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8.2 二力平衡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8.2 二力平衡随堂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二力平衡,6N,,4N,2c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8.2 二力平衡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刚用100N竖直向上的力提放在水平地面上120N物体时物体受到合力一定为0
B.马拉车加速行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对马的作用力
C.小孩在匀速直线运动的列车上立定跳远,向列车行驶反方向跳会更远些
D.物体竖直向上运动时,合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上
2.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已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是700N,合力的大小是1200N,则另一个力的大小( )
A.一定等于500N B.一定小于1200N
C.可能等于1900N D.可能等于700N
3.如图,将质量均匀的木棒切割并组装成两个形状相同、质量均为m的木模,用三根竖直细线a、b、c连接,在水平地面上按照“互”字型静置,上方木模呈现悬浮效果,则( )
A.a的拉力等于mgB.b的拉力大于a的拉力
C.三根细线的拉力相等D.地面受到的压力为2mg
4.如图所示,小乐在国色天乡玩蹦极,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乐跳离塔架在空中竖直下降时,受到的合力为零
B.橡皮绳刚绷直时,小乐受到的拉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C.到达最低点时,橡皮绳受到的拉力大于小乐的重力
D.小乐被橡皮绳拉起到达最高点时,受到的合力向上
5.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沿着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块。如图乙,小刚同学分别对物块和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水平方向的受力分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和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F2和F3是一对平衡力
C.F1和F4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如果弹簧测力计加速拉动物块,F2和F3还一定是相等的
6.小华同学在科技馆观摩自行车走钢丝表演后回家做了一个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自行车的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自行车和所挂物体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7.如图所示,有一轻圆环和插栓,在甲、乙、丙三个力作用下平衡时,圆环紧压着插栓不计圆环与插栓间的摩擦,若只调整两个力的大小,欲移动圆环使插栓位于圆环中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增大甲、乙两力,且甲力增大较多
B.增大乙、丙两力,且乙力增大较多
C.增大乙、丙两力,且丙力增大较多
D.增大甲、丙两力,且甲力增大较多
8.铅笔盒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与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
B.铅笔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
C.桌子受到的重力与铅笔盒受到的重力
D.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9.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两端分别用4N的水平拉力向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弹簧测力计的自重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它受合力是4N
B.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N,它受合力是0N
C.弹簧测力计示数为8N,它受合力是0N
D.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它受合力是0N
二、填空题
10. 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由“长征二号R°大推力火箭成功避上太空,标志着中国的航天技术揭开了崭新的一页。请你结合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飞船正常运行期间,处于失重状态的航天员的质量 (填“变了”或“不变”) 惯性(填“没有”或“仍具有")。
②飞船在太空越游21h,统地球14圆,飞行约63万km,则飞船的速度约为 km/h
11.如图所示,重为5牛的木块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牛.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所受的合力为 牛,方向 .
三、实验探究题
12.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拉力和重力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 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2)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 (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 。
(3)小红打算采用丙图来完成实验,小黄也想用同样的器材完成实验,但是在组装实验时,由于粗心两个滑轮安装成不同的高度如图丁所示,小红认为应该保持两个滑轮等高才能完成实验,你同意小红的说法吗? 。
(4)真真利用图丙装置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大小是否要相等,进行了如下操作:先在细线的两端分别挂上相等重力的钩码,松手后卡片保持静止;再在细线的两端挂上不相等重力的钩码,松手后小卡片向一侧加速运动。对比两种情况下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要相等”这一结论,这一结论得出过程中用到的物理方法,下列实验过程中也用到过的是:____ 。
A.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几分钟观察现象,然后停止加热发现水不能继续沸腾,由此得出水在沸腾时要吸热。
B.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实验中,敲击音叉使其发声,再用手按住音叉使其停止振动,发现发声也停止,由此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移动与棋子A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方,使其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
D.在“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实验中,通过对比分析实验数据,就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四、综合题
13.如图甲所示中,一圆柱体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体积为160cm3.用一弹簧测力计拉着这个物体从图所示位置开始向上缓慢提升,其示数F 与弹簧弹簧测力计顶端上升高度h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物块的重力;
(2)当弹簧上端上升1cm时,圆住体对桌面的压力是多大?
(3)将该物体完全浸入水中时,该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将比不受力时伸长几厘米?
人教版2024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课时练习卷
8.2 二力平衡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刚用100N竖直向上的力提放在水平地面上120N物体时物体受到合力一定为0
B.马拉车加速行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对马的作用力
C.小孩在匀速直线运动的列车上立定跳远,向列车行驶反方向跳会更远些
D.物体竖直向上运动时,合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上
【答案】A
2.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已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是700N,合力的大小是1200N,则另一个力的大小( )
A.一定等于500N B.一定小于1200N
C.可能等于1900N D.可能等于700N
【答案】C
3.如图,将质量均匀的木棒切割并组装成两个形状相同、质量均为m的木模,用三根竖直细线a、b、c连接,在水平地面上按照“互”字型静置,上方木模呈现悬浮效果,则( )
A.a的拉力等于mgB.b的拉力大于a的拉力
C.三根细线的拉力相等D.地面受到的压力为2mg
【答案】D
4.如图所示,小乐在国色天乡玩蹦极,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乐跳离塔架在空中竖直下降时,受到的合力为零
B.橡皮绳刚绷直时,小乐受到的拉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C.到达最低点时,橡皮绳受到的拉力大于小乐的重力
D.小乐被橡皮绳拉起到达最高点时,受到的合力向上
【答案】C
5.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沿着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块。如图乙,小刚同学分别对物块和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水平方向的受力分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和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F2和F3是一对平衡力
C.F1和F4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如果弹簧测力计加速拉动物块,F2和F3还一定是相等的
【答案】D
6.小华同学在科技馆观摩自行车走钢丝表演后回家做了一个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自行车的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自行车和所挂物体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7.如图所示,有一轻圆环和插栓,在甲、乙、丙三个力作用下平衡时,圆环紧压着插栓不计圆环与插栓间的摩擦,若只调整两个力的大小,欲移动圆环使插栓位于圆环中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增大甲、乙两力,且甲力增大较多
B.增大乙、丙两力,且乙力增大较多
C.增大乙、丙两力,且丙力增大较多
D.增大甲、丙两力,且甲力增大较多
【答案】D
8.铅笔盒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与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
B.铅笔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
C.桌子受到的重力与铅笔盒受到的重力
D.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答案】B
9.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两端分别用4N的水平拉力向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弹簧测力计的自重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它受合力是4N
B.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N,它受合力是0N
C.弹簧测力计示数为8N,它受合力是0N
D.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它受合力是0N
【答案】D
二、填空题
10. 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由“长征二号R°大推力火箭成功避上太空,标志着中国的航天技术揭开了崭新的一页。请你结合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飞船正常运行期间,处于失重状态的航天员的质量 (填“变了”或“不变”) 惯性(填“没有”或“仍具有")。
②飞船在太空越游21h,统地球14圆,飞行约63万km,则飞船的速度约为 km/h
【答案】不变;仍具有;30000
11.如图所示,重为5牛的木块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牛.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所受的合力为 牛,方向 .
【答案】3;竖直向上
三、实验探究题
12.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拉力和重力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 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2)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 (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 。
(3)小红打算采用丙图来完成实验,小黄也想用同样的器材完成实验,但是在组装实验时,由于粗心两个滑轮安装成不同的高度如图丁所示,小红认为应该保持两个滑轮等高才能完成实验,你同意小红的说法吗? 。
(4)真真利用图丙装置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大小是否要相等,进行了如下操作:先在细线的两端分别挂上相等重力的钩码,松手后卡片保持静止;再在细线的两端挂上不相等重力的钩码,松手后小卡片向一侧加速运动。对比两种情况下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要相等”这一结论,这一结论得出过程中用到的物理方法,下列实验过程中也用到过的是:____ 。
A.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几分钟观察现象,然后停止加热发现水不能继续沸腾,由此得出水在沸腾时要吸热。
B.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实验中,敲击音叉使其发声,再用手按住音叉使其停止振动,发现发声也停止,由此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移动与棋子A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方,使其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
D.在“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实验中,通过对比分析实验数据,就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答案】(1)拉力
(2)BAC;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3)不同意
(4)A;B
四、综合题
13.如图甲所示中,一圆柱体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体积为160cm3.用一弹簧测力计拉着这个物体从图所示位置开始向上缓慢提升,其示数F 与弹簧弹簧测力计顶端上升高度h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物块的重力;
(2)当弹簧上端上升1cm时,圆住体对桌面的压力是多大?
(3)将该物体完全浸入水中时,该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将比不受力时伸长几厘米?
【答案】(1)解:由图乙知,当弹簧上端提升4cm后,圆柱体物块被提起,此时F=G=8N,即物块的重力为8N;
答:物块的重力为8N;
(2)解:当弹簧上端提升4cm前,提升△L2=4cm,受到拉力F2=8N,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F1:△L1=F2:△L2,
即F1:1cm=8N:4cm,
解得F1=2N,即弹簧测力计对物块的拉力为2N,
圆住体对桌面的压力:
F压=G﹣F1=8N﹣2N=6N;
答:当弹簧上端上升1cm时,圆住体对桌面的压力是6N
(3)解:将该物体完全浸入水中时,物块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V排g=ρ水V物g=1×103kg/m3×160×10﹣6m3×10N/kg=1.6N,
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
F3=G﹣F浮=8N﹣1.6N=6.4N,
因为F3:△L3=F2:△L2,
即6.4N:△L3=8N:4cm,
解得△L3=3.2cm.
答:将该物体完全浸入水中时,该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将比不受力时伸长3.2c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8.2 二力平衡精练,共7页。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8.2 二力平衡综合训练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二力平衡 课时基础训练,1秒的位置如图所示,5m/s,9N−0,6×104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8.2 二力平衡练习题,文件包含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2《二力平衡》专题训练原卷版docx、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2《二力平衡》专题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