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471027/0-171007389655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471027/0-17100738966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471027/0-171007389665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471027/0-17100738966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471027/0-17100738966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471027/0-1710073896703/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471027/0-171007389671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471027/0-17100738967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优秀备课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优秀备课教学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6岁继位的他面临了怎样的困境? 他又是如何治理这个庞大帝国的?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年—前84年)汉朝的第7位皇帝, 4岁时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
右键打开超链接播放视频
了解汉武帝盐铁专卖、北击匈奴等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及影响。理解国家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和民族安危的意识。(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2022课标】通过了解汉武帝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了解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措施及影响;了解大一统的含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了解“推恩令”措施及影响。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问题探究5】对比西汉与秦朝的疆域图,看看有什么变化?
【问题探究2】汉武帝在诸子百家中选择了儒家思想的原因?【问题探究3】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思想方面的措施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问题探究4】面对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统治者是如何解决的?
04 军事篇·大破匈奴保边疆
【问题探究1】:推恩令的“恩”体现在哪里?
“大一统”不是地域上的“大统一”,是指中央加强对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大一统与大统一的区别:“大一统”所涵盖的范围比“大统一”要广得多。“大一统”不仅是地域上的统一,更是思想、文化、经济的统一。而“大统一”就仅仅是地域上的统一了。
自主阅读课本,找出汉武帝即位后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面临什么具体问题?
一、政治篇·推恩令削弱诸侯
【问题探究1】:推恩令的恩体现在哪里?
观看视频,了解推恩令实施的背景、内容及作用,并思考以下问题。
1.“推恩令”——背景
阅读材料,思考汉高祖刘邦为了让汉室江山永固,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带来了什么影响?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政治篇·推恩令削弱诸侯
弊:被分封的诸侯王国势力发展,严重威胁中央政权的统治
刘邦共封了七个异姓王和九个同姓王他们在王国内可以: 任免官吏, 自征租赋, 自铸钱币, 自集军队。
材料一:……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 ——《史记·粱孝王世家》
材料二:“役财骄益,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 ” ——《史记·平准书》
①王国问题: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
②豪强势力:豪强地主与官府分庭抗礼
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出入拟与天子”“不听天子诏书”
铲除异姓王,封同姓王9个
诸侯国地盘占西汉统治地区的一半
平定
七国之乱
汉武帝采纳了谁的意见?
相关史事:刘邦建立西汉后,分封了一些诸侯王。随着经济的发展,诸侯王的势力也膨胀起来。汉景帝采纳大臣晁错的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吴、楚等七国举兵叛乱,对抗中央。景帝派大军平叛,经过三个月的战争,平定了七国之乱,并借机收回了诸侯王的军政权利,使中央对全国的统治得到加强。
阅读材料,思考: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解决诸侯威胁中央问题了吗?
推恩令前后诸侯领地变化
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加强中央集权。
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后果,由皇帝制定封号。
古之贵者不乘牛车,汉武帝推恩之末,诸侯寡弱,贫者至乘牛车。
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削弱矣 。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2.“推恩令”——实施
没有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王国问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加强了中央王朝的统治。
“推恩令” 妙在哪里?作用何在?
“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
汉武帝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
你送來的贺礼太薄,对朕不敬,削你的爵位!
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作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二、思想篇·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观看视频,了解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史实,并思考以下问题。
材料:汉初百家之学,除名、墨未见代表思想的人物以外,各家还有相对的势力,尤其是道、法、阴阳、纵横家言,尚相对的显于汉廷与郡国之间。 ——《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
思想篇·罢黜百家尊儒术
诸子百家思想活跃对统治不利。
假如你是皇帝,你会选择哪一家的学说来治国?理由?
材料二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修学……。 ——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十四》
材料一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
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罢黜百家:“贬低并排斥”其他学派,但不是“禁绝”
【问题探究2】汉武帝在诸子百家中选择了儒家思想的原因?
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所宣扬的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思想巩固了汉王朝的统一,迎合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董仲舒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尊崇儒术,推行儒学教育
控制思想、巩固政权、加强中央集权
对思想文化进行粗暴的破坏
【问题探究3】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思想方面的措施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三、经济篇·盐铁铸币归中央
观看视频,了解汉武帝盐铁专营制度,并思考他又为何收回铸币权?
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吴王擅鄣海泽,邓通专西山。山东奸猾咸聚吴国,秦、雍、汉、蜀因邓氏。吴、邓钱布天下。 译文:文帝时,人们可以随便铸钱、冶铁、煮盐。吴王刘濞垄断了煮盐业,邓通垄断了铸钱业,山东奸猾之徒齐聚刘濞帐中,秦、雍、汉、蜀贪鄙之辈依附邓通麾下。刘濞、邓通的钱遍布天下。
西汉初年,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里,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在经济上面临哪些问题?
经济篇·盐铁铸币归中央
①铸币权收归中央,铸五铢钱
②设盐官,盐铁官营、专卖
③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全国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汉武帝时开始铸造的一种标准铜币,重量为五铢,故得名。历代继续沿用五铢钱,从汉武帝直到唐高祖,五铢钱流行了七百多年。
“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史记·货殖列传》
①如果农民弃农经商,会阻碍农业发展,影响社会稳定。②统治者采取了重农抑商政策,保护农业,压制工商业的发展。
这种情况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政府又是如何应对的?
四、军事篇·大破匈奴保边疆
观看视频,了解汉武帝是如何征服匈奴的,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即背景):匈奴统一,南下犯边,袭扰大汉
结合课本P60思考,材料反映当时西汉还面临什么问题?
材料1:匈奴连岁入边,烽火逼于长安……杀掠人口,动以万计。 ——《史记·匈奴列传》
军事篇·大破匈奴保边疆
结合下列材料思考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边疆之困的?其结果如何?
公元前138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
公元前127年卫青第一次北击匈奴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第二次北击匈奴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第三次北击匈奴
《史记》记载:天子为治第,令 骠(pià)骑(qí)视之,对曰: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影响:漠北战役后,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经过“文景之治”, 西汉强盛起来;汉武帝时期组建强大骑兵,开始反击匈奴。
卫青、霍去病与匈奴进行三次大战,匈奴受创转移漠北和西北部。
卫青、霍去病的故事可以给我们什么启迪?一个人要具备怎样的精神才能建功立业?
我们应该树立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的志向;一个人要建功立业须有刚毅顽强、百折不挠、奋发上进、公而忘私的精神。
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汉王朝的影响力远达边远地区,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的版图得以拓展。
汉武帝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创立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推恩令”刺史制度巩固大一统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
铸造五铢钱,盐铁专卖,平抑物价
卫青霍去病三次反击匈奴(漠北战役)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巩固了大一统,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汉武帝与秦始皇相比较,你认为汉武帝是一位怎样的帝王?
功: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政治上,他颁布“推恩令”,解决诸侯国问题,加强中央权威。经济上,他实行盐铁专卖,统一铸造五铢钱,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思想文化方面,他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儒家思想从此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长安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军事上,他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过:汉武帝好大喜功,连年征战,耗得国库空虚;但他面对自己造成的危局,深刻反省。颁发《轮台罪己诏》以检讨承认过失,并且停止征伐,实行休养生息的宽民政策。
①实施推恩令(主父偃)②借口削爵夺地除国③建立刺史制度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董仲舒)
①统一铸造五铢钱②盐铁官营、专卖③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漠北战役)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2023年湖南张家界)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推恩令”的实行( )A.增强了地方的权力 B.开创了地方行政基本模式C.明确了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D.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2023年江苏苏州)从汉武帝建元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儒家经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专攻经学的博士弟子由武帝时的五十人,逐步递增,成帝时增加到三千人。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文景之治”政治清明 B.察举制度逐步确立 C.“推恩”诸侯加强控制 D.儒家经学成为官学3.(2022年黑龙江大庆)为了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统一文字 B.实行盐铁专卖 C.颁布“推恩令 ” D.兴办太学
4.(2022年重庆B卷)汉武帝时,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剌史,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汉武帝此举是为了A.分化王国力量 B.提升儒学地位 C.监察地方势力 D.拓展统治范围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在秦汉时期,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课内容课件ppt,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汉武帝档案,诸侯王,中央政府,推恩令示意图,妙在何处,实分其国,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整顿财政,北击匈奴开疆拓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课内容ppt课件,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