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页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页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页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页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页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页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7页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谁是最可爱的人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谁是最可爱的人背景图ppt课件,共28页。
    【魏巍】(1920—2008)河南郑州人,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作品,历时22年创作的著名长篇小说《东方》,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表现抗美援朝的《东方》、反映红军长征的《地球的红飘带》、表现知识分子主题的《火凤凰》,被称为魏巍的“中国革命战争三部曲”,代表了他在长篇小说方面的创作成就。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派第7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并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我国国家安全。同年10月,应朝鲜政府请求,为了支援正在浴血奋战的朝鲜人民,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 志愿军战士同朝鲜人民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具有现代技术装备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本文是建国初期一篇影响很大,传诵广泛的优秀通讯。写的是1950—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最艰苦阶段,志愿军战士英勇反击美国侵略军的英雄事迹。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由于领土争端,爆发了朝鲜战争。10月25日我国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作者在前沿阵地上采访了3个月。他亲眼看见了战士们杀敌的无畏;亲身感受了敌人巨炮的轰鸣。他踏过被炮弹深翻过的阵地,手握过鲜血浸透的泥土。从朝鲜回来是1951年2月,前方将士的英雄气概强烈地震撼着他,他急切地想让祖国人民了解自己的儿女是怎样的英勇和顽强。魏巍说,《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题目不是硬想出来的,而是在朝鲜战场上从激动的心里跳出来的。
    融叙述、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通常把它称作详细的消息。特点: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内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提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第二部分(4-14):
    选用具体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品质,具体说明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强化主题,进一步肯定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向读者提出希望和要求——要明确自己生活在幸福中,要爱我们最可爱的人。
    本文的结构之所以严谨自然,是因为作者在文中多处使用了过渡性的句段,请同学们一一找出来。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第4段)
    启下:从总论战士们的高贵品质(第一部分)过渡到具体叙述三件感人事例(第二部分)
    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第9段)
    承上启下:从第一个事例过渡到对第二个事例的叙述
    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第13段)
    承上启下:承接前文两个有关事例的叙述,引出第三个事例
    点拨:写作过程中想要使文章结构清楚,严谨自然,可以使用过渡句。
    在朝鲜时,我曾写了一篇《自豪吧,祖国》的通讯,里边写了20多个我认为最生动的例子。带回来给同志们看了看,感到不好,就没有拿出去发表。因为例子堆得太多了,好像记账,哪一个也说得不清楚、不充分。以后写《谁是最可爱的人》,就只选择了几个例子,在写完后又删掉了两个。事实告诉我: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魏巍《我怎样写》
    第一步:把记叙要素讲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结果:
    一支志愿军部队的先头连
    去切断敌人逃路,与逃敌相遇
    打死300多敌人,使主力聚歼了敌人
    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概括这场战斗的特点
    文章是如何表现战斗的壮烈场面的?作者选择这一典型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本质?
    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
    “匆匆”说明时间紧迫,应战仓促;“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说明志愿军在地理上不占优势,突出了战斗时的紧急状态,战争就此打响。
    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
    “32架”“十多辆”写敌人在装备数量上的优势,“汹涌卷来”“打翻”“烧红”突出了敌人攻击之猛,渲染了战斗的壮烈程度,将战场火光冲天、血流满地的场面一下子凸显出来,也从侧面烘托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气概。
    1、注重对战场环境的具体描摹,渲染紧张、激烈的氛围,使人如临其境。
    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摔”“扑”“抱”等动词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在子弹打光后仍战斗不止的场面,写出了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憎恨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以至于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
    “抱”“掐”“摁”“倒”“握”“衔”“扣”等动词定格了志愿军战士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悲壮场面,体现了他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2、注重人物描写,特别是对人物动作的细腻刻画,使读者如见其人。
    时间:在汉江南岸阻击敌人的日子里地点:汉江南岸的一个村 主要人物:马玉祥事件:马玉祥火中救小孩起因:敌机袭击,扔燃烧弹结果:救出小孩
    在此事例中,作者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出了志愿军战士的可爱之处,试简要分析。
    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外貌描写,简单勾勒了青年战士马玉祥的外貌,把他比作“一株红高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淳朴可爱的特征。
    “有几间房子着了火,火又盛,烟又大……”“屋门口的火苗呼呼的,已经进不去人,门窗的纸已经烧着。”“满屋子灰洞洞的烟……”“火更大了,屋子里的家具什物也烧着了。”
    环境描写,写出了当时火势凶猛、生死攸关的危险环境,更能突出志愿军战士马玉祥舍己救人的无私精神。
    “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语言描写,写出了他对朝鲜人民的同情和爱,这是他救朝鲜儿童的思想基础
    动作描写,写出了他一心抢救朝鲜群众,不顾个人安危的优秀品质。
    “我就踹开门,扑了进去……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上着了火没有,我也不管它了,只是在地上乱摸。先摸着一个大人,拉了拉没拉动;又向大人的身后摸,才摸着小孩的腿,我就一把抓着抱起来,跳出门去……赶忙跳出门外,扑灭身上的火苗,抱起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
    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爱,这是国际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为了突出战士们崇高的精神品质,作者对叙事语言的表达做了精心的安排,请阅读10-11段,体会这两段叙事语言的特点。
    直述和引述相结合。以作者的话直接叙述的内容,如:写马玉祥外貌、年龄、籍贯、调到步兵连的原因,以及敌机打机关炮扔燃烧弹,马玉祥走到燃烧的房屋门前等情况,同时也有引用马玉祥谈话的内容。作者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引用马玉祥的话,进一步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也便于展示志愿军战士高尚的内心世界。
    明确:直接叙述有利于集中笔墨发展情节;引用被采访人的话则有利于真切展现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并增加文字的可信度。二者穿插使用,使得叙述错落变化,既典型又生动。
    这一段三问三答,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战士们在朝鲜_______,是为祖国的人民争取_______。
    战士们的责任是____________,更是______________。
    援朝别无所求,最大的回报莫过于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三个事例的叙述顺序是否能够调换?为什么?
    不能。文章三个事例有其内在来的联系。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击侵略者是最重大的任务,松骨峰战斗是其具体表现,所以放在首位来写,给了读者一个英雄的群体形象;马玉祥救朝鲜小孩表现了国际主义精神,是战争的另一侧面“援朝”的体现,给了读者一个英雄的个体形象;而“保家卫国”则通过与战士的谈话来展现,揭示了志愿军战士广阔的胸怀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产生前两个事例的思想基础和根本原因。三个事例将群体与个体结合,从不同角度揭示“最可爱”的内涵,全面展示了志愿军的风貌。
    作者在文中用三个典型的事例说明了哪些“本质的东西”你能否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将这四个方面的品质与三个事例联系起来。
    这便是“可爱”的战士们!
    本文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不仅在事实的记叙中饱含感情,有些段落更集中运用了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使人读后产生强烈的共鸣。试着找出这样的段落,并从人称、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体会其抒情效果。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请你谈一谈,读完这篇课文,走进这段历史,你得到了哪些感悟,学会了哪些道理。

    相关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谁是最可爱的人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谁是最可爱的人示范课ppt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名片,文体知识,读读写写,多音字,形近字,忧愁恐惧的样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谁是最可爱的人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谁是最可爱的人评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宽敞明亮,奋勇直前不顾生命,◎松骨峰战斗,◎马玉祥救朝鲜儿童,◎与吃雪战士的谈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谁是最可爱的人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谁是最可爱的人背景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课内精读,归纳总结结构图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