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案
展开1.读准“鬻、誉、弗、夫”等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联系上下文、猜测、组词等方法,了解文言文大概意思。
3.探究楚人的思维过程,了解“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体会寓意。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言文大概意思,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探究楚人的思维过程,了解“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体会寓意。
教学准备:盾和矛的简笔画、教学课件、板贴、翻页笔。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激趣,初识“矛”“盾”
1.教师深情导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先贤圣哲的智慧闪烁着光芒,读文言文,增长智慧、给人启迪。
2.回顾已学文言文
出示学过的文言文的图片(《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铁杵成针》),根据图片猜测相应的文言文。
3.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矛”“盾”,提示书写要点
4.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厚重的中华文化引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根据图画猜文言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巧妙勾连旧知,自然导入新课。指导书写“矛”与“盾”时,借助“矛”“盾”的形状和功能,加深认识,突破学生书写时易忽视的要点。】
板块二:预学反馈,走近“矛”“盾”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语气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出示反馈预学单中统计出的学生认为难读的字,指导正音。
(3)指导联系上下文,根据注释理解“鬻、誉、弗、夫”的意思,借助字意再读,并了解多音字“夫”在句首的读音。
(4)带着对生字词的理解再读句子,读好语气。
2.读通句意,读好停顿,读出节奏
(1)聚焦学生预学单中的两个长句子。
句1: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句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学生自读感悟,对比句子的不同读法,结合句意选择合适停顿。
(3)指名朗读,说明理由。
(4)教师小结读好长句子的要点:结合句意进行停顿是读好文言文的好方法。更多免费资料请加微信:hlshtx01或hlshtx02或hlshtx03或hlshtx04
3.师生合作诵读课文更多免费资料请加微信:hlshtx01或hlshtx02或hlshtx03或hlshtx04
【设计意图:通读,意在扫清字词障碍;熟读,读好停顿和节奏,为下一阶段的理解做铺垫。字音、停顿等朗读的指导都是基于学生的预学单展开的。这样,既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难点,又可以有效地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学定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促学,体现教为学服务的意识。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生字放进句子中读,理解字意后再读,有利于学生识记。朗读停顿的划分其实也是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意,且通过比较两种不一样的停顿,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树立学生的语感自信。】
板块三:创设情境,夸耀“矛”“盾”更多免费资料请加微信:hlshtx01或hlshtx02或hlshtx03或hlshtx04
1.朗读楚人的话,感受“盾”坚“矛”利
(PPT出示楚人的话: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物不陷也。)
2.白话文夸耀“盾”坚“矛”利
(1)同桌之间练习朗读。
(2)指名用自己的话夸耀盾和矛。
(3)教师点拨、渗透组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理解文言文。
3.沉浸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1)学生进入情境,轮读楚人夸耀的语言。
(2)教师发问:楚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何如?何如?
(3)制造冷场,留白思考。
【设计意图:首先,创设情境,学生有滋有味地朗读楚人的话,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楚人对自己卖的盾和矛的极度夸赞,并在诵读中感受文言特有的节奏和韵味,培养学生文言的语感。接着继续营造情境,让学生用白话文继续夸耀,实则是引导学生自然地把文言语言转化成现代白话文,这是一种无痕的理解,自然的外化。学生叫卖得入情入境,把盾和矛夸得天花乱坠。同时,教师从学生的白话文叫卖中,捕捉住学生不自觉地运用了组词方法理解了“坚”和“利”等词语的意思,加以点拨,让这一方法植入学生心中。在教师的小结后继续让学生轮流读这两句夸耀的话,正当学生沉浸在对盾和矛的自吹自擂之时,教师突然发问:楚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瞬间,令“楚人”呆若木鸡,不知如何作答。在瞬间的冷场中留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板块四:借助导图,深思“矛”“盾”
1.走进楚人内心
(1)启思:楚人为何“弗能应也”?他心里会怎么想呢?
(2)出示学习单,小组合作学习,借助思维导图,推测楚人的思维过程,再填写思维导图,同时教师相机指导。
(3)学生上台汇报交流,其他同学提问或补充。
(4)教师一边动态呈现思维导图,一边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小结提升。
2.与“楚人”深谈
(1)鼓励表达:此时,你想对楚人说些什么呢?
(2)教师相机评价点拨。更多免费资料请加微信:hlshtx01或hlshtx02或hlshtx03或hlshtx04
(3)揭示主旨:“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学生反复朗读。
【设计意图:走入楚人内心世界,想一想“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本课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情境中把自己想象成楚人,有角色代入感,更能启发学生真实分析楚人的思维。探究楚人心理,也是本课的难点,因此,设计了思维导图,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厘清“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盾”将会出现的两种情况,分别说明两种观点,让学生了解到:无论出现哪一种情况,都可以说明楚人夸耀盾和矛的两句话是自相矛盾的。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背后的启示才是精华所在。“此时,你想对楚人说些什么呢?”学生纷纷对楚人提出各种真诚的劝告。就在这样的劝说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则寓言的寓意。而这完全是学生自己领悟到的,再次体现生本课堂的理念。】
板块五:拓展积累,回味“矛”“盾”
1.延伸拓展,加深认识
(1)出示《新自相矛盾》,学生思考填写。
新自相矛盾
有一青年,曰:“吾欲发明万能溶液,能溶天下万物。”或曰:“ ?”其人弗能应也。夫万能溶液无物可盛,故万能溶液不可立于世也。
(2)学生尝试用文言文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师小结:能学以致用,避免矛盾,就是人生的大智慧。
2.背诵积累,悠长回味
(1)请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说说背诵文言文的好方法。
(2)自主选择,练习背诵。
(3)学生借助背诵支架,尝试背诵。
(4)教师激情总结,学生一起背诵回味。
【设计意图:仅仅领悟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内化积累,学以致用。此板块出示文言版《新自相矛盾》,意在引导学生能敏锐发现生活中的矛盾,并能智慧地避免矛盾。当然,优秀的文言作品是值得一读再读的,因此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背诵方法,进行积累,让《自相矛盾》这一经典故事,永远铭记在学生的心上,让中华文化的精髓永放光芒。】
附:板书设计
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6101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自相矛盾教案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主题导入,缓缓入情境,自练共纠,层层趣读文,合作深思,步步解文意,质疑问难,环环理思维,积累内化,节节提认识,联系生活,处处常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猜寓言,读课文,明意思,导演说戏,明确寓意,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