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161,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据图判断,冰川的消退方向是, 龙巴萨巴湖容易溃决的季节是, 图中属于变质岩的是, 该地表岩石最易形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龙巴萨巴湖位于喜马拉雅山中部北坡,是典型的湖——冰接触型冰碛湖。近几十年来,龙巴萨巴湖出现了冰退湖进现象,发生溃决洪水的概率增大。下图为龙巴萨巴湖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据图判断,冰川的消退方向是( )
A. 东北B. 东南C. 西北D. 西南
2. 龙巴萨巴湖容易溃决的季节是(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答案】1. B 2. B
【解析】
【1题详解】
龙巴萨巴湖冰退湖进,据图中不同年份冰湖边界可判断,新增的湖泊面积位于原湖泊的东南方向,所以判断冰川消退方向为东南,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冰川融水量受气温影响大,在气温最高的夏季由于冰川融水量达到一年中的最大,所以夏季时龙巴萨巴湖容易溃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龙巴萨湖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前期随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补给增加,湖泊面积增大;后期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最新小初高试卷,家威鑫 MXSJ663 免费下载 因冰川不断消退,总量减少,补给量减少,再加上气温升高,蒸发增强,因此湖泊的面积又趋于减小。
意大利被称为“大理石王国”,该国大理石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分布广泛,开采历史悠久。大理石开采主要有露采和洞采(循着矿脉挖洞追踪开采)两种方式。下图为意大利岩石分布及大理石开采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属于变质岩的是( )
A. 石灰岩B. 大理岩C. 花岗岩D. 沉积物
4. 该地表岩石最易形成( )
A. 雅丹地貌B. 丹霞地貌C. 火山地貌D. 喀斯特地貌
5. 图中关于两种开采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
A. 露采受恶劣天气影响大B. 露采对地表植被破坏少
C. 洞采技术要求低D. 洞采事故少更安全
【答案】3. B 4. D 5. A
【解析】
【3题详解】
按岩石成因分类: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B正确,AC错误;沉积物不是岩石,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读图可知当地岩石多为可溶性岩石石灰岩,易受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D正确;雅丹地貌、丹霞地貌、火山地貌的形成与流水溶蚀作用关系不大,且对应的主要岩石未必是石灰岩,ABC错误。故选D。
5题详解】
露采在地面上,受外界环境影响大,易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对地表植被破坏多,但是开采技术要求低,在地面施工,事故少较安全。洞采要循着矿脉,地下施工,因而不易受到恶劣气候的影响,对地表植被破坏少,对开采技术要求高,在地下施工,易发生事故,安全性较差。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古地中海地区经长期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中海沿岸地处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相对活跃,岩浆活动强烈,岩浆活动时,石灰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成为大理岩;由于地壳运动活跃,板块挤压使地层隆起抬升至高处,上覆在大理岩之上的岩层受外力侵蚀,大理岩接近或出露地表,因此地中海沿岸地区形成丰富大理石矿藏。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 年—2020年)》强调积极引导制造业向新城地区集聚,同时交通通达度、市场竞租、集聚经济等因素均对制造业外溢具有加速影响。下图为北京市分圈层功能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公共服务功能向北京内环集聚的主要原因有( )
A. 生态环境优B. 竞租能力强C. 规模效益好D. 人口密度大
7. 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在四环到六环的主导因素是( )
A. 人才成本B. 基础设施C. 产业联系D. 市场因素
8. 下列有关北京市功能结构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服务功能内环集聚B. 制造产业梯序外溢
C. 居住功能圈层分异D. 文创产业圈层外溢
【答案】6. D 7. C 8. D
【解析】
【6题详解】
内环区人口密度大,对公共服务设施需求高,导致公共服务功能向北京内环集聚,D正确;内环区人口密集,建筑物稠密,生态环境并不优越,A错误;公共服务功能竞租能力弱,B错误;公共服务功能向北京内环集聚与规模效益无关,C错误。故选D。
【7题详解】
高技术制造业与集聚在四环的生产性服务业和集聚六环外的制造业存在着产业方面的联系,为了产业联系的便利,导致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在四环到六环,C正确;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对人才成本影响不大,A错误;高技术制造业利润较高,共用基础设施节省生产成本不是主要的考虑因素,B错误;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对市场影响作用小,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北京公共服务功能、生活服务功能、生产性服务业在四环内占比始终处于高位,其各年份占比中位数均超过50% ,同时3类服务型功能类数量由四环内至六环外逐圈层递减,总体表现出中心高度集中化特征,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制造业在北京四环内、四至六环之间、六环外3个圈层中高低值范围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制造业梯序外溢特征,由内圈层至外圈层演化数量依次递增,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北京居住功能演化在四环、四至六环、六环外的占比中位数分别约为33%,49% ,15%。四至六环区域成为吸纳核心区、人口疏解的住房建设聚集区。六环外相较于四环与四至六环区域,其演化强度较弱,演化集中在轨道交通站点沿线以及远郊区的中心街道,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文创产业内环占比大,并未出现外溢,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
喀什高台民居位于喀什噶尔老城东南端黄土高崖上阔孜其亚贝希巷内,高崖离地面30多米,三面临吐曼河,占地面积约120亩,民居均为本地维吾尔族。家族内每诞生男丁,就在祖辈的房屋上加盖一层楼,在当地也称为团结楼,居民在屋内墙壁上拕大小不同的壁龛,壁龛四周有维吾尔传统的石膏花边图案。当地人的街巷铺砖方式有六角形和长方形两种,当地街巷布局错综复杂,外地游客前往当地旅游时需要留意脚下的铺砖图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盖楼建屋向高处任意扩建住房楼层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增加多B. 夏季气候炎热
C. 当地风俗习惯D. 节省公共空间
10. 居民在墙壁上挖大小不同的壁龛的功能是( )
A. 增加美观B. 通风散热C. 储物空间D. 宗教信仰
11. 街巷内使用不同的铺砖方式是为了( )
A. 指示方向B. 分隔空间C. 稳定坡面D. 增加摩擦
【答案】9. C 10. C 11. A
【解析】
【9题详解】
受到当地民俗的影响居民喜聚居,几代人住在一起,当地地方风俗习惯影响了居民房屋修建的方式,在家族中诞生男丁时会向上扩建高楼,为主要原因,C正确;只有诞生男丁才会加盖一层楼,不是增加其他人口才会建高,与人口增加多无关,A错误;据题干信息无法得出建高与气候有关,B错误向上建高楼确实防止对公共空间的占用,但不为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壁龛四周有维吾尔族的石膏花边图案,不同图案纹饰具有象征寓意,因此可以认为这些图案和纹饰起到了增加美观的作用而不是壁龛,A错误;挖壁龛后并没有改变房屋内的热力环流,对通风散热没有帮助,B错误;挖壁龛会创造很多额外的空间,可以用来储物,C正确;材料中没有证据表明挖壁龛和宗教活动有关,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当地街巷布局错综复杂,外地游客前往当地旅游时需要注意脚下铺砖图案,可以帮助外地游客找到方向,A 正确;铺砖是横铺在地上的,铺砖方式的不同不会影响街巷内的空间分配,B错误;不同铺砖方式的目的不是为了稳定坡面,C错误;不同的铺砖方式单位面积内放人的砖块数量一致,地表粗糙程度一致,D错误。故选A。
【点睛】干旱地区水源是限制性因素,聚落的选址水源是考虑的主要因素。
二、非选择题: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毛乌素沙地作为我国北方四大沙地之一,固定、半固定和流动沙地镶嵌分布,流动和半固定沙地植被较少,固定沙地植被覆盖度较高且通常伴有生物土壤结皮的发育。该区以低矮的沙生植被为主,油蒿是最主要的建群种,根系主要分布于0~100cm土层。
材料二:为研究三种固定程度沙地的土壤水分状况,某团队以毛乌素沙地腹地为研究区(图甲),于2021年生长季(4—10月)对毛乌素沙地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地0~100cm深土壤水分进行了观测并得出记录数据(图丙)。结合研究区降水量逐月变化图(图乙),该研究发现不同固定程度沙地0~30cm深和30~60cm深土壤水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1)指出固定沙地10cm深度生长季土壤含水量的时间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
(2)不同固定程度沙地土壤水分差异显著,植被覆盖度是主要影响因素,请指出差异并分析原因。
(3)除植被因素外,指出其他影响不同固定程度沙地土壤水分含量的因素并分析原因。
【答案】12. 变化规律:固定沙地10cm深度土壤水分表现出与降雨相似的季节变化特征。原因:4—6月降水少,气温回升,植被复苏,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所消耗的水分远高于降雨的补充,土壤水分下降;7—9月降雨增多,土壤水分得到补给,土壤水分含量在9月达到最高值;9月以后降雨减少,土壤水分输入量不足以满足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的消耗,土壤水分含量下降。
13. 差异:固定沙地10 ~ 30cm深土壤水分状况好于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30 ~ 100cm深土壤水分状况半固定和流动沙地好于固定沙地。原因:固定沙地植被覆盖度高,植物遮阴效果好,表层土壤蒸发减弱,表层土壤水分含量高;固定沙地植被覆盖度高,减弱风速,减小蒸发,表层土壤水分含量高;固定沙地植被覆盖度高,生物土壤结皮发育,表层土壤持水能力高,深层土壤水分入渗量低;固定沙地植被覆盖度高,深层土壤根系耗水量大,深层土壤水分含量低。
14. 因素:土壤质地(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土壤粒径大于固定沙地)。原因:降雨时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土壤粒径大,下渗到土壤深层的水分多;降雨后表层土壤水分被迅速蒸发并形成干沙层,切断了下层土壤水分蒸发的通道,深层土壤水分含量得以保持。
【解析】
【分析】本题以毛乌素沙地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地0~100cm深土壤水分进行了观测并得出记录数据图表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土壤水分的影响因素、植被覆盖度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差异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很高要求。
【小问1详解】
土壤水分的收入主要来自地表水的下渗,沙地处径流相对较少,主要考虑地表降雨,而水分支出主要考虑植物吸收和土壤蒸发。据图示信息可知固定沙地10cm深度生长季土壤含水量表现出与降雨相似的季节变化特征;理由是在4—6月降水少,而春季夏初时气温回升快,植被复苏,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所消耗的水分远高于降雨的补充,所以土壤水分下降;7—9月当地受夏季风影响较大,降雨开始增多,土壤水分得到补给,土壤水分含量在9月达到最高值;9月以后降雨减少,降雨对土壤补给开始减少,土壤水分输入量不足以满足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的消耗,土壤水分含量下降。
【小问2详解】
固定沙地植被覆盖度较高且通常伴有生物土壤结皮的发育,而植被的根系主要集中在10 ~ 30cm范围内,这一范围由于植被的作用,导致水分条件相对较好,流动和半固定沙地植被较少,地表水下渗量大,在10 ~ 30cm范围内水分较少,在较深层反而水分含量高,所以造成固定沙地10 ~ 30cm深土壤水分状况好于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30 ~ 100cm深土壤水分状况半固定和流动沙地好于固定沙地。原因是固定沙地植被覆盖度高,植物遮阴效果好,表层土壤蒸发减弱,表层土壤水分含量高;由于固定沙地具有较高的植被覆盖度,覆盖在地表的植被有助于减弱风速,减小蒸发,使得表层土壤水分含量高;固定沙地植被覆盖度高,生物土壤结皮发育,与沙地相比,其表层土壤持水能力高,但是由于土层密度增大,深层土壤水分入渗量低;由于固定沙地植被覆盖度高,生物量大,深层土壤根系吸收水分多,耗水量大,深层土壤水分含量低。
【小问3详解】
影响土壤水分的因素不止有植被因素,还有土壤质地因素。土壤粒径越大则透水效果更好,水分下渗越快,表层土壤水分越少,深层土壤水分越多,所以还有土壤质地因素也会有影响。原因是降雨时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土壤粒径大,缝隙大,下渗效果更好,下渗到土壤深层的水分多;降雨后表层土壤水分被迅速蒸发并形成干沙层,切断了下层土壤水分蒸发的通道,深层土壤水分蒸发减少,深层土壤水分含量得以保持。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作为以“鸡蛋”产业链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德青源是国际最大规模的蛋品生产企业,在国内已经布局33个国际标准的生态农场,蛋鸡规模达1亿只,并成功供应香港11年。目前,德青源鸡蛋已经占据了北京品牌鸡蛋市场71%的份额;尽管价格是美国鸡蛋的一倍,却在进入香港市场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击败了来自美国、日本的强劲对手,抢占到12%的市场。下图是该企业某农场生产流程示意图。
材料二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消费需求,公司正在探索一种新的养殖模式,称之为“云养殖”,“云养殖”是一种将传统农业养殖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养殖模式。下图是该企业云养殖模式示意图。
材料三金鸡扶贫项目是国务院扶贫办向全国重点推广的产业扶贫工程。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青源),以蛋鸡产业为抓手,在国家扶贫政策、资金的支持下,通过市场化运作,于2015年发起实施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扶贫开发项目。金鸡扶贫项目实施八年以来,已在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6个贫困县落地。金鸡项目满产后,年产销鸡蛋达120亿枚,产值近百亿,可稳定带动近30万人减贫脱贫,同时也方便全国的消费者能就近吃到最安全、新鲜、高品质的鸡蛋。
(1)分析德青源鸡蛋产品能够抢占香港市场的原因。
(2)指出在金鸡扶贫项目中德青源公司承担的角色和提供的服务。
(3)简述金鸡扶贫项目对当地发展产生意义。
(4)推测当地农民在全产业链中可以发展的产业。
【答案】(1)鸡蛋产量大,供应量稳定,可以满足香港市场需求;蛋鸡品种优良,有机玉米做饲料,鸡蛋口感好,营养丰富,品质好;市场距离近,运输效率高,鸡蛋新鲜度高;宣传到位,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大。
(2)角色:德青源公司通过租赁土地取得农场的经营权。提供的服务:向农场派遣技术管理人员;提供优质鸡苗和饲料;输出养殖技术和产品标准;提供疫病防疫系统;负责所有后端鸡蛋的加工销售。
(3)带动精准帮扶,将贫困县打造成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德青源全产业链运营,带动贫困地区的现代农业产业升级,推动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食品安全,推动农村和城市的消费升级;创造就业机会,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脱贫增收;实现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有效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4)饲料种植、饲料加工、蛋鸡养殖、蛋品加工、包装制品、物流运输、有机肥加工。
【解析】
【分析】本题以德青源企业某农场生产流程示意图与该企业云养殖模式示意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在国内已经布局33个国际标准的生态农场,德青源蛋鸡规模达1亿只,并成功供应香港11年,说明其鸡蛋产量大,供应量稳定,可以满足香港市场需求;德青源是国际最大规模的蛋品生产企业,说明蛋鸡品种优良,有机玉米做饲料,鸡蛋口感好,营养丰富,品质好;相比美国、日本,大陆距香港距离近,市场距离近,运输效率高,鸡蛋新鲜度高;宣传到位,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大。
【小问2详解】
由材料可知,金鸡扶贫项目是以蛋鸡产业为抓手,在国家扶贫政策、资金的支持下,通过市场化运作,于2015年发起实施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扶贫开发项目。在金鸡扶贫项目中德青源公司承担的角色是通过租赁土地取得农场的经营权。德青源公司生产技术成熟,故可以提供的服务有向农场派遣技术管理人员;提供优质鸡苗和饲料,保障蛋鸡养殖业的发展;输出养殖技术和产品标准;提供疫病防疫系统,保障鸡蛋的品质;负责所有后端鸡蛋的加工销售,增加地区经济收入。
【小问3详解】
由材料可知,金鸡扶贫项目实施八年以来,已在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6个贫困县落地,带动精准帮扶,将贫困县打造成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带动县域经济发展;金鸡项目满产后,年产销鸡蛋达120亿枚,产值近百亿,德青源全产业链运营,带动贫困地区的现代农业产业升级,推动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便全国的消费者能就近吃到最安全、新鲜、高品质的鸡蛋,带动食品安全,推动农村和城市的消费升级;可稳定带动近30万人减贫脱贫,创造就业机会,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脱贫增收;实现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有效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小问4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地农民利用当地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在全产业链中可以发展的产业饲料种植、饲料加工、蛋鸡养殖、蛋品加工、包装制品、物流运输、有机肥加工。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乡村绅士化是指移民从城市迁入乡村地区,通过对一定的经济资本的利用,来达到对乡村的自然环境与独特的生活方式及文化氛围的体验与消费的过程。乡村绅士化过程造成了乡村物质景观的剧烈变化。北京囊(cuàn)底下村集中了保持完好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淳朴的农村社区生活方式,整个村落传递出来的浓厚乡土性氛围,吸引了城市中产阶层的大量涌入,并造成了村庄土地利用类型、村民文化身份以及经济类型的绅士化,新型公共空间涌现,关帝庙、水井周围等传统公共生活空间变成了旅游景点,其原本的社会功能逐渐退化。下图为囊(cuàn)底下村新型公共空间示意图。
说明乡村绅士化导致爨(cuàn)底下村乡土性缺失的表现并指出维护村落乡土性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表现:乡村传统公共空间被逐渐替代,空间被压缩;村子的原本风貌改变,使得乡村失去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乡村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改变,失去村落中原本的乡土氛围。
措施: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游客的接待能力;加大对环境的治理力度;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和教育;重视对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囊底下村新型公共空间示意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地域文化演变、地域文化的保护措施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详解】据题干信息“关帝庙、水井周围等传统公共生活空间变成了旅游景点,其原本的社会功能逐渐退化”可知,乡村传统公共空间被逐渐替代,空间被压缩;城市中产阶层的大量涌入,并造成了村庄土地利用类型、村民文化身份以及经济类型的绅士化,说明村子的原本风貌改变,使得乡村失去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乡村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改变,失去村落中原本的乡土氛围。措施应该从坚持物质与文化传统,同时注重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两方面分析:首先应重视对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包括对精神文明的保护;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游客的接待能力,力争创造旅游业品牌;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和教育,加大对环境的治理力度。
15.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东侧与山西隔黄河相望,气候类型为暖温带半干旱向半湿润气候过渡区,年均降水量不足400mm,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加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榆林市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下图为榆林生态环境示意图。
说明榆林南北地区采取生态防治措施的差异并简述其对改善榆林土地生态带来的有利影响。
【答案】差异:榆林北部是风沙草滩区,南部是黄土高原,南北地理环境不同;北部地区土地沙化严重,应采取治沙措施;南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采取治土措施。
有利影响:采取防治措施后榆林植被恢复,植被覆盖率增加;榆林北部的沙化程度减小,南部的水土流失程度减弱;植被恢复后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提升土壤肥力。
【解析】
【分析】本题以榆林生态环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生态脆弱区防治措施及对生态的有利影响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读图可知榆林北部是风沙草滩区,南部是黄土高原,北部风沙草滩区气候更为干旱,主要的问题是土地沙化严重,应采取治沙措施;南部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应采取水土保持治土措施。无论是榆林北部或南部主要的治理措施都是恢复植被,这会使区域植被覆盖度增加,榆林北部的沙化程度减小,南部的水土流失程度减弱;植被恢复后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提升土壤肥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2月开学考试 地理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地理pdf、一诊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据图判断,冰川的消退方向是,龙巴萨巴湖容易溃决的季节是,图中属于变质岩的是,该地表岩石最易形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据图判断,冰川的消退方向是,龙巴萨巴湖容易溃决的季节是,图中属于变质岩的是,该地表岩石最易形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