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优秀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优秀学案设计,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炎黄联盟,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了解炎帝联盟的形成。
2、掌握黄帝、炎帝的发明,了解炎帝、黄帝对中国文明的贡献。
3、理解掌握禅让的含义,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
4、认识到我们祖先对人类文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炎黄部落联盟,炎帝和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
学习难点:禅让制的实质,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一、炎黄联盟
1.背景
(1)时代特征: 年前,中国进入 时期。
(2)主要部落: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 、黄帝、蚩尤等部落。
(3)走向联盟: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合并,进而结成部落联盟,并推出部落联盟首领。
2.过程
(1)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在 展开大战,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2)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在 激战,黄帝部落打败蚩尤, 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3.影响: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 ,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 ,海内外的华人也以“ ”自称。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传说中的炎帝
(1)活动区域:主要活动于陕西 流域。
(2)发明
①农业: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 和蔬菜。
②手工业:制作 ,发明纺织,会煮盐。
③商业:教人们 。
④科技:制作乐器 ,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传说中的黄帝(名轩辕)
(1)黄帝的发明: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 ,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
(2)黄帝时期其他人的发明: 创造文字, 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 会缫丝,擅长纺织。
三、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
(1)背景: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的 、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2)含义: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 之人的方法。
(3)概况:
= 1 \* GB3 ①尧年老时,推举品行高尚的 做他的继承人。
= 2 \* GB3 ②舜在位时,舜年老时让位于解除水患的 。
2.大禹治水
(1)过程:禹采用疏导 的方法,开凿河流疏导洪水入海。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消除水患。
(2)尊称:禹因治水有功被民众尊称为“ ”。
远古时期的战争促进了部落联盟的形成,传说不能等同于历史,但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只有经过同一时期或更早的考古发现证实的,才是历史事实。
考古资料证实者为史实,未证实者为传说。史实是真实可靠的,而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都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极有价值的内容。
炎黄联盟后,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华夏族,华夏族的形成是一个不断融合发展壮大的过程,龙的形象充分反映了这一过程,汉朝以后称为汉族。
禅让制实质是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探究一:阅读材料,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形成有什么特点?
材料: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引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探究二:问题:远古传说和真实历史之间是什么关系?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发明创造。你认为有关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炎帝与黄帝真的能有这么多的发明创造吗?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说法呢?
探究三:问题:材料歌颂的是哪位历史人物?他采用了什么方法使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他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品质?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1. 史料的分类
(1)实物史料: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
(2)文献史料:史书、传记、文献等;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①口传史料(如远古时期神话传说):有一定的史料价值;②口述史料: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2. 史料的来源:出土文物、文化遗址、档案资料、各类史书、博物馆、历史课本、图书馆、社会调查、网络、影视作品等。
1.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在这一汇集和逐步融合的过程中,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炎帝和黄帝B.仓颉和嫘祖C.尧和舜D.大禹和商汤
2.“黄帝令伶伦作律”所蕴含的历史信息与下列文物相符的是( )
A. B.
C. D.
3.“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出自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这反映出,中华文明根植于( )
A.神话传说 B.海洋文明 C.农耕文明 D.游牧文明
4.考古学的成就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材料,下列考古重大发现中能够证明中华有五千年文明的遗址是:( )
A.河南安阳的殷墟王陵 B.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C.山西临汾的晋侯墓地 D.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
5.尧舜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条件和方式是( )
A.贤德高尚、世袭制 B.发明创造、禅让制
C.战争征服、分封制 D.贤德高尚、禅让制
6.“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这是宋楚瑜拜谒何处时的祭文( )
A.炎帝陵 B.黄帝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
7.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5800年前后,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最终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格局。这突出反映了中华文明( )
A.兼收并蓄 B.多元一体 C.一脉相承 D.丰富多彩
8.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中华一脉,万姓同根,源于伏羲,根在淮阳”,太昊陵被称为“天下第一陵,太昊伏羲祭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昊陵公祭“人文始祖”太昊伏羲大典
材料二 西周初年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姓,如宋、郑、吴、秦等。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这四郭便成了姓氏。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又如汉代巫、卜、匠、陶诸姓皆为职业名称。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有慕容、宇文、呼延等。明朝隆武帝把国姓“朱”赐给了郑成功,闽台百姓称郑成功为“国姓爷”。汉文帝名刘恒,恒氏因避君主名讳而改为常氏。
——摘编自陆静梅《中西方姓氏来源杂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将太昊陵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姓氏来源。
(3)结合所学知识,再列举一种姓氏及其来源。
【课前预习】
一、1.(1)五六千 部落联盟(2)炎帝
2.(1)阪泉(2)涿鹿 黄帝
3.华夏族;人文初祖;炎黄子孙
二、1.(1)渭河(2)五谷;陶器;交换物品;琴瑟
2.(1)船只(2)仓颉;伶伦;嫘祖
三、1.(1)尧(2)贤德
2.(1)舜;禹;(2)大禹
【课中探究】
探究一①从食物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主要靠采集、渔猎;而河姆渡人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种植水稻,发展原始农业,会挖掘水井,饮水更方便。
②从居住条件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住在天然的洞穴里;而河姆渡人已会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能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房屋的结构和样式。
③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时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河姆渡人则使用磨制石器,并用耒耜耕地,而且会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
探究一、【参考答案】华夏民族,并不是由一个民族演化而来。自远古时代,各族杂居融合,相互往来,去除了各自差异,留存了共同之处,逐渐演化形成一个民族,也就是后人所谓的华夏。可见,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是众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形成,是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因此我们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探究二、【参考答案】考古学者在辽宁、河南、陕西、山西等地发掘出距今 8000—6000 年的彩陶罐、彩陶盆、骨笛等。这些发现,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在没有可考文字的时代,考古发现是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事实与传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传说中被考古资料证明的部分是可信的;没有被证明的就是暂时不可信的内容。
探究三、 【参考答案】人物:大禹
方法:疏导
品质:创新、无私奉献、坚持不懈,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启示:要有创新意识,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等。
【素养评价】
1.【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炎帝与黄帝部落联合战败了蚩尤部落,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的首领,这一部落联盟后来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A项正确;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炎帝和黄帝,与仓颉、嫘祖、尧、舜、禹、汤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2.【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相传在黄帝时期,伶伦制作音律,考古学家于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距今约八千年),发现了16只完整的骨笛,说明了在黄帝所处的年代确实开始出现可以吹奏音律的乐器,B项正确;猪纹陶钵是容器,排除A项;商代铜爵是中国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酒礼器,排除C项;铁臿是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部件,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C
【详解】播种五谷、养蚕缫丝都属于农耕文明,中华文明诞生在大河流域,是典型的农耕文明,C项正确;中华文明属于农耕文明,而非神话传说、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排除ABD项。故选C项。
4.【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距今约5000年左右,能够证明中华有五千年文明,D项正确;河南安阳的殷墟王陵属于商朝都城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夏文化遗存,山西临汾的晋侯墓地是西周时期的遗址,均与材料“证明中华有五千年文明的遗址”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5.【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传说中的尧、舜、禹就是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部落或部落联盟首领一般采用民主的方法推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选举贤能有德者担任。这种民主选举首领的方式称为禅让制,D项正确;尧舜禹采用民主的方法当选部落首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选举贤能有德者担任。这种民主选举首领的方式称为禅让制,排除AC项;发明创造不是选拔部落首领的依据,排除B项。故选D项。
6.【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造车指南”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黄帝的贡献。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发明指南车。因此,材料是宋楚瑜拜谒黄帝陵的祭文,B项正确;炎帝没有发明指南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秦始皇的贡献,排除C项;孙中山的贡献是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B
【详解】依据材料“在距今5800年前后,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说明中华文明呈现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最终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格局”说明中华文化又具有一体性特点,B项正确;兼收并蓄 、 一脉相承 、丰富多彩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CD项错误,故选B项。
8.【答案】(1)有助于探究中华姓氏文化的根源和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分封制的实行;居住地名称;古代官职;古代职业;民族交融;中央政府赐姓;避讳制度。
(3)如来自图腾崇拜,有熊氏后代以熊为姓;以始祖排行顺序为姓,如伯、孟、仲、叔、季等;以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序号为姓,如丁、辛、辰、午、申等,原是天干地支的专用名词,后来演变为姓氏。
【详解】(1)根据“中华一脉,万姓同根,源于伏羲,根在淮阳”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将太昊陵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探究中华姓氏文化的根源和发展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根据“西周初年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姓”、“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这四郭便成了姓氏。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有慕容、宇文、呼延等”、“汉文帝名刘恒,恒氏因避君主名讳而改为常氏”等信息可知,我国姓氏的来源包括分封制的实行;居住地名称;古代官职;古代职业;民族交融;中央政府赐姓;避讳制度等。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来自图腾崇拜,有熊氏后代以熊为姓;以始祖排行顺序为姓,如伯、孟、仲、叔、季等;以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序号为姓,如丁、辛、辰、午、申等,原是天干地支的专用名词,后来演变为姓氏。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精品学案及答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原始农业的发展,河姆渡人的生活,半坡居民的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精品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北京人, 山顶洞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百家争鸣优质导学案,文件包含第8课百家争鸣导学案解析版docx、第8课百家争鸣导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