F.Fe2O3、NH3、SO3、SO2、N2、H2O
经认真分析,通过推理即可确定猜想 (填序号)不成立。
[实验探究]
(4)甲组同学设计如图2的实验装置,观察到A中固体逐渐变为红棕色,B中白色固体变蓝,D中酚酞溶液变红色,由此可知莫尔盐分解的产物中有H2O、 (填化学式)。进一步实验证实A中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残留物中不含FeO,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取少量A中固体残留物于试管中, 。
(5)乙组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和图3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了莫尔盐分解的产物中还有SO2、SO3和N2。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用装置的字母表示)为A、E、 。(各装置中试剂均足量)
②实验中,准确称量莫尔盐7.8400g,加热充分反应后,测得装置A中固体残留物的质量为1.6000g,装置F中生成白色沉淀的质量为5.8250g。写出该条件下莫尔盐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已M[(NH4)2Fe(SO4)2•6H2O]=392g•ml-1,分解产物被充分吸收,不考虑其损失)
5.过硫酸钾()可用作破胶剂、聚合促进剂、氧化剂、分析试剂等,时分解。实验小组对过硫酸钾进行相关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于检验酸性溶液中的,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锰酸钾、硫酸钾和硫酸。
①完成化学方程式: 。
②当生成高锰酸钾时,共有 电子发生转移。
(2)小组同学预测过硫酸钾的分解产物有、、和,并用下图所示装置验证分解产物中含有和(部分夹持及加热仪器已省略)。
①装置D、E中盛放的试剂依次为 、 (填字母)。装置D、E中均有气泡冒出,还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 、 。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溶液 d.溶液 e.浓
②实验时,通入He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后,应先加热装置 (填“A”或“B”),其中装置A适合的加热方式为 。
③装置B中石棉绒的作用为 。
6.南宁二中“启天化学社”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制备SO2 (装置图如下),并利用高中所学化学知识探究含硫化合物的相关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分液漏斗a的旋塞,浓硫酸不能顺利流下,原因可能是 ;加热前,圆底烧瓶中无需加入沸石,其原因是 。
(2)实验室通常使用亚硫酸钠固体与70%硫酸溶液反应制备SO2,此方法与用浓硫酸与铜反应制备SO2相比,优点是:① ,② 。
(3)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D的作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4)探究实验:向NaHSO3溶液中加入NaClO溶液时,反应有二种可能的情况:
I.NaHSO4与NaClO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II.NaHSO3过量;
III.NaClO过量。
甲同学分别取上述混合溶液于试管中,通过下列实验确定该反应属于哪种情况,请完成下表:
(已知: H2SO3;Ka1=1.54×10-2,Ka2=1.02×10-7;H2CO3:Ka1=4.3×10-7,Ka2=5.61×10-11;HClO:Ka=3×10-8)
7.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 K2FeO4 )并进行相关探究。
资料:高铁酸钾为紫色固体,极易溶于水,微溶于KOH溶液,难溶于乙醇;在0~5° C、强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在酸性、中性溶液中易分解放出O2;198 °C以上易分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K2FeO4(夹持装置略)
①实验过程中B装置的作用是 。
②A装置中发生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③C装置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C装置中Cl2发生的反应有3Cl2 +2Fe(OH)3 +10KOH= 2K2FeO4 + 6KCl+8H2O、 。
④将装置C中粗产品溶于冷的KOH溶液,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即得粗产品。选择无水乙醇进行洗涤的优点是 (写一条)。
(2)为探究K2FeO4的性质,即证明K2FeO4是否能氧化Cl-而产生Cl2,该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i中产生的“黄绿色气体”中,除含有Cl2,还可能含有 ( 填化学式)。
②实验iii证明a中含有Fe3+,写出相应的操作以及现象: 。
③能证明K2FeO4氧化了Cl-的实验是 (填“ i”“ii” “iii”或“iv”)。
④资料表明,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 ,验证实验如下:将溶液b滴入MnSO4和足量H2SO4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该现象能否证明氧化性> ?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理由或方案: 。
8.过硫酸钾()可用作破胶剂、聚合促进剂、氧化剂、分析试剂等,100℃时分解。实验小组对过硫酸钾进行相关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于检验酸性溶液中的,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锰酸钾、硫酸钾和硫酸。
①完成化学方程式: 。
②当生成1ml高锰酸钾时,共有 ml电子发生转移。
(2)小组同学预测过硫酸钾的分解产物有、、和,并用下图所示装置验证分解产物中含有和(部分夹持及加热仪器已省略)。
①装置D、E中盛放的试剂依次为 、 (填字母)。装置D、E中均有气泡冒出,还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 、 。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溶液 d.溶液 e.浓
②实验时,通入He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后,应先加热装置 (填“A”或“B”),其中装置A适合的加热方式为 。
③装置B中石棉绒的作用为 。
(3)工业上利用能将低价氮氧化为,来测定废水中氮元素的含量。取100mL含的废水,用的标准溶液滴定(杂质不参加反应),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mL,则废水中氮元素的含量为 (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
9.Cu与浓反应是中学阶段一个重要反应,某兴趣小组对实验中的一些现象及产物进行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Cu与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需要加热才能进行 B.可通过抽动铜丝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
C.反应后迅速生成大量红棕色气体 D.烧杯中仅发生中和反应
(3)小组同学发现Cu与浓反应所得混合溶液为绿色,Cu与稀反应所得混合溶液为蓝色,针对绿色产生的原因展开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a:浓度大
猜想b:溶解在溶液中
猜想c:由于与水反应能够生成,与能够发生可逆反应(绿色)
【实验探究】
实验i:配制饱和溶液,溶液呈蓝色。
实验ii:取适量Cu与浓反应后的溶液,置于图2所示装置中,鼓入空气后,溶液上方可观察到 ,5min后,溶液完全变为蓝色。
实验iii:取适量Cu与浓反应后的溶液,置于图2所示装置中,鼓入氮气后,溶液上方现象与实验ii相同,但5min后,溶液仍为绿色。
【实验结论】
对比实验ii与实验iii,可推测溶液为绿色的原因主要是 。
(4)小组同学还针对产物的热稳定性进行探究。在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A中,用酒精喷灯对固体加强热,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经验证为。当反应结束以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
①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需要在A、B间加入 装置。
②图4为样品高温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分数w%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加热到200℃的化学方程式为 ,继续高温至1000℃生成 (填化学式)固体。
10.是饮用水、工业用水、城市污水及游泳池循环水处理的高效廉价絮凝剂,也是中学实验室中常见的试剂。某实验小组用以下装置制备固体,并探究溶液与Cu的反应。
已知:晶体易升华,溶液易水解。
Ⅰ.的制备
(1)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
(2)从D、E、F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制备纯净的,正确的接口顺序为 (可选试剂:饱和食盐水、NaOH溶液、浓硫酸、碱石灰,仪器可重复使用)。
(3)写出装置D中制备的化学方程式: 。
Ⅱ.探究溶液与Cu的反应
向4mL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再加入过量Cu粉,溶液红色褪去,不久有白色沉淀产生。
查阅资料可知:CuCl和CuSCN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针对白色沉淀同学们有以下猜想:
猜想1:与过量的Cu粉反应生成,再结合生成白色沉淀CuCl。
猜想2: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再结合生成白色沉淀CuSCN。
针对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4)实验结果说明猜想 (填“1”或“2”)不合理。
(5)根据实验现象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
i.与可发生如下两种反应:
反应A:(淡荧色)
反应B:(黄色)。
ii.与共存时溶液显绿色。
①由实验2中的现象推测,反应速率:A (填“>”或“<”)B,说明反应B (填“是”或“不是”)产生CuSCN的主要原因。
②进一步查阅资料可知,当反应体系中同时存在、、时,氧化性增强,可将氧化为。据此将实验2改进,向溶液中同时加入KSCN、,立即生成白色沉淀CuSCN,写出该反应离子方程式: 。
(6)若向100mL溶液中滴加足量的KSCN和的混合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白色沉淀CuSCN的质表bg,则CuSCN的产率为 。
11.“鱼浮灵”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增氧剂,其主要成分过氧碳酸钠()具有和的双重性质,50℃开始分解,在异丙醇中溶解度较低。
Ⅰ.实验室制备过氧碳酸钠
某学习小组用与稳定剂的混合溶液和化合制备过氧碳酸钠,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
(1)仪器X的名称为 。
(2)反应过程中冷水浴的目的是 。
(3)反应结束后,为了获得过氧碳酸钠固体,可在反应液中加入适量的 ,再进行静置、过滤、洗涤、低温烘干。
Ⅱ.探究“鱼浮灵”的增氧原理
(4)为进一步探究对的催化机理,学习小组利用数字化压强传感器进行验证(假定锥形瓶内起始压强为0kPa),完成如下实验设计。
(5)实验2与实验3的相对压强在仪器误差范围内可认为相同,结合化学用语分析“鱼浮灵”增氧的原理: 。
(6)在上述实验结论的基础上,小组成员查阅文献发现,碱性条件下,的分解机理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推测第二步反应为 。
12.KI是中学化学常用的还原剂,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I-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探究影响氧化剂与KI反应的因素。
FeCl3、CuCl2、AgNO3溶液分别与KI反应,实验及现象如表所示:
已知:CuI为难容于水的白色固体。常温下,Ksp(AgI)=8. 5×10-17 ,Ksp(CuI)=1.2×10-12。
(1)实验②中的氧化产物为 (填化学式)。
(2)实验③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已知:Ag+的氧化性比Fe3+的强,但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除受本身性质影响外,还与温度、浓度、溶液的酸碱度等外界条件有关。分析实验①③,试解释实验①中溶液没有变蓝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实验(二)探究氯气与KI反应的产物。
资料显示:I2和I-在溶液中会发生反应I2+I,部分离子颜色如表所示。
(4)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反应一段时间后,B中溶液颜色变为浅棕色,为了探究B溶液中的含碘物质,设计如下实验:
①操作I的目的是排除 (填离子符号)的干扰。
②写出在水溶液中与Cl2反应生成的离子方程式: 。
③由以上实验可推断B中溶液颜色变成浅棕色的原因可能是生成了 (填离子符号),这两种离子混合后溶液呈浅棕色。
13.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溶液与的反应历程。
Ⅰ.利用如图装置制备
(1)仪器a的名称
(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 性。
Ⅱ.利用探究溶液与的反应
(3)兴趣小组预测,能使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向溶液中通入至饱和后,用橡皮塞封闭试管,观察到溶液由黄色迅速变为血红色,静置后变回黄色,静置后,变为浅绿色。
(4)探究血红色物质生成的原因
查阅资料:血红色物质可能与饱和溶液中的主要微粒:、、、、有关。
①取少量上述血红色溶液,立即滴加几滴溶液A,溶液又褪为黄色。据此推测:红色物质的产生与无关。物质A的化学式为 。
②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滴加几滴溶液A,褪成黄色。据此推测:红色物质的产生与和无关,主要与或有关。推测理由是 。
③利用分光光度仪测定红色物质的浓度(吸光度越高,浓度越大),实验数据如下:
结论:溶液变血红色的主要原因是和 发生配合反应。
(5)由以上探究结果说明该条件下,与溶液反应的活化能:氧化还原反应 (填“大于”“小于”“等于”)配合反应。
(6)兴趣小组在某次实验中,通入后未封闭试管,发现血红色更快变回黄色。其可能原因是 。
14.某小组探究不同阴离子与Ag+的结合倾向并分析相关转化。
资料:
i.和均为白色,难溶于水。
ii.与、能生成、
iii.与结合倾向。
(1)探究、与的结合倾向
①写出生成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由实验I推测:与结合倾向: (填“>”或“<”)。
②取两等份AgBr浊液,分别滴加等浓度、等体积的和溶液,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浊液变澄清,澄清溶液中+1价银的存在形式为 (填化学式)。推测:与结合倾向:。
查阅资料证实了上述推测。
(2)的转化
①写出实验Ⅲ中白色沉淀消失的离子方程式 。
②查阅资料:实验Ⅳ中黑色沉淀是,中S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和+6.写出实验Ⅳ中白色沉淀变为黑色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原因 。
③溶液可用作定影液。向溶液溶解AgBr之后的废定影液中,加入 (填试剂和操作),可使定影液再生。
(3)的转化
分析试管1出现银镜的原因 。
(4)资料显示:S原子与结合比O原子更稳定。与结构相似,但与结合倾向:,试从微粒空间结构角度解释原因 。
15.某研究小组探究镁、铝与溶液的反应。
实验Ⅰ:将过量镁条、铝条(除去表面氧化膜)分别放入60℃的温水中,观察到开始时镁条表面有气泡,5分钟后气泡迅速减少直至反应停止;铝条表面无明显现象。
实验Ⅱ:将过量镁条、铝条(除去表面氧化膜)分别放入饱和溶液()中,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泡,且持续时间较长,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铝条表面持续产生气泡。
(1)实验Ⅰ中镁条表面产生气泡的反应为 。
(2)实验Ⅱ中饱和溶液的原因 (写离子方程式)。
(3)探究实验Ⅰ和Ⅱ现象不同的原因,设计实验Ⅲ。
①实验a是b的对照组,所用NaOH溶液的浓度为 。
②实验a中开始时Mg是原电池的 极。
③用化学用语表示实验a中铝条上持续产生气泡的原因 。
④查阅资料,实验b中沉淀成分为,实验证实了沉淀中含有,将白色浑浊物过滤、洗涤,加入0.1ml/L盐酸y mL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标况下的气体x mL,x、y之间的关系为 (用含x、y的表达式表示)。
⑤实验a中电流计指针出现反向偏转,而实验b中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反向偏转的原因 。
(4)结合铝元素的分布系数解释实验Ⅱ中铝与饱和溶液持续产生细小气泡的原因 ,已知:分布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实验
温度/℃
1
10
0
0
0
25
0.74
2
10
90
0
0
25
1.62
3
10
90
0
0
35
1.47
4
10
90
1.17
0
25
x
5
10
90
0
1.42
25
y
氧化还原电对(氧化型/还原型)
电极反应式(氧化型还原型)
电极电势
/
/
/
实验
电压
阳极现象
阴极现象
实验1
1.5
5.5
滴加淀粉溶液显蓝色,滴加溶液不显红色
无气泡,银白色金属析出
实验2
3.0
5.5
滴加淀粉溶液显蓝色,滴加溶液显浅红色
无气泡,银白色金属析出
实验3
1.5
滴加淀粉溶液显蓝色,滴加溶液不显红色
较多气泡,极少量金属析出
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①
加入少量CaCO3粉末
I或II
②
滴加少量淀粉-KI溶液,振荡
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③
II
实验方案与现象
i
取适量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2
ii
取少量a,滴加淀粉KI溶液,无明显现象
iii
iv
用KOH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K2FeO4溶出,得到紫色溶液
b,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Cl2产生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实验1
加入铜粉后无现象
实验2
溶液很快由蓝色变为绿色,未观察到白色沉淀;2h后溶液为绿色,未观察到白色沉淀;24h后,溶液绿色变浅,试管底部有白色沉淀
猜想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时间(s)
相对压强(kPa)
i.催化分解
1
向锥形瓶中加入40 mL
30
1.10
2
向锥形瓶中加入40mL ,再加入
30
2.61
ⅱ.
3
向锥形瓶中加入40 mL ,再加入5mLpH=8的NaOH溶液
30
2.59
实验操作
实验及现象
①X为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溶液不变蓝
②X为CuCl2溶液,过滤,得到蓝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③X为FeCl3溶液,溶液变蓝,没有沉淀产生;再滴加K3[Fe(CN)6 ]溶液,产生沉淀,过滤,沉淀为蓝色
离子
颜色
棕黄色,遇淀粉变蓝
红色
黄色
无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取反应后B中的溶液10mL,分成两等份,第一份滴入1滴碘水;第二份滴入1滴淀粉溶液
第一份溶液变蓝色;第二份溶液颜色没有变化
II.将I2溶于KI溶液中配制得碘总浓度为0.1ml·L-1的溶液,取该溶液2mL,向其中滴加1滴淀粉溶液,再通入少量氯气
加淀粉后溶液变蓝,通氯气后蓝色褪去,溶液显浅棕色
III.向II反应后的溶液中继续通入氯气
溶液几乎变为无色
吸光度
0.5
4.0
0.0
0.412
0.5
3.6
0.4
0.359
0.5
3.2
0.8
0.331
0.5
2.8
1.2
0.297
实验
滴管
试管
现象
I
10滴0.1ml/L溶液
等浓度的NaI和溶液
黄色沉淀
Ⅱ
等浓度的NaI和溶液
黄色沉淀
实验
滴管
试管
现象
Ⅲ
0.1ml/L溶液
0.1ml/L溶液
白色沉淀,振荡后消失
Ⅳ
0.1ml/L溶液
0.1ml/L溶液
白色沉淀,逐渐变为灰色,最终为黑色沉淀
实验Ⅲ
a
b
现象
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镁条上无明显现象;随后电流计指针迅速归零继而向左偏转,镁条上少量气泡产生,铝条上持续有气泡产生
电流计指针持续向右偏转,示数逐渐减小,溶液中有白色浑浊物,铝条上持续有气泡产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讲座(5)工艺流程的解题策略(练)- 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练习+专题】,文件包含专题讲座五工艺流程的解题策略练-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讲座原卷版docx、专题讲座五工艺流程的解题策略练-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讲座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讲座(5)工艺流程的解题策略(讲)- 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练习+专题】,文件包含专题讲座五工艺流程的解题策略讲-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讲座原卷版docx、专题讲座五工艺流程的解题策略讲-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讲座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讲座(4)反应速率、平衡图像题解题策略(练)- 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练习+专题】,文件包含专题讲座四反应速率平衡图像题解题策略练-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讲座原卷版docx、专题讲座四反应速率平衡图像题解题策略练-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讲座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